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之境天地任遨遊,道家的最高思想追求

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席捲神州大地,給觀眾帶來別樣的解讀,一句“我是小妖怪,逍遙遊自在”,令人忍俊不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逍遙”這個詞在現在語境裡指的是無拘無束、悠然自得之意,也即精神上的絕對自由,這是中國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之一。


逍遙,一個神奇的詞,數千年來國人心靈的後花園


這個詞最早並不是道家用語,代表了,現存經典最早見於《詩經》,曾記載“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意思就是悠然自得。從哲學意義考察,因莊子而聞名,《莊子.逍遙遊》中說,“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大意是說掌握天地變化的規律,把握“六氣”的變化,遨遊於無窮無盡的境界。《莊子.大宗師》中記載“茫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自在紅塵之外,快樂天地之間。莊子認為逍遙只有達到“無待”,才可以實現,即“物物而不物於物”,用物而又不拘於物。


逍遙,一個神奇的詞,數千年來國人心靈的後花園


這反映了戰國時期道家的自由觀和人生理想。後人對“逍遙”有不同的見解使得逍遙的涵義和外延不斷擴大和昇華。西晉時郭象以“性各有分、各安其分”的性命論為指導,認為人只要安於各自的性分,率性而為即是逍遙,“夫小大雖殊,而放於自得之場,則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東晉名僧支遁反對適性說,因為性有善惡,他認為逍遙是“玄感無為”,應變無窮,只有無待的至人才能達到。


逍遙,一個神奇的詞,數千年來國人心靈的後花園


莊子認為逍遙是是內在的精神上的自由,並不強調外在的現實性,它是超脫於時空之外、無條件的、絕對的、永恆的自由。道家很重要的學說認為人不自由的主要原因是心靈的束縛。自由的獲得,必須超越束縛,要從心靈出發上對現實存在給予超越,昇華的結果是“無待”,無所依持,以道齊觀,表現就是無名、無功和無已。


逍遙,一個神奇的詞,數千年來國人心靈的後花園


沒有名稱沒有名聲,“不以天下為事”,才能處理好個人與社會人士之間的關係。不求名,可以避免發生衝突,無名才能與萬物眾人和睦相處,與“道”合而為一。“無功”就是不以物為事,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要消除物慾,順應自然,外物就不會牽累於人,人與物才能和諧相處。“無已”,就是“喪我”、“忘我”。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解決精神與形體的關係,使精神得到徹底的解脫。


逍遙,一個神奇的詞,數千年來國人心靈的後花園


人生在世,立於生死兩端,定然不會有事事順遂之說,現實很殘酷,人生中會面對許多困境,但追求自由乃是人的本性,相對人類生存的根源矛盾具有永恆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