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让你读懂孩子的快乐

如果你丢了一只鞋子,快乐会跟着丢掉吗?

最近收到绘本《快乐的光脚丫先生》,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跟女儿一起读了起来,目前为止,陪女儿已经读了不下几十本绘本了,可这一本却是最打动我,能让我跟着女儿一起成长的儿童绘本。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是由英国的儿童文学殿堂级大师昆汀.布莱克的画作,他在2002年荣获了国际安徒生大奖,《每日邮报》曾这样评价昆汀.布莱克:我从未见过一个不爱昆汀.布莱克孩子。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让你读懂孩子的快乐

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值得每位父母与孩子共读。

绘本中讲了一位光脚丫先生只有一只鞋子,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他感受和体验美好生活的快乐,他会快乐地吹他的旧喇叭,他会伴随着两个姐姐美妙的笛声翩翩起舞,他会悠闲地趴在池塘边上与一只青蛙,一只蝾螈和一只蛤蟆谈天说地,怡然自得,他会踩着滑板车带着朋友一起出门兜风,甚至他会冲着一排路过他的老鼠一一敬礼,表达敬意。

没错,如此快乐洒脱的光脚丫先生,只有一只鞋子。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让你读懂孩子的快乐

光脚丫先生的快乐,女儿一定是读得懂的,因为她的快乐就是这样的,她不会因为眼前的一点得失而耿耿于怀,她不会为了某个心中的目标而放弃眼前哪怕一点点的美好,她就是享受当下,体验当下,她是发自本心的快乐,而不是追求快乐,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

可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想要快乐却越来越难?因为真正读懂孩子快乐的父母太少!

读不懂孩子快乐的父母

记得有一次,带女儿去楼下广场玩,女儿正玩得起劲的时候,突然就跪在地上来回地爬来爬去。这时,旁边一个小男孩看到了,他也模仿女儿,跪在地上爬,刚刚跪下,男孩爸爸看见了,赶紧伸手将男孩拽起来,数落男孩:“不能跪在地上,地上太脏了,把衣服都弄脏了!”

你看,这位爸爸就是一个看不懂男孩快乐的父母。

想想那个因为自己着急赶路,硬是打断正在路边专注观察蚂蚁搬家的孩子的父母;

想想那个因为担心孩子太内向逼着孩子去跟小朋友们玩的父母;

想想那个因为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就让孩子进入各种早教班,兴趣班的父母;

............

这样的例子,这样的父母比比皆是!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让你读懂孩子的快乐

光脚丫先生丢失那只鞋子,只是一种象征,它可以代表生活中我们想要拥有却不能拥有的任何东西或者期待,比如丰厚的物质条件,体贴疼人的伴侣,一个听话乖巧的孩子,一个可以满足我们期待的孩子等等。

试想一下,如果当我们丢失这些东西或者不能拥有这些东西时,我们会快乐吗?

不得不承认,我们很难快乐的。

不能快乐的我们,是难以读懂孩子真正的快乐,因为我们想要的是我们眼中的孩子,我们所期待的孩子,而不是那个最真实的孩子。

《小王子》中说:“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但这很少有人记得”,是的,我们早已经忘了我们曾经有多渴望得到这样的快乐。

如何读懂孩子的快乐,给孩子一个快乐的人生?

  • 父母快乐,孩子才能真正的快乐。

闺蜜是一个全职妈妈,丈夫经常在外出差,所以孩子基本上就是自己一手带大,惯性思维来说,被妈妈带大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安全感强,开朗乐观的孩子,事实相反!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让你读懂孩子的快乐

闺蜜的女儿4岁多,从来不敢主动跟人说话,即使跟人说话,也是低着头声音特别小,;夜里更是经常突然醒来嚎啕不止,而且只要闺蜜晚上起夜上厕所,女儿就会站在厕所门口等她,女儿总说害怕。

闺蜜一度很疑惑,自己带大的孩子怎么这么没有安全感呢?

直到有一次,我们约着一起出去玩才明白原因,闺蜜一个人带孩子身体疲惫,压力很大,家人也不够理解,所以只要孩子有一点点的不听话,没有按照闺蜜的要求来,闺蜜就会将自己心里压抑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不断地责骂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而且动不动就威胁女儿:“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就这样,闺蜜女儿天天生活在妈妈随时爆发的不稳定情绪中,一种深深地不安全感包围着她。

所以,只有快乐的父母才能养育快乐的孩子,父母先快乐,孩子才能快乐!

  • 不做完美的父母,先爱自己

上面例子中的闺蜜,是一个事事要求完美的人,自己一个人带孩子,每天都是自己趴在地上用抹布擦地,而且她特别看不了家里乱,可是有孩子难免凌乱,玩具到处都是,所以闺蜜每次收拾家就会花去她很多的精力,自然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让你读懂孩子的快乐

后来,闺蜜意识到自己发脾气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决定改变一下自己的日常安排,收拾玩具她减少到一天一次,拖地就用拖把拖,这样就节省出一部分时间,这部分时间她会自己有选择地看看书,刷刷剧,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先让自己感觉到生活的愉悦和幸福。

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上班族的妈妈,都要尽量争取属于自己的一点时间,先懂得爱自己,才能有力量爱孩子,爱身边的人。

哲学家爱克哈特说:“你若爱己,那就会爱所有的人如爱己。”

  • 参加一些育儿课程,提升自己对孩子的认知

我们跟孩子的很多冲突都是源于对孩子的认知不够,因为我们不能足够了解孩子,看不到孩子的真实需求,也缺乏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所以总是陷入和孩子“争斗”的恶性循环中。

解决这种困惑的捷径就是提升自己,自我成长,只有当我们足够了解我们的孩子时,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冲突,而且你最终也会发现这个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自己。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让你读懂孩子的快乐

经常看到一些父母会逼着孩子分享,孩子如果不听,哭闹不止,父母就会贴标签:“这孩子太自私了”,如果你能真正的了解你的孩子的成长规律,你就会懂得孩子一定是先确立“什么是我的”才会习得真正的分享,你也一定不会再评判孩子说“他是一个自私的孩子”。

《爱的艺术》中说:“乳汁象征母爱的第一个方面:对生命关心和肯定,蜂蜜则象征生活的甘美,对生活的爱和活在世上的幸福。大多数母亲有能力给予“乳汁”,但只有少数的母亲除乳汁外还能给予蜂蜜。为了能给予蜂蜜,她不仅应该是一个好母亲,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但这一目标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就要自己先成为那个样子,我们先成为那个快乐幸福的人,孩子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