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子,500年傳承背後的獨特工藝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都是瞭解圍棋的歷史以及各種人文故事,今天我們把眼光放到圍棋的製作與棋子材料上。圍棋子中的精品當屬雲子。雲子是我國古老的一種傳統工藝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元、明、清三代曾享有盛名,深受名士、高僧的喜愛,也是敬獻皇室的上乘貢品。雲子質地細膩如玉,色澤晶瑩柔和。堅而不脆,沉而不滑。

雲子生產始於唐代、盛於明清,其中可考證的歷史在五百年以上。歷代文獻中,關於雲子的溢美之詞時常出現,且迄今未見譭譽之詞。《明一統志》中說"永昌之棋甲天下",《徐霞客遊記》中記載:"棋子出雲南,以永昌者為上"。清代趙吉士的《寄園寄所寄》引用《南中雜說》也有:"滇南皆作棋子,而以永昌為第一"。保山城內有人至今仍藏有明代祖傳古品,現存的正宗雲子還留下一副半,歷經數百年滄桑仍光彩畢現。

雲子,500年傳承背後的獨特工藝

雲子的原料有瑪瑙石、紫英石等數十種,其配方是保密的,生產流程共有滴子、退火、打磨、人工選子、上油等11道工序,每一顆雲子都是工人手工製作出來的。雲子的製作工藝在國內首屈一指,配方、火候、點子的手藝都是影響質量的重要因素,而培訓一名純熟的技師則需要8—10年,因此這個工藝本身就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

雲子燒製的礦物原料其配方曾一度失傳,後經組織老藝匠們回憶摸索而得以恢復。將多種原料投入坩堝燒煉,待爐中"丹"成,就取出點於鋼板之上,冷卻後即為子坯。這"雲子"的質量,在配方,在火候,在點子手藝。高溫環境操作,冬天尚揮汗如雨,可謂得來不易。

雲子,500年傳承背後的獨特工藝

子坯經沙磨去光以防下棋時眩目,洗盡後塗抹薄薄一層油脂便可使用。這時你看"雲子",黑子講究"仰視若碧玉,俯視若點漆",如放在棋盤上,棋子漆黑一點,無任何雜色,而如果將其拿起仰光一照,則棋子通透晶瑩,常呈碧綠或寶藍之光,真是奇哉妙也;而白子則溫潤如羊脂美玉,微有淡黃,翠綠色澤,悅目和諧,呈靜美之態。黑白二子質地都極其細膩,如嬰兒之頰膚,冬天在指尖上溫和,夏天於掌心中涼爽,如有精氣然。"雲子"結實,高拋落地而不碎,拍於紋枰之上,聲音脆而不浮,若有香榧木棋盤與這相配,可以說是雙絕。

每一顆棋子都凝聚著汗水,與沉甸甸的文化情懷。小小的一枚雲子圍棋,走過了近500年風雨跌宕的歲月。它陪伴圍棋選手揮灑汗水,為國爭光;它也是國家交往之間的友誼見證;它還出沒於平常人家,在茶香的映襯下,讓快節奏的人們平復心境,為心靈找到那車水馬龍間走失的歷史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