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歪頭”不是萌,要警惕小兒斜頸

有些媽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發現寶寶只願吃奶同一邊。或者在幫寶寶洗澡時,觸摸到頸部有硬塊。又或者觀察到寶寶不管在什麼姿勢下頭總是習慣轉向同一側,一旦出現這些情況,那麼寶寶可能有斜頸了。

小兒斜頸,醫學稱先天性肌性斜頸(俗稱“歪脖子”),是由於一側胸鎖乳突肌纖維性攣縮 ,導致縮短,頸部向一側編斜畸形,同時伴有臉部發育受影響,小於對側,嚴重者導致頸椎側凸畸形。


小兒斜頸有以下幾種類型:

姿勢性斜頸:與抱寶寶或者哺乳時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有關;

肌性斜頸:臀位、產傷、感染等有關;

骨性斜頸:頸椎先天發育畸形(如半椎體畸形等)導致骨性頸椎側彎;

斜視斜頸:為降低斜視帶來的視物不適而頭頸偏斜,也可繼發斜頸。

寶寶“歪頭”不是萌,要警惕小兒斜頸

先天性肌性斜頸的病因目前仍未明瞭。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子宮內壓力異常或胚兒胎位不正是產生先天性肌性斜頸的主要原因

1.分娩時被損傷,一側胸鎖乳突肌因產傷致出血,形成血腫後機化,繼而攣縮。

2.宮內胎位不正,使一側胸鎖乳突肌承受過度的壓力,致局部缺血,繼而過度退化,為纖維結締組織所替代。

3.因產傷引起無菌性炎症,致肌肉退行性變和瘢痕化,而形成斜頸。

4.出生時胸鎖乳突肌內靜脈的急性梗阻有關。

5.此症有1/5的患兒有明確的家族史,故認為其的發生同遺傳有關,且此類患兒常合併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等其他部位畸形。

6.頸椎先天發育畸形(如半椎體畸形等)導致骨性頸椎側彎。


寶寶“歪頭”不是萌,要警惕小兒斜頸

姿勢性斜頸:多見小於2個月的小嬰兒,在這個發育階段,寶寶頸部肌肉發育尚未完善,還不能很好控制頭頸姿勢,隨著寶寶的發育及母親改變抱孩子的習慣多會自然好轉。

斜視斜頸:通過矯正斜視來達到視物適應,就會好轉。

肌性斜視:嬰兒期採用保守治療,大多數療效滿意。1歲後,若非手術治療無效則採用手術治療。一般認為3歲以上,面部畸形難以完全恢復正常。


寶寶“歪頭”不是萌,要警惕小兒斜頸

斜頸危害主要是影響了患兒的進一步的發育,尤其是頸部肌肉力量的不對稱,導致患兒會出現一些身體和心理方面的障礙。嚴重的情況可能會影響患兒的氣管和食管功能,影響到患兒的呼吸和消化系統的功能障礙。因為脖子歪,身子也會跟著歪,尤其是在看東西或者工作的時候,姿勢不良就可能會引起脊柱的變形,從而會使脊柱側彎或者脊柱曲度改變。

所以一旦發現寶寶出現斜頸,一定要及時治療,不要總抱著“寶寶長大後就會好”的心態,這是不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