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是一場騙局嗎?

下面我就用我的親身經歷。來看看那些不良商家是如何忽悠消費者的。

一年前,我被一推銷保健品的公司聘用,準備去協助商家推銷保健品。

這家公司的經營模式是這樣的,經理先聯繫好保健品生產廠家,確立經銷什麼樣的保健品。經理會在網上招聘一批人來做所謂的講師,然後,要求廠家派人到這家公司,給被招聘來的這些人進行培訓,當然我也參加了全程培訓。我們是分塊推銷,也就是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保健品推銷,分工很明確。首先我們要掌握保健品的作用,在培訓的時候,給我的感受就是,那些保健品的作用根本就是當作藥品的作用來宣傳的,你必須這麼宣傳,用講師的話說,就是,你都不信,怎麼讓消費者信?然後傳授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理。當然,這裡面有很多技巧,下面我會談到。接著,經理會派人或者網上去另外的一些城市,尋找經銷商,由經銷商負責那個城市的宣傳,主要是發傳單,召集一些老年人去商家指定的地點聽課,由經理派一個經過培訓合格的所謂講師,去給這些被召集去聽課的老年人講課,凡是去聽課的都會領些物品,當然是免費的,這樣才能吸引人,禮物都是一些比如一小袋米,兩把掛麵等等這些不太值錢的東西。可別小看這些小恩小惠,這些東西對一些無聊到就要得抑鬱症的老人來說,非常重要,有些老人會把這當職業來做,他們每天呼朋引伴,早早起床,一般會準時到達開會地點,專等領禮物。經理不會擔心發出去的小禮物會收不回成本,經理擔心的是那些小禮物發不出去,只要有人來,就不愁賺不到錢。他曾經在員工會上說,給你東西你只要能發出去,說明我們的事業就成功了一半。因為中間也有一部分確實是想通過“講師”的講解,來認識一下這些保健品,是不是對自己的不適有作用。大家知道,這些老人就像一輛騎了多年的破舊自行車,多少都會有些毛病。“講師”就是針對這些老年人來下藥的。

那麼,講師是怎樣忽悠一些老年人上鉤的的呢?

首先,會極力誇大保健品的療效。我們現在知道,保健品其實就是食品,遠遠不能和藥物的作用相提並論。廠裡派來的培訓用師就說,你說有療效就有療效,就看你怎麼說,怎麼做。他們絕對會吹噓保健品的作用比藥物的作用要大的多,能醫治百病,能從根本上解除病痛,還沒有副作用,而藥物只是治標不治本。這對於沒有醫學常識,又被病痛折磨的老人來說,有很大的誘惑。

其次,他們會用“事實”說話。我親眼看到了這樣一幕:他們事先物色好粉絲大媽,由她在宣傳會上做吃保健品後的分享,說自己先前腿疼的不能走路,後來吃了這個保健品後,能走路了,等等。當然宣傳前要做一些技術性指導。我真佩服經理一幫人挖掘人才的慧眼。這位大媽在宣傳會上,不知道觸動了哪根神經,竟然哭的稀里嘩啦,引得會場上一些高情商大媽也淚水漣漣,好像這個時候不流淚,就不善良似的。在這樣的氣氛下,你還愁保健品賣不出去嗎?

再次,他們抓住老人貪圖小便宜的心理,一步一步引誘他們購買。

我所知道的一款保健品,一盒的成本也就十幾、幾十塊錢,經過他們的宣傳,竟然賣到700塊一盒,一次要買四盒,因為四盒是一個療程。經過他們的忽悠,一定有人購買,而且購買的人有時候還不少。在宣傳的時候,他們會編各種故事,說今天廠家經理來了,要做大幅度優惠,買一個療程的就送一盒,另外再送一張代購券,下次再買的時候,就是2600四盒,一張代購券免費送兩盒,後面還有更大的優惠。若老顧客帶來新顧客,就是積德行善,就是救人於苦難,對於這樣善良的老人,我們將給予兩盒保健品的獎勵。說得多冠冕堂皇。你看,如果換做你,你動心不?

於是一場會議下來,也會有不少老年人上當,後面還會有“善良”的老人帶一些老年人過來,週而復始,於是蛋糕越做越大。

最近有文章報道說,中國的保健品都是騙人的,無一例外!你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