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大朋友们,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爱讲故事的叮当妈妈。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故事来自简·约伦的《月下看猫头鹰》,这本绘本曾获1968年的凯迪克奖银奖、1988年凯迪克奖金奖。


但这本书并不是一本非常流行的绘本故事书,一方面,父亲带女儿寻找猫头鹰的故事,和我们的生活离的太远,我们很少能有这样的体验,所以推荐的人不是特别多;另一方面,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静、非常文艺的故事书,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夸张的故事情节,就像一篇散文诗,很难一下子带给人故事的刺激感。


但是,整本书有一种酒后余香的韵味,就像某个午后意外邂逅的彩虹,带给我们心里平静、感动,这本书的插画是由美国著名的画家约翰·勋伯赫创作的,他采用了广角大视野的表现方式,将冬天静谧冷沁的感觉真实地呈现出来,更把父女相互依存的感觉表现的非常完美。


就像朱自清的《背影》,那个在火车站送儿子上学,为了给儿子买橘子,奋力爬过月台的父亲背影,不知感动了多少读者,《月下猫头鹰》有异曲同工之妙,简单的文字却将作者的情绪传递给了我们。


所以,当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特别希望推荐给大家,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快”所包围,想想你有多久没有停下脚步欣赏路边的野花,抬起头看天空的云朵,静下心听鸟儿鸣叫...


和孩子一起,静下心来,体会故事中的宁静,和温馨吧。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在一个无风的隆冬夜晚,爸爸带着女孩一块去拜访森林里的猫头鹰。


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映着整个天是如此的光亮,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又长又低还带着点忧伤,回应这汽笛声的是阵阵狗吠声……


一路上女孩一点声音也不敢有,因为爸爸不断地提醒她:拜访猫头鹰一定要非常安静才可以。


空荡荡的雪地上,两人就这么一前一后地走着,只留下长短不一的脚印。


爸爸和小女孩如置身在梦境般的宁静中,悄悄地追寻着猫头鹰的行踪。


故事作者是谁呢?


作者简·约伦,1939年2月1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她曾先后担任过儿童书画家协会会长、美国科幻作家协会会长,被美国的《新闻周刊》誉为“美国的安徒生”和“20世纪的伊索”。


插画约翰·勋伯赫(John Schoenherr),1935年7月5号出生于美国纽约。1956年毕业于普瑞特学院。约翰·勋伯赫从小便是一位大自然及动物的热爱者,经常与动物为伴,而且喜欢到各处观察大自然野生动物,有很多关于动物的杰出作品。因此,当出版社接到《月下看猫头鹰》的文稿时,除了约翰·勋伯赫之外,几乎不做第二人想。当时的约翰·勋伯赫已经退休数年,不再为出版社做封面或插画,一心一意在家作画。但他读完简·尤伦的稿子后,从前带着孩子去找猫头鹰的时光,又清晰地回到他眼前。为了将这份难得的经验与孩子分享,勋伯赫同意重操插画画笔,没想到也就因此为自己画得了一座凯迪克奖。




看一看绘本故事内页,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故事。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我跟爸爸出去看猫头鹰。

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

那时候已经三更半夜了,我们一直都没睡觉。

外面没有风。

那些大树直挺挺地站着,像一座座高大的雕像。

月光耀眼,天色很亮。

背后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笛音低沉,拉得很长,就像一首歌,

听起来好忧伤,好忧伤。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爸爸早把我的毛线帽拉低,盖住我的耳朵。

但是隔着帽子,我还是听得到声音。

农场里的一只狗,跟着汽笛叫了起来。

接着,第二只狗也叫了。

火车和狗,齐声歌唱,唱了好一阵子。

闹声消失以后,四周静极了,就像在梦里。

爸爸,还有我,一直向着树林走去。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我们沙沙沙沙地踩着松脆的雪,留下小小的灰色脚印。

爸爸在地上拖着长长的影子,我的影子却又短又圆。

隔不多久,我就得奔跑几步,才能跟的上爸爸。

我那又短又圆的影子,也跟着我跌跌撞撞。

但是我没喊累。

出去看猫头鹰,就得保持安静,爸爸一直就是这么说的。

我盼望跟着爸爸一起去看猫头鹰,已经盼望好久好久了。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我们走到了森林地带。

在亮亮的天色里,一棵棵的松树,看起来黑黑的,尖尖的。

爸爸举手做了个手势。

我立刻收住脚步,在原地等着。

爸爸向上看,好想要找天上的星星,又像在查看空中的一张地图。

月光使他的脸看起来像是戴上了银色的假面具。

他开始呼叫起来:“呼,胡胡胡胡胡,呼!”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他叫了一阵,又叫了一阵。

每叫过一次,他就会停下来。

我们两个也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一会儿,但是什么也没听到。

爸爸耸耸肩膀,我也耸耸肩膀。

我并不难过。

我的几个哥哥都说过:“猫头鹰是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的。”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我们再往前走。

我感觉得出天气的寒冷,就像有人用冰冷的手掌按在我的背上。

我的鼻子,我的面颊,里热外冷,冻得发疼。

但是我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

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我们走进了树林。

那些树影,比我见过的任何东西都要阴暗,遮掩了地上的白雪。

蒙在嘴上的围巾,温温湿湿的,毛茸茸地护着我的嘴。

深更半夜,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躲在黑黑的大树背后呢?我问都没问。

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勇敢。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我们来到了黑森林中的一片空地。

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月光就像对准着空地的中央照下来。

月光下的雪,看起来,比瓷碗里的牛奶还要白。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我喘着粗气。

爸爸听到了,做手势叫我别出声。

我赶紧用手套捂住围巾,围巾捂着我的嘴,我用心地听。

爸爸又呼叫了起来:“呼,胡胡胡胡胡,呼!”我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在这冷空气中,听得耳朵发疼,看得双眼蒙上一层雾。

爸爸仰起了脸,打算再呼叫一次。但是他还没开口,就有回应的声音穿过树丛,传了过来。“呼,胡胡胡胡胡。呼!”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爸爸脸上有了笑意,他回应了一声:“呼,胡胡胡胡胡,呼!”

然后,他跟猫头鹰,就像在那儿谈天,谈起了晚餐,树林,月亮和寒冷的天气。

我松开了捂住围巾和嘴的手套,开心得想笑出来。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从草地边缘,树丛上面传来的猫头鹰叫声,越来越近了。

草地上却没有一点动静。

忽然间,一个猫头鹰的影子,从地上的大树影里分离开,向着我们的头顶飞过来。

我们看着,嘴里发热,却不出声。

许多想说的话一句也没说。飞过来的黑影又发出了叫声。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爸爸拧亮了他的大手电筒,正好照到那只刚要停落在树枝上的猫头鹰。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或者足足看了一百分钟也说不定。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后来,那只猫头鹰就扇动它的大翅膀,从树枝上飞开了,像一道无声无息的黑影。它飞回树林里去了。“该回家了。”

爸爸对我说。

我知道我可以说话了,也可以放声地笑。

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一声不吭,像一道影子。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出去看猫头鹰,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

爸爸是这么说的。

那个希望,会用没有声音的翅膀,在明亮的,看猫头鹰的好月光下,向前飞行。




值得细细慢读的温馨绘本故事《月下看猫头鹰》

品读了故事以后,我们还可以给孩子扩展一下关于猫头鹰的科学知识,增加小朋友的知识储备:

1、大约有200种不同的猫头鹰。
2、猫头鹰在夜间(夜间)活动。
3、 一群猫头鹰被称为议会。


4、大多数猫头鹰狩猎昆虫,小型哺乳动物和其他鸟类。
5、一些猫头鹰捕猎鱼类。
6、猫头鹰有强大的爪子(爪),可以帮助它们捕捉和杀死猎物。
7、猫头鹰有大眼睛和平坦的脸。
8、猫头鹰的头可以旋转270度。
9、猫头鹰是有远见的,这意味着它们看不到靠近眼睛的东西。
10、与其他猛禽相比,猫头鹰在飞行中非常安静。
11、猫头鹰的羽毛的颜色有助于它们融入周围的环境(伪装)。
12、谷仓猫头鹰可以通过其心形面孔来识别。

(以上知识来自于sciencekids)



最后,总要唠叨两句...


出去看猫头鹰,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


这是父亲对女儿说的话,也是作者对我们说的话。


一个好的故事,不管用哪一种方式呈现,最后都能够感动我们。


那个不怎么说话的父亲,用行动,表达着他的父爱。


故事中的小女孩,勇敢的跟在父亲身后,坚强的去探索未知。


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温馨,更表现了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持,搭配上完美的插图,能看到这样一本优秀的绘本故事,真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啊!


叮当妈妈强烈推荐给大家,希望也能给你们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叮当妈妈,家有四岁萌娃一枚,专注分享优质儿童故事,希望每个宝贝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关注微信公众号:叮当妈妈睡前故事(ID:dingdangmama06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