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草地貪夜蛾累計發生54.7萬畝 邊境站點蟲量突增


中新社昆明3月12日電 (陳靜)記者12日從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官方網站“全國農技推廣網”獲悉,雲南省草地貪夜蛾累計發生54.7萬畝,近期邊境站點出現蟲量突增現象。

草地貪夜蛾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屬雜食性害蟲,其寄主植物廣泛,包括玉米、苜蓿、大麥、蕎麥、棉花、燕麥等80餘種植物。2019年首次入侵中國,西南和華南地區見蟲面積約1600萬畝。

根據近期南方省份監測調查,草地貪夜蛾在雲南、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四川、貴州7省(區)176個縣玉米田查見幼蟲,累計發生面積76萬畝,比2周前增加33個縣和11.2萬畝,目前在田發生面積55.5萬畝。

其中,雲南省草地貪夜蛾累計發生54.7萬畝,比2周前增加4.9萬畝,共有65個縣發生,比2周前增加了7個縣。目前發生40.5萬畝,各地百株蟲量多不足5頭,靠近邊境的西南部發生較重,各生育期玉米均有發現,發生區域蟲田率超過90%。其中,保山昌寧、文山西疇百株蟲量平均為10頭-16頭、最高達24頭-38頭,被害株率平均8.3%-14.6%、最高17%-25.8%。

目前,草地貪夜蛾發生縣數接近2019年5月初水平,比去年早2個月左右。隨著3月氣溫逐步回升,受境內外蟲源疊加影響,中國華南和西南地區發生程度會有所加重;受西南氣流影響,成蟲向北遷飛可抵達長江流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