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和諧,溫暖。然而,不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禍首”

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語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對一個人孩子來說,最富有的家不是父母當高官為名仕,房子、車子、票子都不在話下,而是和諧,和諧方感幸福,幸福才是避港灣。然而,不和諧不幸福的家庭總是有它的“禍首”。



何以為家?和諧,溫暖。然而,不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禍首”

2011年“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家暴妻子的事件在網絡上傳的沸沸揚揚,一時間李陽再次成為“名人”,大“火”了一把,成了成千上萬網友口誅筆伐的對象。正所謂眾矢之下哪有完膚,李陽真的被批的體無完膚,個人形象徹底崩塌。

何以為家?和諧,溫暖。然而,不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禍首”


何以為家?和諧,溫暖。然而,不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禍首”

李陽這個“禍首”讓妻子受傷其實還是次要,成年人的承受力總歸還是要強的,人活一世,會遇見什麼人什麼事有時候也是不由人不可控的,想開、離開及時止損就好。不過,他們的三個女兒卻不好抽身,也是最大的受害者。父親的家暴讓他們失去了一個完整的家,往日敬畏的父親如今卻讓他們懼怕不安,往日隨性自在的生活也會變成顧慮和討好。李陽對妻子硬暴力的背後,其實也讓孩子們遭受著軟暴力,恐懼不安,膽戰心驚。然而,家暴其實顯示出的是李陽在妻子面前的自卑,除卻暴力他已然沒有優勢。



何以為家?和諧,溫暖。然而,不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禍首”


家暴,爆沒了親情、感情,冰冷了人心,讓所有溫馨的過往成了一場夢,血淋淋,毀滅,人間地獄。家庭暴力往往傷害的總是最親近的人,然而其最根本原因卻是為了掩蓋相處關係中產生的自卑感。


何以為家?和諧,溫暖。然而,不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禍首”

我發小張凱就成長在一個暴力家庭,務農之外他父親放了一群羊。小時候張凱和哥哥經常因為數不清羊數,奶不好羊羔子,地裡農活沒幹好等事情被父親呵斥謾罵甚至貶諷,用詞一般為:“什麼他媽都做不了”,“腦子被狗吃了吧”,“以後也甚球做不成,討吃去吧!”。很明顯這個父親施加的是軟暴力,大多惡語攻擊。俗不知,軟暴力不比硬暴力殺傷力弱,反而更甚。曾聽張凱說:“我家自行車壞了,我哥想嘗試自己修。第一次嘗試新東西,手生,比比劃劃,不懂的就問詢我爸,卻每每遭到唾罵和譏諷,他只能閉嘴不再言,然後自己悶頭慢慢琢磨,卻突然被我爸推開,怒目兇光厲言謾罵:“去死吧”。”。 類似的事情他家經常有,後來張凱變了,言行怯懦自卑,遇事下意識迴避逃避。他父親有時候也硬暴力,有一次羊迴圈,數數少一個。兄弟倆和父親幾番找尋未得,倆人累了就在村口一大石頭上坐著歇息。他父親從另一家找尋未得經過時看到倆兒子在歇息,二話沒說,掄起手中的放羊鍬把就一人倆棍,又衝過去一人倆腳踹,當時張凱才八歲,他哥九歲。按說他倆還是孩子,沒耐心容易累貪點懶也是情理所在,然而還是遭到他父親一頓毒打。再後來,我外出上學,就少見了。五六年過去,聽父親說他家還是暴力,只不過這一次是張凱哥哥在施暴,大小後生,不懼父親,大打出手,父親已然畏縮了。然而更可悲的是張凱還是受害者,且哥哥的暴力更甚。父親在哥哥那被暴反過來又給張凱暴,張凱的壓抑可想而知,常年活在忐忑恐懼中,言行更畏縮且自閉更重。厲言頂撞呵斥,謾罵諷辱,像極了過去的他父親,且更有手握菜刀死亡威脅的過激場面,活生生孽子畜牲形象。張凱母親無主見且軟弱,他父親經常把教育的責任都推到她身上,抱怨說是她沒有教好兒子。然而,明眼人都知道要不是他自己暴力兒子,兒子長大又怎會反施暴。曾經看到過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從小一直被家暴,那麼他每接受一次家暴都會加深一個信念:只有暴力能解決問題,那麼他長大後極有可能從被暴者變成施暴者。”。不瞭解的人總覺得張凱父親老實巴交,實際上他骨子裡也是懦弱自卑,在外受的委屈只能通過貶損兒子老婆來挽尊。以前有人勸他對孩子要有耐心,他總是大手一揮:“跟畜牲們不配”。又過了幾年,從母親嘴裡聽得張凱在大學因抑鬱症割腕,幸好發現的及時才搶救過來。前幾年他哥哥結婚成家,卻又常年家暴妻子。她妻子的壓抑無處釋放,孕期還大量抽菸喝酒,結果生的孩子先天性腦癱,她徹底絕望,外出之後再杳無音信。倆個孩子都毀了,悲乎,這個家暴的家庭!

何以為家?和諧,溫暖。然而,不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禍首”


何以為家?和諧,溫暖。然而,不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禍首”

何以為家?和諧,和睦,溫暖。

何以為家?和諧,溫暖。然而,不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禍首”

和諧和睦的家庭互敬互愛,無論說話還是辦事,環境都相對輕鬆,可以有啥說啥,孩子有發揮自然天性和試錯的全部可能,同時也可得到諒解和改正的機會。孩子在和睦的家庭成長,有利於從小形成健康的人格品性。如果從小就被家庭軟暴力和硬暴力,身心自然會受到嚴重影響。以下是一個被家暴孩子的內心獨白:

“我不知道說的哪句話會惹怒父親,生怕他瞬間發作大打出手。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用盡自己所有的伎倆“拙劣地”試圖討好他。可是父親的怒火還是像洪水猛獸,我的心快要從嗓子眼跳出來了。我開始越來越強迫自己更懂事一些,更獨立一些,不要“打擾”父親。我不想和人傾吐,不想讓人同情顧慮我,怕別人覺得和我相處累。我的心思越來越重,生活和學習都很艱難,徹夜徹夜的失眠。”

家庭氛圍的和諧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維護,無論哪一方出問題,對家庭的和諧來說都是一件令人無比難受的事。而暴力,無論施向家裡的誰,都是絕對錯誤的,會嚴重破壞家庭和諧。父母作為家庭的主導者,更應該發揮積極正向的作用,戒躁戒暴,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心理學家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過其他任何社會機構。”,因此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為家庭暴力的犧牲品。



美國著名黑人詩人瑪雅·安吉羅在談到語言的力量時曾說到:“言行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彈,射入肉眼所不能見的生命領域。我們雖看不見,但它們卻成為一種能量,充滿在家庭和我們心裡。”。然而言行得當就會是正能量,是和諧的催化劑。如果不當就會是定時炸彈,是地獄之門。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請停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何以為家?和諧,溫暖。然而,不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禍首”


何以為家?和諧,溫暖。然而,不和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禍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