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父母養老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樂齡孝親匯


對於一個養老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本人認為還是以孝為主,老人孤獨的時候作為子女要抽空多多陪他們聊聊天,陪著他們去多散步和他們的所愛好去給與幫助。老人們有二怕,一怕生病無人照顧,二怕孤獨,我也是近70歲的人了,現也癱瘓在床三年了,家中還有老妻照顧作飯洗衣,兒子和媳婦在外打工,二個孫女在上小學,我也感到很煩惱,但是我也學會了玩電腦和手機,每天在床上聽聽小說,看看電影,每天堅持看頭條二個小時,和網友談談天和國家大事(我有四千多網友和上千個粉絲)每天堅持拿到一百頭條公益金捐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困難小朋友,晚上還要幫助兩個孫女做作業,也感覺每天時間不夠用,也感覺到其樂融融很充實!對於老人養老問題第一要有經濟基礎,因為現在的年青人收入普遍不高,他們過得也緊巴日子,但是富日子富過,窮日子窮過,由其是農村老人,有點積蓄的還好,沒有積蓄的就難過了…農村老人最怕得病,尤其是大病,一場大病就會將自己和兒女們拖入深淵,最後落得個債臺高築、人財兩空!雖有社保那也是杯水車薪無濟與事,所以很多老年人也都抱著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寧可在家中拖到死也不願增加兒女們的負擔,這也是這個社會不能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的最大缺點和遺憾!但是作兒女的一定要抱著天下孝為先的孝道思想和行動,作到你養我小,我必養你老的堅定信念,這樣才能使得家中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作兒女如果對老人最少這兩點,那也就問心勿愧,你的兒女們也會在你們的言傳身教下對你們盡到養老的責任…🙏🙏🙏🙏🙏🙏


一針見血491317514276


關於父母養老的問題,根據我跟個人的經歷認為,核心問題應該是有兒女經常陪伴老人。

人老了,很希望自己的子女常在身邊陪著說說話。哪怕是吃的再不好,穿的再不好,父母都不會有怨言,但是,每次子女回家看望父母,走的時候父母總是那種戀戀不捨的眼神看著子女。

我父母都在世時還好點,無論是誰,每次回家看望父母,走時父母還不是那麼牽掛。

父親去世,剩下母親一個人生活的時候,剛開始還可以,每次去看母親,陪母親住上十天半月的,說走就走,母親也不說啥。倆仨年之後,每次去陪母親住上半個月,幫母親幹一些家務活。然後準備離開時,母親總是說多住幾天吧。實在沒辦法,自己家裡也需要照顧,勉強安慰好母親,走出家門。每次母親都要站在村口,目送到看不見為止。

父親去世4年後,大姐從外地回家,陪伴母親,從此,母親身邊再沒有離開過陪伴的人。

白天有時嫂子也會來家裡陪母親說話,幫著幹一些家務活。晚上有我大姐陪著。

母親在世最後2年是我二姐24小時陪伴。白天家裡人就比較多一些。二姐在一個村子,所以,到了吃飯的時候,姐夫和孫子也在一起吃飯。鄰居們也經常在家裡玩麻將或者聊天。母親白天不缺說話的人。晚上二姐跟孫女一起陪母親,有時我們都會去了,家裡很熱鬧。就這樣,我母親還是總希望我弟,弟媳回家後能在家裡多住一晚上。每次弟弟回家看母親,臨走的時候,母親都要問,你啥時候回來。

我二姐經常說我母親,你娃還沒有走,就問啥時候回來,叫他不上班了,就在家裡陪你吧。

聽到這些話,母親總是笑笑說,上班要緊,但是總希望兒子能多陪一會兒。

最後一年,我母親走路不太方便了,走幾步就要休息。我哥在廠裡給做了一個平板車,每次母親想出去看看,就坐在車上,讓人推著出去溜達一會兒。

也許是我母親晚年經常有人陪著說話,有人給做飯幹家務,有我弟經常帶出去旅遊,心情比較好的緣故,晚年身體的毛病都沒有了。臨終時是安詳地睡過去的。

所以,我認為父母養老的核心問題不是子女給多少錢,給住多麼豪華的房子,給買多麼高檔的衣服,而是陪伴,是每天陪著父母說話,讓父母不感到孤獨、寂寞。

寧夏知名作家郭文斌老師曾經說,孝順父母,首先是順。即順著父母的心意。其次才是孝。對父母最大的孝是陪伴。

總之,父母晚年,子女們給父母養老,不要用錢砸,能陪伴就不要把父母送養老院。有時間多陪陪父母,不要讓父母在孤獨與寂寞中告別人生。

你說是不是應該這樣呢?

歡迎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牽住夕陽的手


個人認為核心問題有兩個方面吧,一是生活照料,二是情感需求吧。一是物質上的,一是精神上,兩者都不可或缺。當然首先是物質上的需求,譬如吃穿用的,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礎的,但是衣食住行的問題,現在絕大部分老年人都能獲得滿足,尤其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今天,基本生活保障一般不成問題。

但是,為什麼是生活照料,而不是基本生活需求滿足呢,就是老年人在能夠自理的情況下,基本物質生活都可以自己滿足,或者家屬供給,或者城市老年人從市場上獲得需求的滿足。但是在生活不能自理,通俗的說就是自己不能夠照顧自己的情況下,就需要別人來滿足,這個別人包括很多是家屬,譬如配偶即老伴,子女、孫子女、其他親屬,也包括保姆,還包括從市場上聘請的護工,養老院的老人是機構的服務人員。這個照料需求不僅包括衣食住行的滿足,老年人還有一個更大的需求,就是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因為老年人隨著體能的衰弱,對醫藥的需求更重要,更迫切。你到一個老人家調查,你會發現藥不離手,每餐飯前例行公事就是吃藥,包括降血壓藥以及其他治療慢性病的藥物。

因此,在他們老年人生活照料問題的時候,就涉及另一個話題就是陪伴的需求,精神層面的,情感寄託的需求,一般年紀大了之後,對情感的需求更大更強烈,總是希望子女陪伴在身邊,能夠經常看到子女孫子女。但現代社會好多獨身子女家庭,子女很多時候顧此失彼,子女工作地點和原始家庭都不在一個城市,甚至是跨國、誇大洲,對於少子女和獨身子女的老人,一旦子女不在身邊,精神慰藉的需求很難滿足,尤其是城市獨生子女家庭,其老年人情感慰藉和滿足是個很大的問題,老人情感陪伴的需求很難得到滿足,如果老人和子女長期不交流,不接觸,情感會淡漠,會陌生。很多時候,人老了,心理對孩子的印象和記憶,可能還停留在孩子的小時候,或者孩子依賴陪伴自己的時候。子女長大成人後,一般有自己的家庭,很多會忽視老人的這種情感需求,住在一起生活習慣的也不同,都導致老年人獨居、空巢相當普遍。一旦獨居和空巢,老人的物質生活照料需求滿足方式比較多樣,但是精神層面的需求卻很難獲取,子女遠在他鄉,摸不著,夠不著,如何慰藉。因此,如何滿足老人的情感需求,讓老人隨時能看到子女,有子女陪伴和聊天,又能使老人不離開的自己的熟悉環境,即在老家養老確實是目前比較棘手的問題。


雲說養老


父母養老的核心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我個人的一點看法,過去講子女給父母養老,然而,不知各位注意過沒有,在獨生子女家庭和都是女孩兒的家庭裡,父母最後都很寂寞,很孤單,女孩嫁出去了,長時間住在男方家裡,長時間照顧著男方的父母,可以說除了上下班,照顧孩子以外,幾乎分分鐘都可以照看男方家的父母。

然而女方家的父母誰來管呢?在還能自理的情況下基本上都是孤獨的時候多一些,女兒以及女婿有空會過來看看,但是基本上不會常住,所以,生女兒的父母從早就應該學會忍受孤獨和寂寞,學會長期自理。

以上只是好的一個方面,再說差一點的,無論男方父母還是女方父母輪到老的不能自理的時候,有多少人能體會到兒女分分鐘陪在你身邊的感覺呢?可以肯定的說絕大多數都不會!因為你的兒女要上班,你的兒女要照顧他們的孩子,你的兒女也要休息。他們每天能陪在你身邊的時間真沒多少!但是,這並不等於說人家不孝順!

然而,在父母,尤其是有點老糊塗的父母的心裡有時候就未必這麼想。他們可能會對子女不滿意,挑三揀四,甚至懷疑人生。做子女的這個時候大多數會選擇默默忍受。

一邊是子女的忙碌,一邊是父母對子女挑剔下的渴望,這讓我覺得老人還是應該集體住在一起比較好,也就是說,養老的這個大問題還是應該由有關部門出面接管,讓子女們能夠減輕點負擔,這樣年輕人可以更好的把工作做好,同時也不會耽誤他們抽空去探望老人。

只是,現在的一些養老院服務質量太差,收費太高,嚴重阻礙了老人們來養老院的熱情,增加了年輕人的負擔,這樣下去,年輕人的工作會受到影響,子女與父母的關係也會受到影響(希望“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不要在一些人的心裡蔓延開),如果,有關部門能大範圍的把養老問題解決了,將是各方皆大歡喜的一件事。


喬治85744078


我是一名老獨生子女,目前正處在養老的過程中。在給養自己的父母養老的同時,也在不斷思考自己養老的問題。

養老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好像每個人都在考慮這個問題。

我想核心問題是兩個一個是錢,一個是心。

心的內容很大。好心善心良心,感恩之心。侷限到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家風是不是正,教育是不是到位的問題。就像養孩子一樣,富養和窮養都可以出一個好孩子,對待老人也是這樣,窮養和富養,只要心到了就可以。

老人最想要的是一份心的陪伴。

但老人也要學會自己哄自己的本領。

還有一個就是經濟問題。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不假。有心無力,這話也不假。總之,有錢會使好心放大,無錢會是使好心縮水。

我老媽40多年前就說過,父母公費醫療,孩子就會是做到孝順。有道理。

我寫過幾篇關於養老的文章。不論是居家,住院,手術;還是能自理,不能自理,臥床不起,都是心和錢的結合。

經濟力量好一些, 居家可以請保姆,住院可以請特護。會省心,省力不少。尤其是對於獨生子女來說。

對於老人來說,也要手中留一手。給孩子花錢很容易,從孩子手中要錢很難。

社會的力量是有限的,父母是自己的。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盡心盡力就好。


高芹醫生


在父母年老體衰時,需要有人陪伴。走樓梯,甚至是走平路都是難題。對於不能行走的老人,年老體弱多病,抬上抬下送醫都是難題,各種驗血,驗尿,彩超、X光檢查,打吊瓶,陪床和護理,都可能是一個年輕人不能承受之重,但又不能不硬撐著,勉強而為之。不能自理的老人,吃飯吃菜,和正常人不一樣,只能吃稀飯,菜也需要打碎燉爛,腸胃功能變差了,還得保證營養。糖尿病人或糖尿病腎病患者,每天吃肉不能超過一兩。吃飯喂藥、吃喝拉撒全都得管,可以說侍候一個老人,比上班還累,不分晝夜。更何況一對夫妻,可能需要侍候一對老人,或四個老人。


大吳大連


我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我認為現在的兒女只要不麻煩父母、不嫌棄父母就算不錯的了,孝順父母那只是極少數人有可能做到事,不給進養老錢也不是什麼大事。老人只能靠自己養老,夫妻同在時能互相照顧比什麼都好,剩一人時有條件的請一個保姆或進養老院都可以,就怕夫妻兩人不能互相照顧,一人有病另一人不管就慘了。所以我還是建議國家出臺安樂死政策,人在不能自理深受病痛折磨時又沒有兒女照顧還沒有錢治療時自願實行安樂死,既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也減少了兒女的負擔還為國家儉省了金錢不用為他們開養老金了,更為醫院騰出來床位,一舉多得,何苦而不為之?


辛銀玉


父母養老的核心問題是在老人有病或失能時應該怎麼辦?老人有病,需要人攙扶看病,子女在跟前好辦,子女如果不在身邊,就比較困難了。如果夫婦有一方健康還將就。住院後的照顧護理,如果子女多還好,如果子女少,或子女不在身邊就比較困難了。老人失能不能自理後,更是困難。若靠子女照顧,子女就得捨棄自己的家庭生活,而且,有的子女自己已經是身體不好的老人了。老人一般都不愛請保姆,嫌不方便且花錢。也不願意去養老院,怕社會影響不好。這樣,老人居家養老成了主流。現在醫療條件好,老人活八九十歲很平常,六七十歲的子女照顧八九十歲的父母情況司空見慣。現在六七十歲的老人很悲慘,她們上管年邁的父母,下給忙碌的子女照看孩子。而自己一旦有病,不敢告訴忙碌的子女,老伴兒倆相依為命。這一代人啊,好可憐,欲哭無淚啊!


對付鬧吧123


可能答非所問啊!斗膽得白兩句,談不上什麼‘核心’,老人養老確實面臨很多問題,社會、家庭都得關注才能解決,在漸漸變老的過程中,老人也得循序漸進地改變自己的認知,兒女不可能整天圍著你們轉,他們也有兒孫,有得兒女身體還不如自己的父母呢!不能太有依賴性;遇到老人雙方都臥床不起,要改變世俗偏見的眼光,最好是送養老機構去,飲食、起居、醫療哪裡的服務是一條龍的。

最後要說的是贍養費用的來源,最好是用自己的積蓄,當然;兒女自然是不可推卸的。父母沒有積蓄沒問題!怕就怕老人當初一碗水端不平,厚此薄彼~沒了身無分文,無處安身的例子時有發生。


滄海92959451


美於父母養老的核心問題

人到老年,最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在外要經常打電話向老人報平安,古人言,母走千里兒不愁,兒走千里母擔憂,作為子女一定要把孝道盡到,傳承五千的文明傳統,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問題,在老人失去自理能力的時侯,子女們最重要的是1,每時每刻須有守護者,

2,須要給老人定時清潔,必要時還需餵飯。

3,專人護理,給老人們一個晚年的回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