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書無用論”的觀點看中國傳統教育

讀書是否有用,這樣的爭論似乎是伴隨著我們這一代人出生、成長,不絕於耳的話題。

讀書無用論的口號,最早產生於上世紀60~70年代的特殊時期。


之所以讀書無用論的觀點延續至今,源於現有教育體制下,將所有的孩子按照統一模式培養,忽略了個體差異,導致的讀書效率低下甚至學生負向成長。


學生投入的時間金錢沒有及時的回報,面對就業後的巨大心理落差,形成的一種群體性情緒宣洩。

從“讀書無用論”的觀點看中國傳統教育


80後90後大多已為人父母,依然有相當的人仍處於生存掙扎期。他們之中,不乏有受過較好基礎教育的人。


學生時代,接受的觀點是讀書改變命運,然而畢業以後發現學校學習的知識在社會中很難有足量的發揮,靠著學生時代讀書收穫的知識,遠不足以體面地生活。


加之人情社會造成的關係至上論,這一批父母開始自我懷疑。沒有後期及時學習,補充社會技能,靠學生時代的基礎知識,只能換回一份透支精力,收入微薄的工作。


成長和工作的挫敗感導致產生了稀缺心態,進入低緯度循環,即


沒有錢——加大工作量——精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加大工作強度和時間——沒有業餘時間學習、健身、社交——成長路徑變窄——失去晉升——沒有錢


身體和心理的雙重疲勞會帶來持續而嚴重的挫敗感,這一消極觀點的發洩口,自然歸咎於讀書帶來的“禍害”。


隨著80後90後逐漸為人父母,他們的態度將逐漸影響下一代。因此,關於讀書是否有用的爭論,還會持續。


從“讀書無用論”的觀點看中國傳統教育

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把孩子培養成擁有獨立思考和判斷力的個體,能夠辯證地看待社會,進而產生超脫於個人狹隘意識的更高層次行為。


然而可悲的事,大多數學校只是按照傳統模式,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統一思想,弱於思考的人。


這樣的人,如果大學階段仍然缺乏獨立思考和執行力。畢業後將遠不足以應對社會的挑戰。


類似於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這種高考工廠,這種“標準化流水線”的學生,在人生最寶貴階段,學到了統一而固定的知識,消磨的是個性和天賦。


這是令人可悲的事,18歲畢業進入大學,再進行價值觀養成,為時已晚。


不同於統一而固化的應試教育,讀書真正的目的是樹立長久而深遠的學習觀,這種習慣的養成,造就的知識和氣質,伴隨著成長並不會消退,反而會更加明顯和受用。


唯一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知識投資方式就是讀書,一個長期讀書的人,和一個幾乎不看書的人,表現出的一定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


從“讀書無用論”的觀點看中國傳統教育

人的價值觀成長週期分3大階段:

0到7歲,屬於印象期

這一階段主要受家庭和初級學習的影響,尤其是父母,對孩子價值觀的養成起到決定因素。

這一階段的孩子通過模仿,來判定事情是否正確,如果父母持續提供讀書的積極言論,孩子將判定讀書是一件正確的事。

父母通過正確的示範,引導孩子通過模仿養成讀書習慣;父母通過講解應用,讓孩子體會到讀書帶來的成長體驗。


8到13歲屬於養成期

這一階段的孩子開始接觸校園教育,對其固有的認知體系會產生一定的衝擊。

這時候,父母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只需鞏固看書學習的習慣,並且持續驗證看書學到的知識在現實中的應用,鞏固孩子對於讀書的認知判定。


14到21歲,屬於動盪期

這一階段的孩子逐步有了獨立思考和判斷力,開始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評判事物是否正確。

這一階段的父母,不需要頻繁介入孩子的日常,在讀書的觀點上,更多是為孩子解惑,鼓勵孩子堅持想法。

從“讀書無用論”的觀點看中國傳統教育

孩子的習慣,很大程度受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對於學習的態度,父母採用雙標的方式區別要求自己和孩子,已然是一種家庭常態。


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打破“讀書無用論”的關鍵在於父母習慣的養成,並且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從而樹立起讀書的習慣、汲取知識的方法、應用知識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