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掌鳩河流域近300年來聚落空間演變

雲南省掌鳩河流域近300年來聚落空間演變

雲南省掌鳩河流域近300年來聚落空間演變

摘要】:研究聚落在山地中的空間演變過程對探討歷史時期山地的土地利用變化和人地關係具有重要意義。以雲南省掌鳩河流域為研究區,綜合利用地名志資料、歷史文獻資料和田野調查資料等建立聚落信息數據庫,重建了流域內近300年來聚落的分佈格局和演變進程。研究表明:在時間上,近300年來掌鳩河流域聚落的發展可分為緩慢增長階段(1701-1800年)、高速增長階段(1801-1950年)和緩慢增長階段(1951-2000年)。在空間上,中下游河谷地帶始終是聚落密度最大的區域,並呈現出由中下游向中上游,再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由河谷向兩側邊遠山區擴展的趨勢。影響山地流域聚落演變的主要因素中,高程2200m和2500m、坡度20°是聚落擴展的重要界限,人口數量的增長是聚落數量增加和空間擴展的主要驅動力,少數民族的遷移與定居增強了聚落分佈的垂直性特徵。

關鍵詞】:近300年;聚落;時空演變;掌鳩河流域;雲南省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雲南昆明的掌鳩河“十里綠廊”

01 引言

聚落是人類各種居住地的總稱,由各種建築物、構築物、道路、綠地、水源地等物質要素組成,可分為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狹義的聚落指鄉村聚落。聚落的分佈格局與演變受一定時期內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產物。許多學者對當代聚落的分佈格局及其與自然和人文因素的關係進行了大量研究。由於當代聚落的分佈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對歷史時期聚落格局演變的研究可以反映土地開發和人地關係的演變過程,也取得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

山地具有不同於平原的高度梯度差異和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特徵,山地聚落的空間分佈及演變規律與平原地區有較大的差別,對土地覆蓋變化產生的影響也與其他地區明顯不同。因此,探討山地聚落分佈格局的演變及驅動力機制具有重要的意義。現有對山地聚落分佈格局的研究主要利用遙感影像、土地利用調查數據和實地考察獲得的數據,結合GIS的空間分析功能,對影響山地聚落分佈格局的地貌、民族、人口和社會經濟等因素進行了定性或定量研究。但由於數據資料的限制,在百年到幾百年尺度上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較為缺乏。

近300年來,由於移民開發等原因,西南山地的聚落分佈格局和自然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本文以作為山地基本地理單元的中小流域為研究區,探討300年尺度上聚落在山地流域內的格局演變及驅動力機制,可以更好地認識山地聚落分佈格局和演變的規律,有助於理解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02 研究區概況

掌鳩河流域位於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以下簡稱祿勸縣),地勢北高南低(圖1)。掌鳩河流程123km,徑流面積1367km2,流域內海拔1564~3136m。祿勸縣多年平均溫度為13.5℃,年平均降水量966.4mm。祿勸縣為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居住著24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0.4%。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清代以前掌鳩河流域內主要聚居民族為彝族和漢族,其中漢族人口集中在縣城附近的壩區,在以後的300餘年間,漢族、苗族和傈僳族等民族大量遷入,改變了流域內原有的民族和人口分佈格局,形成了今天流域內民族數量眾多、各民族交錯雜居的特點。隨著外來移民的大量遷入,流域內的聚落數量持續增加,空間不斷擴展。

03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3.1數據來源

  • 地名志資料

本文所用掌鳩河流域聚落的基礎數據主要來源於1995年出版的《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地名志》。該地名志中共收錄地名3193條,其中,掌鳩河流域內的聚落地名784條。詳細記載了聚落的地名含義、行政隸屬、民族構成、1990年末聚落的人口、耕地數量和部分聚落的建立時間等信息。但地名志中所記載的聚落創建時間信息較為缺乏,不足總數的10%,要復原300年來流域內聚落的格局演變還需要藉助其他資料進行補充。

  • 歷史文獻資料:

歷史文獻資料主要包括祿勸縣歷代的地方誌資料,如康熙《祿勸州志》、乾隆《農部瑣錄》、民國《祿勸縣誌》等地方誌中有關聚落信息的記載。這些資料提供了若干時間斷面的聚落信息,但不完整,且信息相對簡略,一般只包含聚落名稱和行政隸屬關係等。這類資料中的聚落信息可以為復原聚落的創建時間提供一個時間下限。

  • 實地調查資料

實地調查資料來源於作者2015年4-5月在掌鳩河流域進行了44個工作日的實地調查後獲得的數據資料。具體調查過程為:在流域內以各鄉鎮的行政村為調查單位,以訪談為主,訪談對象主要為對行政村內各自然村相對熟悉的老支書或其他村幹部和小學教師等。訪談內容主要包括:每個自然村中最早定居的姓氏及經歷的代數(按25年一代)、有無較古老的碑刻和家譜資料、行政村中各自然村形成的早晚順序等。運用訪談資料,對照蒐集到的地方碑刻和家譜等資料,推算出各自然村的創建時間。如果某行政村的單次調查沒有達到理想效果,則對該行政村進行第二次調查。

通過以上方法得到有效信息的聚落為767個,佔總聚落數量784個的98%。其中17個聚落因處於偏僻的山區而無法進行實地調查,按其自身的人口數量、民族構成和周邊聚落的情況綜合分析,確定其創建時間。通過實地調查方法得到的資料可以較好地補充地名志資料和歷史文獻資料中所缺乏的聚落創建時間等信息。

  • 數字高程數據(DEM)

採用ArcGIS10.0軟件對DEM數據進行填窪處理,再利用軟件中的ArcHydroTools工具提取出掌鳩河流域的地形圖,並生成流域坡度柵格圖。

3.2方法

將祿勸縣地名志中掌鳩河流域內聚落的相關信息整理錄入數據庫,對地名志資料、歷史文獻資料和實地調查資料三種不同資料來源中聚落創建時間信息進行同化處理,記入“聚落創建時間”字段中。利用2005年繪製的比例尺為1∶12.5萬的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行政區劃圖,結合從祿勸縣檔案館獲得的民國時期老地圖和1950年代初期的行政區劃圖,將流域內的歷史地名手動標示在數字地形圖上。將聚落信息數據庫連接為屬性表,並自動提取每個聚落的高程和坡度信息,存儲到相關字段中。通過以上對數據資料的處理,形成近300年來掌鳩河流域每50年一個時間斷面的聚落數量演變進程和聚落空間演變圖,進而對影響流域內聚落數量和空間演變的驅動機制進行分析。技術路線如圖2所示。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為了分析聚落在流域內的空間演變趨勢,利用ArcGIS軟件對1700年以前創建的聚落和近300年來每50年一個時間斷面內新創建的聚落進行平均中心和標準差橢圓分析。平均中心是一系列點的地理中心(或密度中心),標準差橢圓(又稱方向分佈)可以彙總地理要素的空間特徵,如中心趨勢、離散和方向趨勢,是分析具有方向性的地理數據的有效手段。

04 結果分析

4.1聚落時空演變

從近300年來掌鳩河流域聚落數量演變的時間分佈特徵圖(圖3)中可以看出,掌鳩河流域聚落的數量自1700年以來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1700年聚落總數為180個,佔2000年聚落總數量784個的23%,可見在1700年以前流域內已經有了一定數量的聚落分佈。近300年來掌鳩河流域聚落數量增長從時間上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①1701-1800年 的緩慢增長時期;②1801-1950年的高速增長時期;③1951-2000年的緩慢增長時期。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從近300年來掌鳩河流域每50年一個時間斷面內新創建聚落的格局演變與平均中心、標準差橢圓可以看出(圖4):

(1)1700年以前,流域內的聚落主要分佈在中下游河谷地帶和上游平壩區,1700年以後新創建的聚落逐漸向流域的中上游和河谷兩側的高海拔山區擴展。

(2)1700年以前,聚落的平均中心位於流域的中游偏下方,橢圓長軸較長,短軸較短,聚落主要沿掌鳩河中下游河谷呈帶狀分佈。

(3)1701-1850年,新創建聚落的平均中心和標準差橢圓呈現出不斷向流域中上游移動的趨勢,標準差橢圓的短軸不斷拉長,表明聚落的分佈呈現出不斷向流域的中上游和河谷兩側山區發展的趨勢。1851-2000年,新創建聚落的平均中心不斷向流域的中下游移動,標準差橢圓的短軸有所減小,說明這一時期聚落的分佈逐漸向流域中下游河谷兩側的山區發展。

(4)從標準差橢圓長軸的變化上來看,1801-1850年和1901-1950年兩個時間斷面內新創建聚落標準差橢圓的長軸較長,表明新創建聚落的分佈在流域的上下游之間相對均勻。1751-1800年和1851-1900年兩個時間斷面內新創建聚落標準差橢圓的長軸較短,表明新創建聚落的分佈較為集中,且主要位於流域的中上游地區。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河谷地帶是流域內自然環境具有相對優勢的區域,是人類在選擇農業生產和生活定居點時首要考慮的地區。在西南山地,河谷兩側相對平緩的臺地自然環境相對優越,呈狹長形分佈,是人口和聚落密度較大的區域。至2000年,掌鳩河流域內聚落的密度為0.57個/km²,如果把山地聚落的影響範圍簡化為一個規則的圓,則平均每個聚落的地理半徑為0.75km。河谷地帶由於聚落密度較大,平均每個聚落的地理半徑小於流域內的平均水平。對掌鳩河以1~2個聚落範圍的1km為距離做緩衝區,從每個時間斷面內新創建聚落中位於緩衝區內的聚落百分比可以看出(圖5),位於掌鳩河1km範圍內新創建聚落的比重呈現出逐漸減小的趨勢,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創建聚落的分佈逐漸遠離河谷地帶,向兩側的偏遠山區擴展。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綜合以上分析,近300年來,掌鳩河流域聚落的分佈格局演變,從縱向上看,經過了一個從中下游向中上游,又從中上游向中下游逐漸擴展的過程。從橫向上看,流域內聚落的分佈有著從河谷地帶向邊遠山區擴展的趨勢。聚落分佈格局的演變也可以反映出這一時期山地流域內人口遷移和土地開發的空間擴散過程。

4.2影響因素分析

  • 自然環境因素

自然環境對聚落的分佈格局具有重要的影響,其中,高程和坡度是影響山地聚落分佈的主導性自然因子。參考國內和雲南省內對高程和坡度的劃分標準,並根據祿勸縣農業氣候區劃和掌鳩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對流域高程和坡度進行分級和統計(表1)。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聚落在不同高程和坡度區間的分佈密度可以直觀地反映出人類在定居和進行農業生產時對自然環境的選擇。

在1700年,從掌鳩河流域不同自然環境中聚落密度分佈(圖6)來看,聚落分佈密度最大的高程區間為1564~1800m,達70個/100km²,27%的聚落分佈在5.1%的面積中,使得流域下游的河谷地帶成為聚落密度最高的區域,其他高程區間的聚落密度遠遠低於這一區間。隨著高程的增加,聚落密度逐漸減小。至2000年,1564~1800m仍是聚落密度最大的高程區間。與1700年相比,從低到高的各高程區間內聚落密度分別增長了0.9倍、2.6倍、5.1倍、5.8倍和15.5倍,各高程區間內聚落密度的差距縮小。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從不同坡度區間的聚落密度來看,各坡度區間的聚落密度差異相對較小

,但仍然以0~8°這一坡度區間的密度最高,為20個/100km²。聚落密度隨著坡度的增加而減小。至2000年,0~8°仍是密度最高的坡度區間。與1700年相比,從低到高的各坡度區間內聚落密度分別增長了2.6倍、3.2倍、4.1倍、3.0倍和5.3倍,各坡度區間內聚落密度的差距也在縮小。

從近300年來掌鳩河流域不同自然環境中聚落密度分佈(圖7)中可以看出,從高程因素看,在1701-1900年的200年間,新創建聚落中較高的密度分佈主要集中在1564~1800m、1800~2000m和2000~2200m三個高程區間中,尤其是1800~2000m這一高程區的密度最高。1901-1950年,在低海拔區域聚落密度不斷增加的同時,2200~2500m區間的聚落密度在不斷增加,2500m以上高程區間的聚落密度也首次超過5個/100km²,這一時期新創建聚落在各高程區內的分佈相對均勻。1951-2000年,流域內聚落的分佈以海拔相對較高的1800~2500m為主,1800m以下的聚落密度較低。從坡度因素來看,1701-1950年,0~25°的坡度區間始終是聚落分佈密度較高的區域,25°以上的區域在此期間發展速度較快,尤其是在1801-1950年間,與25°以下各區間的差距逐漸縮小。1951-2000年,35°以上區域的聚落密度超過了其他所有的坡度區間,成為聚落分佈密度最大的區域。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在低緯高原地區,隨著海拔的升高,作物生長所需的熱量不斷減少,對糧食作物生長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掌鳩河流域,2200m是水稻種植的上限,2600m是農作物種植的上限,圖8展示了近300年來掌鳩河流域整體聚落在2200m和略低於農作物種植上限的2500m以下的比例,位於2200m以下的聚落比例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在1800年以來由於苗族等少數民族的遷入與在高海拔山區的定居,加快了下降的速度,但始終保持在65%以上。位於2500m以下的聚落比例始終保持在95%以上,是流域內聚落分佈的重要高程界線。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從近300年來掌鳩河流域聚落的平均坡度演變(圖9)來看,每個時間斷面內新創建聚落的平均坡度總體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至1951-2000時間斷面內達到19.5°。整體聚落的平均坡度呈現出緩慢上升的趨勢,由1700年的15.4°上升到2000年的16.4°。

  • 人文因素

人口數量的發展對聚落數量的增加和聚落規模的擴大有著重要的影響。據曹樹基等的研究,對歷史文獻資料記載的祿勸縣人口數據進行修正,並根據當代掌鳩河流域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比例,得到近300年來掌鳩河流域的人口數據(圖10)。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從圖10和圖4可以看出,流域內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是聚落數量不斷增加的主要影響因素。1700年以前,1800m以下的高程區是聚落分佈的主要區域,聚落密度遠遠大於其他高程區,也說明1800m以下的下游河谷地帶是1700年以前人口遷移和土地開發的主要區域。1701-1900年,1800m以下河谷地帶的聚落密度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聚落開始向高海拔區域擴展,尤其是1800~2000m的高程區成為人口遷移和土地開發的主要區域。當聚落的擴展達到一定規模後,新增加的農業人口只能在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增加聚落密度的形式創建新的聚落,出現1901-1950年間聚落在流域內分佈相對均勻,低海拔和小坡度地區密度增加的現象。在聚落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後,人口的發展和土地的矛盾就會顯現出來,新增加的農業人口不得不向自然條件更加惡劣的邊緣山區遷移,在掌鳩河流域,這種現象也發生在1900年前後。

1950年以後,流域內的人口數量增加迅速,但聚落數量增加較為緩慢,制度因素對移民的控制加強,社會主義集體化和持續不斷的政治運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聚落的產生。這一時期流域內聚落的發展以

擴大規模為主,創建新聚落為輔。

掌鳩河流域作為雲南山地的一個普通流域,流域內聚落數量的高速增長期主要集中在19世紀至20世紀的前半期,也是人口數量增長較為迅速的時期,從人口的來源看,既有來自於流域內的區域間短距離移民,也有大量流域外或雲南省外的長距離移民。這一由於大量人口遷移導致聚落數量大規模增長的特點,不同於這一時期華北地區的聚落主要通過裂變與次生分化等形式促進其數量增長,這一差異主要是全國範圍和雲南山地內部人口的不同發展模式綜合作用的結果。

19世紀以來,流域外的少數民族大量遷入,主要有苗族、傈僳族和哈尼族等,這一移民過程一直延續到1950年代初期。各民族具有不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導致了流域內聚落數量和分佈格局的變化,其中以苗族最為顯著。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19世紀初期,苗族開始大量遷入流域內並創建新的聚落,如民國《祿勸縣誌》記載:“花苗,在縣屬六塊、緝麻、興龍、羅國臥等處山居,性佃地耕種,不治生產,自食其力,數年一遷徙,靡所定居。苗族多遷移至邊遠的山區,其所種植的農作物也以蕎和洋芋為主。從苗族在不同時間斷面內新創建聚落的分佈特徵來看(表2),苗族聚落多集中在海拔相對較高、坡度較大的山區,平均海拔在2184m以上,平均坡度在16°以上。1951-2000年,新創建的苗族聚落佔總聚落數的31.7%,主要是新中國成立後為苗族劃分了土地和山林,使得苗族的生活方式由遷徙向定居轉變,創建了許多新的聚落。大量少數民族遷移至邊遠山區,對山區的開發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增強了山地流域聚落分佈由中下游河谷地帶、平壩區、半山區到山區的垂直性特徵。

05 結論

  • 本文綜合利用地名志資料、歷史文獻資料、田野調查資料和DEM數據
    等,重建了近300年來雲南省掌鳩河流域聚落數量和分佈格局的演變進程,分析了影響聚落演變的自然和人文影響因素。
  • 近300年來,掌鳩河流域內的聚落數量增長可分為3個時期:1701-1800年的緩慢增長時期;1801-1950年的高速增長時期;1951年以後的緩慢增長時期。19世紀至20世紀前半期人口的大量移動導致了流域內聚落數量的高速增長,不同於華北地區以聚落裂變和分化為主的增長模式。
  • 從空間上來看,近300年來掌鳩河流域內聚落的空間演變經過了一個由流域的中下游向中上游,再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由河谷地帶向兩側山地逐漸擴展的過程。這一過程也可以反映出流域內人口移動、土地開墾和土地利用變化的進程。
  • 分析發現,人口的遷徙和數量的增加是這一時期流域聚落演變的主要驅動力,
    促使聚落從光熱條件較好的低海拔地區向高海拔地區擴展。其中,苗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的遷移與定居,增強了聚落的垂直分佈特徵。1950年代以來,制度與政策的變動限制了聚落在數量和空間上的擴展。
  • 海拔和坡度始終是影響聚落演變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在西南山地,2200m和2500m的海拔是聚落擴展的重要限制高度,20°是聚落擴展的重要坡度界限。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來源:《地理研究》2016年9月,第9期

選稿:常宏宇

終校:李露萍

審定:洪珊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荊門若干三國曆史地名述考

●論鹽城歷史地名的挖掘與保護

●地名詞典 地名志條目的標示問題

●人地關係視角下的海島地名內涵及其特徵研究——以福建平潭地名為例

云南省掌鸠河流域近300年来聚落空间演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