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歪头”不是萌,要警惕小儿斜颈

有些妈妈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发现宝宝只愿吃奶同一边。或者在帮宝宝洗澡时,触摸到颈部有硬块。又或者观察到宝宝不管在什么姿势下头总是习惯转向同一侧,一旦出现这些情况,那么宝宝可能有斜颈了。

小儿斜颈,医学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 ,导致缩短,颈部向一侧编斜畸形,同时伴有脸部发育受影响,小于对侧,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


小儿斜颈有以下几种类型:

姿势性斜颈:与抱宝宝或者哺乳时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关;

肌性斜颈:臀位、产伤、感染等有关;

骨性斜颈:颈椎先天发育畸形(如半椎体畸形等)导致骨性颈椎侧弯;

斜视斜颈:为降低斜视带来的视物不适而头颈偏斜,也可继发斜颈。

宝宝“歪头”不是萌,要警惕小儿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目前仍未明了。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压力异常或胚儿胎位不正是产生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主要原因

1.分娩时被损伤,一侧胸锁乳突肌因产伤致出血,形成血肿后机化,继而挛缩。

2.宫内胎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承受过度的压力,致局部缺血,继而过度退化,为纤维结缔组织所替代。

3.因产伤引起无菌性炎症,致肌肉退行性变和瘢痕化,而形成斜颈。

4.出生时胸锁乳突肌内静脉的急性梗阻有关。

5.此症有1/5的患儿有明确的家族史,故认为其的发生同遗传有关,且此类患儿常合并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其他部位畸形。

6.颈椎先天发育畸形(如半椎体畸形等)导致骨性颈椎侧弯。


宝宝“歪头”不是萌,要警惕小儿斜颈

姿势性斜颈:多见小于2个月的小婴儿,在这个发育阶段,宝宝颈部肌肉发育尚未完善,还不能很好控制头颈姿势,随着宝宝的发育及母亲改变抱孩子的习惯多会自然好转。

斜视斜颈:通过矫正斜视来达到视物适应,就会好转。

肌性斜视:婴儿期采用保守治疗,大多数疗效满意。1岁后,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则采用手术治疗。一般认为3岁以上,面部畸形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宝宝“歪头”不是萌,要警惕小儿斜颈

斜颈危害主要是影响了患儿的进一步的发育,尤其是颈部肌肉力量的不对称,导致患儿会出现一些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障碍。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影响患儿的气管和食管功能,影响到患儿的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因为脖子歪,身子也会跟着歪,尤其是在看东西或者工作的时候,姿势不良就可能会引起脊柱的变形,从而会使脊柱侧弯或者脊柱曲度改变。

所以一旦发现宝宝出现斜颈,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总抱着“宝宝长大后就会好”的心态,这是不正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