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春秋中葉,晉獻公死後,晉國諸公子爭奪君位,大臣們也互相傾軋,晉國發生內亂,其禍根始於晉獻公寵幸驪姬,害死了太子申生,打破了古代宗法制度,所以這個故事就叫做驪姬亂晉。

五年,伐驪戎,得驪姬、驪姬弟,俱愛幸之。——《史記·晉世家》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驪姬也是個苦命人,最開始她不過是晉獻公討伐驪戎的戰利品,因為生的美貌,她和妹妹同時受到了晉獻公的寵愛。晉獻公年老對於姐妹二人十分依戀,因此對於驪姬之子奚奇也十分寵愛,在愛屋及烏下,才動了廢長立幼的念頭。

宗法制度: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賢。

古代宗法制度,國君傳位,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賢,因為嫡長子只有一個,而群公子有多個。晉獻公自己就有八個兒子,太子申生只有一個,君位由申生繼承,他是嫡長子,大家公認,名分既定,諸公子沒有奢望就不會發生內亂。但驪姬為讓自己生的兒子奚奇繼位,他要想方設法害死太子申生。諸公子中重耳、夷吾兩人能幹,各自有一部分大臣擁護,年齡又長,所以驪姬還要加害重耳、夷吾,這樣就擴大了晉國統治階層內部的矛盾。所以晉獻公死後,圍繞晉國最高權力的爭鬥十分激烈,晉國立即爆發了內亂。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舊時代總是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女禍,把責任全部推給女人承擔,說她們是紅顏禍水,這種說法當然是不對和片面的。晉國的晉獻公自己寵幸驪姬,進而破壞宗法制度,對於晉國的內亂應負有主要責任。驪姬替自己兒子奚奇說話,完全可以理解,但他若堂堂正正則無可非議,而驪姬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千方百計的陷害他人,這是一個奸佞的女人,對於晉國的內亂也負有重要責任,從奸佞的角度,稱為驪姬亂晉是完全站得住腳的。

外放與內治:外放諸公子,為奚奇繼位做準備。

晉獻公十二年的時候,驪姬為他生了兒子奚奇,晉獻公準備廢掉太子申生,立奚奇為太子,又怕諸公子不服,因此想把其他兒子外放出去。

獻公有意廢太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廟所在,而蒲邊秦,屈邊翟,不使諸子居之,我懼焉。”——《史記·晉世家》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他故意說:“曲沃是我祖先宗廟所在之地,而蒲邑有臨近秦國,屈邑靠近取翟人,如果不派公子去守衛,我怕會出什麼意外。”

於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獻公與驪姬子奚齊居絳。晉國以此知太子不立也。——《史記·晉世家》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於是派太子申生據守曲沃,公子重耳據守蒲邑,公子夷吾據守屈邑,晉獻公與奚奇則據守京城,可見他對奚奇的偏愛,晉國人因此都知道太子申生不會繼位。

太子申生,其母齊桓公女也,曰齊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獻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賢行。及得驪姬,乃遠此三子。——《史記·晉世家》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太子申生的母親是齊桓公的女兒齊姜,齊姜很早就去世了,齊姜的同胞妹妹做了秦穆公的夫人。重耳和夷吾的母親是姐妹,都是翟地狐氏女。晉獻公一共有八個兒子,其中申生、重耳、夷吾都是有才有德的人,晉獻公自從有了奚奇後,就開始疏遠這三個兒子。

太子失位:太子是輔佐國君治理國家的,而不是征伐在前的將帥之職。

十六年,晉獻公作二軍。公將上軍,太子申生將下軍,趙夙御戎,畢萬為右,伐滅霍,滅魏,滅耿。還,為太子城曲沃,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為大夫。——《史記·晉世家》

晉獻公將晉國的軍隊分為兩軍,自己統領上軍,太子申生則統領下軍。表面上看晉獻公似乎對太子很器重,這個姿態不過是看在齊桓公的面子,秦穆公的實力上,做出的一種表態罷了。申生征伐立功,晉獻公給予賞賜,但用的卻不是太子的標準,而是用了大臣的標準。

士蒍曰:“太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為之極,又安得立!不如逃之,無使罪至。為吳太伯,不亦可乎,猶有令名。”太子不從。——《史記·晉世家》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如此看來,在晉獻公的心目之中,太子申生已經不是王位的繼承人了。明眼人已經看出了這個問題,並提醒申生如果想避禍最好趕緊離開。但太子申生並不認為父親會這麼做,因此不予理睬。

十七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裡克諫獻公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夫率師,專行謀也;誓軍旅,君與國政之所圖也:非太子之事也。師在制命而已,稟命則不威,專命則不孝,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帥師。君失其官,率師不威,將安用之?”——《史記·晉世家》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晉獻公繼續讓太子申生領兵徵發,大臣裡克權勸諫說:“太子是未來王位的繼承人,他的職責不是征伐,而是未來繼承君位,讓太子做將帥,不僅不合適,而且太子一旦發生不測,對於社稷將是災難性的後果。”

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誰立。”——《史記·晉世家》

對於裡克的勸諫,晉獻公不以為然,他回答說:“我有很多兒子,你怎麼知道我一定會讓申生做繼承人呢?”晉獻公這種說辭,已經直接否認了申生繼承人的身份。

裡克不對而退,見太子。太子曰:“吾其廢乎?”裡克曰:“太子勉之!教以軍旅,”不共是懼,何故廢乎?且子懼不孝,毋懼不得立。修己而不責人,則免於難。”太子帥師,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裡克謝病,不從太子。太子遂伐東山。——《史記·晉世家》

裡克沒有回答晉獻公的說法,而是退了出來去見太子,申生問道:“我恐怕要被廢掉了吧?”裡克說:“太子不要有這種想法,既然陛下讓你統領軍隊,你就要盡職盡責,作為兒子應該關注自己是否孝順,而不要關注自己是否會被立為繼承人。努力提升自己的修養,而不要去責難別人,這樣就可以避免災禍。”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裡克這番話說的倒是道貌岸然,聽上去頭頭是道,但他實際的做法是太子出征時,立刻託病並不跟隨太子。裡克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太子申生恐怕是不能跟從了,還是另謀高就吧。失去了裡克的支持,太子申生在國內變得更加孤立了。

驪姬的詭計:利用申生的孝心做文章,讓申生自己了結了自己。

晉獻公看自己的年歲一天天大了,便私下裡對驪姬說:“我想廢掉太子申生,讓你和我的兒子奚奇來做繼承人,你看怎麼樣?”

獻公私謂驪姬曰:“吾欲廢太子,以奚齊代之。”——《史記·晉世家》

面對晉獻公的這種說辭,驪姬不知道晉獻公是在試探自己,還是確有此意,但她回答晉獻公的話說的卻是冠冕堂皇。

驪姬泣曰:“太子之立,諸侯皆已知之,而數將兵,百姓附之,柰何以賤妾之故廢適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殺也。”驪姬詳譽太子,而陰令人譖惡太子,而欲立其子。——《史記·晉世家》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驪姬沒有答應晉獻公,而是指出了需要解決的幾個重要問題:第一,太子申生有外部諸侯齊桓公和秦穆公的支持;第二,申生據守曲沃統領兵馬,且百姓也大都依附於他;第三,廢長立幼這種事,違背了立嫡不立庶的宗法制度;四,自己是個外來戶,在晉國沒有什麼根基,如果立奚奇為繼承人,恐怕要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因此驪姬表面上是在稱讚太子申生,實際上是在告訴晉獻公,想讓奚奇做太子,就要解決上面的問題。

驪姬詳譽太子,而陰令人譖惡太子,而欲立其子。——《史記·晉世家》

驪姬是個主動的人,她並沒有被動等晉獻公想辦法,而是自己主動採取措措施,尋找機會剷除太子申生。驪姬利用了太子申生最大的弱點,也是他最大的優點來做文章,就是申生的孝心。

二十一年,驪姬謂太子曰:“君夢見齊姜,太子速祭曲沃,歸釐於君。”太子於是祭其母齊姜於曲沃,上其薦胙於獻公。——《史記·晉世家》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驪姬對太子申生說:“你父親夢見了你的母親齊姜,你趕緊去祭拜母親,然後把祭肉拿回來寄獻給國君。”於是申生便在曲沃祭奠自己的母親,並把祭肉拿回來,獻給了父親晉獻公。

獻公時出獵,置胙於宮中。驪姬使人置毒藥胙中。居二日,獻公從獵來還,宰人上胙獻公,獻公欲饗之。驪姬從旁止之,曰:“胙所從來遠,宜試之。”祭地,地墳;與犬,犬死;與小臣,小臣死。——《史記·晉世家》

驪姬趁晉獻公不在,在祭肉中下毒,晉獻公回來之後本來想直接吃祭肉,驪姬當然不會讓他直接吃掉祭肉,那樣國君暴斃,繼位的自然是太子申生,自己的一切計劃就全都落空了。他要利用晉獻公除掉申生,她故意讓晉獻公發現祭肉有毒,而後誣陷申生想弒君奪位。

驪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弒代之,況他人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弒之!”謂獻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過以妾及奚齊之故。妾原子母闢之他國,若早自殺,毋徒使母子為太子所魚肉也。始君欲廢之,妾猶恨之;至於今,妾殊自失於此。”——《史記·晉世家》

接下來驪姬的演技堪稱完美,她一方面說申生迫不及待地想試君奪位,另一方面又把罪責攬到自己的身上,說是因為自己的緣故才讓申生和父親晉獻公之間產生了隔膜。

太子聞之,奔新城。獻公怒,乃誅其傅杜原款。——《史記·晉世家》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太子申生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並沒有解釋,而是選擇直接逃,晉獻公因此認定太子確實有弒君奪位的企圖,於是便把太子的師傅杜原款殺死。

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殺於新城。——《史記·晉世家》

面對驪姬的陷害,申生百口莫辯,最後他選擇了自殺,這樣一來驪姬就除掉了奚奇的第一潛在對手。

出逃:面對驪姬的迫害,重耳、夷吾選擇了出逃。

驪姬除掉太子申生以後,便誹謗重耳和夷吾兩位公子,造謠說太子殺父親的陰謀,他們也是參與,於是晉獻公便派人到蒲城去殺重耳。蒲城的人都感到重耳是蒙冤的,因此便願意協助他抵抗。重耳說:“既然這是君父的命令,就不能抵抗,誰要是抵抗,就是我的仇人。”

獻公二十二年,獻公使宦者履鞮趣殺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斬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國也。——《史記·晉世家》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這時候晉獻公派來的人已經來到了蒲城,重耳措手不及,只好爬上圍牆出逃,結果被來人一刀砍來,砍斷了他的一隻袖口。重耳於是便逃到狄國去了,晉獻公後來派兵攻打狄國,重耳被迫出走於列國,從此開始了自己長達十九年的流亡生活。

使人伐屈,屈城守,不可下。——《史記·晉世家》

夷吾在屈城遭到晉獻公的攻擊,就逃到梁國避難,這裡靠近秦國,得到秦國的保護,驪姬因此也無可奈何。

晉國內亂:驪姬沒有成為贏家,晉國陷入了長年的動亂之中。

晉獻公臨死的時候,把驪姬之子奚奇託付給了晉大夫荀息,要荀息誓死保衛奚奇,荀息答應了晉獻公。晉獻公死後,荀息擁立奚奇為晉君。

十月,裡克殺奚齊於喪次,獻公未葬也。——《史記·晉世家》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黨徒懷恨奚奇,在晉大夫裡克率領下殺死奚奇,這時晉獻公還沒有安葬,荀息又擁立悼子為晉君,然後發喪安葬晉獻公。

荀息將死之,或曰不如立奚齊弟悼子而傅之,荀息立悼子而葬獻公。十一月,裡克弒悼子於朝,荀息死之。——《史記·晉世家》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不久之後,裡克又殺死悼子,荀息因為自己沒有完成晉獻公的託付而自殺,裡克請夷吾回國立為進晉君,這就是晉惠公。晉惠公死後,立太子圉為晉君,這就是晉懷公。此時重耳在外流亡已經十九年,在秦穆公支持下回到晉國,支持重耳的勢力殺死懷公立重耳為晉君,這就是晉文公。晉文公長期流亡國外,備嘗艱難險阻,他勵精圖治,晉國富強,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直到這個時候,動亂了多年的晉國才安定下來。

驪姬亂晉:說什麼紅顏禍水,不過是慾望和權力改變了女人的性情。

不過史書只記載了奚奇被殺,關於他母親驪姬的結局卻沒有記錄,就好像她憑空消失了一樣,不過既然驪姬最為看重的兒子晉君奚奇都被殺了,在哪個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亂局面下,她的結局可想而知。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