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牽出一樁“大案”,卻意外得出這樣的結果,主犯二度判死刑

兵馬俑牽出一樁“大案”,卻意外得出這樣的結果,主犯二度判死刑

關注:喵姐愛收藏

自古“盛世古董,亂世金”,如今國泰民安,古董收藏再次興起;當然,歷代王朝都有其標誌性文物,因此國寶並不少。但是,考古專家發現的國寶文物雖多,卻仍對兩處古墓魂牽夢繞,那就是至今未被髮掘的“秦始皇陵”和“乾陵”;這裡僅以秦始皇陵為例,雖說地宮尚未開發,但“兵馬俑”卻早已現世,還引出了一宗震驚全國的大案。


兵馬俑牽出一樁“大案”,卻意外得出這樣的結果,主犯二度判死刑

去過陝西的朋友或許知道,兵馬俑恢弘壯觀,猶如真人的陶俑巍然矗立,由此也形象展現了千年前“虎狼秦軍”的往日雄風;當然,也證明了“千古一帝”的威嚴,這裡說明一下,兵馬俑僅是“秦陵”陪葬坑而已,陪葬坑就如此恢弘,地宮中又該隱藏多少寶物呢?這個問題只能考古專家來回答了。 雖說秦始皇陵至今尚未發掘,但兵馬俑卻已成了國寶級文物;說到這或許有朋友認為“兵馬俑成千上萬,‘國寶’也僅是針對眾多兵馬俑的恢弘壯觀。”


兵馬俑牽出一樁“大案”,卻意外得出這樣的結果,主犯二度判死刑

畢竟兵馬俑有成千上萬個,按“物以稀為貴”的邏輯想,分攤到單個兵馬俑身上,其價值似乎會有所降低,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1987年,陝西臨潼驪山出土不少兵馬俑,一時轟動全世界,也正是這個原因,“收藏兵馬俑”就成了那時的熱門話題。時有臨潼驪山鎮人“王更地”,屬於閒散人員;哪天他在臨潼火車站吃飯,“兵馬俑”也成了當時茶餘飯後眾人的談資,各種流言蜚語層出不窮,王更地本就是驪山人,聽著眾人的議論不禁啞然而笑。


兵馬俑牽出一樁“大案”,卻意外得出這樣的結果,主犯二度判死刑

眾人見王更地笑,有人湊過來問原因。這時的王更地成了“焦點人物”,自豪感油然而生,於是也加入了“兵馬俑”的討論大軍;王更地驪山是本地人,雖說大部分人未見過實物兵馬俑,但他早已目睹了兵馬俑的真容,因此吹起牛格外起勁。

王更地“繪聲繪色”的解說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文物販子“權學力”;他在人群中聽了良久,之後湊上前將“王更地”讓到一邊,隨後好吃好喝的款待。


兵馬俑牽出一樁“大案”,卻意外得出這樣的結果,主犯二度判死刑

王更地也沒想到,自己的“吹牛”居然還能換飯吃,酒桌上更是將“兵馬俑”描繪得恍如眼前;“權學力”是何等人物,三兩句就套出了王更地生活不順,手頭不寬裕的實際情況,於是一場陰謀就此浮現。“權學力”問明兵馬俑的實際情況,然後試探著問“想不想發財?”這句話正好問到王更地心坎上,但“發財”哪有那麼容易;“權學力”跟他說,兵馬俑值不少錢,看能不能搞到一個。

或有朋友會說“胡說八道,兵馬俑可是國寶,說搞到一個就能搞到一個?”需要說明一下,兵馬俑是在1974年,村民打井時無意間發現的;實事求是的說,在打井過程中也破壞了不少陶俑,當地人那時還不知道這些究竟是什麼東西,因此最初時的“兵馬俑”殘肢碎片並不少見。即便到了1987年,專家將所有兵馬俑殘片收繳,但當時的技術有限,其發掘工作仍進展緩慢;既然是發掘中,當地人還是有機會見到的,直白點說,發掘區面積廣大,某些地方的安保還是有些許漏洞。


兵馬俑牽出一樁“大案”,卻意外得出這樣的結果,主犯二度判死刑

王更地雖然是當地人,但也知道“盜竊國寶”是犯法行為,一時面露難色;但權學力說,兵馬俑成千上萬,難道還有人天天計數不成;又是發掘過程,就算真“丟”一兩個考古隊也不會發現,再說王更地就是本地人,真被發現就說“好奇看看”,成千上萬的陶俑還不讓驪山本地人看嗎?不僅如此,“權學力”重金相誘,張口就是幾十萬的報酬;這裡還要強調一下,1987年的“萬元戶”還很少見,“數十萬”對於王更地來說堪稱天文數字。

總而言之,“權學力”故意將風險說低,成功率反而說得很高;再加王更地是閒散人員,“一夜暴富”簡直就是他的夢想;或許也有酒精的作用,一頓飯吃的王更地動了邪念,兩人說定後就開始實施計劃。主角當然是“王更地”,開始在1987年1月份圍著兵馬俑發掘現場轉。1987年的“秦陵博物館”還僅是個雛形,再加上兵馬俑的發掘區域廣大,安保自然會有所漏洞;王更地就是本地人,打著“看熱鬧”的名義開始在發掘現場四處亂轉。


兵馬俑牽出一樁“大案”,卻意外得出這樣的結果,主犯二度判死刑

經過一個月的“摸底”,王更地把兵馬俑的發掘現場轉了個遍,2月17日深夜,王更地帶著一把螺絲刀潛入發掘現場;實事求是的說,事發深夜,且到處是發掘出的廢土和陶俑殘片,如此廣大區域內藏一個人並不是什麼難事。但這裡也有個難點,王更地雖然年輕力壯,但發掘出的陶俑更加沉重,憑他一己之力還是難以將整尊兵馬俑運出現場的;為了避免夜長夢多,王更地放棄搬運整尊陶俑,而是選擇翹掉一尊陶俑的頭部,並安全離開了現場。

王更地的偷盜行為似乎神不知鬼不覺,他還不知道帶走的竟是一尊“將軍俑”的一部分;更湊巧的是,類似的“將軍俑”在當時僅發現了4尊,足證其珍貴程度。毫無疑問,“國寶丟失”很快被人發現,公安部門隨即秘密立為重點要案;可王更地不知道這些,興沖沖地找到“權學力”;兩人開始尋找買家出貨,懂行的朋友或許知道,越是珍貴的東西反而越是難以出售,就算有買家一看是“顯而易見”的國寶文物,就是有心購買也沒有那個膽量。

兵馬俑牽出一樁“大案”,卻意外得出這樣的結果,主犯二度判死刑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人終於找到一位神秘買家,買家給出25萬的價格,權學力本就是文物販子,對這一價格並不滿意;後又經討價還價,最終一顆“將軍俑”頭部定價為30萬,王更地可真是高興壞了。他們還不知道,公安幹警其實早已隱藏在幕後暗中觀察,就在即將交易的時候,警察控制了王更地,並追回了兵馬俑的頭部;後面的事就不用多說了,王更地將權學力、張傳秀、唐軻等從犯統統招供,警察也很快採取了收網行動。

一場震驚全國的“兵馬俑失竊案”就此成功告破,主犯王更地被判處死刑,雖曾不服上訴,但法院最終維持原判,執行槍決;從犯權學力判處有期徒刑三十年;說到這似乎整個事件結束了,但世人對兵馬俑價值的討論並未停止。有人根據此案判斷:以兵馬俑的頭部成交價為30萬,其頭部大抵佔整尊陶俑的七分之一,如此換算,一尊兵馬俑的價值至少在210萬以上;再加80年代至今的“物價”浮動,1987年的210萬,放到如今應該摺合為1.05億以上,這還僅是一尊的價值。

兵馬俑牽出一樁“大案”,卻意外得出這樣的結果,主犯二度判死刑

當然,這麼換算太過簡單,文物代表歷史,自然不能以金錢數字去衡量;某種意義上講,兵馬俑甚至可以代表華夏文明,“一個億”又怎能取而代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