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名王詡,又名王禪,道號鬼谷子。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相傳祖籍朝歌(今淇縣)城南。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道家、是縱橫家的鼻祖,被譽為千古奇人。鬼谷子精通數學星緯、兵學韜略、遊學勢理、養性捨身及縱橫術,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周遊四方,廣交朋友。曾到過扶風池陽(今陝西省涇陽)、潁川陽城(今河南登封告成)、太白山(今寧波縣東)等地,後到雲夢山(朝歌城西15公里)水簾洞隱居講學,創建中國古代第一座軍事學校——“戰國軍庠”。他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尉繚子;縱橫家:蘇秦、張儀、毛遂;被譽為商聖的范蠡等。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又名《捭闔策》。有傳為戰國傳說隱士“鬼谷子”王詡的著作,也有傳為由鬼谷先生後學者根據先生言論整理而成。

該書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轉丸、胠亂)失傳。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思想學說之所以能在百家爭鳴戰國時期獨樹一幟,不僅在於他的與眾不同的縱橫理論,更在於他以“道”為理論依託,將其思想學說提升到哲學的高度。在書中鬼谷子的哲學思想對老子道家思想進行了吸收並有進一步的突破發展,運用到實踐領域,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產生原始混沛的氣,再產生陰陽二氣,陰陽二氣又產生中和之氣,陰陽二氣與其作用產生的中和之氣產生萬物。萬物都有陰陽二氣,互相沖擊滲透成為和氣。

《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雲:“道者,天地之始也,一其紀也” 首先就說道是天地宇宙的本源。紀,綱紀,“一其紀”就是一是道的綱紀,是由道產生的萬物的總原理。接著又說:“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 “一其化端”,一是化萬物的開端,認為“道生一”並非常重視“一”的作用,這點與老莊的“道”相合,《老子》的“道”有時也用一表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莊子》中也有相同論述:“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的宇宙生成模式,即道生一,一化氣,氣生天地而後有萬物,這與《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即道生成一,一生成陰陽二氣,陰陽交互生成天地萬物的宇宙生成模式也是十分相近的。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的道無形無名,不可被感知,《本經陰符經》篇又云“神道混純為一,以變論萬,說義無窮” 是說道神妙混純莫測,在《反應》篇中也有相關描述“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這些說到底都是對老子道論思想的吸收和利用。《老子》雲:“有物混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名之曰大。”又“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是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為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道不是現象,具有無形無名,不可感知,不可言說的特點。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中,道的另一特點是周密貴微,“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捭貴在周詳,闔貴在隱密。周詳隱秘,與道相合。又“故謀必欲周密”。將“道”的範疇引入遊說縱橫的謀略中,自然也必須周詳隱秘。注重細節,從微觀的角度,關注事物最細小的變化,以免招致禍患。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老子》認為"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真正的修道工夫,須用減法,一步步否定減損固有的偏見思維和外部紛紛擾。老子的“無為”並非不為,什麼都不去做,而是不妄為,要依照事物的自然屬性,順其自然地作為,因此又是無不為。

《鬼谷子》繼承了老子“為道日損”乃至“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在《本經陰符經》“損兌” 一段中有云:"故聖人以無為待有德,言察辭合於事。兌者,知之也。損者,行之也。損之說之,物有不可者,聖人不為辭也。”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而對“無為”之強調,《鬼谷子》中也時有體現,認為謀略“無為而貴智”,真人“無為以包志慮思意”,聖人“以無為待有德”“常為無不為,所聽無不聽”,養志“無為而求,安靜五臟,和通六腑”(《本經陰符經》);“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 。

在道之“無為”的基礎上,《鬼谷子》將“不爭”的思想運用到為政治國、軍事戰略之中,這一點在《摩》篇中有著最集中的體現:“所謂主事日成者,積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積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勝者,常戰於不爭不費,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鬼谷子?持樞篇》雖然殘存簡賅,但寥寥數句,也表達出道法自然順應天地四時的觀點。“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幹而逆之。逆之者,雖成必敗。故人君亦有天樞,生養成藏,亦復不別幹而逆之。逆之,雖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綱也。”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作為鬼谷子教徒授業的教材,培養出了蘇秦、張儀等縱橫家。春秋戰國時,縱橫家“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熄”,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感慨道:“戰國者,縱橫之世也!”縱橫家們通過精湛的遊說技巧,促進了社會的大一統和歷史的前進發展。從這層意義上講,《鬼谷子》是間接地參與了先秦政治舞臺,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國的統一進程,加速了社會前進的步伐。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成書於戰國時期,書中以黃老為主滲透出儒家、陰陽家、兵家等諸家學說的思想內涵,集諸子百家學說之大成。對《鬼谷子》的研究,可以清晰地瞭解先秦時期的百家思想,從而對各家學派能有一個全面而系統的掌握,清晰地瞭解春秋戰國文化史。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是研究先秦諸子文學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通篇行文風格簡要精煉,講究論說技巧,觀點鮮明,講理步步遞進,讓人由簡入繁,體味到書中的哲理精華;條條分明,清晰瞭然,使人能多角度去直觀地理解書中所蘊含的道理。

《鬼谷子》主要內容是一部研究社會政治鬥爭謀略權術的書,它的中心思想就是指導縱橫家如何通過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等技巧,實現既定的目標。《鬼谷子》亦是先秦時期以縱橫思想為主的縱橫家、兵家、道家、陰陽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它與各家既有共同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與縱橫家的關係。學者公認鬼谷子是縱橫家。但作為一部思想著作,《鬼谷子》和縱橫家代表蘇秦、張儀思想的還是有些區別的。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蘇秦、張儀倡導的合縱、連橫的外交鬥爭和言論技術源於《鬼谷子》中的《捭闔》、《飛箝》《許合》、《揣》、《摩》等篇自理論,因而蘇、張兩人是鬼谷思想在戰國政治中的具體應用者,在戰國時頻頻左右局勢現轄飾消結裡達到了強秦弱齊的結果。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與兵家的關係。鬼谷子不僅是縱橫家之祖,也是戰國兵家之祖。他的學生孫臏既是一名軍事家。他的另一學生張儀創造了連橫的學說,到戰國晚年成為秦推行“遠交近攻”的軍事謀略。《鬼谷子》不少論述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原則性,可用以言談、亦可用於軍事。如《揣篇》:“度於大小,謀於眾寡,稱財貨之有無,料人民之多少、饒乏、有餘不足幾何辨地形之險易,孰利孰害,謀慮孰長孰短,君臣之親疏孰賢孰不肖,與賓客之知睿孰多彩少,觀天時之禍福孰吉孰兇,諸侯之親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去就變化,孰安孰知。”這正是軍事家做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基本條件。所以《鬼谷子》的理論與《孫子兵法》在基本理論體系上是共同的,講的都是根據自然和事物變化的規律來保存自己,克敵制勝之術,其不同之處在於《鬼谷子》講的是以言取勝,《孫子兵法》講的是以戰取勝。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與道家的關係。後世多把鬼谷子作為道家的祖師之一,也有學者著文認為老子曾在今新疆和田傳道,其傳授的三大弟子之一王方平便是鬼谷子,鬼谷子東返中原時在今漢水上游,即石泉地區傳道講學。此說雖頗神奇,但確有一定的歷史依據,是有價值的創見。《老子》和《鬼谷子》在思想上的異同作些比較,有極相似的共同處。他們的理論都主張順應自然和人世規律來處世,都有超脫、抽象的特點,不具體地涉及人世間的人和事,可以為所有國家、所有人士所用;他們的理論都有樸素辯證法的觀點,《老子》書中有“禍者福所倚,福者禍所伏”,提出很多對立的名詞,認為對立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鬼谷子》書中也提出了開合、行止、背向、先後、短長、智愚、勇怯、進退、賤貴、虛實、同異、離合、始終、安危、親疏、難易、好惡、動靜、益損等對立的觀點。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對後世影響很大,《鬼谷子》的策略內容,對於從政治民、軍事作戰、經營管理、公關技術等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其中蘊含了豐富的樸素辯證法哲理,這些哲理是鬼谷子緊密結合實際,針對現實問題而提出的解決辦法,不僅對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源流提供了文獻資料,而且對日常交往和現實生活也有廣泛的適用性,提供了基本的處事原則。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一書,一直為中國古代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現又成為當代商家的必備之書。它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於內政,外交、戰爭、經貿及公關等領域,其思想深受世人尊敬,享譽海內外。然而,就是這樣一本赫赫有名的書籍,因為所崇尚的是謀略,權術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思想與儒家所推崇的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此,歷來被視為洪水猛獸,更有禁而毀之者,私下卻時而習之,樂此不疲。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一書,歷來被人們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是亂世之學說,亂世之哲學。它的哲學是實用主義的道德論和儈同,講求名利與進取,是一種講求行動的實踐哲學,其方法論是順應時勢,知權善變。《孫子兵法》側重於總體戰略,而《鬼谷子》則專於具體技巧,兩者相輔相成。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鬼谷子》這部兩千多年的謀略學鉅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它集中了國人心理揣摩,演說技巧,政治謀略的精華,為當代政界人士,企業界人士,商業經營者,管理人員,公關人所必讀。該書以政治、軍事鬥爭案例和商用案例為經典案例,深入剖析《鬼谷子》的智慧謀略,本著批判地繼承之的原則,去其阿諛奉承等封建糟粕,汲取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精華;去其弄權鬥術等封建糟粕,汲取謀略方法的精華。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中國古代文獻書籍對《鬼谷子》一書的評價存在很大的分歧,有讚賞肯定的評價,也有否定性評價,還有既褒又貶地進行評析的。


鬼谷子——千古奇人,曠世奇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