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作头饰,老手艺被网友戏称“多肉”

他为《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作头饰,老手艺被网友戏称“多肉”

正在热播的清宫戏《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所带的一种名叫绒花的饰品引起众多网友的讨论,因外形毛绒绒的被网友戏称为“多肉”头饰。其实剧中这些绒花头饰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出自南京一位老人之手,老人名叫赵树宪,是南京绒花最后一位手艺人。

他为《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作头饰,老手艺被网友戏称“多肉”

绒花又被称为“发髻上的南京”,南京绒花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朝,它来源于唐时仕女簪花的传统。起初是为了代替鲜花而制作,后来慢慢发展成各种形态。

他为《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作头饰,老手艺被网友戏称“多肉”

赵树宪老人工作室位于南京望族甘氏家族的官邸。诺大的宅院,除了剪刀剪绒时发出的吵吵声音,就再也听不到其它声响。在这里老人和他的手艺,都变成了古董,成为远去时代的回响。

他为《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作头饰,老手艺被网友戏称“多肉”

赵树宪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绒花“绽放”时的情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如今的南京老城南一带聚集了柯恒泰、张义泰、德胜祥、马荣兴等四十多家绒花作坊。那时绒花加工大多采用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模式。家庭妇女在后面的工厂负责绒花加工,男丁则在前方负责绒花的市场运营。每到过年过节时,每个绒花作坊门口都停满卖货郎的货担。图为赵树宪把蚕丝裹在铜线上再用剪刀剪成条状。

他为《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作头饰,老手艺被网友戏称“多肉”

赵树宪是张义泰的第三代弟子,如今他已经成了最后的绒花艺人。一把剪刀,一盏台灯,蜗居在南京老城南甘熙故居中,向游客“表演”着南京独有的绒花工艺。

他为《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作头饰,老手艺被网友戏称“多肉”

绒花使用的是蚕丝和铜丝制作而成的。赵树宪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着绒条打尖。所谓打尖,就是用剪刀对绒条进行加工,使圆柱体状的绒条变成钝角、锐角、圆角、球体、椭圆体等各种形状。然后用这些绒条攒成各种造型的花鸟动植物。

他为《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作头饰,老手艺被网友戏称“多肉”

这次《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所戴头饰也是剧组特地找到赵树宪定制的。图为赵树宪制作的绒花传统头饰旗头凤。

他为《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作头饰,老手艺被网友戏称“多肉”

除了传统头饰,赵树宪还研发出了适合现代人佩戴的绒花胸针,这样一枚胸针根据制作工艺难度的繁简,一般都要耗时1-3天左右才能制作好,但售价只要百元左右,成为女性游客的最爱。

他为《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作头饰,老手艺被网友戏称“多肉”

赵树宪制作的绒花瓶花菊花。

他为《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作头饰,老手艺被网友戏称“多肉”

赵树宪用绒花技艺制作的小动物也惟妙惟肖,毛茸茸的非常可爱。

他为《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作头饰,老手艺被网友戏称“多肉”

老人说其实早在2012年他的绒花就被搬上了时尚舞台,曾经为“龙女郎”姚星彤制作“绒花若雪”礼服亮相戛纳,2017年,又为电影版《三生三世》制作了绒花头饰。如今作为最后的绒花艺人,赵树宪让这门即将凋零的传统手艺又焕发出生机,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更多手艺人的故事,请关注头条号:侣行记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