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为什么多次和高铁站失之交臂?

唯美小女子603


广水五大高铁城铁之“殇”

广水,本是一座魅力之城。地处湖北省东北部,由随州市代管,但从2000年随州和广水组建地市以来,广水这座传统湖北的强县市,在随州经过对广水的代而不管之下,从而使广水在经济、人文、政治等方面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得到长足的改变和发展。

广水高铁城铁之“殇”一:地理位置妄称“鄂北门户”

广水位于桐柏山脉东南麓,大别山脉西端。东部与大悟毗连,南部与安陆市、孝昌县相邻,西部与随州曾都区交界,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鄂北门户”。境内多山,且均为南北走向,形成多处关隘,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主要关隘有:武胜关,古称直辕,又名礼山关、武阳关,与平靖关、九里关 ( 大悟县境 ) 并称“鄂北三关”,古代称“义阳三关”,号称“中南第一关”,为中国九大名关之一。桐柏、大别二山脉在此交汇, 群山环绕,山陡峰险,雄踞楚豫,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用武之地。关南有狄将军寨,相传宋将狄青曾屯兵于此。广水关塞之多,并且作为鄂豫两省接壤的门户之地,而没有高铁城铁,实为第一“殇”。

广水高铁城铁之“殇”二:文化旅游的陨落

广水因有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的武胜关而名扬四海。自南北朝置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徐家河、三潭两大4A级景区和中华山、大贵寺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黑龙潭、桃源村等众多环境优美的景区景点,是鄂豫物资和旅游的重要聚散地,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广水作为明末著名谏臣杨涟的故乡,是中国书法之乡、中国诗词楹联之乡,位于鄂豫交界处,虽然京广铁路、107国道由此通过,为南北交通咽喉,但这样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却无法与现代化的大都市武汉、郑州等有效对接,与伟大的民族复兴梦的快速发展不相符。没有高铁城铁,却真正成为了广水文化旅游发展的“咽喉”瓶颈之地,而周边的信阳、随州、孝感等文化旅游却在迅速崛起,而广水在中间成了一片发展的洼地,这种鲜明的对比,没有高铁城铁,实为第二“殇”。

广水高铁城铁之“殇”三:信息工业如何崛起

广水虽坐拥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三大区域发展平台,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科普示范市、双拥模范城称号,是湖北省金融信用县市、平安县市、文明城市,也是“中国风机名城”。就是这样有着良好工业基础的一座山城,没有高铁城铁,如何与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物联网化的时代中国同步发展呢?实为第三“殇”。

广水高铁城铁之“殇”四:美食美味却不飘香

广水的灌(香)肠、卤猪脚、长杆白菜、鲜桃胭脂红、滑肉、拐子饭、吉阳大蒜、茶叶、银鱼等,这些极具广水地方特色的美食、特产,长期得不到产业化的有效发展,地方政府也没有实效扶持,从而老百姓还没有得到更健康的产业化、规模化的致富,大多还只能靠打工补贴家用。在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各地都在争先恐后的寻求自身特色化发展,广水这么多优秀的美食、特产,只能“躲”在“深闺”。没有高铁城铁,实为第四“殇”。

广水高铁城铁之“殇”五:交通期待太久的城

广水全市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人口94万。辖17个镇办,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境内京广铁路、107国道贯通南北,汉渝铁路、316国道直达东西,麻竹高速、346国道从中部横穿全境,福银高速、京港澳高速擦肩而过。看似广水是一座四通八达的城市,实则除了与省会武汉可算深度对接,其交通南北因京广铁路、107国道等还能通达以外,东西,特别是东部基本是以一条“死路”或者根本没有路,与东部江、浙、沪、闽等经济发达地不能有效对接、通达,作为中部这样一座在自恋中被“遗忘和沦陷”的山间小城,没有高铁城铁,实为第五“殇”。

广水,我的美丽的故乡,为什么对您我的眼角饱含泪水,因为我对您爱的如此深切,只是您何时才能有那高速之铁路,让我们没有那发展的失落之“殇”?


健康管理2020


我想你说的广水市多次和高铁失之交臂中的多次,应该是指已经通车的京广高铁和目前正在修建的汉十高铁吧!确实不管是京广高铁还是汉十高铁,都是与广水擦肩而过,令人痛惜!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先来看看上面的这幅地图


,再说说已经通车的京广高铁。从地图中可以看出,京广高铁从信阳到武汉之间,走大悟到黄陂区,无疑是距离最短的、最经济的方案!而广水则在大鱼的西边,如果走广水,则要经过孝昌、孝感等地,这样线路就要往西绕,路线要远几十公里,资金和距离都不如目前方案优,就这样广水与京广高铁失之交臂。其实就我个人来看,如果走老京广线,过广水、孝昌、孝感对湖北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不知道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还是其他原因,被放弃了。


接着说说目前正在修建的汉十高铁。由于京广高铁错过了孝感市区,所以汉十高铁肯定要优先考虑经过孝感市区,以及地级市随州市区。而在孝感市区和随州市区之间拉一条线可以看出,云梦和安陆刚好在这条线路上,而广水却有点偏东、偏北了,于是再次和汉十高铁失之交臂了。

不得不说广水确实有点衰!第一次京广高铁广水是偏西,第二次汉十高铁广水又偏东了,估计有种让人想骂人的冲动,但是这也没办法!目前,广水要想通高铁,唯一的方法就是联合沿线县市,大力争取随麻高铁,随麻高铁由随州南站引出,经过广水、大悟、红安至麻城,这是广水目前唯一的出路了,希望能够抓住!


麻城漫谈


提到广水火车站其实是广水人民的骄傲,为啥?因为京广铁路进入湖北省修建的第一座车站就是广水站,这在当年来说可是大事情,你想啊1902年能建设火车站的城市能有几个?很少,除非是国家修建重大的铁路干线,经过某个地区。而广水就是在国家修建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线)的时候,拥有了第一个火车站。当时的广水火车站为二等火车站。到了近几年,广水的人口突破了100万,在104万人左右,按理说客流量也不小,火车站等级不升反降,目前为三等站,隶属武汉铁路局汉西车务段管辖。

很多人其实对京广线没什么概念,其实京广线是一条货运,客运为一体的战略型铁路,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京广铁路连接五省一市,是贯通中国南北的重要铁路大通道,是国家铁路南北交通大动脉,也是中国铁路运输最为繁忙的主要干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广水市为什么与高铁站失之交臂

当年湖北省为了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和发展鄂西北工业方面考虑,积极规划并修建设了汉丹铁路,而新随州火车站于2009年实现双线电气化改造竣工并投入使用,火车站广场同时配套投入使用,往返列车停靠增加了两倍,开通了10多趟动车,旅客发送量增加了3倍以上。那这样以来,广水失去了一次重要的提升自身车站等级的大好机会。

再看看广水边上的大悟成为孝感北站,同时孝感又开通了汉孝城际高铁,新修建了一个孝感东站。广水别说未来的高铁站了,就是一个动车都没有开通,最快的就是Z开头的直达火车站。3年前广水至黄石东城际列车取消。既定的随麻安铁路,也一直没有动静。可以说,广水市不仅没有高铁、甚至没有动车,连可以实施的高铁规划都没有。

国家规划的郑武城际铁路(郑州到武汉),途经信阳、广水、孝感,在广水规划自北向南设置武胜关、广水、杨寨3个站。这本是一个大好的时机,可是随州和广水俩市再次的错失良机。3年前信阳发改委联合武汉铁路局拿出了信阳经广水至孝感的城铁规划,由于随州和广水市政府没有响应,孝感市只得自行规划成孝感东与孝感北城铁与高铁对接方案,整个规划不走随州、广水市一寸土地。 也就是说,广水短期内是不会有高铁,甚至一个远期的高铁规划建设也没有看到。广水未来会不会靠随麻安普铁接入2019年通车的汉十高铁我们不得而知。希望广水未来会发展越来越好,早日开通动车和高铁。


每日有点料



摆渡人74774941


广水自古为“全楚襟喉之地”,是武汉城市圈与中原城市圈的节点城市,是随州市的东大门。早在1902年广水就有了火车站,并且是国家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线上的重要站点。

进入新世纪京广铁路线路在广水境内东移,原广水火车站搬迁到偏僻的市域边缘地带,给当地乘客乘坐火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没有直达市区的公交车,致使广水火车站客流萎缩,降为三等客运站。



广水在新世纪后本来有两次通高铁的机会,但终因功亏一篑而遗憾,望高铁而兴叹!

第一次是2008年京广高铁开始兴建,广水本有可能成为中国较早开通高铁的县市,原本线路还是遵循原京广普铁修建,但由于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得广水到手的高铁拱手让人!京广高铁改变原定线路改道邻县大悟(大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红色老区将军之县)。

再一次是2015年,湖北省提出修建汉十城际铁路,省里方案是沿着汉十高速公路修建,随州市为了更多的经过本地境内,随州市政府多次与武汉铁路局和铁四院协商,希望能经过广水西部区域并设站,但由于所经线路拉长造价过高,而且附近有湖北第三大水库徐家河,加上徐家河水库由孝感市管理,因担忧对环境造成影响孝感方面也不同意,此后不久,汉十城际铁路升级为西武高铁,为减少站点增加车速,随州境内站点也削减了一个。多种因素下只能维持原方案。使得广水再一次与高铁失之交臂!




不过随州市和广水市一直都没有放弃广水人的高铁梦,在《随州市2016-2030城乡总体规划》里,为广水规划了三条高铁线路:

1.孝信城际铁路——孝信城际铁路并在广水城区应山设站,方便武汉与信阳、郑州间的联系。

2.汉随城际铁路——为了提高孝信城际铁路利用率、增加效益和方便随广两地人民往来,又规划汉随城际铁路,在规划孝信城际铁路应山火车站交汇,共用孝应段。

3.沪康高铁——沪康高铁随州规划在随州南站并轨西武高铁,从随州南站引出,过广水北部到信阳接合肥通合宁到上海,设广水北站。

另外为了广水火车站能够重振雄风,随州市又规划了随麻安铁路,并积极运作随麻安铁路在广水火车站交汇,使广水站成为南北东西四向铁路的交汇点,让广水成为中国铁路枢纽。相信不久的将来广水的高铁梦终会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