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玉米市場進入完全市場化後,玉米價格有沒有較大幅度的上漲?1.5元/斤能否實現?

微塵微視界


都在做夢吧,我們這裡現在漲糧做家賣還不到七毛呢,物價上漲,土地上漲,化肥上漲,農民種地不正錢


正在輸入42074762


2019年玉米市場進入完全市場化後,玉米價格有沒有較大幅度的上漲?1.5元/斤能否實現?

2019年產的玉米漲到1.5元每斤雖然是很多農民朋友的期望,但是不好意思,現實情況可能又會讓大家失望了!

明年的國內玉米價格肯定不會達到這麼高的價格!但是也還是會比2015—2018年這三年期間的國內玉米價格要高!

2019年新產玉米價格將是近年新高!

首先,2019年我國玉米市場行情肯定會比今年好轉很多,玉米價格也會有明顯的提升,這並不是筆者的胡言亂語,而是由我國的玉米供需形勢所決定的。

首先是我國的玉米需求量將會在2019年繼續延續這兩年的高漲態勢,創下一個歷史新高應該是問題不大,特別是我國玉米深加工領域的需求幾乎是一年一個臺階的在增長,助推我國玉米需求量的大增。

同時,我國決定今後大力推廣生物乙醇汽油也是極大利好未來國內玉米供需形勢的改善。

在市場對於玉米消費需求激增的大背景之下,明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觀,畢竟我國的土地面積有限,而且還要保證稻穀、大豆等其他秋糧作物的種植和產量,所以這也決定了2019年我國新產玉米供應量非常有限。

同時,我國玉米庫存量現在已經降至8000萬噸左右,恢復到正常水平,已經無法為玉米市場提供足夠強力的支撐。

所以,2019年,我國玉米市場之中將會出現更大的供需缺口,新糧產量不多,玉米庫存不高,進口量不變,企業唯有高價收糧這一條路可走了!

2019年新產玉米價格不會肆意上漲!

但是,要想達到1.5元每斤,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不可能!

個人以為,明年的國內玉米均價將會徹底突破1元/斤,優質玉米價格甚至有望上探至1.2元每斤左右!

但是再高的話,企業承擔不起了,他們將會再度像14年那樣,大量採購進口玉米替代品......


鍾情三農


國庫不統一收購,由商業私企收購價格是上不來的,私商壓價壓質玉水難提高價格,國庫和私商相互勾結,由私商收購在轉入國庫,早已行成的路子,私商把保管的一切費全掙到手了,只要是國家調撥糧食就可以在私商庫中調運。只要是國家把價格漲上來,就不好調下來,但願不傷害農民,鼓勵農民種地,讓全國人民吃上放心糧食,讓國庫糧食堆滿倉,。中國不是侵略他國家,美國是一個侵略他國家,利用代理人消耗其國內物資資源,往往都是代理人提供糧食,日本侵略中國,在東北三省建立開拓團種置糧食,日本首項田中角榮就是在吉林省開拓團一員。毛澤東主席說的好備戰備荒為人民!


用戶2386460812377


今年的玉米情況,用撲朔迷離一詞來說最為恰當不過,從高開到低走再到如今的價格有所反彈,今年的玉米價格有些難以捉摸。但根據如今市場以及糧源來看,今年的玉米價格雖然大漲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會像很多人說的“玉米沒戲了”那麼悲觀,反而這幾天,玉米的價格已經出現了不斷的上漲,玉米行情短時間內也比較樂觀。

關於玉米樂觀的方面,主要有3個好消息:

第一個:今年玉米的產量比不上去年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受各種極端天氣的影響,預計今年玉米的總產量比去年少了193萬噸。在總體產量減少的情況下,哪怕是今年對玉米的需求有所下降,但這依然是一個利好條件,對玉米價格必然有所影響。

第二個:國家對市場價格會設置底線

就如題主所說,今年玉米市場已經完全進入市場化,但實際上在收購主體市場化的同時,國家也會引導市場價格,設置底線,避免“糧賤傷農”。

當市場價格威脅到糧農生存的時候 ,就是釋放信號,糧價也會應聲而漲。就比如今年3月份,國家隊收糧出手,市場收購主體也會隨之跟上,糧價也就漲了起來。

第三個:玉米需求已經無法在降

今年玉米需求端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生豬養殖行業的受損,但是經過一年多的危害,我國生豬存欄量已經無法再下降了,也就是說需求量也很難再繼續降低了。而隨著生豬養殖的恢復,需求量也只會不斷的上升,於玉米價格利好。

所以綜上各種因素來看,今年個人對玉米行情的觀點是:短時間內,玉米行情將大體穩定,但今年難以出現大漲的可能性,而且千萬不要扎堆賣糧,要適時出手,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等到明年5-6月以後賣糧。


駿景農業


筆者在此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2019年產玉米的最高價格肯定達不到1.5元每斤。

明年,優質玉米的價格最高點可能就是1.3元每斤,而東北地區的玉米現貨價格最高可能也就是不到1.1元每斤



2019年全國玉米價格普漲

為何我對於明年全國玉米價格的整體上漲抱有如此大期待?其實還都是源於我對於2019年我國玉米供需形勢在今年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加強和好轉的基本預判。

簡單來說,縱觀2017至2019年我國玉米供需形勢變化。

去年,我國玉米供需首次出現供需缺口,

今年,我國玉米供需缺口達到3000萬噸以上,

明年,這一數值只會增加,不會減小。

通俗一點來說,這三年來,國內市場中的玉米越來越緊俏和稀缺,其價格越來越高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1.3元每斤或為明年玉米最高價

雖然我一直對於來年我國玉米市場價格行情繼續保持樂觀的態度,屆時,國內玉米價格在今年的基礎上再度走高,創下近四年來的最高值應該是問題不大。可是,價格上漲歸上漲,但也得是在可控的範圍之內,不會毫無顧忌,肆無忌憚的上漲。

個人以為,2019年,1.3元每斤或許已經是全國各大產區玉米價格的最高點,而這個價位很有可能出現在山東地區,而與我國最大的玉米產區——東北無緣。

我再大膽的猜測一下,2019年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或將整體突破一元每斤大關,而優質玉米的價格表現最高可以達到1.05元每斤以上,如果想有更高的價格表現,難度就非常之大了。


糧油市場報


2019年玉米市場進入完全市場化後,玉米價格有沒有較大幅度的上漲?1.5元/斤門都實現?

目前玉米價格一元左右,去年在九角左右,你自己說玉米有沒有較大的漲幅,1.5元/斤能否實現,目前能不低於1元/斤,農民種地才有賺頭,農民沒有太大奢望,問不敢有太大奢望。

其實農民不只關心玉米價格上漲,相比價格農信更關心玉米價格持續穩定,就算今年玉米大漲到2元/斤,收入翻倍,對農民來說是高興,可2020年玉米價格一下掉下來低於一元,農民還是白忙活,對農民來說需要穩定得糧食價格。

近幾年農民經歷過“逗你玩,算你狠”,給農民沉重打擊,綠豆、大蒜價格被炒家炒上天,可農民依然不賺錢,綠豆、大蒜積壓只能扔在地裡,而中間商炒家囤積不賣提高價格,最終中間炒家賺的盆滿,受到傷害的是農民和普通老百姓。今年蘋果也遭遇瞭如此災難,果農將一車一車蘋果倒入垃圾堆,採訪果農來年是否禮物種地蘋果作物,是含著淚說的,不種水果,海能種植什麼?

玉米是糧食作物重要品種,國家支柱農產品之一,放開市場,用市場倒逼農業轉型升級,這是好事,但不能讓炒家或者國際投機者利用市場故意破壞糧食價格,導致糧價過山車漲跌,給農民及百姓沉重打擊。


農人有話說


2019年,玉米完全進入市場化後,價格沒有明顯上漲?1.5元/斤能否實現?

我的答案很明確,1.5元/斤最近幾年是很難實現的。

2018年去庫存明顯,但是玉米價格沒有明顯上漲,我記得這差不多十年的時間,玉米的價格並沒有隨著物價的上漲而上漲。玉米,自從引進這個農作物,從自給自足,到現在已成為我國第三大糧食作物,發揮著無可替代性的作用。

截止目前,全國大部分的玉米價格都在1元/斤上下徘徊,很難突破1.2元/斤,2019年,玉米進入市場化後,價格並沒有像我們期待的一樣飆升,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僅是玉米,其他農作物的價格都上漲不起來。但是除了農作物以外的商品,都大幅度上漲,讓農民有苦難言。




2019年,國內玉米市場上的影響因素比較複雜,而且形勢變化也比較大,從前期的普遍看好、看漲,到之後的持續下跌,再到4月份以來的穩步上漲,玉米價格雖然不是“過山車式”的變化,但同樣讓市場參與者的心情跌宕起伏,讓農民的收益明顯受損。

三農的根本在於農民的收益提高,生活質量得到保證,但是這樣的價格,誰還願意大面積種植玉米。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比如按畝產量1200斤算,價格0.9元/斤,也就是一畝地收入1080,這還不是純收入,除去肥料,農藥,人工,機器成本,一畝玉米也就收入600元。還沒有一個高級幹部的一天的收入,誰還願意去種玉米?

為什麼玉米的價格漲不起來?

1.玉米屬於國家三大糧食作物,國家宏觀調控

雖然我國很多糧食都已經完全進入市場化,但是玉米截止目前,還沒有完全進入市場化,國家層面還進行宏觀調控,讓價格保持穩定。

玉米不僅作為糧食作物,而且全國絕大部分養殖戶,都用來當做飼料,所以需求廣泛,而且如果價格不穩定,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市場的穩定性,因為如果玉米無規律的上漲,那麼牛肉,羊肉價格會持續攀升,隨之讓餐飲行業價格也漲起來。這在自然界中,稱之為蝴蝶效應,所以,國家層面也不會讓玉米大幅度上漲,國家會宏觀調控。



2.種植面積大,庫存多

我國幅員遼闊,土地面積佔比高,耕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近年來,由於玉米的科技投入,產量不斷增加,所以玉米種植面積逐漸擴大。尤其像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關中平原等地,都是玉米產量比較高的地方。

國家玉米庫存太多,儘管國家出手去庫存,並且逐步減少對玉米價格的把控,但因為量大,消耗不完,所以價格一直上漲不起來。

3.原始利用,深加工少

在我國對玉米的利用,除了做成各種玉米麵小吃,或者用來當做飼料,但科研方面還沒有達到別的深層次利用。比如,美國用玉米研製乙醇汽油,這個耗費量是比較大的。

4.進口因素

近年來的進口糧食佔比正在逐步的擴大中,近段時間國際上的高粱、玉米等替代品進入我國消費市場中。在供大於求的趨勢下,玉米的價格自然會下降。



綜上所述,這幾個原因是影響我國玉米價格漲不起來的原因,所以,要想玉米價格1.5元/斤,這個是很難實現的。你們有什麼觀點,可以留言下方,一起討論。


三農寶哥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明確的給你答案:2019年玉米價位1.5元/斤不現實。

從當前玉米拍賣量看,今年已經拍賣出了1.0014億噸的玉米,大大降低了臨儲庫存量,據媒體預計目前臨儲方面的庫存量頂多維持在8000萬噸上下;而另一方面國內來說玉米需求旺盛,年度需求量將達到2.6億噸,相對於我國年產玉米2.2億噸來說年度缺口量將高達4000萬噸。

基於以上情況,媒體和專家也普遍看好來年的玉米價位,當然也吊足了不少農民對於來年玉米價位的期待。這不就有網友喊出了明年1.5元每斤的玉米價位!不過我們還是要根據當前情況,來綜合考量,並不是說供給短缺就會造成國內糧價直線上漲。否則的話,我國的社會也就難以穩定了。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國際糧價。就當前來說,在我國對美國加徵了25%的關稅後,美國方面的進口玉米價位將達到2100元每噸,也就是說國內的玉米價位很難超過這樣的進口玉米價位,而即便是超過這個價位也不會多,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1.5元每斤是什麼概念,每噸3000元!我們再來看一下國內當前的玉米價位,每斤不過1.05元,而這還是屬於比較高的價位,年度玉米價位上漲45%,您覺得現實嗎?

其次,我國玉米深加工企業產能具備彈性。在如今我國大力去庫存的節骨眼,春季國家甚至對於玉米深加工企業推出了補貼政策,來刺激深加工企業加大提高產能。但是在如今我國庫存量僅8000萬噸上下的時候,這樣的庫存量可以說已經算是比較合理的區間了,國家不會為深加工企業推出補貼的,自然產能方面也不會再度過多擴張,而且在玉米價位逐步增高,利潤稀薄的情況下,也會迫使產能的縮減。

最後科學興農再來談一點,當前養殖業並不景氣。大家知道由於疫情的因素,許多有益於擴大養殖產能的企業和養殖個人也躊躇不前,而且疫情因素有撲殺了大批生豬,導致國內對於飼料玉米的需求也不會太過旺盛。

綜上來說,明年國內玉米的需求端並不見得就比今年大,甚至大幅度縮減也不是沒有可能。當然了在玉米深加工方面我們也不能對玉米太過悲觀,而今國家大力發展乙醇汽油,其原料也正是玉米,在這一方面來說,今後玉米還是很有市場的,但是1.5元每斤的玉米確實是不現實的,請注意,不要忽略臨儲的存在,在我國臨儲的作用就是要穩定平衡物價的,更何況在新中國歷史上可還沒有一年大幅度上漲45%的先例呢。


科學興農


2019年玉米價格長1,5元那不可能′的?農民只能希望玉米價格1元1斤農民就知足了,農民1元2角的時候農民的滿足就不用了,後耒一下子掉到4-5角一斤,農民有點接受不了,從那以後農民開使變窮了,農民三年不收成,農民就得要飯去,哎


快樂一生242072118


2019年玉米市場進入完全市場化後,玉米價格有沒有較大幅度的上漲?1.5元/斤能否實現?

符合更多方的利益,假如2019年玉米市場化後,農戶的種植玉米收益將會更高了,現今段畝收益一千多元,市場化後價格隨市場波動,畝收益能提高至2000元/畝。其主要在於玉米市場的需求量和供給量有關,同時在市場的引導下,種植戶、收購商、貿易商三者之間更加緊密。

能各個方面考慮能不能上漲至1.5元/斤?1、在臨儲玉米的拍賣行情下,玉米價格的波動空間會縮小,因為臨儲玉米拍賣的作用就是維持玉米的價格波動,防止出現暴漲、暴跌的情況。今年從3月份開始,玉米價格猛漲從8毛左右一斤漲至1.0元,漲幅在20%,在臨儲拍賣的作用下,抑制了繼續大漲。

2、當前新玉米已豐收,倉儲的玉米數量充足。

3、玉米的種植面積對價格是否漲至1.5元/斤起到了關鍵作用。有一個永恆的道理,當玉米的種植面積不斷減少時,價格會穩步提高;同理,當玉米種植面積激增,產量多了玉米價格自然下跌。從2017年開始,玉米的種植面積是減少的。

4、進入玉米深加工的旺季,企業開工率較高,帶動了提前採購、儲備玉米的熱潮,這種行情下華北等地的玉米加工企業收購價每噸在2000元左右。

根據現階段的漲幅情況,分析在2019年玉米假如進入市場化後,漲價至1.5元/斤還有約50%的漲幅,可能實現不了。差不多漲至1.2元/斤還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