疫情下的英語教學計劃怎麼寫?

海納百川157042126


一堂課好不好,其實從老師的教案設計上就能體現出來。因為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作用的活動,那麼教師所充當的角色主要是指引者和幫助者,所以無論是在職教師還是職前教師,都需要學習如何撰寫一份清晰、可行且有特色的教案。

作為英語課來說,標準的教案設計是需要全英文的,那麼一份完整的教案包括哪幾部分的內容呢?

首先是教案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的標題部分(如下圖),包括標題,課型,授課階段以及時常等,這些是在開頭就要標明的。

接著就到了教案設計的主體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一、教材分析——Analysis of the Material

二、學情分析——Analysis of the Learners

三、學習目標——Learning Objectives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Teaching Focuses and Anticipated Difficulties

五、教學方法——Teaching Method

六、教學用具——Teaching Aids

七、教學流程——Teaching Procedure

八、教學反思——Teaching Reflection

接下來我將對主體的每一部分進行一一說明。

一、教材分析——Analysis of the Material

該部分主要說明文本的出處(人教社、外研社或者其他),文本的主題意義和語篇類型(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等),文章的佈局結構,對學生的作用等。

二、學情分析——Analysis of the Learners

學情包括學生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學生情況主要說明學生的來源,學生的年齡階段。學習情況主要說明學生的語言水平,學習情趣和情感等方面的因素。

三、學習目標——Learning Objectives

這裡為什麼不是教學目標而是學習目標呢,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教案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設計的,因此這裡寫學習目標更為妥當。學習目標這塊需要著重說明一下,目前我們所碰到的有三維目標、四維目標和五維目標。

1、三維目標(一般在教資考試裡面用得較多)

知識目標(knowledge objective):學生掌握單詞、詞組、句型等

技能目標(ability objective):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幹什麼

情感目標(emotional objective):通過知識學習能激發學生什麼樣的情感

2、四維目標(新課標中指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語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

文化意識(cultural awareness):情感態度、道德等

思維品質(thinking quality):批判性、創造性思維的養成

學習能力(learning ability):掌握哪種學習策略來解決問題

3、五維目標

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

從五維目標的內容來看它是結合了三維目標和思維目標總結得出來的。

上述的三個維度的目標其中三維目標是比較傳統的目標呈現方式,四維目標是緊跟形勢所得的比較新穎的表述,五維目標則不太常見。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Teaching Focuses and Anticipated Difficulties

主要陳列教師所定位的該堂課的重點知識和內容,以及預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和困難。

五、教學方法——Teaching Method(下述是比較常見的幾種教學方法)

多模態教學(multi-modal teaching )

3P教學法(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

情境教學法(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六、教學用具——Teaching Aids

PowerPoint(ppt)、Blackboard(黑板)、Multimedia(多媒體)

七、教學流程——Teaching Procedure

教學的主要步驟,需要寫明教學活動、設計意圖,如果目標寫的是思維目標則還需要寫明核心素養的提升點。我研究過許多一線教師的教案設計,一般他們都習慣用表格的方式來呈現這部分的內容,簡單、得體、便於課堂進行操作。但更加規範的呈現方式則不考慮用表格的方式呈現,直接按照一點點展開來寫。

八、教學反思——Teaching Reflection

教師需要反思的主要包括這節課的不足和亮點(shining points)。

好啦,今天的教案設計簡單分享到這裡咯。大家要是有啥問題隨時滴滴我噢!


寶慶府三少


一、基礎知識複習

  通過平時學習和測試,發現同學們普遍存在一些知識漏洞,如單詞掌握得不錯,卻不會在填單詞的題目中運用,失分很多;重點句型記憶不牢固,不會靈活變換句式;語法知識欠缺,在寫作中出錯率高。

  針對這些問題,為避免以後出現類似錯誤,為中考奠定基礎,同學們可在寒假期間夯實基礎,注意基礎知識的落實。

  1.增加詞彙量。

  詞彙量較少的考生在做閱讀完形時看不懂文章。想要在短時間內增大詞彙量不太容易。考生可利用假期集中記憶,拓展詞彙量。考生可把書中重要的黑體字部分的單詞加強記憶,每單元的重要詞組要背熟,學會靈活運用。

  2.強化重點題型———完形填空題。

  完形除了考查考生認單詞和閱讀短文的能力,更考查考生是否能靈活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完形題更注重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假期裡除了背單詞,考生還要對完形題加強練習。

  二、閱讀理解練習

  閱讀理解通常考查5部分內容:細節考查、主旨大意題、推斷題、作者寫作意圖題、猜測詞義題。

  針對閱讀理解考查的題型,考生不要只關注做題和做題的正確率,還要關注所讀材料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掌握文中的詳細事實與細節;理解具體事實情節,對其抽象含義的理解,既要理解字面意思,又要理解其深層含義,包括作者的態度、觀點、意圖等;既要求理解文章中某句、某段的含義及全文邏輯關係,又要求根據其含義及邏輯關係進行判斷和推理。

  由於閱讀題在考試中佔的比重較大,所以考生要加大閱讀的力度。每天都要練習兩個閱讀篇章,做完後核對答案,對做錯的題分析原因,對裡邊出現的生詞或短語要進行記錄,以擴大自己的詞彙量。此外,要限定時間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能力。

  三、寫作訓練

  考生可閱讀並練習近5年的英語作文試題及範文。通過對比,會發現很多話題是重複出現的,某些單詞也是重複出現。考生可總結歸納往年所考的話題類型。例如,研究範文,先理解範文的意思,然後試著朗讀背誦。當把範文背下來後,考生要對範文進行仿寫,並找老師及時批改,改錯後繼續寫,直到能寫出正確的文章,以此強化寫作規範和句式結構。

  每天背一篇範文,再寫一篇類似的作文,將範文中的好詞好句加以運用,並摸索範文中用詞的規律。這樣考生寫起來就不會摸不著頭緒,集中練習也會有所提高。

  疫情英語複習考點

  1.圍繞我國全力防控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收集網絡上或者


每天都是最好的


 一、基礎知識複習

  通過平時學習和測試,發現同學們普遍存在一些知識漏洞,如單詞掌握得不錯,卻不會在填單詞的題目中運用,失分很多;重點句型記憶不牢固,不會靈活變換句式;語法知識欠缺,在寫作中出錯率高。

  針對這些問題,為避免以後出現類似錯誤,為中考奠定基礎,同學們可在寒假期間夯實基礎,注意基礎知識的落實。

  1.增加詞彙量。

  詞彙量較少的考生在做閱讀完形時看不懂文章。想要在短時間內增大詞彙量不太容易。考生可利用假期集中記憶,拓展詞彙量。考生可把書中重要的黑體字部分的單詞加強記憶,每單元的重要詞組要背熟,學會靈活運用。

  2.強化重點題型———完形填空題。

  完形除了考查考生認單詞和閱讀短文的能力,更考查考生是否能靈活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完形題更注重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假期裡除了背單詞,考生還要對完形題加強練習。

  二、閱讀理解練習

  閱讀理解通常考查5部分內容:細節考查、主旨大意題、推斷題、作者寫作意圖題、猜測詞義題。

  針對閱讀理解考查的題型,考生不要只關注做題和做題的正確率,還要關注所讀材料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掌握文中的詳細事實與細節;理解具體事實情節,對其抽象含義的理解,既要理解字面意思,又要理解其深層含義,包括作者的態度、觀點、意圖等;既要求理解文章中某句、某段的含義及全文邏輯關係,又要求根據其含義及邏輯關係進行判斷和推理。

  由於閱讀題在考試中佔的比重較大,所以考生要加大閱讀的力度。每天都要練習兩個閱讀篇章,做完後核對答案,對做錯的題分析原因,對裡邊出現的生詞或短語要進行記錄,以擴大自己的詞彙量。此外,要限定時間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能力。

  三、寫作訓練

  考生可閱讀並練習近5年的英語作文試題及範文。通過對比,會發現很多話題是重複出現的,某些單詞也是重複出現。考生可總結歸納往年所考的話題類型。例如,研究範文,先理解範文的意思,然後試著朗讀背誦。當把範文背下來後,考生要對範文進行仿寫,並找老師及時批改,改錯後繼續寫,直到能寫出正確的文章,以此強化寫作規範和句式結構。

  每天背一篇範文,再寫一篇類似的作文,將範文中的好詞好句加以運用,並摸索範文中用詞的規律。這樣考生寫起來就不會摸不著頭緒,集中練習也會有所提高。

  疫情英語複習考點

  1.圍繞我國全力防控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收集網絡上或者身邊的資料、新聞、故事、人物等。

  2.整理如何區分普通感冒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如何正確佩戴和回收口罩?

  3.增加對此類話題背景知識的儲備,也積累一些相關話題詞彙,建立單詞積累本也很有必要。


最新消


一、教材分析: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分析。宏觀是本節課或本內容與前後章節的聯繫,或者是在整個學科中的作用或地位。微觀上從本節課或本內容有哪些內容,內容之間的聯繫來分析

二、教學目標:由於新課標頒佈後,教學目標的撰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對於地理學科來說,可以從四大核心素養入手,結合一些基礎知識。

三、教學重難點:

四、學情分析:

五、教學方法

六、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可以採用表格式,比較清晰明瞭(從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這幾個方面分析)

七、板書設計:儘量採用思維導圖的形式,


彬彬TGD0004


強烈要求把英語降為選學科目


手機用戶58623735189


我會結合一些疫情當下的情況,引入一些熱點英文詞彙。與時俱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