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10年,花光只要3天”:一場疫情讓無數人被現實狠狠打臉

來源|入江之鯨 作者|魚甜

有人說,2020年最美的笑容來自於抗疫一線的醫生、護士們,在肆虐的病毒面前,他們替全國人民負重前行。

對於普通的人民群眾來說,除了等待疫情的過去,也帶來了太多讓他們措手不及的變化。

每個人都陷入了自己的困境。

疫情爆發至今,已有近60天的時間。我們經歷了死亡病例的暴漲、疫情城市的蔓延以及目睹著一個又一個家庭的崩潰。所有的中國人都在等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有人說,這可能是我工作以來在家待得最久的一次了。但卻過得比想象中還要煎熬。

等待的焦慮感日漸侵襲著每一個普通的個體,生怕第二天醒來接到老闆辭退自己的消息。家裡的大小事都需要操心,每個月的房貸、花唄也將按時到來。因為疫情變得慘淡的生意讓一家人都陷入惶恐,畢竟上個月一萬五的租金還沒交......

在微博上,很多網友都寫出了自己面臨的困境。

不少人都直言,生活的壓力遠大於新型肺炎帶來的焦慮。

“存款10年,花光只要3天”:一場疫情讓無數人被現實狠狠打臉


“存款10年,花光只要3天”:一場疫情讓無數人被現實狠狠打臉

在此刻才漸漸明白那句——成年人的崩潰原來都和“錢”有關。

朋友阿闌在這場疫情面前,更是憂慮無比。她在上海一傢俬企工作,每個月正常能拿到一萬五的工資,大學畢業至今,存款倒是也有了不少。但是,她的弟弟卻因腦幹出血,被送進了醫院。住了10天的ICU,讓她的存款瞬間見底。

疫情爆發的那天,阿闌的弟弟住院滿3個月,持續的治療,每天平均花費2000,四十多萬已經不見了蹤影。弟弟卻遲遲未甦醒,她的父親為此一夜白頭。

“存款10年,花光只要3天”:一場疫情讓無數人被現實狠狠打臉

阿闌的父母是農民出身,靠著微薄的收入維持簡單的家用,目前,二人在醫院全身心照顧兒子,全家上下靠著阿闌一個人的收入,這讓她倍感壓力。碰上這場疫情,阿闌的公司也發出了裁員通知。

阿闌本身是個很獨立的女性,在工作或生活上都是如此。她的工作能力讓她有底氣拿到一個月1萬五的工資,她也常常想,不喜歡了大不了辭職。

但這次,這份工資於她而言,意義非凡。像一根救命稻草,在被潮水淹沒之際救的不單單是她,還有她背後的整個家庭。

“存款10年,花光只要3天”:一場疫情讓無數人被現實狠狠打臉

對於沒有存款的年輕人來說,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能讓他們隨時處於“斷糧”狀態。有人從高薪變成低薪,有人甚至從低薪變為了“0”。

這讓我想起之前出現過的“新窮人”定義。

是說,大多出生於1990年代,受過高等教育,外表光鮮亮麗。拿著不錯的薪水,追逐中產的品味和生活方式。雖然已經工作好幾年,但幾乎沒有積蓄可言。

不少人在當時牴觸這種定義,認為是對90後的偏見。

但,在這次疫情面前,“無積蓄”所暴露出的嚴重問題。讓不少90後都重新審視了自己一番。

因為沒有存款,抗風險能力就很低。因為不存錢,所以會帶來無止境的經濟危機感。平時養成的“超前消費”行為更讓部分失業的年輕人不得不向父母伸出了手。

曾經朋友都調侃自己是“月光族”,如今還走上了“負債累累”的道路。

在一瞬間才認清生活的真相,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真的很需要錢。

“存款10年,花光只要3天”:一場疫情讓無數人被現實狠狠打臉

小眠爸爸所在的工廠因為疫情影響倒閉了,失去了收入。在家整日喝酒消愁。從那之後,小眠家裡多的是數不清的吵架聲,從醒來到夜晚入睡。媽媽總有發不完的牢騷。

直到一天,小眠的爸爸哭了。在客廳裡,小眠遠遠望著,那個曾經被自己視為“英雄”的男人,竟也會有如此脆弱不堪的時刻。

他哭著,面對小眠媽媽無止境的指責。一顆顆眼淚像滾燙的開水砸在小眠的心上。她知道爸爸的委屈在哪裡。

工廠的工作爸爸幹了二十幾年,工資待遇都還不錯,他是老員工了,幾十年如一日,手頭的工作早已熟練,甚至是達到了麻木的程度。而如今,一刻不停的他突然失去了方向。

小眠不知如何安慰自己的爸爸,她知道他要面子,這麼多年,他的角色一直是天塌了他撐著,海漫了抱緊他。

如今,他失了些底氣,小眠除了在爸爸面前假裝沒事,也終於開始明白,自己生活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父母在替她負重前行。

“存款10年,花光只要3天”:一場疫情讓無數人被現實狠狠打臉

家裡失去了收入來源,銀行卡里微薄的存款又如何能夠抵抗住隨機來臨的風險。一點變化都可能讓一個家庭走投無路。

深知,小眠的爸爸只是這次疫情下面臨失業中的其中一個。不少人在家等待復工時,都等來了降薪和失業。

很多人都把這次疫情歸到了“噩夢”的行列。因為疫情給你帶來的是恐懼、慌張、焦慮。甚至在疫情期間,各地的離婚率也激增。

但與此同時,還有一部分人稱這次疫情於自己而言是“短暫的休憩”。除了不能出門,影響倒也不大。他們在家待業,從不擔心明天會發生什麼。

稍微總結一下這部分人的共同點,那就是“卡上不缺錢”。

在疫情前,他們兢兢業業上班,每個月的工資,都能存下一半。他們紮實的打拼,在生活上從不追求高於自己工資標準的“質量”。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恪守自己的消費原則,不跟風、不盲目、不衝動。生活上不高調、不攀比,覺得能平凡的過日子已是萬幸。

“存款10年,花光只要3天”:一場疫情讓無數人被現實狠狠打臉

有人也許會說,賺錢不就是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光鮮亮麗一些嗎?辛辛苦苦工作不花錢還存錢,真是太傻了!

而在危機四伏的當下,他們只不過比別人更懂得“居安思危”。也很早就明白“平凡可貴”的道理。

這場“噩夢”已無法避免,那麼噩夢過後的“清醒”就顯得尤為珍貴。

要知道修屋頂是在天晴的時候,而不是大雨將至時。

比如,在往後的生活裡粉碎掉一些不該有的“消費慾”,清理好自己那些透支的信用卡。

不為虛榮的生活而讓自己棲身“精緻窮”的行列。讓自己的日子看起來平淡普通,並沒什麼不好。最怕的是光鮮亮麗的背後還藏著數不盡的賬單和接不完的催款電話。

年輕的時候存點“積蓄”對一個人有多重要,它可能成為你往後生活裡的救命稻草,也是抵禦風險的良藥。畢竟囊中羞澀的滋味並不好受。

最重要的,是在大風大浪過後,知道“歲月靜好”的平凡生活來之不易,同樣需要有人去竭盡全力。

“存款10年,花光只要3天”:一場疫情讓無數人被現實狠狠打臉

記得有人說:“你知道成年人和孩子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嗎?就是成年人得自己收拾爛攤子”。

一場疫情,讓我們得到太多的教訓。拒絕野味、拒絕造謠、學會感恩、學會珍惜,以及做一個懂得居安思危的成年人。不然哪天生活再跟你開個“玩笑”,你又如何能承受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