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韓國院線近日放出消息,確定將在今年,對陳凱歌導演電影《霸王別姬》進行二度重映,放映171分鐘的完整版。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距離上一次韓國重映,只過了區區三年。

兩次重映,均為紀念張國榮而舉辦。

一次定檔2017年3月30日,一次定檔2020年4月1日。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巔峰時期。

不少港星都作為舶來品,一路漂洋過海火到韓國。

而哥哥張國榮,正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個。

從1989年~1994年,他連續當選“韓國最受歡迎外國影星”第一名。

堪稱“韓國偶像鼻祖”。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1989年張國榮在韓國綜藝《快樂星期六》中演出

直到今天,張國榮在韓國民眾心中,依然佔據著極高地位。

由他主演的《英雄本色》,早前曾在2008年、2009年、2015年先後進行過三次重映。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不少韓國的影視作品,都投射出了當時的追星熱潮。

比比《請回答1988》開場第一幕,便是雙門洞一群小夥伴圍在一起觀看《英雄本色》中阿杰死去的畫面。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請回答1994》裡,迷妹們的身影同樣也無處不在。

聽說有人長得像張國榮,韓國女性便會不由自主地打起十二分精神。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後來發現期待落空,大失所望,還直言對方是“國之恥”。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還有不少伴隨港片成長起來的韓國藝人,都對張國榮保有深深眷戀。

劉在石之前參加《Running Man》,曾用粵語完整唱出了《當年情》,直言自己唱這首歌唱了20年。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並曬出了自己高中時期模仿張國榮的髮型。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除劉在石之外,不少韓國男星,也都曾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演唱過張國榮的歌曲,比如金東旭、比如宋仲基……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包括全智賢、宋慧喬在內的國民女神,當年都是哥哥的迷妹。

與偶像見面,都忍不住撒嬌求抱、求合影。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就連張國榮在《阿飛正傳》中跳過的一段恰恰,也都被韓國藝人奉為經典,瘋狂模仿。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金宇彬在電影《二十》裡模仿過。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張東健在韓劇《紳士的品格》裡也模仿過。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張國榮曾在韓國為TO YOU公司拍攝過一支經典的巧克力廣告。

因為這支廣告,他被韓國媒體形容為“誘惑女性的男性代言人”。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廣告播出前,每天都有幾百個學生打電話給TO YOU公司詢問廣告的播出時間,令對方不勝其擾,不得不破天荒的,在報紙上買下版面,刊登廣告播出時間。

憑藉這則廣告,TO YOU走出破產僵局,一路逆襲成為銷售冠軍,銷量翻了三百多倍。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哥哥在韓國的號召力之強大,由此可見一斑。

如今,雖然他已離去多年,但他留下的作品,卻依然經久不衰,值得人們反覆回味。

他主演的《霸王別姬》,也一直坐擁韓網華語片最高評分。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直到今時今日,《霸王別姬》在中國電影史上造就的輝煌成就,依然難以逾越。

豆瓣上,它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第二位,好於99%的同性片和愛情片。

135萬多人為它打出9.6的高分。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1993年,它遠征戛納,寫下了華語電影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成為唯一一部斬獲戛納金棕櫚大獎的華語片。

口碑方面,它中外通吃,受到諸多好評。

國際影評人聯盟:“這是中國版《亂世佳人》。”

BBC評價:“《霸王別姬》令人熱血沸騰,是取得世界性成功的藝術電影。”

《時代週刊》評價:“《霸王別姬》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最好的一部電影”

《紐約時報》評價:“這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新高峰,也是中國電影史上的曠世鉅作。”

27年過去了,後來再沒人能拍出這樣的電影。

而張國榮當年以一票之差落選戛納影帝,也成了無數影迷的心頭憾事。

《霸王別姬》這部影片在1993年獲得戛納金棕櫚大獎,國際影評人大獎。華語電影唯一一枝金棕櫚,陳凱歌可以笑傲多年的資本。本片確實可以是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以京劇為劇情發展的主線,比《活著》更具藝術性,給人印象也更深刻,特別是張國榮的傾情演出。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電影中每一個角色都演得非常出彩,張國榮則是完全入戲了,可嘆虞姬、程蝶衣、哥哥,戲裡戲外性格和命運驚人相似。 劇本寫得太好了,這個要大讚~ 劇中人物的情感糾葛、人生經歷和中國從北洋政府到文革結束的充滿動盪與血淚的歷史相結合,演繹出了一部感人肺腑的傳奇。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將中國上世紀的那人那事以最為鮮活的影像予以了呈現,時代的變遷與小人物的宿命,每一個鏡頭細節的刻畫都幾近完美,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電影中是“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痴名角,亦然也是做到了本色出演,這本就是一部“不瘋魔不成活”的電影。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一部《霸王別姬》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百態。都說表子無情,戲子無義。菊仙是妓女即人們口中的表子。程蝶衣和段小樓是唱戲的,即人們口中的戲子。我看他們倒都是有情有義的,都是性情中人。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電影的故事橫跨50年左右,民國,抗日,解放,文革,改革開放,每一段都緊緊契合,帶入感極強,時間跨度大,但是一點都不亂。各類人物展現各類人性,歎為觀止。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程蝶衣是當之無愧的“女”主角,風華絕代,美得讓世間女人都無地自容。從小時被母親賣到戲班起,他便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敏感和懷疑,然而段小樓當時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他深深感動,甚至後來還對其產生了禁忌的情愫。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蝶衣在少年時一直說不出“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的戲詞,對自己的心理性別充滿矛盾。直到一次少年段小樓因為他唱不出來怒而懲罰他時,他才突破心理障礙,唱出了這句詞,也確立了他矛盾的自我認知——我究竟是雄是雌?我該以何種身份愛我的師哥?我該如何面對張太監、袁四爺等對我的痴戀?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程蝶衣長大成人後,成為了傾國傾城的名角,和段小樓搭檔霸王別姬,可謂是唱紅了整個北平。程蝶衣的一回眸都足以勾人心魄,雙眼滴一滴淚便能讓人心痛不已。他的價值觀建立在能否唱戲之上,不關心政治只醉心於藝術,在世俗眼光中便是一個脫節的存在,不怪段小樓總是說他”不瘋魔不成活“。最後在批鬥時的爆發和十一年後的自刎都表現了他在戲裡戲外的掙扎;若不沉溺於戲中做虞姬,他便找不到寄託,但在重新認識到“我本是男兒郎”後,他也無法存活了。他大喊“你們都騙我”,因為他的一生就是一場騙局,一個夢,一部戲;夢醒了,戲完了,人也就崩潰了。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 四個時代,有人隨波逐流,有人拒絕改變。而當一切塵埃落定,程蝶衣依舊選擇了拿著他曾經送給師哥的那把劍自殺:再見了師哥,願來生你不是霸王,我不再是虞姬。 “力拔山兮氣蓋世”願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有人回不去了,有人從未改變。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劇中的程蝶衣分不清戲和人生,現實中的哥哥何嘗不是這樣。哥哥的死讓人悲傷,但生活中總有這樣的人,他們因為太愛一個事物導致到最後忘記了自我,這樣的人在我們開來是痛苦的是不值得的,但至少在他們心裡應該是快樂的。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蛾。電影柔情似水又劍鋒直指。若不是太多人關注蝶衣與小樓的情感糾纏,恐怕,恐怕也是被禁之物。那黑暗中的最後一劍,又替多少人,了了不敢之願。

  觀眾與其說是被悲歡離合的故事本身打動,不如說是被故事背後那段國人集體回憶的歷史所打動。沒有那跌宕起伏的歷史背景,襯托不出人性的真實,也構成不了悽美的故事。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程蝶衣的愛純粹而固執,也導致了他一生的悲劇……哥哥這個角色在我心裡的烙印最深,一回眸一轉身,一顰一笑,還有那種低眉淚目的脆弱無助,永遠忘不了……他是永遠的程蝶衣,是不可複製的經典!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17年過去,我們依舊獨愛張國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