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对李纨的判词中真的极尽挖苦吗?背后的意蕴几人能懂?

Doris-萌


我不认为曹雪芹在对李纨的判词中极尽挖苦。

李纨在十二钗中位列第十一位,虽也是贾府的少奶奶,与正册中其它他两位少奶奶相比,既没有王熙凤的泼辣艳丽八面玲珑;也不同于秦可卿的风流妩媚秀外慧中。作者极力把她塑造成一个让人尊敬的“贤母”形象。说她:

“青春丧偶之后,李纨虽居家处膏梁锦绣之中,却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养亲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因此得到大家一致的尊重。其判词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判词前面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画面显其子贾兰中举做了高官,母亲李纨成了诰命夫人。判词首句“桃李春风结子完”,其中“李”和“完”二字喻李纨之名,她的人格也是“完”美的,全句喻李纨生子后就青春守寡,如同春天的桃花李花一样结了果实,春色就逝去了。表达了聚散离合的人世间的沧桑之感。次句“到头谁似一盆兰”是说贾府子孙到头来,一代不如一代,在“草”字辈,只有贾兰爵位高登。后一句“如冰水好空相妒”水结成冰,冰融化水,喻生死枯荣,李纨的品德如冰清玉洁般,命运或冰或水,荣枯难料,虽有凤冠霞帔的的装点,却青春已逝。末句“枉与他人作笑谈”,李纨一生尊受三从四德,早年守寡为儿子操劳一辈子,直至教子成龙,到晚年却无缘享受荣华,只留下一个诰封的“虚名儿”被世人当作谈资笑料。但还可以理解这既是曹雪芹对封建贞洁节观念的批判,也是对封建传统价值观念的无情嘲弄,并非是对李纨人格的挖苦和贬损。


东篱ZWH


李纨作为《金陵十二钗》最被低估的女子,近些年对她的误解和非议比较多。【晚韶华】是李纨与其子贾兰的合辑。母子二人一体同命,荣辱与共。李纨一生为儿子所活,儿子也为寡母挣得了最终的荣耀。这么伟大的母亲,又有什么可非议的?不应该!


李纨出身非常显赫,父亲是前国子监祭酒李守中。李家更是金陵大族。全族男女无有不读书者。这种学习氛围令贾家望尘莫及和深深羡慕。李纨出身巨宦,在贾家除了贾母,不输任何一人。单纯以清贵论,她婆婆王夫人也要望尘莫及,更别提王熙凤了。

贾珠是贾家年轻一代神童,十四岁进学指的是中了秀才。对一心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贾政来说,畅想贾珠金榜题名的光辉前景,为贾珠铺路是贾政最费心的事。首当其冲就是联姻的重要。选择李纨,甚至不能叫选择,而是贾家费大力气求来的。要知道李守中国子监祭酒别看只有四品,但属于进了中央,而且身为天下学子的校长,哪怕林如海没考中前都算李守中的学生,以国子监祭酒的清流和清高固执未必看得上贾家豪门。贾珠能娶到李纨,第一,是贾家与李家是老乡。第二,姑父林如海的探花郎是大帮助。第三,贾珠十四岁进学也是关键。最后,才是贾家的荣国公府影响。

李纨才是真正的书香世家,比之林黛玉还要底蕴深厚有影响。只是命运多舛,嫁给贾珠没两年,贾珠竟然“一病”死了。年纪轻轻守寡,若是出身普通家庭还可能再改嫁,李纨娘家和婆家都不可能允许她再嫁,等待她的也只剩下心如枯槁孤独终老。只是上天留一线,不幸的李纨又是幸运的,她与丈夫贾珠留下了一个儿子贾兰。作为荣国府长孙,这个身份太重要了。




贾兰是荣国府长孙,是贾母的第四代唯一男孙。李纨本就出身清贵,又有儿子贾兰傍身,所以,王熙凤焦虑的揽权敛财心力交瘁的事李纨用不着,她在贾家生活的绝不畏畏缩缩,谁也不敢拿她怎么样!她更乐得慈悲做菩萨,贾家上下都说她的好。事实上,李纨并非没能力,只说两件事,第一件,贾探春起诗社,李纨不但第一个响应,还提起年前就曾想过。可见李纨有这个见识,只是身为寡妇不爱抻头。第二件,贾探春改革大观园,又是李纨第一个响应,不但响应,她连大观园什么能够赚钱一清二楚,这才是治家的长久之策。王熙凤一心想着自己敛财,从不开源节流为荣国府考虑,李纨比之王熙凤并不差。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 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与他人作笑谈。

判词中所谓“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是指出外人对她的妒忌。认为她家世好,有儿子榜身,甚至脂砚斋也说,李纨晚年侥幸儿子功成名就,她也凤冠霞帔。别人妒忌她的行为,是茶余饭后的“笑谈”。理解成对李纨的嘲讽,实属错误理解判词意思。包括【晚韶华】曲子说“阴骘积儿孙”,本就不起说李纨。李纨儿子科举高中,她晚年富贵。正是她含辛茹苦,一心一意抚养幼子,孝敬公婆,并且教子有方换来的阴骘。这种女子只有敬佩,怎么可能还讽刺她?



李纨死了丈夫,一心扑在儿子贾兰身上。尽管贾家抄家了,可根据【晚韶华】的曲子,贾兰最终金榜题名,使得李纨晚年扬眉吐气,得封诰命。而甄士隐解读好了歌:“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脂砚斋批语【伏贾兰、贾菌一干人】。李纨贾兰母子在贾家抄家后,财产一干二净同样过着身披“破袄”,食不果腹的日子。古人科举不是现在考大学。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贾兰虽然得到母亲李纨得自李家的系统科举教育,但也不可能少年得意,前脚抄家,后脚中举。


根据【晚韶华】推算,李纨是在年老之前贾兰才中举,最少也要四十五岁以后!贾家抄家,李纨还不到三十岁,到贾兰中举,早过去一二十年了。这么长时间的含辛茹苦,换来一个【晚韶华】,作为女人,李纨很失败,作为母亲,李纨的成功红楼梦中无人能及,贾母也比不了!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君笺雅侃红楼


李纨,最接地气的一个人物形象

我不是红学家,我连票友都算不上。

我喜欢曹雪芹塑造的许多人的形象。但是,我比较喜欢李纨这个人物。我不认为曹雪芹是在挖苦这个人物,而只是凭着作家的直觉在书写罢了。

其一,真实的母亲形象。李纨是一个真实的母亲形象。作为母亲,她抚养唯一的孩子贾兰,视为生命。注意生活中的节俭,为以后的日子多考虑,有远见。终于把孩子送进成功的大门。她不仅仅是封建社会母亲的形象,我觉得,就是在今天,生活中的母亲不也是这样吗?这是一个接地气的母亲形象,没有夸张,没有挖苦讽刺。

其二,适应能力极强的母亲形象。她很注意与周围的人相处,是一个适应能力极强、人缘极好的人。作为媳妇,贾母对她好,王夫人对她也不错。作为嫂子,宝玉及黛玉、宝钗等小一些岁数的姐妹也喜欢她,一起玩耍,一起办诗社,一起聊天,一起夜餐,何其乐也。为何有这样的能力?说明她的情商高,善于交际,善于组织活动。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抚养儿子。我不认为曹雪芹是挖苦她。

其三,守节的女人。计算年龄,贾珠走的时候,李纨也就二十岁左右。孤儿寡母,该流下多少眼泪。贾府上上下下,暗流涌动,如何生存,作为寡妇,是非常之难的。作为守寡的女人,她做得很好,没有闲言碎语,何其难也。我看不出曹雪芹在挖苦她,反而觉得,曹雪芹在塑造一个正能量的女人。

其四,理财的女人。李纨是个很会过日子的女人。月钱注意积攒,还会收一些租子,包括有可能会在诗社的运作中,赚一些。平时穿着,注意自己一个寡妇人家的形象。平时用度,也尽可能少花钱。积攒的钱干什么?为了日后的生活,为了培养儿子。贾家被抄,只有她还能继续把儿子培养成功,就说明了一点,会过日子。不像有些人,只管用,不管节俭,寅吃卯粮,哪管以后。所以,我觉得,曹雪芹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是生活中的这一个,节俭有错吗?节俭该受到挖苦吗?曹雪芹绝无挖苦之意。


枝头上的思索


肯定有挖苦因素,曹公不是很喜欢这母子俩。贾兰在书中描写不多,但都不怎么好,头一次在书中露面是拿箭在追射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鹿,被贾宝玉呵止,其心其行可憎。李纨作为荣国府的长孙媳妇,对上不怎么招贾母喜欢,对平辈妒忌王熙凤,对下没看出长嫂对弟妹的关爱。判词里头一句是其生平简介,第二句就不好了,“到头谁似一盆兰”看似是说贾兰的表现,其实是讽刺李纨到后来贾府遭难后根本就不是清心寡欲的日常表现,跟兰花不搭界。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说的是李纨妒忌同是贾府孙媳妇王熙凤的风头和权势以及玲珑八面的做派。冰化了就是水,就是说其实李纨和王熙凤其实地位和处境一样,但冰却非得妒忌水,真是空相妒,属于没事找事。冰是李纨,水是王熙凤。第四句“枉与他人做笑谈”,也是说李纨的所做所为到头来还是被他人当做一个可笑的话题来谈论。所以李纨的判词不好,但李纨在林黛玉死时的表现还是很有长嫂风范的,爱心也是满满的,可惜是在后四十回,后四十回被认定不是曹公写的,这就尴尬了。


用户78352256884


在红楼梦一书中,曹公给不少人下了判词。判词基本上是对一个人一生结局的总结和未来的预测。给李纨的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细读判词,也基本上是这样。李纨是宝玉的嫂子,身世不错,但命薄,丈夫不幸早死,儿子贾兰尚小,孤儿寡母,艰难度日,但李纨是个节妇,才女,将儿子扶养成人,并入仕。子贵母荣,但李纨并不善终,依然难逃封建社会红颜命薄的命运。曹公对其判词,并非刻薄,而是通过李纨判词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命运,同时也反映曹雪芹宿命论: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自己无能为力。尽管儿子当了官,但李纨自己的一生仍然"枉与他人作笑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