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兒子考上博士,如今逼父母在北京買房,上不上大學還重要嗎?

用戶64324579


極速成長的天才,顯得偏激和固執,可是又有誰看到了這個16歲博士背後的無力和脆弱。

先不要急著批評這個天才,你如果真正瞭解他的成長曆程,你會發現錯的真不是他。

毫無疑問,他就是個天才。



他叫張炘煬,是一個天資卓絕的孩子。兩歲半時,就在三個月內認識了一千多個漢字。他4歲讀小學一年級,6歲升入五年級;9歲直接上高三。

從他10歲讀大學起,他就一直被叫做神童。他是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2008年他又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生,當一般十六歲的孩子大多還在讀高二時,張炘煬已經是北航的博士,也是全國年齡最小的博士。

十六年來,他以驚人的速度趕超別人也在不斷的挑戰自己。同樣,他所承受的壓力和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卻讓我們感到一絲悲哀。

他揹負著父親的夢想,或者說他就是父親的夢想

天才是有遺傳基因的,張炘煬的聰明遺傳自他的父親張會祥。

然而因為家境問題,張會祥並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張炘煬的出生給了張會祥新的希望。

為了孩子的學習,十幾年的時間裡,只要孩子在,張會祥夫婦從來沒看過電視,也幾乎沒有在家待過客。



我們從這幾組父子對話中可以看出很多信息:

(一)在張炘煬小時候,著迷看《西遊記》,父親第一時間就把它藏了起來。

張炘煬說,這是精神摧殘。

父親說,你就像這花盆裡的植物,我把多餘的枝兒修一修,把不必要的枝都修剪掉,你的主幹才能長的更好。

張炘煬說,我覺得這樣修出來的花,它就是會在這個健康方面損失很多。越是那些歪脖的樹,可能越能經受風雨洗禮,而那些就是被人工修剪過的樹,往往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

(張炘煬說的很有道理啊,只是此時他的父親力量更大)

(二)因為張炘煬13歲時沉迷電腦遊戲,父親張會祥氣得從北京工業大學步行50公里回到河北廊坊的家。

父親說不服兒子,只能選擇和自己慪氣。

張炘煬說,因為人都要斷奶的。他想使我一輩子斷不了奶,做不到。

父親說,我給你培養好的出習慣之後,再鬆手你就沒事了。

張炘煬說,再鬆手的話只不過是把這個轉型期推遲了幾年,而且推遲幾年之後的後果將會更加恐怖的。會有一種反彈。

(張炘煬自己很清楚他和一般孩子的成長軌跡不同,甚至已經暴露出了最初的反抗)



張炘煬理解自己的父親,卻用“急功近利”這個詞來形容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三)

父親說,他的培育理論叫做先蓋樓,然後再裝修,先把進度趕超上去,然後慢慢再補。

張炘煬說,你根本就是鋼筋都沒有,你蓋什麼樓?說實在話,那就只能祈禱不要有一些地質災害,不然就成樓倒到,樓脆脆了。這樓留了隱患。

(張炘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成長方式和別人不同,甚至逾期到了某些隱患)

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的前提是報復還是一種情緒宣洩?

張炘煬因為長期迷戀電子產品,最後面臨交不出論文畢不了業的後果,他甚至有過自殺的想法。然而因為恐懼失敗,張炘揚開始廢寢忘食地補習,體重驟降,最終完成了碩士論文。

社會的影響,金錢的誘惑,過早的侵蝕了這位天才。

其一,與身邊人的巨大反差。考上博士之後,張忻煬的同學中很多都有了不少收入。而張炘煬依然生活簡樸,只打過幾次出租車,唯一一雙有品牌的運動鞋,是二姨送給他的禮物。他雖然是個高智商的天才,卻終究是個青春期的孩子。

其二,買房的初衷可能是為了面子。讀碩士時,張炘煬曾抱怨北京的房價高,有同學說,你滾回你老家去。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張炘煬一向自傲的心理在現實面前顯得很無助。

其三,天才正在青春期。張炘煬暗戀一位女同學,在他的心裡,北京戶口,買房,找個好工作,才是與心愛的人談戀愛的基礎。雖然在學業上張炘煬是一位天才,但在感情方面他顯然只是邯鄲學步。戶口、房子、工作這不正是現代人口口聲聲所說的硬件嗎?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張炘煬突然提出,如果父母不給他在北京買房,他就不參加碩士論文答辯,也不考博士。在答辯的最後一天,父母為了勸哄張炘煬繼續把學業進行下去,在北京租下了一個房子,騙兒子是買的。

超速成長的弊端已經顯現,張炘煬生活在比他大七八歲的成年人中,這個十六歲孩子已經把房子問題視為最大願望。



生活中的張炘煬並不是這樣無理取鬧。為了省錢,他會熟記各個公交路線, 5毛錢去樓下接2.5升的純淨水,可以喝兩天。甚至連裝純淨水的大塑料瓶都不捨的買。

天才的反常表現到底是宣洩還是反抗?

我想當事人的原話最能說明問題:

應該說是我父母在自己逼自己。他們為了他們不曾實現的一個夢想,來自己逼自己。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強加的,反正我的夢想也基本上繼承了我父母的夢想。本來最希望我留在北京就是你們。你們應該為此努力。

所以說,這不是一個傷仲永的現代版,這只是一個揠苗助長的副作用展示。

天才也逃不脫金錢的束縛,這才是社會的最大悲哀。

那麼我們來回答最後一個問題,上不上大學到底重不重要?

如果你沒有殷實的家產,沒有深厚的人脈資源,又不甘於平淡的生活,那麼上大學就顯得很重要。


夜雨如書


曾經有這樣一位神童名叫張炘煬,1995年出生的他4歲就上了小學,9歲直接升入高三。13歲時成為了北工大碩士研究生,是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6歲時更是讀到了北航的博士,當有記者採訪這位博士神童,他認為的成功標準是什麼時,他的回答是“北京戶口,買房,找個好工作”。

考取博士以後,他要求父母在北京買房。為了在北京有房子,畢業答辯前他告訴父母,如果不在北京買房就不參加答辯。答辯前的最後一天,父母為了讓張炘煬順利答辯完成學業,去租了一個房子哄騙兒子是買的。


這位神童的言行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人們在討論之時也在思考,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樣的孩子上不大學真的重要嗎?


張炘煬自己解釋說是因為上了大學看到了很多現實,只有成為人上人才有價值,才有資格追求異性。


張炘煬的回答反映了一個社會現實,那就是家長在教育的時候只注重成績教育,成績大過天,認為只要學習好就可以了。而忽視了素質教育,更缺乏的是沒有為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三觀。


一個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張炘煬得父親因為兒時家境貧困沒能完成上大學的夢,因此將自己的夢想寄託在兒子心上。或許就是這種過分的期待,使這個家庭過分的注重成績,而忽視了其他的教育吧。據其母親說,在他讀書期間為了孩子的學習家裡幾乎不接待客人,也不看電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斷絕了張炘煬與外界的接觸。


其實我們可以的看得出的是,張炘煬雖然在智商上是一位神童,但在心智上並未完全成熟。擁有了高學歷卻丟失了基本的品德和素質,那這種教育其實就是徹底的失敗了。


在張炘煬的眼中,北京戶口、北京房子和一個所謂的好工作就是成功的標準了,卻忽視了自己在“成功”中的位置。但仔細想想,一個16歲的心智未健全的孩子有這種想法,是不是整個大環境所影響的呢?


說到底,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確實,只顧成績唯上,缺失了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上的關心和培養;另一方面,13歲就升入大學的他過早的進入了成人世界,還分不清現實與虛擬,更抵擋不住誘惑。


教育,從不是隻圖一個好成績;上大學也不是隻為了學習,更是培養一個人的情商、心智和三觀,只有認清自己,腳踏實地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決勝網


首先我們來談談這個16歲男孩的開掛式的成長經歷:9歲讀高三,10歲高考,保持“全國最小大學生”的紀錄無人打破。13歲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生,16歲,他被北京航大錄取,成為全國最小的博士生。

我想所有人看到這樣的新聞都會從心裡佩服這個僅僅只有16歲的神童,但是就這樣一個天之驕子,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思想:他認為博士成功的標準是北京戶口,買房,找個好工作。

他甚至覺得如果博士畢業連房子都沒有,那博士畢業有什麼用。所以他逼迫父母在他畢業前在北京買房。

我只能說他的智商很高,但他的心理還不成熟。他所認為的成功,還要逼迫父母來幫他實現,年紀在增長,慾望也在增長。

但是自己的能力卻支撐不起他的野心。他不曾感恩父母對他的養育和支持,還在不斷向父母索取。但也不能斷然地說,上大學就沒用了。

神童之所以會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歸結於心理和性格方面的缺失,父母只知道讓他去學習,卻忽略了對孩子在性格和心理上的塑造和培養。

16歲考上博士,也許他是天賦異稟,但是他背後的付出絕對也是很大的,至今為止他大多數的生活都被學習佔據著,他幾乎沒有任何社會經驗。

所以,這個年紀的他步入社會時就會顯得不成熟和激進,他才會覺得成功就是北京戶口,有房有車。他所理解的成功是他從書本里看來的。他自己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成功是什麼。

從小學校就教育我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我想這位天才的發展已經畸形了,換句話說對他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他有豐富的知識,但是他卻連獨立生活的能力都沒有,這種教育未免顯得“急功近利”。

除了學習,三觀的塑造同樣重要。

我們應該明白,不是上大學沒用,是這樣畸形的學習沒用。這樣的學習是不科學的,不合理的。只會讀書的巨嬰對這個社會來說是一無是處的。

所以,我們更應該反思,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才能讓孩子身心健全發展,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功利心毀了孩子那可貴的天賦。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記得看過一個報道,10歲孩子考上大學,父母到學校來陪讀,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有的還在尿床呢。

事件回顧

這個孩子叫張炘煬,10歲本科,12歲碩士,16歲考上了博士,放在那裡都是天才。可這樣的孩子卻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

拔苗助長?

我們都知道,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因此,能有如此成績絕對不是僥倖。

愛因斯坦說過:天才是99%的勤奮+1%的天分。

兩者缺一不可,若是缺少了勤奮,縱使少年聰慧,終究會江郎才盡。若是缺少了天賦呢縱然努力到白頭,也不過平凡一人。

因此這個孩子一定是從小天賦過人,其家庭對他有進行了嚴格了的規劃和教育,加上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了叱吒一方的人物。

不管父母時為了讓孩子成才也好,出名也好,完成自己的夢想也好。孩子必定是損失了自己娛樂的時間。他的童年可能只有讀書和學習。讀書還只能是課本,這有多枯燥,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據悉,孩子曾經也想看其他書籍,被家人遏制了。也想玩玩遊戲,被父親遏制了。最終家人阻斷了孩子所有的希望,讓他知道只有學習一個出路,也許在那個時候,孩子的內心就已經埋下的憤怒的種子。他要迅速的成長,迅速的脫離,再來迅速的報復。


教育中父母觀念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拔苗不一定助長,或許拔了這一段,你看著是高了一截,但在根裡卻已經埋下了隱患,當越長越大的時候,這個隱患的因素就越來越大了。

兒時只注重學習教育的不注重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這就如同拔苗一般,苗需要一點點通過各種教育來施肥生長,家長望子成龍,直接通過自己的奇特的手段,跳過必要的人生教育,最終導致了孩子的性格不完善,這也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了。


教育問題是幾千年來的問題,很多人都在討論。交友沒有公式,但是有幾本的理論。之所以教育最根本是要將孩子教育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正的人。一味的灌輸知識,只讓他變成了考試機器,並非教育,也違背了教育的初衷。


這種教育方式我是不贊成的,即使知道能教育出天才來,我也不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你會這樣教育嗎?


老王偵查記


很多時候很多人把很多事情都簡單的劃等號,是我們的社會人群認知的一個缺陷。

例如,把學歷(學位)和為人(人品)劃等號,把學歷和收入劃等號。

這裡的問題,16歲考上博士,逼父母買房,引申出上大學是否重要。

其一, 除了極個別的人,所有的人,芸芸眾生,都是社會的人,都要在社會的大環境下生存,首先都要解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問題。

所以放在大的環境下來看,張的行為,並不比一個一般大學本科畢業的人的行為糟糕。在這樣的環境下,各種學習上的驕傲,都抵不過生存壓力的現實。無需把男主從社會存在重隔離開來。

但是,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的“啃老”行為本身不值得提倡,除非家有餘資。

其二,現代社會,讀書依然是廣大一般家庭孩子改變生存路徑的最重要方式。

讀書的重要性確定無疑。能上大學更能對一個人的人生有改變。中小學都是基礎知識教育,大學有了很強的專業知識、社會綜合能力培養、個人自我修養的鍛鍊。

讀大學不一定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長度(其實是可以的,如果工作環境好,壽命會長一些),但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寬度、和密度。

其三,經濟越發達,社會分工越細緻,但是分工不外乎幾個方面的分化,一是有資源的人,二是有技術的人,三是依靠勞動力的人。

技術型的人,多數是後天勤奮深入一門技藝、技能,例如IT,律師、會計師等。這類型的人有能力,也勤奮。現在基本上通過讀書到大學的途徑實現。

讀書很重要,讀大學依然很重要。

關注不迷路。如果您覺得不錯,麻煩您點個贊,謝謝!

更有豐厚獎品不定期回饋,謝謝!


家族財富密碼


張神童的作為是正確的。是完全正確的選擇。不能在北京全款買房,就回老家發展,這個決定沒毛病!

北京的房價比較高,一套房子五百萬起(還是老破小)。

如果沒有在北京買房,未來找老婆,小孩上學都成困難。如果在北京按揭買房,幾百萬貸款,一個月幾萬房貸,張神童學的理科職業根本還不起。

房子是一個經濟方法對人分層的手段。無法承擔房價,無法承擔房貸,你就去能夠承擔的地方去工作生活。

我在北京很多外地同事,都是集中全家幾代人的錢去交首付,然後大家一起還按揭,每天生活的壓力特別大,哪裡享受到了北京大城市的瀟灑生活。(留在北京的同事,還是有能力的人)

張神童就是明白了這個道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費。沒有能力留在北京就不要留,去哪裡都是發展,都是生活。(以後有空,準備寫一個這個方面內容)。

注…本人在銀行信貸部門工作二十年,炒股二十年。有興趣加關注… 1,微頭條發“腦洞新聞”,快樂生活,快樂人生。 2,發關於情感和成功學內容


飛刀47號


我一開始看到這個事情以後,很自然地覺得這孩子太不懂事了。父母辛苦供你讀書已經付出了很多心血,你卻根本不考慮父母的實際能力和真正感受,實在是不應該。

但是轉念又一想,這一行字裡提供的信息實在有限,為什麼僅僅因為立場和經驗問題,在沒有更多瞭解事情因果的前提下,就武斷地把矛頭指向這個16歲的孩子呢?

我後來仔細看了這條舊聞,才知道來龍去脈。張炘煬13歲讀碩士,16歲讀博士,這是和美劇裡謝耳朵一樣的天才少年。

但是在他眼裡,成功的標準卻是:北京戶口,買房,找個好工作。這麼務實的目標其實也沒什麼問題,但是他卻按這個目標來要求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似乎就不妥當了。可仔細想想,這種成功標準又是誰來定義的呢?又是怎麼成為張炘煬根深蒂固的觀念呢?他的父母又為什麼熱衷於把他培養成天才少年呢?

這一系列的問題清楚以後,我們似乎就更能理解這個16歲孩子的“過分要求”了。


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16歲兒子考上博士,如今逼父母在北京買房,不然兒子就不做畢業論文答辯了,父母買不起房只好租一套房子來糊弄他!


這個孩子叫張炘煬,10歲本科,12歲碩士,16歲考入了博士,這樣的孩子是名副其實的天才,


孩子從小就聰明,是不爭的事實,但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嚴格管制的太厲害,他想看一看其它書籍,父母不讓,他想玩一玩遊機,父母不讓,至使孩子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在北京讀書期間,除了學習比別人優秀,其它的物質基礎都不如別人,連一雙好一點鞋都是親戚送的,他在班裡喜歡上一個女孩子,但自己家庭的條件,使他很自卑,無房無車。在父母重大的壓力下,他有時想過自殺,有時想過讀書有什麼用呢?

這次他告訴父母,如果不給自己全額在北京買房,我們就回老家來相脅迫。做為父母,不應該只教他死讀書,讀死書,也應該教他學會怎麼樣做人,也應該教他怎麼樣學會感恩,如果不會做人,不懂得感恩,要那麼多文憑有什麼用呢?大家感覺這樣培養岀來的孩子以後會怎麼樣呢?


司馬小絹


16歲考上博士,不僅僅是他自己付出了努力更是父母心血的付出啊!父母肯定是為他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才使兒子這麼的有成就。但是兒子才16歲卻不考慮自己的家庭經濟承受力,而要求父母在北京給他買房子,這也太自私了。這也的孩子可能智商培養的不錯,但是情商實在難以恭維,父母花盡畢生的心血才把兒子培養的這麼優秀,兒子卻反過來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這跟討債鬼有什麼區別呢?我們老家有種說法就是,兒女對於父母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報恩的,一種是抱怨的。這個16歲的兒子博士很是難的,他肯定是來跟父母討債的。

父母傾其所有的供著孩子讀書,培養孩子,都是希望孩子有朝一日有了出息,自己也能過上稍微輕鬆一些的生活。這個16歲博士可好啊!父母把他培養出來卻在逼迫父母給他在北京買房,難道他不知道北京的房子是誰都能夠買得起的嘛?
北京的房子那是需要他這個兒子,將來買個父母的啊,現在卻翻了,父母不僅需要把他養大還需要被逼著給他買房。孩子的智商不僅要高其實情商是更重要的!····高智商,低情商的孩子,將來無論是對家庭還是對社會的危害都是極其大的。有句大家都在傳頌的話,就是: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
如果是一個高情商,低智商的孩子他可能在事業上沒有太大的作為,但是他會善待身邊的人,善待自己的親人,大家都會特別喜歡他。哪怕是碌碌無為的一生,儘管這樣的人生並不精彩,但是他的身邊確實滿滿的幸福和快樂。如果孩子是一個低智商低情商的人,那麼他肯定註定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默默無聞,也沒有什麼人在意他,更沒有什麼成就可言。對父母來說只能說是比沒有這個孩子強一點吧
。但是假如你養了一個高智商,但是低情商的孩子,那麼將來這個孩子危害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他對社會甚至對人類的危害都是無法估量的。請家長們好好重視自己的孩子情商的培養吧!如果你不想在身邊養一條毒蛇,就一定要好好的教育孩子怎麼體諒他人,怎麼照顧他人,怎麼為他人考慮。這不僅僅是為孩子的未來好,更是別讓自己的晚年更淒涼。


寶媽說事談養兒育兒


題目把16歲考上博士和逼父母在北京買房兩個熱點放在一起,大有博眼球蹭熱點之嫌,這和上不上大學沒有必然關係。

16歲上博士全國也恐怕唯此一例,自然會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而且評價必然兩個極端,一曰天才,一曰拔苗助長,有智商缺情商。從逼家長買房這件事來看,確實讓人擔憂。

但如果買房放在其他人身上,作為還沒有收入的年輕人,恐怕也只能依賴父母來幫助完成,大家還會如此來看嗎?前不久還看到一個疑問:為什麼現在父母都把為子女買房視為理所當然的責任?這就是雙重標準。

我想題主是懷疑高等教育的作用和意義。從某種程度來說,這個孩子是因材施教的成功者,從小學到博士一點沒浪費高智商和耽誤時間,用比普通人短很多的時間掌握了更多知識和技能,今後也可能做出巨大的貢獻。



但與此同時,由於跨度太快,知識的學習遠遠領先了思想品格的建設,導致其在人格教育上有所缺失,所以在行為上表現可能有些不成熟,加之他身上的光環,有任何不足之處都容易被無限放大。放在普通人身上,這或許是攀比任性,在他來說其實也只能算是攀比任性,但在大家看來就成了教育失敗,不懂孝敬父母,逼迫父母。


這不應該歸結為教育的問題,恰恰反映了人格教育和知識傳授同樣重要。如果他各方面都能均衡發展,未來的成就可能會更大。人生髮展階段有他的規律性,跨過了某個時期就可能造成某方面能力的缺失,而人終究是要放在社會中來磨礪,適應社會的能力往往比知識技能更顯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