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真實情況怎樣?

月夜涼太


東漢王朝分崩離析,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並不是因為張角的黃巾起義,而是因為以上劉焉的這段建議。

所謂的平定黃巾之亂,其實是指消滅了黃巾軍的主力,以及首惡張氏三兄弟。但實際上,此後的幾十年間,各種各樣的黃巾餘黨層出不窮,禍亂四方。

因此,時任太常的劉焉向朝廷建議:將刺史改為州牧。

這個提議,直接導致了漢末的軍閥紛爭。具體原因何在,我們今天試著來解釋一下。

首先,我們要解釋一下行政區劃這回事。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推行郡縣制,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三十六個省。

三十六是一個很好的數字。為什麼呢?因為秦漢之交,數字以六為尊,所以才會有秦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鑄金人十二、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等等。甚至於在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作為全書總綱的本紀都是十二篇。此外,他還有一篇表,叫《十二諸侯年表》(裡面有十三國)。

  • 秦郡的實際數目,歷來眾說紛紜。但是“秦三十六郡”是最初的說法,是郡縣制在全國獲得成功推廣的標誌,流傳也最廣,故我們採用此說。

當然,這只是表面的好處。真正的好處在於,三十六這個數字不多不少,作為中央下一級的行政區劃,很便於中央管理。多了,管理起來很困難;少了,又容易造成地方集權。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東漢時候,郡以及同一級的國,逐漸發展到了九十八個。這時候,中央直接管理起來就很是不便了,但是又不想過度分權,怎麼辦呢?於是便產生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設立刺史。

具體而言,就是將天下的近一百個郡,劃分為十二個刺史部及司隸校尉部。在郡中,行政依然由郡太守負責,但諸如郡中官員考察、地方風化、稽查捕盜等行為,則上歸由負責該郡的刺史負責。

這一制度在漢武帝時期設立,到東漢時職權設置已經十分成熟。一直到黃巾之亂以後,其運轉才出現問題。

承平之世,儘管刺史的職責之一是捕盜,但所謂的盜賊團伙能上百人就不錯了,刺史只要帶點正規軍,消滅這群貧困人口是分分鐘的事。可黃巾之亂以後,情況大有不同。地方上動輒就有幾十萬的黃巾餘黨,刺史手裡那點人,對上了簡直就是羊入虎口。下面的郡守倒是有兵,但是一來兵力不足,二來地方官雖然守土有責,卻沒有剿匪的義務。所以大部分時候,郡守只要把黃巾賊趕出本郡地界,就完事了。

劉焉的提議,正是針對這樣的現狀而提出。他建議將刺史改為州牧,最大的區別,不是州牧的爵位提升了,而是職權發生了變動。以前郡為一級,行政直接向中央負責;如今卻是降了一級,改為向州牧負責。

也就是說,在國家本來的兩級行政體系中,硬生生的又插入了一級,郡縣制變成了省-市-縣制。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一州之內,權責得到了統一,有利於剿滅黃巾餘黨。但問題在於,這項制度,也直接造成了軍閥的割據。

最初中央在劃分行政區劃時,就是考慮到防止地方坐大,才把郡國刻意劃小。中央寧願面對近百個郡國,也不願意將其合併,本來就是強幹弱枝之計。如今為了平叛,反其道而行之,給大漢朝的統治帶來了極大隱患。

當然,剛開始的時候,這種隱患並不明顯。畢竟,州牧的任命還是掌握在朝廷手中的。

但是,馬上就不是了——這個鍋,我們有請董卓來背。

袁紹召集諸侯反董卓,董卓為了避其鋒芒,從洛陽遷都長安。以此事為標誌,中央從此再無力號令地方。通俗的說就是:此前中央任命的官職,任命了就是任命了。但從此以後,中央再做任命,地方就不一定接納了,而是看誰的拳頭更硬一點。

所以我們才能在《三國演義》裡看到陶謙與劉備的私相授受。當時的真實情況是,陶謙一死,地方官吏就把徐州牧的印信直接送給了劉備。劉備呢?給朝廷寫了一封信,然後就大搖大擺的當起了徐州牧。而劉焉之所以給朝廷提出“改刺史為州牧”的進言,本身也沒安什麼好心。他打著為大漢朝著想的名義,實際上是因為自己看中了交州。這個時候,有人跟他說“益州分野有天子氣”,他便又轉而求取益州牧的位置。後來的歷史我們就都知道了:劉焉最終獲任,並在死後將這個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劉璋。再後來,就轉到了劉備的手裡。

董卓自己,在進京之前,便是幷州牧。

那其他的地方呢?答曰:董卓自己送人了。

在廢立了皇帝以後,為了換取官僚集團對自己的支持,董卓任命了一大票的士人為地方官。

結果,這些人一到地方上,就馬上和袁紹串通起來,聯合反董。“初,卓信任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等,用其所舉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張邈等出宰州郡。而馥等至官,皆合兵將以討卓。卓聞之,以為毖、瓊等通情賣己,皆斬之。(《三國志·魏書·董卓袁紹袁術劉表傳》)”

流氓沒文化,始終是個硬傷。

說完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肇始。接下來,個人想說說“土崩”和“瓦解”之間的區別。

這兩個概念,由《漢書》裡一個叫徐樂的人提出。此人無生卒年月,無生平事蹟,只留下了一封奏摺。但因為這封奏摺寫得實在是太好太好,因此經班固之手得以流傳至今。

奏摺裡,徐樂提出了兩個概念:一個叫“土崩”,另一個叫“瓦解”。土崩瓦解,於今人而言,無甚區別,但在徐樂的奏疏中,差別巨大。

  • 什麼叫土崩?

徐樂舉了秦末的例子。他認為當時百姓流離失所、困苦不堪,對統治者怨聲載道而上層卻不知;地方上,也是行政混亂,道德淪喪。正是因此種種,才會有陳勝的揭竿而起,然後遍地星火燎原。(“秦之末世是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亂而政不修,此三者陳涉之所以為資也。此之謂土崩。”)

  • 什麼叫瓦解?

徐樂舉了七國之亂的例子。七國雖然兵多將廣,糧草精足,但是,他們上得不到其他諸侯的支持,下沒有普通百姓的響應。面對朝廷的大軍,自然容易敗亡。(“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竟外之助。此之謂瓦解。”)

不準確的概括一下就是:“土崩”,是中央對基層組織能力的喪失;“瓦解”,則是對中層控制能力的喪失。

那麼東漢末年,屬於哪一種呢?

前篇文章我們提及了黃巾之亂,看上去很像是“土崩”。張角披著宗教的外衣,在全國範圍內都形成了巨大的組織能力。

但實際上,東漢的滅亡,是“瓦解”。

董卓以後,軍閥割據要津,招兵買馬,擁兵自重。運氣差的,在混戰中身死族滅,如袁氏兄弟;運氣一般的,四處征伐,三分天下有其二,這是曹操;運氣好的,則守著一塊地從始到終,譬如孫權;當然,還有運氣好到爆的,五十多歲了,人生居然還能煥發第二春,從一無所有到絕地大反擊,這就是劉備了。

縱觀三國的軍閥混戰,除了劉備等寥寥幾人,你會發現,其餘都是體制內的官僚,如曹操、袁紹等,他們很早就在朝廷內任職。說白了,他們用以爭奪天下的資本,基本上都是公款公物。

這也是三國混戰近百年方能統一的原因之一。其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根據地,期間大部分的戰爭都只是局部戰爭,勝敗與否,無傷全局。但是就倆字:混亂。


大寶劍侃歷史


中國歷史上每一次分裂和戰亂都直接導致大量人口消滅和伴隨的巨大物質財富的毀滅,三國時期是更是中國人口的一個低谷。資料庫中,我們瞭解到公元157年東漢人口達五千六百多萬,大動亂後公元260-28O年,魏、蜀、吳三國人口可能總數才七百六十餘萬,不及原來的七分之一。但也有人認為三國時人口雖然銳減,但應該不會低於1000萬,因為有很多“部曲”是不計入官方人口統計的。(來自·幻劍書盟)

史書公認僅曹操破徐州一次坑殺江淮難民就達數萬口,竟至‘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192年,董卓部將李隺、郭汜攻破長安,‘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隺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飢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兩年間數十萬戶人聚居的繁華地區竟然所剩無幾,一片荒涼。劉協逃出長安後,住處是以荊棘編的門戶,宮女缺衣食,許多餓死途中。隨駕官員出門打柴,往往倒斃在路邊。袁紹軍隊在河北,有時靠桑椹供食。袁術軍在江淮,不得不以蚌蛤充飢。更有甚者,孔融曾為人吃人制造理論根據。他說吃不認識的人,就好比吃猩猩吃鸚鵡。程昱向曹操提供的軍糧中就夾有不少人肉乾。全國各地都是十室九空。(來自·幻劍書盟)

以下是一段漢朝人口綜述:(來自·幻劍書盟)

兩漢時期漢代的人口調查皆為戶數和口數並列。口賦(算錢)是國家的主要收入,戶賦則指定為列侯、封君的收入。《漢書·地理志》記載了西漢末元始二年103郡國戶口數總共為戶1235.6490萬,人口5767.1401萬。如以秦嶺淮水為南北界線,北方人口占4/5弱,南方人口占1/5強。如以漢武帝時所置14個監察區來劃分,戶數超過百萬,口數超過5百萬的有司隸和豫、冀、兗、青、徐五州,都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大致相當今陝西關中平原和黃河下游的冀、豫、魯和皖、蘇的淮河以北地區。人口總數佔全國的55%。關中平原人口最集中的是長安附近,密度約達到每平方公里千人,為全國之冠。其次是太行山以東平原地區,除了魯中山地、膠東半島和濱海地區外,人口密度估計也在每平方公里百人以上。由此而形成二條人口比較密集的帶狀地區。東西向的是自京兆(長安)—河南(雒陽)—陳留—濟陰(定陶)—山陽—東海;南北向的是自清河—魏郡—河內、河東—河南—潁川—汝南。這種分佈顯然與交通路線有關。長江流域人口集中在成都平原、南陽盆地和太湖平原,這無疑是由優越的自然環境所促成的。(來自·幻劍書盟)

西漢末年的戰亂,中原人士開始向長江流域遷徙,更遠的還到了嶺南地區。同時南方經(來自·幻劍書盟)

濟進一步得到開發,人口顯著增加。據《後漢書·郡國志》所載永和五年(140)的版籍,全國有戶933.6665萬,人口4789.2413萬。秦嶺淮河以北人口占3/5,以南佔2/5。戶數超過百萬,口數超5百萬的有豫、荊、揚、益4州,除了豫州外,其餘3州均在長江流域,其戶數佔全國的42.2%,口數佔全國的37.26%。可見經過了138年,南北人口的分佈起了顯著變化。與西漢末年人口相比,揚州增加了1/4,荊州和益州都增加了一倍。其中增加最顯著的南陽郡(南陽盆地),人口從194萬(尾數不計)增至244萬,零陵郡(湖南南部湘、資、瀟水流域)從14萬增至100萬,長沙郡(湘、資水中下游流域)從23萬增至105萬,豫章郡(今江西省)從35萬增至166萬,巴郡(四川東部)從70萬增至108萬。可見南方人口的增加除了北方人口南移外,還由於原來中原王朝勢力不及的地區深入開發的結果。而黃河流域除了少數幾個郡國外,人口普遍減少。(來自·幻劍書盟)

根據各處收集到的材料,人口數如下:(來自·幻劍書盟)

公元105年(東漢永興元年)5325(來自·幻劍書盟)

公元122年(東漢延光四年)4869(來自·幻劍書盟)

公元140年(東漢永和五年)4915(來自·幻劍書盟)

公元156年(東漢永壽二年)5649萬(來自·幻劍書盟)

三國鼎立局面穩定後,遷往遼東的往往復歸故土,而遷往南方的大多定居下來。以後魏蜀吳三家為了充實各自統治區內的實力,利用政治手段強迫人民遷居其統治中心的周圍。如建安末曹操討張魯,進入巴東、巴西郡(今川東),勸誘當地人民8萬餘口遷至鄴、洛陽;繼而曹既平張魯,遷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三輔。曹丕建都洛陽,徒冀州5萬戶士家以實河南。魏滅蜀後將蜀人3萬家遷往洛陽和關中。東吳孫權在建安年間連續西征盤居在長江中游的江夏太守黃祖,虜掠男女數萬口遷至江東。劉備入蜀帶去了大批荊州人士,以後幾次北伐南征,也遷民於成都平原。此外,東漢末年,北方烏桓、鮮卑逐漸入居中原,散佈於沿邊諸郡。匈奴入居汾水流域的就有3萬餘落。東吳征服山越後,也將越人從山區遷至平原,總數約有10餘萬人。(來自·幻劍書盟)

魏、蜀、吳三國人口比較,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吳國有52.3萬戶,230萬人,,魏國有103萬戶,443.28萬人;三從兩點變化得知蜀國每戶大約有3.4口人,;吳國每戶大約有4.3口人,魏國每戶大約有4.3口人,四通過比較三國人口統計,得知三國中魏國人口最多,吳國其次,蜀國最少。三國的政治經濟歷史,得知魏國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當然也是人口最多的,在當時三國鼎立的局面下,魏國也是最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事實上三國時期各國的常備兵維持一般都不超過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這也是一個基本的規律,只有蜀國例外,卻也相差無幾,蜀滅時只有二十三萬戶,九十四萬人,只有兵十萬多一點。吳滅時約四十餘萬戶,二百三十萬人,有兵二十餘萬。蜀漢在三國後期軍事上比較活躍,但蜀漢發展至後期,人口不足百萬。也就是說要用10萬兵的話,則10個人中要有一個當兵,老幼婦女去掉,只選青壯年,比例要達多少?還要不要發展生產?歷史上(正史)的諸葛北伐,每次都不超過五萬人。此時孫吳有兵23萬(230萬人口)。曹魏有兵50萬(443萬人口)。魏蜀實力相差懸殊,正史上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總兵力加起來都沒有30萬。最多的一次6萬,最少的一次萬餘。蜀國人口不過百萬,能拖起10萬軍隊都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諸葛亮的最大活動兵力不會超過6萬。魏國的西線防禦兵力在20萬左右。(曹真一路近10萬,司馬懿和張頜領另外10萬。活動兵力在15萬左右。){個人意見}諸葛的北伐,所謂“統一中原,恢復漢室”實際上已經是個口號而已,其自己也知道。真正出兵的目的,在壟。此時荊州已經失守,按其所謂隆中對的戰略意圖最後一絲希望也已消失。取壟在戰略態勢上有所改善,不至困向一隅,坐以待斃而已!歷史只相信實力,無論是財力、物立、人力,蜀漢已是遠遠落後於其他兩方,只能寄希望於孫氏聯盟才能得以苟延殘喘。但是無疑,統一的重任他們是沒份的。(來自·幻劍書盟)

史書上記載的三國著名大戰實際兵力如下:(來自·幻劍書盟)

官渡之戰,曹操”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袁紹”眾十餘萬”;(來自·幻劍書盟)

火燒新野,認為曹仁兵力至多8千人(無史書記載)。(來自·幻劍書盟)

赤壁之戰,曹操十五六萬,孫權五萬,劉備一兩萬.<<三國志>>記載詳細。(來自·幻劍書盟)

夷陵之戰,陸遜統率的吳國抗蜀軍:兵力5萬。(《資治通鑑》、《三國志吳主傳》、《陸遜傳》均有記載);蜀軍的總兵力在7.2萬左右(不包括趙雲軍),其中在夷陵地區作戰的有5.9萬人。戰敗後,劉備退回永安有2.3萬兵防守。(來自·幻劍書盟)

六出祁山,每次都不超過五萬人。(來自·幻劍書盟)

可以想象我們中華民族為何在那個時期有發生“五胡亂華”之事,心酸啊。


桔子吳


小時候,每當讀到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總會不自覺地跟著頌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加上《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容易就將三國解讀為一個英雄的時代,一個令人無限嚮往,可以建功立業的大時代,一個美好,甚至可愛的時代。然而隨著年齡長大,看了更多書才從字裡行間中發現很多問題,比如,三國真的很美麗嗎?

不。

後來,我認為三國是令人痛苦,沒有人性的年代,既是五胡亂華的根源,也是視百姓如草介的世家殘暴統治中原的時代,更是人命不如豬犬的灰暗期。

一、三國是世家橫行的時代

戰國中後期開始,世家階層逐步興起,經過秦與西漢時期多年發展甚至達到佔州據郡的地步。

他們,擁有廣闊土地,眾多農奴,強大私兵,堅固塢堡,以及難以統計的財富。隨著對政權的控制力量逐步加強,世家漸成集官僚、地主、商人、士子為一體,大小不等的“強宗大族”,

這些大大小小的世家豪強,不僅僅廣有財富人口,還掌握著“清議”和輿論。

掌握清議和輿論即是控制了整個國家的意識形態,進而對國家大政進行深刻影響;成為豪強,即是控制國家的整體經濟命脈,更可以擁有強大的私人武裝。

進,可以威脅各級政權,甚至爭鼎天下;退,可以為禍鄉里,據堡自守。

除此之外,世家還擁有對政權體系的巨大影響,即利用察舉徵辟制獲得更多官職,最多的出仕機會,從而壟斷政權。

原因很簡單,新建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本身就是南陽的世家大豪強出身,他建立的東漢政權又怎麼會不是世家縱橫的天地呢?

東漢中期開始,世家權勢漸漸膨脹,加之皇帝賣官的三公常價5000萬錢非鉅富家族難以支付,所以世家逐步分化形成等級,與外戚,宦官共同構成東漢政權的三大支柱。

東漢王朝的帝國大廈既是這三根柱子撐起來的,那就應同舟共濟才是。

然而,事情遠沒這麼簡單。

既然外戚是皇親國戚,而雞犬升天的事古今中外就沒有少過。東漢皇帝多年幼繼位,相繼出現六次太后臨朝稱制的不正常局面,均以太后兄弟做大將軍掌軍權,以其他子弟及閘生來掌握各顯要官職以控制政權。手上沒有任何權力又逐步成長起來的小皇帝當然不高興,而要在外戚專權的危局下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能幫忙的只能是身邊最親近的宦官。宦官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當然去會幫皇帝奪權甚至是殺掉外戚。

因此東漢中後期不斷上演近乎相同的歷史劇本:皇帝早死,太后在世家大臣支持下臨朝稱制,太后子弟擔任大將軍控制政權。小皇帝成長起來,依靠宦官支持發動政變奪回政權,殺光外戚。然後小皇帝更加信任宦官,放縱淫樂,早死於內廷。新的外戚再次掌握政權,嚴厲壓制宦官,更緊密地控制政權,而新的小皇帝又在太后及外戚的壓力下逐步成長,結果就是愈加信任宦官,醞釀著下一次的皇帝在宦官支持下奪回權利的政變。以此往復。

所以外戚與宦官是不互溶的,是充滿鬥爭性的。

在外戚與宦官的激烈鬥爭中,世家通常是略偏向於外戚的。於是,漢靈帝去世後,以袁紹為代表的世家即聯合以何進為代表的外戚,與宦官集團進行了一場殊死搏鬥。最終宦官在巨大壓力下率先誘殺何進,袁紹則趁機屠殺宦官和外戚的殘餘力量,外戚與宦官也就同歸於盡了。

外戚與宦官的同歸於盡,令東漢政權原本保持危險平衡的三大支柱去掉了兩根。

然而,不似袁紹原本預想的那樣, 由世家來掌握一切,因為大軍閥董卓來了。

董卓成為全民公敵後,因十三路諸侯“以下反上”所謂聯合討董行為的直接推動,東漢政權屬下無數大小軍閥,宗室兼軍閥、世家兼軍閥、官僚兼軍閥皆趁機興起。

一方面,州牧、刺史、太守,甚至縣令都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另一方面,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強趁機大肆招兵買馬,佔山為王。東漢歷史由此正式進入軍閥時期,繼而逐步演變為世家禍亂天下的時代。

而當時的地主階級主要依據家族傳承、政治影響力,掌握的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大小分為下列幾個大的等級:

1、中央世家

以袁、楊、荀為代表。這一等級的強大家族,世代掌握中央政權,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擁有最強大的軍事、經濟力量及最廣泛的政治影響力。

如汝南袁家。

始自袁安於漢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任司空至207年大將軍袁尚死,142年間,袁家竟然連續六代都有子弟任職三公這樣的第一等要職。

同時袁家還擁有廣闊土地、山林、湖泊、河流,掌握著無可計數的錢財,訓練有素戰鬥力強大的私兵部曲已不下5萬,徒附則有近30萬之多。

可想而知,這是個怎樣“輝煌”的家族?

2、州郡世家

完全控制一郡甚至數郡,對州政有極大影響力。如徐州陳曹趙,荊州蒯蔡黃,江東顧陸張朱,益州張秦等。

這一等級的世家,力量強大,是三國戰爭的絕對主力。

曹操也出身這一等級。曹操祖父是大宦官曹騰,爵費亭侯、職大長秋,加位特進。歷四位皇帝,推薦了一大批知名人士如虞放、邊韶,延固、張溫,張奐,堂溪、趙典等,形成勢力強大、影響力極其廣泛的龐大家族。曹操父親曹嵩是曹騰養子,憑藉曹騰的財富、權勢及人脈很快晉升到司隸校尉這樣的顯要職位,任過大司農、大鴻臚,代太尉,同樣是位列三公的權勢人物。

曹、夏侯兩家則是曹操起家的最基本倚仗,曹洪投靠時拖家帶口幾千人,曹操如果沒有最基本的錢糧土地,這些親戚都養活不了,還怎麼去參加爭霸戰爭?

3、縣鄉世家

控制一鄉、數鄉或至一縣、數縣。

這一等級的世家本錢小,投資少,如許諸張飛等都在戰爭中獲得晉升。當然,如果沒有戰亂,小世家們永遠沒有機會向上晉升家族地位,所以這是小世家拼命依附於上中世家參加爭霸戰爭的主因。

這一等級有個特殊的成功家族,江東孫氏。

嚴格來說,吳郡孫家只能算小世家的中位,否則不會與並不真正服從的江東四大家族明爭暗鬥近百年時間。而孫家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前兩代君主的個人能力,不過即便孫策橫掃江東時的對手也都是能力相對不怎麼樣的劉繇、嚴白虎等人,我們假定,如果孫策進攻江東時面對的是曹操甚至劉備,會是個什麼結果?

4、皇族世家

除三等世家外當然還有皇族。這是依靠自身政治地位獲得強大力量的特殊軍閥集團,如荊州劉表,益州劉焉、揚州劉繇、幽州劉虞、兗州劉岱。因此,出身寒微的劉備拼命自稱“漢景皇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當然是為了擠入皇族圈子,提高自己的身份和政治吸引力。

5、寒門

寒門聽起來就是寒酸之意。

家中沒有幾畝地,徒附不過七八戶,祖上也許做過什麼官,有一點文化底子,但近幾十年沒什麼人出人頭地,比如郭嘉。賈栩也算。

或以自身武力獲得晉升,如徐晃、張(聶)遼。

為了爭取晉升,寒門是世家爭霸天下的幫兇。

6、世家形成壟斷的真正原因

原因簡單得只需要一個字來描述—書。

大家知道,電子設備發明前,書是獲得文化、掌握文字的必要條件。而在發明活字印刷術前,即便隋唐盛行的雕版印刷技術實際也不能起到擴大教育面的作用。

對於漢字這樣表音表意的非字母文字,沒有拼音與字典的情況下需口口相傳並最終熟記書寫才能掌握讀音與含義。

啟蒙老師問題暫且不說,南北朝以前,書寫文字只能用絹布或著繁重的竹(木)簡。

絹布不用說,成本太高。不過,即便就算是最便宜的竹簡,其實也真的不便宜。

一片竹簡只能寫6至10個字,有錯誤還得用刀刮掉才能重寫。而碗口粗的一根竹子,即便10節,每節分8片,平均下來只能寫五六百字。十多根竹子也就是一小片山頭的竹子砍回家分片,煮透,去青,去水,晾乾,磨平,揉制,穿孔,書寫,裝訂,這麼多程序下來,1個人需1年時間才能製做出一本5000字的書,這還僅僅只是“一卷”

這還沒有計算防蟲、防潮這些的後期維護方面的費用。

算上人工,筆墨及更換錯誤的代價,這書,已是天價。

古人說學識淵博叫讀書破萬卷和學富五車。那末這個讀萬卷書、裝滿五輛車的書,需何等樣財富才能達到?

所以,當時多數寒門地主家庭也讀不起書。

書實在是太貴了,自然掌握在世家和皇族手中。

沒有書,當然就是文盲。

文盲肯定沒有做官(不是吏)的資格。因此即便多數寒門地主也只能擔任基層的低等職務,然後依舊是寒門。他們或者被吞併,或者逐步降至平民,極少能晉升為世家。

因此,書掌握在誰的手上,誰就能壟斷出仕權。

因此,書是世家壟斷官職,進而壟斷財富、人口、政權的終極武器。直到大規模印刷成為可能,才徹底埋葬了世家對書的壟斷。這也是當我們祖先用紙來印刷書籍後,世家階層為什麼就開始逐步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者說,對比什麼皇權擴張,相權削弱的因素,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才是世家消亡的真正原因。

所以,三國是世家馳騁的牧場,更是底層百姓的煉獄。

7、世家操縱下的三國軍閥

三國時期,幾乎每一個割據力量,每一場戰爭後面,都有世家操縱的影子。

袁紹起兵時,不過小小渤海太守,短暫兩三年就成為佔據冀並青三州的大軍閥,帳下謀士如雲,良將如雨,帶甲百萬雖沒有,三四十還是有的。其家族的巨大財力、人力、物力及政治影響力是最主要的原因。

即便孫策也一樣。

194年過江時不過千把軍隊,三五百賓客,即便孫策有勇有謀,個人能力強,但周瑜及叔父丹陽太守周尚、魯肅吳景這樣中等世家的鼎立支持,張紘朱治等大世家或明或暗的幫助都是不可抹殺的。

如周瑜就領丹陽軍及部曲數千人來投。

舅家吳景更不說了,好歹郡守,私兵自不會少。

不然孫策怎可能憑藉2000人5年橫掃江東?

至於劉表,真的是“匹馬定荊州”嗎?

如果沒有蒯蔡兩家的幫助,如何“使(蒯)越遣人誘宗賊,至者五十五人,皆斬之,襲取眾多,或既授部曲”,進而掌握州政?

劉表自然要感謝兩大家族,以軍權託蔡家,以政權託蒯家。這是對兩大家族支援劉表控制整個荊州的回報。不過他所倚仗的兩大家族最終還是出賣了自己的幼子,不做抵抗就迅速投降曹操,決不願為了保衛劉表的“基業”而浪費家族的一點點力量。

8、世家貪慾的惡性膨脹是五胡亂華的根源

以曹操為例。

起家時倚靠本族及夏侯家,還有大世家衛家的支持,其後迅速吸收部分世家如荀李許陳等各級世家的效忠,順利得到整個兗州。

但是在兗州,曹操遭到激烈反抗,以邊讓為首的一部分本地世家明確反對曹操控制本州,曹操以鐵血手段殺邊讓全家以求威懾。結果適得其反,以陳宮為首的知識分子團體迅速與對曹操心懷不滿的兗州世家和官僚合作,引導呂布佔領兗州,這是曹操一生中遭受的最嚴重危機。

曹呂之戰最後雖是曹操勉強獲勝,奪回兗州,不過曹操再也不敢似殺邊讓一樣鎮壓世家。即改變策略,採取壓制老世家,培植新世家,招錄扶持寒族的政策,也就是“唯才是舉”的用人政策。

然而,寒門終究只是寒門,似郭嘉一樣的人才畢竟是極少數,能讀書出仕的多數還是世家子弟。

大多數寒門出身者連字都不認識,還談什麼做官?

隨著佔領區擴大,世家逐步順理成章地進入曹操政權內部,因為掌握著大部分財人物力,而寒門卻逐步凋零,曹操當政後期即已經被世家滲透乾淨,等郭嘉、張遼、徐晃這些寒門人才老死之後,少數寒門晉升新世家,與老世家一起掌握了曹魏政權的幾乎一切權力與財富。

面對這樣的局面,曹丕為了代漢,改變“唯才是舉”政策,以比“察舉徵辟制”更傾向世家的“九品官人法”來交換世家的支持。

“九品官人法”就不描述了。

公平來說,陳群的“九品官人法”尚且有一點進步作用,畢竟經歷黃巾之亂與軍閥戰爭後,“察舉徵辟制”已不可能在人口大量流動的情況下繼續施行。但司馬懿對“九品官人法”進行的改革,設“州中正”官徹底將政治壟斷權轉移到強宗大族手中,已是世家欲壑難平的真實表現。

寒門出身再也沒有什麼晉升機會,即便勉強得到“中中”、“中下”的資品出仕卻只能擔任最低的九品職務,縱然才華橫溢,究其一生,卻也只能升到六七品的低階。世家出身的高門子弟們卻輕鬆得“中上”甚至“上”的資品,七品官階出仕,工作輕鬆,晉升快速,年輕輕就能升到三四品的高階官職。

然後,就是一輪又一輪的相同故事。

正如“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帶來漢武帝時期的輝煌一樣,九品中正制對門閥大族的放縱致社會整體機構衰弱。在缺乏晉升機會的社會體系中,有才能發揮不出,尸位素餐者卻比比皆是,這些所謂士族子弟只知酗酒、群交、服散、蔑武,完全不能達到一個國家統治階層應該起到的正面引導作用,進而導致整個民族的全面滑坡與墮落。

曹丕及司馬氏為了自己的私慾,以出仕壟斷權換取世家支持,最終給中華文明帶來了“五胡亂華”的災難性後果。

二、三國是民生落後的時代

當時相對高產的水稻還沒有大量耕種,中原地區一般以粟豆麻麥為主食。在沒有農藥化肥甚至農家肥都沒普遍採用,只廣種薄收看天吃飯的時代,產量可想而知。即便後世號稱富裕的成都平原,採取現代化技術前平均畝產也不過才二三百斤,那末三國時期的農業產量又有多少?

一個農夫,一季粟一季豆,一年畝產量也就200斤,一家五口人需最少1500斤糧食,剔除農稅、種子、農具、租佃、耕牛這些費用後需種植40畝以上耕地才能生存,這還是風調雨順下的情況。

可是,又有多少農家能擁有40畝耕地?

再說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糧食才能養活一個人。

雖然中國人很早就知道給穀物脫粒,但在南北朝大面積使用水車之前,上至達官,下至奴隸,吃的主食基本都是穀粒:“和水煮之,有肉謂羹,無肉為粥”

對於人類來說,未脫皮的穀粒當然吸收得少,日常所需的食物也就更多。

可話得說回來,哪有那末多時間去脫殼,還需用手來搓。稻穀還勉強可以,至於其他的糧食,很難。

同樣,沒有高效飼料甚至沒有穀糠的時代,豬羊雞等禽畜根本不可能大量生產,又哪有那末多的糧食來喂呢?

難得逮個兔子,撈條魚,存上幾個雞蛋,不是拿去換點零錢就只能孝敬給老爺們。

我們知道,缺乏蛋白質,身體素質肯定很差,又長期吃不飽,營養不良必然導致傷病的肆虐。

沒有抗生素的時代,即便被石頭劃個口子都可能發展為破傷風或者敗血症。而一場普通的中等戰役打下來,數千甚至上萬受傷士兵只能乞求依靠自身的身體素質來複原,很多簡單傷口都會因為感染而喪失勞動力,甚至死亡。

至於傷寒、天花、霍亂、瘧疾、血吸蟲,不說也罷。

三、三國是諸多罪惡的集大成時期

兵災,時刻籠罩著三國大地。

黃巾亂起,世家據塢堡而守倒沒有什麼大的危險,反正流民十萬也耐何不三兩千官軍,更不要說戰鬥力比官軍還要強的世傢俬兵。

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除非是提前逃亡或者投靠到世家充當農奴,剩下的,要是不想死,就只能“被”裹協在亂軍中從賊才能活下去。

黃巾所過之處,幾乎寸草不留,可見這些“農民起義軍”對百姓的殘害程度未必就輕於“萬惡”的地主豪強。

在戰爭中,不僅是黃巾,政府軍也沒有什麼人性。

僅在對陣黃巾的五大戰役中(長社,陳國、蒼亭、廣宗、曲陽),獲勝的皇甫嵩將被俘的黃巾、眷屬及被裹攜的百姓不下20萬人全部屠殺,鑄為“京觀”以炫耀武功。

不能說皇甫嵩殺戰俘有什麼不對,因為實在難以區分百姓與黃巾軍,而這些百姓已從被害者成為了加害人,至少也是幫兇。所以站在他的觀點來看,這些人形蝗蟲所到之處什麼都剩不了,自然應該為這些罪行承擔責任。

這且不算。

戰爭及連年災荒下,因為勞動力的損失和逃亡,正常年份也會造成大量減產,後果就是糧價縱然鉅萬也買不到。

對軍閥來說,手上有多少糧食就可以養多少兵;而世家手上有多少糧食就可以換回多少奴隸與徒附,又怎麼會捨得拿出珍貴的糧食去做哪怕一點點善事呢?

各種罪惡因之而來。

無助百姓那就只能成為流民,背井離鄉之後被迫成為世家的“客”戶。

被迫賣兒鬻女,其實還是最輕的。

當流民被地方勢力捕獲後,“菜人”也就應運而生。甚至公然捆綁在餐館旁邊任人點“菜”。

悽慘的叫聲伴隨著食客“幽雅”的進餐。

以現代人看來,這個場景只能是,陰森森的,毛骨悚然。

如果說,“菜人”還只是民間的個體行為,那末軍閥們的政權行為則已完全超越了人類的道德底限。

194年,曹操進攻徐州,結果被呂布偷襲而丟失老巢兗州,只剩三個縣。回軍爭奪兗州的曹操與呂布打了整整三年。第一年,呂布及對曹操不滿的兗州世家聯合在一起窮追猛打曹操,老曹只被動捱打的份,袁紹甚至提出讓老曹把子女家眷送到河北避難,可想而知曹操的處境有多艱難。

此時,對曹操來說是非常幸運,對兗州百姓卻是巨大的災害—興平蝗災出現了。

曹呂雙方只能暫時休戰,各自去找糧食。

接收兗州的呂布當然沒法過日子,因為十萬軍隊,數萬官員及其家屬子女需要錢糧去養活,可災荒之下的兗州哪還會有什麼糧食呢?

只世家手中才有糧食。

然而,倚靠世家佔據兗州的呂布根本不可能自毀根基去搶劫這些世家,結果士兵大量餓死與逃亡。逼得沒辦法的呂布甚至親率騎兵到乘氏(縣)搶劫敵對世家,卻被李進以私兵擊敗。

反過來看,因丟失兗州而減少了額外負擔的曹操卻在僅剩的三縣大殺世家,搶劫他們的糧食,再招募流民和世家的徒附屯田。

這且不說。

曹操還用各種方式積累糧食,以求養活官員士兵甚至屠殺老弱百姓以圖減少糧食的損耗,最後竟發展了到用“人脯”來充當軍糧的殘酷地步(《三國志.魏志.程昱傳》注:《世語》載:“太祖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

當然,曹操如此,劉大耳朵也不是什麼善良之輩。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注:《英雄記》載:“…軍在廣陵,飢餓困敗,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只能說,曹操劉備的心理素質實在過硬。

當我們在指責五胡亂華時羯胡鮮卑等劣族以漢人“兩腳羊”為食是無比罪惡的同時,有沒有人去譴責曹操劉備這些比羯胡還要“領先百年”的惡行?

第二年(195年,興平二年)蝗災結束,呂布士兵已不足3萬。緩過勁來的曹軍追著呂布打,順利收回兗州。而兗州百姓在遭受蝗旱災難的同時同樣遭受了三年兵災—“戶不存二,口不存三”

如此記錄,在占人口八成的北方地區隨時隨地都在上演,如董卓及其部屬的諸多惡行,也就不說了。

北方如此,南方也不是什麼樂土。

劉焉劉璋在益州兇殘鎮壓多起反對自己的暴動。劉表則在世家支持下嚴厲鎮壓南陽三縣的暴動。

都不是什麼善茬。

每次鎮壓,在族滅暴動世家沒收其土地財富的同時,如梳子過發一般,將附近的百姓順手殺掠一空。

自耕農,手工業者等小資產階級的處境很不美妙。

人口大量損失逃亡後,為數不多的自耕農就必須承擔更多糧稅與地方政權派遣的繁重勞役。後果當然就只能是攜家帶口向世家們奉上自己可憐的土地,將自己降為佃戶以求得保護。至少,成為徒附能不再承擔法律規定的勞役,還有酷吏們的盤剝。

亂世中,沒有律法,只有家法。

前面說到,乘氏李進以私兵擊敗呂布率領的騎兵,這是三國史上唯一記載呂布被正面擊敗的記錄。可惜為保護家主李典的仕途發展,李進這個家族旁支無奈“隱藏身與名”老死鄉里,似流星一樣消失在歷史塵埃中—我們再也沒機會看到這樣超級武將的風采。即便那個牛B的曹操也不敢冒犯整個李家的整體利益而強行徵辟李進為官。

可話也得說回來,荀家這樣的上等世家不也是讓荀彧荀攸叔侄幫曹操,荀彧的四哥荀諶去幫袁紹嘛。

諸葛家族也一樣,諸葛瑾在江東,諸葛亮、諸葛均兄弟幫劉備,堂兄諸葛誕則留在曹魏陣營。

用現代語來說即是分散投資風險,分別投靠有潛力的軍閥各自發展,私下互相聯繫,利用“自家”資源來掌握敵對力量的動向,使自己在本方處於不敗之地。

主戶們的遭遇如此,那些依附於世家的徒附、奴隸,部曲的待遇也就只能更差。

世家在保護依附者的同時,自會要求徒附繳納60%的收成作為保護費,並還需承擔戰時出兵,平時出丁的義務。

一場戰爭下來,平時沒經過什麼正規軍事訓練,又沒有精良裝備的農夫,幾個能夠安全回家?

麴義與烏桓、鮮卑“合兵十萬”攻公孫瓚,由於糧食缺乏和戰鬥損失,撤退時只“餘眾數千人”。

曹操與袁紹戰於官渡,袁紹戰敗後,“餘眾偽降,曹操盡坑之,前後所殺八萬人”

男人的日子不好過,女人的命運也好不到哪去。

三國的女人是異常悲慘的。

不說蔡昭姬這樣的文學大家被掠到胡地遭受的16年悽慘待遇,普通女人在戰爭中也只能屬於戰利品。

關羽一直“渴望”得到呂布將領秦宜祿之妻杜氏,進攻徐州時曾求曹操在戰後將其賞給自己,曹操沒在意,隨口答應了。也許杜氏實在美麗,總攻前,我們的武聖人竟為了這個女人再次去求曹操,老曹當然充滿了懷疑,勉強答應卻在戰後先將杜氏找來看,還立即食言佔有為妾。

結果就是,“羽自不安”也。

我們的武聖人,為什麼會這麼不安呢?

是因為自己最終沒有得到覬覦很長時間的杜氏,還是因為無意中成為曹操的情敵而憂懼萬分?

至於武聖人的主子—劉備,則更是“拋妻棄子”式逃跑的典範,很得其祖劉邦的真傳。

史載,劉備嫡妻早喪,以甘夫人“妾領內事”,而這位可憐的甘夫人卻是兩陷呂布,一陷曹操。

那個喜歡人妻的曹操,還有那個“不忠於妻,愛部將婦”的呂布見到甘美女會是個什麼情景?

我想,她受到的屈辱,絕不會少。

妻是如此,妾的待遇那就只能更差。

比如大小喬(橋)姐妹倆。

《三國志·吳書九·周瑜傳》曰:“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陳壽這個“得”字描述得如有神韻,準確說明了“納(妾)”的事實。

想來,出身世家的姐妹無奈去做孫策周瑜之妾,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得到的待遇也絕不會比其他妾更好。

以東漢的世家情況來說,女子十五而嫁,因此當時大喬不會超過15歲(14週歲),妹妹小喬不會超過14歲。

一年後的200年,年僅26歲的孫策橫死,時年僅僅只十五週歲的大喬,既沒有子女做倚靠又是地位低下的妾,即便曾經得寵,後事必定淒涼。史書上果然再也沒有記錄任何關於大喬的只言片詞。

至於小喬,也未必比早寡的姐姐更幸福。

即便再受寵,即便有子女,但畢竟是妾。

一個與丈夫(其實是男主人)同眠到天亮的資格都沒有的小妾,地位比奴隸也實在高不到哪去。

210年,周瑜死,失去保護的24歲小橋面對的必是嫡妻的無情報復,那也就只能依靠唯一的希望而“撫養遺孤、住守廬江”。13年後淒涼離世,年僅三十七歲。

所以說,三國是虛偽禮制盛行的時代。

何為“禮”?

簡單來說,禮即是貴賤、高低、上下之別。

夫妻間講禮,兄弟間說禮,賓主間也有禮。

三國人口中估計30%為自由民,60%為奴隸徒附,10%為軍人、罪犯、逃亡者。

也就是說,70%以上人口沒有基本做人的權利。

他們是打手,更是商品、貨物,甚至是“菜人”。

然而,以當時流行的政治觀點看來,天生就該如此。

所以,我們似乎很多時候不能理解,為什麼曹操能在四面是敵的情況下脫穎而出。

為什麼那末多世家不能抵抗曹操的攻擊?

因為曹操是禮制的破壞者,所以遭到陳宮等維持禮制者的瘋狂反撲。不過曹操迎合了大批下層世家及寒族出身的知識分子、軍官希望得到晉升的迫切需求。郭嘉、賈栩、張遼、許晃等這些人幫助曹操獲得成功,加上衛曹夏侯荀李等世家支持,站到了顛峰。

說了這麼多,對比當時的人口資料就可以知道三國時期是如何的罪惡:東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全國登記有口5648萬,這是沒有計算徒附、奴隸的數據,實際人口怎麼也有八九千萬。

50年後的208年,全國登記人口僅300萬。

即便很多人因為逃亡成為徒附奴隸,但縱是把實際人口定為登記人口的3倍也不過900萬口,也比157年降低了90%以上!

至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統一時,即便經過六十多年恢復與發展,全國登記人口僅只250萬戶1616萬,尚不足157年的29%!

四、三國是政治混亂的極致

對於曹操,實在不想再說什麼。

那就看江東集團吧。

自小霸王開始橫掃江東,中小世家紛紛投靠,但是顧陸張朱這四大家族卻對其並不真正買帳。

首先說陸家。

說起來,孫策祖母還是陸家女,然而孫策這樣的政治莽夫卻頭腦簡單得可以。193年,袁術向廬江太守陸康要糧20萬斛,遭到當然拒絕後袁術派孫策攻廬江。陸康畢竟是文人,又兵微將寡,廬江不久被攻破,孫策竟對本是祖母孃家的陸家進行殘酷報復,身為陸家家主的陸康被虐死牢房,200多人的家族子弟十不存二。雖然後來在其他家族的說和下和解,但陸家對孫家的仇恨不可能一點不存。

正因為這一點,孫權為安撫陸家而將孫策之女嫁給了陸遜,說起來是籠絡卻也未必不是考驗。如果陸家起了報復心思讓孫策女兒橫死,也許會被孫權乘機滅族。

這個婚姻對陸遜來說是一場完全的災難。

陸康是撫育早孤陸遜的叔祖,而最後竟然要與仇人的女兒做夫妻不說,還要因孫策女婿身份被孫權所忌,才能不能發揮,抱負不能施展,生活不能如意。最終,陸遜這樣的全才竟然被孫權逼得憂慮而死。

其次是顧家。

從孫權時代開始,江東實際分為兩派,周瑜為代表的激進派要求兼併荊州以保障長江下游地區的絕對安全;以四大家族為首的保守派則希望固守江東。

兩派鬥爭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江東是世家絕對控制下的地方。光四大家族和其聯姻的少數幾家就掌握江東近50%的土地人口及財富,一旦向外擴張就必須從四大家族手中徵集糧食和丁壯人口。

而戰爭獲得的土地人口又是誰的?

獲利最大的當然是孫家,還有以周呂全步等積極追隨孫家擴張的軍官們,這些大多出身中下世家和寒族的軍官當然希望積極擴張,以獲得自身晉升。

天下有這樣愚蠢的世家嗎?

當然不會有。

所以,江東四英將中,周瑜呂蒙堅決支持對劉備開戰以全據荊州,而魯肅等人則希望固守以保持同盟關係。

這是江東對劉備政策不斷搖擺的直接原因。

面對這樣的局面,孫權能怎麼辦?

培植周全步等中小世家,重用張昭諸葛謹等外來戶,拉攏朱治、壓制以顧雍、張溫、陸績為首的三大家族。

可是,小世家底蘊不深,寒族也沒幾個人才,所以孫權的壓制政策沒什麼成果。

那就只能赤博上陣。

孫權親自出馬,冤殺丞相顧雍,逼死陸遜,掀起一陣又一陣專門針對四大世家的腥風血雨。

陸遜顧雍死後,四大家族沒有中計,理智保持沉默,採取非暴力不合作手段坐看江東政權的內亂。當孫駿等人在內鬥中滅亡,外來戶諸葛恪身死族滅,新晉世家遭到了滅頂之災,寒族人才幾乎一掃而空,四大家族才重出江湖,從容不迫地“收拾舊山河”,江東也就再次回到四大家族的掌握下。

四大家族掌握下的江東是什麼景色呢?

政治上,世家子弟充斥整個政權體系,就是比施行“九品官人法”的魏晉也毫不遜色,佔比甚至達到81%。

軍事上,世家子弟完全佔據中高層軍職,士兵徹底淪落為軍官的私有勞動力,注意,不是私兵,而是勞動力。

軍官們用軍隊走私、販鹽、種植甚至綁架百姓,藏賭設昌,對於賺錢那是無所不用其極,哪還有一點戰鬥力?

財政上,三級世家壟斷幾乎80%的土地與人口,江東政權完全依靠對20%的自耕農、手工業者,小商人的壓榨來養活,不過僅僅因為軍隊官員比率低於魏蜀而使百姓負擔看起來稍微輕一點而已。

孫家是世家政權,劉備集團也好不到哪去。

劉備集團,更是成於世家也毀於世家的典範。

194年得到徐州時,劉備從一個毫無底蘊、寄人籬下才勉強生存的流浪軍官突然晉升為佔州據郡的一方諸侯,應該說是非常幸運的。

然而,劉備又是不幸的。

徐州大家族陳曹趙外加頂級商家糜家,也只有政治地位最低的糜家算是真正支持劉備,曹豹與呂布姻親,趙煜與曹操勾結,陳硅陳登父子則在悄悄觀察劉備。

此時的劉備畢竟沒有根基,又缺乏頂級謀士幫助,對於徐州內部潛伏的危險根本無法看到,盲目收留呂布,很快就把徐州丟了。轉了一圈,劉備也就又淪落回到一個寄人籬下的小軍閥。

劉備到荊州後,蒯蔡兩大家族寧願投降曹操也不願受有能力抵抗曹操的劉備領導。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蒯蔡等荊州大族認為出身低下的劉備沒有資格掌握荊州,也不可能讓自己這些本地豪強繼續掌握荊州權勢。

到劉備入益州,情況就不一樣了。與江東合作獲得赤壁戰役勝利後,劉備聲望獲得顯著提高,掌握半個荊州,得到部分家族支援,力量膨脹了很多。

而對劉璋集團中諸多家族來說,劉備縱然獲勝也需壓制益州本地世家的反抗,這就必須與同是外來戶的劉璋集團合作。這其實也是整個劉備集團的國策—與劉璋集團合作壓制益州以張秦為代表的本地世家。

饒是如此,劉備奪川也花費四年時間,四川地勢利守不利攻、本地世家最初的堅決抵抗,劉璋集團沒有絕望前也在堅持抵抗,都是重要原因。

控制益州後劉備集團迅速開始了數十年內部爭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李嚴為首的前劉璋派、張秦為首的本地世家、關張為首的原從派,法正為首的關隴派,大大小小的多個派別互相爭奪、互相壓制,縱橫交錯,無時不戰、無時不爭。最終,當一家獨大的荊州集團完全壓制其餘派系獨掌政權後,劉備集團的墮落也就不足為奇了。

到了諸葛亮這位智慧化身者的身上,政治更是昏暗。

用人完全以荊州士子為要。蜀國政權中幾乎所有重要職務都被荊州人佔據,中等職務多被原劉璋集團佔據,中低職務則被本地世家所得。

這樣一個政權組織形式,不可能獲得穩定。

但是,諸葛亮有自己的絕招啊!

比金太陽領先2000年就懂“先軍政治”的諸葛亮確實是智慧化身,緊緊抓住軍權,三兩年就出兵進攻北方,不管秦嶺如何難以翻越,軍糧如何難以運輸,為的就是牢固抓住“北伐”的大旗,切實掌握政治優勢,壓制反對派的反抗。

也就是說,諸葛亮隨時控制全國50%以上的精銳軍隊在手,再以國家財政支付方式獲得最多的糧食與軍費,那就不怕任何人玩陰謀搞政變,連皇帝也不行,呵呵。

蜀國263年滅亡時登記人口僅94萬,其中軍隊10萬多,官員4萬。從這個統計資料中可以測算出些真實情況:

94萬人口以100萬計,男女各50萬。

以人均壽命50歲計,平均每歲1萬人。即是說1至50歲男女各1萬,那末16至40歲的精壯男子、精壯女子各只25萬。剔除10萬軍隊及4萬官員後精壯男子只剩11萬。也就是說,在完全不計差役、官員眷屬子女的情況下,蜀國只11萬精壯男子在從事自耕農、手工業和商業,他們及剩下25萬丁女是養活整個蜀國97萬登記人口的主要勞動力。

可以想象,沒有高產的糧種,沒有先進的農業技術與工具,甚至連一般肥料都沒有的局面下,這36萬人如何去養活97萬登記人口?

也難怪,江東使者見到一路上的蜀國百姓,“皆有菜色”

也難怪,諸葛亮及後繼者姜維的北伐中,為前線運輸軍糧的,是,而且也只能是婦女。

也難怪,蜀國空有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空有豐富的煤鐵鹽絲的產出,最後卻要淪落到依靠出口蜀錦給北方敵人以維持自身政權運轉的地步。

也難怪,鄧艾數千軍隊偷過陰平,蜀國就無力反抗,那是因為大大小小的世家和百姓拒絕抵抗“侵略者”。如果本地世家願意反抗鄧艾的話,組織起兩三萬戰鬥力強悍的私兵與鄧艾作戰,鄧艾還有一點可能獲勝嗎?

這,就是諸葛亮“嚴刑俊法”下的蜀國。

這,也就是文人記錄下“歷史”的真實。


四川達州


同現在中東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