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玉米市场进入完全市场化后,玉米价格有没有较大幅度的上涨?1.5元/斤能否实现?

微尘微视界


都在做梦吧,我们这里现在涨粮做家卖还不到七毛呢,物价上涨,土地上涨,化肥上涨,农民种地不正钱


正在输入42074762


2019年玉米市场进入完全市场化后,玉米价格有没有较大幅度的上涨?1.5元/斤能否实现?

2019年产的玉米涨到1.5元每斤虽然是很多农民朋友的期望,但是不好意思,现实情况可能又会让大家失望了!

明年的国内玉米价格肯定不会达到这么高的价格!但是也还是会比2015—2018年这三年期间的国内玉米价格要高!

2019年新产玉米价格将是近年新高!

首先,2019年我国玉米市场行情肯定会比今年好转很多,玉米价格也会有明显的提升,这并不是笔者的胡言乱语,而是由我国的玉米供需形势所决定的。

首先是我国的玉米需求量将会在2019年继续延续这两年的高涨态势,创下一个历史新高应该是问题不大,特别是我国玉米深加工领域的需求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的在增长,助推我国玉米需求量的大增。

同时,我国决定今后大力推广生物乙醇汽油也是极大利好未来国内玉米供需形势的改善。

在市场对于玉米消费需求激增的大背景之下,明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并不会有太大的改观,毕竟我国的土地面积有限,而且还要保证稻谷、大豆等其他秋粮作物的种植和产量,所以这也决定了2019年我国新产玉米供应量非常有限。

同时,我国玉米库存量现在已经降至8000万吨左右,恢复到正常水平,已经无法为玉米市场提供足够强力的支撑。

所以,2019年,我国玉米市场之中将会出现更大的供需缺口,新粮产量不多,玉米库存不高,进口量不变,企业唯有高价收粮这一条路可走了!

2019年新产玉米价格不会肆意上涨!

但是,要想达到1.5元每斤,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不可能!

个人以为,明年的国内玉米均价将会彻底突破1元/斤,优质玉米价格甚至有望上探至1.2元每斤左右!

但是再高的话,企业承担不起了,他们将会再度像14年那样,大量采购进口玉米替代品......


钟情三农


国库不统一收购,由商业私企收购价格是上不来的,私商压价压质玉水难提高价格,国库和私商相互勾结,由私商收购在转入国库,早已行成的路子,私商把保管的一切费全挣到手了,只要是国家调拨粮食就可以在私商库中调运。只要是国家把价格涨上来,就不好调下来,但愿不伤害农民,鼓励农民种地,让全国人民吃上放心粮食,让国库粮食堆满仓,。中国不是侵略他国家,美国是一个侵略他国家,利用代理人消耗其国内物资资源,往往都是代理人提供粮食,日本侵略中国,在东北三省建立开拓团种置粮食,日本首项田中角荣就是在吉林省开拓团一员。毛泽东主席说的好备战备荒为人民!


用户2386460812377


今年的玉米情况,用扑朔迷离一词来说最为恰当不过,从高开到低走再到如今的价格有所反弹,今年的玉米价格有些难以捉摸。但根据如今市场以及粮源来看,今年的玉米价格虽然大涨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会像很多人说的“玉米没戏了”那么悲观,反而这几天,玉米的价格已经出现了不断的上涨,玉米行情短时间内也比较乐观。

关于玉米乐观的方面,主要有3个好消息:

第一个:今年玉米的产量比不上去年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受各种极端天气的影响,预计今年玉米的总产量比去年少了193万吨。在总体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哪怕是今年对玉米的需求有所下降,但这依然是一个利好条件,对玉米价格必然有所影响。

第二个:国家对市场价格会设置底线

就如题主所说,今年玉米市场已经完全进入市场化,但实际上在收购主体市场化的同时,国家也会引导市场价格,设置底线,避免“粮贱伤农”。

当市场价格威胁到粮农生存的时候 ,就是释放信号,粮价也会应声而涨。就比如今年3月份,国家队收粮出手,市场收购主体也会随之跟上,粮价也就涨了起来。

第三个:玉米需求已经无法在降

今年玉米需求端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猪养殖行业的受损,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危害,我国生猪存栏量已经无法再下降了,也就是说需求量也很难再继续降低了。而随着生猪养殖的恢复,需求量也只会不断的上升,于玉米价格利好。

所以综上各种因素来看,今年个人对玉米行情的观点是:短时间内,玉米行情将大体稳定,但今年难以出现大涨的可能性,而且千万不要扎堆卖粮,要适时出手,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等到明年5-6月以后卖粮。


骏景农业


笔者在此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2019年产玉米的最高价格肯定达不到1.5元每斤。

明年,优质玉米的价格最高点可能就是1.3元每斤,而东北地区的玉米现货价格最高可能也就是不到1.1元每斤



2019年全国玉米价格普涨

为何我对于明年全国玉米价格的整体上涨抱有如此大期待?其实还都是源于我对于2019年我国玉米供需形势在今年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好转的基本预判。

简单来说,纵观2017至2019年我国玉米供需形势变化。

去年,我国玉米供需首次出现供需缺口,

今年,我国玉米供需缺口达到3000万吨以上,

明年,这一数值只会增加,不会减小。

通俗一点来说,这三年来,国内市场中的玉米越来越紧俏和稀缺,其价格越来越高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1.3元每斤或为明年玉米最高价

虽然我一直对于来年我国玉米市场价格行情继续保持乐观的态度,届时,国内玉米价格在今年的基础上再度走高,创下近四年来的最高值应该是问题不大。可是,价格上涨归上涨,但也得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不会毫无顾忌,肆无忌惮的上涨。

个人以为,2019年,1.3元每斤或许已经是全国各大产区玉米价格的最高点,而这个价位很有可能出现在山东地区,而与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东北无缘。

我再大胆的猜测一下,2019年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或将整体突破一元每斤大关,而优质玉米的价格表现最高可以达到1.05元每斤以上,如果想有更高的价格表现,难度就非常之大了。


粮油市场报


2019年玉米市场进入完全市场化后,玉米价格有没有较大幅度的上涨?1.5元/斤门都实现?

目前玉米价格一元左右,去年在九角左右,你自己说玉米有没有较大的涨幅,1.5元/斤能否实现,目前能不低于1元/斤,农民种地才有赚头,农民没有太大奢望,问不敢有太大奢望。

其实农民不只关心玉米价格上涨,相比价格农信更关心玉米价格持续稳定,就算今年玉米大涨到2元/斤,收入翻倍,对农民来说是高兴,可2020年玉米价格一下掉下来低于一元,农民还是白忙活,对农民来说需要稳定得粮食价格。

近几年农民经历过“逗你玩,算你狠”,给农民沉重打击,绿豆、大蒜价格被炒家炒上天,可农民依然不赚钱,绿豆、大蒜积压只能扔在地里,而中间商炒家囤积不卖提高价格,最终中间炒家赚的盆满,受到伤害的是农民和普通老百姓。今年苹果也遭遇了如此灾难,果农将一车一车苹果倒入垃圾堆,采访果农来年是否礼物种地苹果作物,是含着泪说的,不种水果,海能种植什么?

玉米是粮食作物重要品种,国家支柱农产品之一,放开市场,用市场倒逼农业转型升级,这是好事,但不能让炒家或者国际投机者利用市场故意破坏粮食价格,导致粮价过山车涨跌,给农民及百姓沉重打击。


农人有话说


2019年,玉米完全进入市场化后,价格没有明显上涨?1.5元/斤能否实现?

我的答案很明确,1.5元/斤最近几年是很难实现的。

2018年去库存明显,但是玉米价格没有明显上涨,我记得这差不多十年的时间,玉米的价格并没有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上涨。玉米,自从引进这个农作物,从自给自足,到现在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发挥着无可替代性的作用。

截止目前,全国大部分的玉米价格都在1元/斤上下徘徊,很难突破1.2元/斤,2019年,玉米进入市场化后,价格并没有像我们期待的一样飙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是玉米,其他农作物的价格都上涨不起来。但是除了农作物以外的商品,都大幅度上涨,让农民有苦难言。




2019年,国内玉米市场上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而且形势变化也比较大,从前期的普遍看好、看涨,到之后的持续下跌,再到4月份以来的稳步上涨,玉米价格虽然不是“过山车式”的变化,但同样让市场参与者的心情跌宕起伏,让农民的收益明显受损。

三农的根本在于农民的收益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保证,但是这样的价格,谁还愿意大面积种植玉米。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按亩产量1200斤算,价格0.9元/斤,也就是一亩地收入1080,这还不是纯收入,除去肥料,农药,人工,机器成本,一亩玉米也就收入600元。还没有一个高级干部的一天的收入,谁还愿意去种玉米?

为什么玉米的价格涨不起来?

1.玉米属于国家三大粮食作物,国家宏观调控

虽然我国很多粮食都已经完全进入市场化,但是玉米截止目前,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化,国家层面还进行宏观调控,让价格保持稳定。

玉米不仅作为粮食作物,而且全国绝大部分养殖户,都用来当做饲料,所以需求广泛,而且如果价格不稳定,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市场的稳定性,因为如果玉米无规律的上涨,那么牛肉,羊肉价格会持续攀升,随之让餐饮行业价格也涨起来。这在自然界中,称之为蝴蝶效应,所以,国家层面也不会让玉米大幅度上涨,国家会宏观调控。



2.种植面积大,库存多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面积占比高,耕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近年来,由于玉米的科技投入,产量不断增加,所以玉米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尤其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等地,都是玉米产量比较高的地方。

国家玉米库存太多,尽管国家出手去库存,并且逐步减少对玉米价格的把控,但因为量大,消耗不完,所以价格一直上涨不起来。

3.原始利用,深加工少

在我国对玉米的利用,除了做成各种玉米面小吃,或者用来当做饲料,但科研方面还没有达到别的深层次利用。比如,美国用玉米研制乙醇汽油,这个耗费量是比较大的。

4.进口因素

近年来的进口粮食占比正在逐步的扩大中,近段时间国际上的高粱、玉米等替代品进入我国消费市场中。在供大于求的趋势下,玉米的价格自然会下降。



综上所述,这几个原因是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涨不起来的原因,所以,要想玉米价格1.5元/斤,这个是很难实现的。你们有什么观点,可以留言下方,一起讨论。


三农宝哥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明确的给你答案:2019年玉米价位1.5元/斤不现实。

从当前玉米拍卖量看,今年已经拍卖出了1.0014亿吨的玉米,大大降低了临储库存量,据媒体预计目前临储方面的库存量顶多维持在8000万吨上下;而另一方面国内来说玉米需求旺盛,年度需求量将达到2.6亿吨,相对于我国年产玉米2.2亿吨来说年度缺口量将高达4000万吨。

基于以上情况,媒体和专家也普遍看好来年的玉米价位,当然也吊足了不少农民对于来年玉米价位的期待。这不就有网友喊出了明年1.5元每斤的玉米价位!不过我们还是要根据当前情况,来综合考量,并不是说供给短缺就会造成国内粮价直线上涨。否则的话,我国的社会也就难以稳定了。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国际粮价。就当前来说,在我国对美国加征了25%的关税后,美国方面的进口玉米价位将达到2100元每吨,也就是说国内的玉米价位很难超过这样的进口玉米价位,而即便是超过这个价位也不会多,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1.5元每斤是什么概念,每吨3000元!我们再来看一下国内当前的玉米价位,每斤不过1.05元,而这还是属于比较高的价位,年度玉米价位上涨45%,您觉得现实吗?

其次,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产能具备弹性。在如今我国大力去库存的节骨眼,春季国家甚至对于玉米深加工企业推出了补贴政策,来刺激深加工企业加大提高产能。但是在如今我国库存量仅8000万吨上下的时候,这样的库存量可以说已经算是比较合理的区间了,国家不会为深加工企业推出补贴的,自然产能方面也不会再度过多扩张,而且在玉米价位逐步增高,利润稀薄的情况下,也会迫使产能的缩减。

最后科学兴农再来谈一点,当前养殖业并不景气。大家知道由于疫情的因素,许多有益于扩大养殖产能的企业和养殖个人也踌躇不前,而且疫情因素有扑杀了大批生猪,导致国内对于饲料玉米的需求也不会太过旺盛。

综上来说,明年国内玉米的需求端并不见得就比今年大,甚至大幅度缩减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了在玉米深加工方面我们也不能对玉米太过悲观,而今国家大力发展乙醇汽油,其原料也正是玉米,在这一方面来说,今后玉米还是很有市场的,但是1.5元每斤的玉米确实是不现实的,请注意,不要忽略临储的存在,在我国临储的作用就是要稳定平衡物价的,更何况在新中国历史上可还没有一年大幅度上涨45%的先例呢。


科学兴农


2019年玉米价格长1,5元那不可能′的?农民只能希望玉米价格1元1斤农民就知足了,农民1元2角的时候农民的满足就不用了,后耒一下子掉到4-5角一斤,农民有点接受不了,从那以后农民开使变穷了,农民三年不收成,农民就得要饭去,哎


快乐一生242072118


2019年玉米市场进入完全市场化后,玉米价格有没有较大幅度的上涨?1.5元/斤能否实现?

符合更多方的利益,假如2019年玉米市场化后,农户的种植玉米收益将会更高了,现今段亩收益一千多元,市场化后价格随市场波动,亩收益能提高至2000元/亩。其主要在于玉米市场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有关,同时在市场的引导下,种植户、收购商、贸易商三者之间更加紧密。

能各个方面考虑能不能上涨至1.5元/斤?1、在临储玉米的拍卖行情下,玉米价格的波动空间会缩小,因为临储玉米拍卖的作用就是维持玉米的价格波动,防止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今年从3月份开始,玉米价格猛涨从8毛左右一斤涨至1.0元,涨幅在20%,在临储拍卖的作用下,抑制了继续大涨。

2、当前新玉米已丰收,仓储的玉米数量充足。

3、玉米的种植面积对价格是否涨至1.5元/斤起到了关键作用。有一个永恒的道理,当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时,价格会稳步提高;同理,当玉米种植面积激增,产量多了玉米价格自然下跌。从2017年开始,玉米的种植面积是减少的。

4、进入玉米深加工的旺季,企业开工率较高,带动了提前采购、储备玉米的热潮,这种行情下华北等地的玉米加工企业收购价每吨在2000元左右。

根据现阶段的涨幅情况,分析在2019年玉米假如进入市场化后,涨价至1.5元/斤还有约50%的涨幅,可能实现不了。差不多涨至1.2元/斤还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