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爸妈如此陪伴:苦不堪言,崩溃。教你几招,孩子变独立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一位父亲面对网络授课,自己需要不停地给孩子忙前忙后,自言崩溃,压力很大,甚至做梦梦到所有的老师都来了,围在他的床前,更惊奇的是连体育老师都来了......可想而知,这位父亲的压力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怎样的级别?!


我想这样承受压力的父母还有很多吧!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了我们一掌,让我们措手不及,但是在国家统筹规划下,都在逐渐用各种方式尽量恢复各项工作、学习的正常运转。

学生停学不停课,网络授课提纲上线,显示出强大的功能性。同时我也看到了很多家长的崩溃,他们时不时的发表自己苦闷的心声,尤其是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面对的无不是一个新的挑战。很多家长在、网上、群里互吐苦恼,寻求方法,为此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到大家一些帮助。

特殊情况下,停课不停学,网络学习,需要全程陪伴——家长好崩溃

现在正值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时刻,学校采取了停学不停课的授课方式,因为网络课程的方式,很多家长“不得不”在孩子身边“陪伴共同学习”,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家长需要面对很多:

  • 孩子眼睛健康的问题
  • 电脑、平板、手机上阵的问题
  • 老师要求家长要认真研究网络直播软件,以保证能够正式上课时,能够流畅
  • 低年级的孩子,老师要求家长尽量陪伴,以保证孩子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课
  • 没有家长监督,孩子难以保证认真听课
  • 网络授课可能有的孩子跟不上
  • 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家长也要监督完成
  • 低年级孩子的家长需要把课堂作业(练习)一笔一划的抄下来再给孩子做,几乎每天如此
  • 老师布置的作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需要每科都要记清楚,并且按时发微信图片给老师,以便老师查阅作业完成情况
  • 作为爸妈照顾孩子,同时还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处理,时间、电脑、手机可能会发生冲突
  • 家中有二宝的低年级家庭,爸妈或者要监督一个学习,带领一个更小的孩子,同时小家伙可能会时不时的捣下乱;又或者两个低年级的孩子都要上网课,家长更会手忙脚乱
  • 上课时孩子不能专心听课,家长一肚子气;上课跟不上,一肚子气;回答问题,不会打字或者打字太慢,需要家长帮助打字回答问题,也是一肚子气;写作业、交作业都是家长来做,还要做饭、洗衣、工作、照顾家里的大大小小
  • 有的家长平时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都是“撕心裂肺”的一场激战,何况现在又压下来更多的任务,难以喘息
  • 每天都会血压升升升高
  • ......

以上是我总结的大致几项,似乎网课是给家长布置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而家长必须完成,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面对如此的压力,很多家长叫苦连连,苦不堪言,真的是好崩溃啊!但是孩子毕竟是自己的,如果家长一个懈怠孩子跟不上怎办?

难道这就是事实吗?透过这样的事实还有它的真相吗?


网络学习,爸妈如此陪伴:苦不堪言,崩溃。教你几招,孩子变独立

压力下的挑战,“崩溃”也能变动力

我的一位来访告诉我:“和很多小学低年级的家长一样,我同样面临着‘压力’下的挑战:工作一大堆需要电脑处理,要接待客户,要处理工作,还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准备好网络学习的一切——注册钉钉,提前听课检查网络是否顺畅,提前研究空中课堂使用方法,时刻关注班级微信群老师发的消息,监督孩子上课的状态,保持注意力集中,记作业,告诉孩子写作业,辅导作业,检查作业,交作业,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做饭......简直是苦不堪言!压力越来越大,焦虑、失眠、感觉精神在崩溃......"

我详细询问了这位来访者在和孩子的学习互动中的一些情况,大致总结成以下几项:

  1. 没有想到过可以让孩子们锻炼自学能力,认为孩子还小;
  2. 过度的担心孩子会不认真听课,不敢尝试放松下来观察一下孩子是否可以独自完成一项学习任务;
  3. 拿自己能做到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也做到,但孩子往往做不到,就会爆发自己的坏情绪;
  4. 工作、孩子、生活......很多东西不知道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总是一团糟;
  5. 孩子的事情总是家长亲力亲为,孩子懒得做或者根本不会做,做起来慢吞吞,看着就来气“急死人”了;
  6. 不许孩子玩手机、电脑,自己却可以拿着手机不放(事实是根本放不下手机),时而会和孩子因为手机问题产生冲突;
  7. 情绪是焦头烂额时最大的敌人,尤其是辅导作业的时候,孩子各种磨蹭能把家长“气死”,甚至有的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血压计就放在一旁,辅导作业之前量一遍,写完作业再测量一遍,血压果真蹭蹭蹭的上升;
  8. 本来平时辅导作业就不容易,现在又增加这么多任务,心理自然非常不爽;
  9. 写作业边写边玩,磨磨蹭蹭,半天写不完,家长催,孩子急家长更急,家长盯都盯不住;

......

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成年人的很多“不可以”,正是那些存在于头脑中的不可以,让很多人无法摆脱那份束缚。

对于孩子不敢放手或是不肯放手,总是认为他们还小,离开父母他们什么都做不好,一岁如此、2岁如此、3岁如此......上小学了还是如此,爸妈似乎全能,孩子似乎“无能”。

一大堆的问题,总是告诉自己:孩子大点儿了就好了,幼儿园的时候觉得上了小学就好了,上了小学觉得上了中学就好了,上了中学觉得上了大学就好了,上了大学觉得工作了就好了,工作了觉得结婚了就好了,结婚了觉得有了孩子就好了,有了孩子......这就是很多人真实的生活和感受——压力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越想它离开,它就越会赖着不肯走。

其实,适当的压力还是可以的,可以增加我们的能动性,但是过大的压力无法排解确实非常难受。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改善我们的思维模式的话,未尝不会是我们在压力之下的一次重新定义:是否可以把这些压力变成一种新的动力呢?!


网络学习,爸妈如此陪伴:苦不堪言,崩溃。教你几招,孩子变独立


合理安排,自我减压,赢得“压力保卫战”

人在压力状态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出现一些情绪的体验,这是很正常的,如果只是一些小范围的波动,而且一段时间之内可以自我调节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无法自行恢复,甚至还会出现大范围的扩散情绪的话,是有必要做一些心理咨询工作的。

条理性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孩子的学习时间,可以做一个工作计划,觉察一下自己的心理承受压力度,在适度范围内完成统筹工作,一旦感觉有压力的时候,给自己减压。

学习分类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和工作。在休息和忙碌之间合理转换,需要持续的练习。

增加自己内心的弹性,相信自己有能力安排好工作、生活和孩子的学习。

知道和自己面临相同状况的家长还有很多,你不是孤军奋战。

寻求家人的帮助,可以分工合作孩子的学习情况。

增加思维的灵活性,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有些事情是可以改变的。

让自己学会放松,给自己适度减压。

相信自己有协调能力。


网络学习,爸妈如此陪伴:苦不堪言,崩溃。教你几招,孩子变独立


面对现实,做到“双向养育”,训练独立学习习惯不可少

如何养育孩子学习的独立性

  1. 提前要和孩子做一个约定:约定好要按照在学校课堂时的纪律上网络课(这些纪律老师已经很好的给孩子们做了训练,家长可以默默地观察孩子的执行情况);
  2. 告知孩子:上课期间如果违反2次纪律的话,就停掉本节课,不许再跟着这次直播学习了,去玩,玩够了再学习,但是需要自己看回放;
  3. 告知孩子:听课的是孩子,不是爸妈,每节课的知识点需要在课下给爸爸妈妈叙述一遍;
  4. 老师留的作业要尽量让孩子自己记下来,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可以把作业帮孩子条理清晰的打印出来或者写下来,让孩子自己去认读,不认识的字让孩子注音,做完一项让孩子自己做个记号,直到全部完成,家长只是辅助,最后检查一下完成情况;
  5. 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负责任;
  6. 电脑、手机或平板的使用教给孩子,让他们能够独立操作,不用担心他们会不会的问题,多训练几次,他们能做到比大人还精通;
  7. 要有纸质的课程表,贴在墙上或者显眼的地方,告诉孩子要熟悉课程表,上课内容以及上课时间都需要孩子独立记住;

如何养育自己的独立性

  1. 首先父母允许孩子独立,孩子独立也是父母独立,起床、穿衣、洗涑、吃早餐是一个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程序;
  2. 规条的独立性:家长要少说多做、多观察,孩子的自律性是需要父母帮助塑造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需要遵守的“纪律条约”,时间可以试行一星期,针对其中的不足或者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整理并且双方一起来制定,最好是让孩子多制定一些,并且能够记录下来,这个过程需要持续性的修改磨合(此项适用于所有年级的家长,也适用于所有规条的制定);
  3. 奖惩的独立性:适当惩罚(在不伤害孩子的情况下),适当奖励(过多的奖励也会出现相反的作用),需要家长注意的是保持自我情绪的稳定性;
  4. 情绪的独立性:家长看到、听到孩子能激发自己负性情绪的行为、语言的时候,要觉察自己的刺激点是什么,即使不能控制爆发了负性情绪,过后也要觉察自己的刺激点,并且能够总结一下,以恢复情绪的稳定性,这是一个新行为的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磨合;
  5. 自我与孩子分化的独立性:自己的工作是自己的,所以要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合理安排时间,同时孩子学习的时间是孩子的时间,要允许各自有各自的独立空间和时间;
  6. 思维模式的独立性:孩子的思维模式和大人不一样,要多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用孩子的思维模式思考孩子的行为、语言;
  7. 沟通的独立性:沟通是一门技巧,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此项需要持续的练习;
  8. 玩和游戏的独立性:允许孩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有自己玩的时间和空间;
  9. 家长权威的独立性:做为家长是需要有权威的,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说第一遍的时候,立刻行动”,“不要和爸爸妈妈争辩”(这句话对教育叛逆的孩子很重要), 同时要倾听孩子的观点,而且要分辨孩子在说话的时候,哪些是在陈述自己的观点,哪些是在争辩。同时要告诉孩子”作为父母,我们想倾听你的观点,但是争辩意味着你重复自己的观点”;
  10. 界限的独立性:孩子和父母、夫妻等等都需要一定的个人的时间和空间的隐私性;
  11. 允许孩子生活能力的独立性:低年级的孩子可以自己洗内衣、袜子,整理自己的衣物等,父母尽量退出,关注下孩子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高年级的孩子可以更多的培养生活能力的独立性,家长要适时的退出孩子的部分生活;
  12. 离开手机”独立生活“的独立性: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实,家长对于手机的依赖会影响到孩子的依赖;


网络学习,爸妈如此陪伴:苦不堪言,崩溃。教你几招,孩子变独立


玩一玩“上学小游戏”

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家网络学习,家庭的氛围、环境和学校不一样,可以给孩子划分一个空间作为学校、教室。要求孩子每天把书包整理好,“按时上下学”,作息时间按照学校规定的就可以:

  1. 早上吃完早餐,让孩子背上书包“去上学”,可以在家中多走几圈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2. “到达学校门口”和爸爸妈妈再见,进入“学校”——“班级”,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等待老师开课;
  3. 家长可以客串不同的老师,增加一定的权威性;
  4. “中午放学”接回家;
  5. 下午继续“上学游戏”
  6. “放学”接孩子回家。


网络学习,爸妈如此陪伴:苦不堪言,崩溃。教你几招,孩子变独立


此文主要写给小学低年级的家长,同时对于其他年级但是没有学习独立性的孩子也会有到帮助,亦或是平时学习不能独立的孩子也可或得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