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报班,我也给孩子报",起跑线上能定输赢,那谁还冲刺?

刘琪是一个5岁宝宝的妈妈,今年刘琪看着宝宝天真无邪的小脸儿,心里不只是感到欣慰,更多的则是一种隐隐的担忧。

宝宝明年六月份就要结束幼儿园的生活,并在九月份迈入小学的校园了。现在市里好的小学都会有幼升小的考试,既有笔试,也有面试,既要求孩子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也要求有艺术或体育技能才能顺利升学

面对幼升小的压力,刘琪不禁愁上心来,她决定像其他家长一样,为孩子报名几个艺术兴趣班去培养孩子一项艺术技能。

刘琪给宝宝报名了一个小提琴班、一个跆拳道入门班和一个英语口语训练营。宝宝周末的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这三个班里奔波,有时候甚至中午都没有时间回家里吃饭就要匆匆赶去下一个班。

宝宝常常在课间的时候就打起了瞌睡,疲惫写满了整个小脸。虽然刘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是她也很"无奈"地讲"别人都报班,我也得给孩子报,要不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就是我的失职了。"

现在给孩子报课外的各类兴趣班和成绩提高班已经不再是中小学生的"专利"了,而是已经蔓延到了一些幼儿身上。

现在的家长处于一种深深的忧虑当中,深怕自己的孩子一不小心就输在了起跑线上。面对这种提前消耗孩子学习热情的"报班热情",我不禁想问:如果起跑线能够定输赢,那么谁还冲刺呢?

每一种现象背后必然有其存在的原因,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股报班热情后面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老师和教育机构是这些"班"的主要参与者。

总结起来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为生活所迫,二是应家长要求

另外,一些商人看到辅导班很有市场潜力,因为现在孩子的钱最好赚,也就在寒暑假里雇佣老师和大学生办起了辅导班。

其次,家长是现在兴趣班与课业成绩提高班的主要参与者。

对城里的家长来说,一般是愿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业余爱好的,会主动考虑帮孩子选择一些兴趣辅导班,但前提是要适量和适当。然而,现在的兴趣班已完全变了味,成了"幼升小"、"小升初"等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不学不行,且多多益善。

对农村的家长来说,考虑最多的还是花钱。对于课程辅导班,家长几乎都是不愿意让孩子参加的,觉得平时已向学校交了学费,老师就应该把本应教给学生的都教好,凭什么课堂上不认真教,却在假期里补习基础课?明摆着就是为了挣外快。

但是,谁也不想、更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出局,当看着别人的孩子都参加辅导班后,也就开始强迫自己的孩子跟着参加了。这是一种被迫的从众心理在起作用。

最后,学生是这股热潮的被迫参与者。

孩子们一直处于家长的监护下,自己的话语权少的可怜,尤其是在提高学习成绩、增加个人素养这种"全是为了你好"的话语场下面,孩子们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对于稚嫩的幼儿来说,更是在家长操纵下进行学习生活,自主性几乎约等于零。

学生、家长和老师,在辅导班问题上,各有委屈,似乎都是带着被迫性的,也都不是赢家,但又都欲罢不能。最多,赢家是资本。因为一些商家,不仅在城市里投资开设辅导班,也在农村投资开办辅导班。只是在一些社会舆论中,辅导班问题的"黑锅"都让教师背了。

在一种"大家都在做,而你不做就是一个异类"的社会文化下,每一个群体都裹挟其中,难以脱身,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各方势力都在角逐,有得也有失。

首先,对于孩子来说,应享有的正常家庭教育被辅导班给取代了。

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了辅导班,家庭教育的问题就万事大吉了。而在城市,也不是没有任何影响。

毕竟,时间是有限的,学校和辅导班的时间占据了孩子几乎所有的生活后,留给家庭教育的时间和机会就被相应地缩小了。一路在辅导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只是长成了一个个被灌输的机器,一定程度上,其主体性是被剥夺的,也就缺乏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其次,对于家长来说,自己的业余生活被孩子的各种"班"侵占了。

家长抱着一种"全部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全部。"的思想,在给孩子报名了一大堆辅导班和兴趣班之后,因为要按时接送孩子在各种"班"之间奔波,回家还要监督孩子的学习成果,家长的很多业余时间实际上也被侵占了。

为了孩子家长什么都可以付出,在这种"牺牲"的背景下,孩子也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觉得不好好学就会对不起父母为自己的付出

。适当的感恩心理是好的,但是一旦过于就会压迫孩子,不利于心灵健康成长。


最后,对于老师来讲,社会声誉逐渐下降。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面,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祖国花朵的无私培育者。但是辅导班的出现让人们对老师这一群体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人们认为老师是为了钱财,所以不在学校好好教书育人,而是让学生

校外的补习班学习,老师成了各种辅导班的"舆论背锅侠"。

最后,其实我想说,过度地给孩子盲目报名各种兴趣班与辅导班其实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孩子的心智发育必须以健康的成长规律为基础,只有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保证孩子的休息与身体健康,孩子才能赢在起跑线上。

家长朋友们,让孩子快乐茁壮地成长吧,不要被繁多的"班"捆绑住孩子飞翔的翅膀啊!人生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好了今天关于孩子起跑线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各位爸爸妈妈有什么想法可以下方留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