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國反對,徐世昌出了一計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在人們一連串的謾罵中因病去世,享年57歲。袁世凱死前留下了遺囑,“餘之死骸勿付國葬,由袁家自行料理。”鑑於袁世凱的影響,黎元洪舉行了一個堪比皇帝般的葬禮。

袁世凱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國反對,徐世昌出了一計


  至於墓地,臨終前也有安排,“扶柩回籍,葬我洹上。”有人可能會說,袁世凱的家鄉是項城,但他卻葬在了安陽。這兩個地方相距近800裡,為什麼不葬在老家呢?根據袁世凱的三女兒《我的父親袁世凱》中:

袁世凱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國反對,徐世昌出了一計


  原來這和袁世凱母親有關。袁世凱當山東巡撫,他的母親因病去世。落葉歸根是中國人的傳統願望。棺材運回項城後,袁世凱的同父異母兄弟袁世敦認為,劉氏不是正房,不允許從正門出殯,因此,母親的棺材不能埋在祖墳裡。最後,袁世凱不得不購買新墳安葬。受此影響,袁世凱不想回到老家項城。

袁世凱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國反對,徐世昌出了一計


  1908年溥儀即位後,袁世凱被攝政王載灃罷免,並立即移到安陽洹上村。在他看來,安陽洹上村是自己的福地,所以他決定選擇這裡為最後的安身之地。袁世凱的墓地被命名為“袁林”,這與“陵”的讀音是一致的。事實上,袁世凱長子袁克定強烈希望將他父親的墓地命名為“袁陵”,這樣自己的“皇太子”身份就實屬名歸了。

袁世凱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國反對,徐世昌出了一計


  在袁克定看來,自己這麼說也沒有問題。袁林建於1916年6月,歷時兩年,耗資75萬銀元。規格是“仿明陵”,整體是中西合璧。

袁世凱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國反對,徐世昌出了一計


  袁林的建築從北到南主要有:墓冢,石五供,鐵門,景仁堂,配殿,大門,值房,碑亭,石像生,望柱,牌樓,青白石橋,土照壁等。

袁世凱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國反對,徐世昌出了一計


  可為什麼袁克定命名的“袁陵”最終變成“袁林”的呢?還是那句老話,沒有權力。袁世凱稱帝,受到國人強烈譴責和唾棄。同時,當時的總統徐世昌也不同意。

袁世凱墓取名“袁陵”,遭到全國反對,徐世昌出了一計


  就在雙方爭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徐世昌想出了一個辦法把“陵”改成“林”。徐世昌給出的解釋是:“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取消了洪憲年號。此時若採取袁陵,實為不妥。林與陵諧音,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一舉兩得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