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有一對瀋陽抗“疫”姐妹花,病人都聽她們的話

“如果患者鬧情緒了怎麼辦?”

“讓來自瀋陽的‘姐妹花’上,她們會講笑話、教東北話、唱歌、跳舞,她們一定有辦法讓患者的情緒好起來。“

“她們兩個真高!”

這是武漢雷神山醫院A11病區一段醫護人員真實的對話,他們所說的“姐妹花”,是來自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護士李唯一和劉海鵬。近日,記者連線了正在武漢抗疫一線的她們二人,聽她們講述了A11病區的“快樂的東北故事”。

武漢有一對瀋陽抗“疫”姐妹花,病人都聽她們的話

視頻連線送祝福。

想盡辦法讓患者樂觀起來

據記者瞭解,李唯一和劉海鵬是2月14日到達武漢的,她們當天就與遼寧支援武漢的醫護團隊開始進入工作狀態。

李唯一說:“我們病區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疫情發生後,他們的家庭都發生了感染情況,一家人可能在幾個醫院治療,而且很多患者的情緒都不太好。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的護理團隊想出了好多辦法,與患者心交心,我們用幽默的東北話、優美的舞蹈,讓患者看到生活的快樂與美好。”

劉海鵬說:“最開始的時候,我們與患者的交流上有些小問題,現在我們病房裡經常能夠聽到‘幹啥呀?’‘咋地啦?’這樣的東北話,這背後是患者對我們的認可。其實在瀋陽,我們自己都不會說這麼多東北話,但為了緩解病人緊張的情緒,她和李唯一把能想到的家鄉話全用上了。我們想盡辦法讓患者樂觀起來!”

武漢有一對瀋陽抗“疫”姐妹花,病人都聽她們的話

我們交了一個非常好的成績單

A11病區接收34名病人,有51名醫務人員,其中醫生10人,醫護人員都來自遼寧。

李唯一說:“在我們醫護人員的努力下,我們A11病區的遼寧團隊交出了一個非常滿意的成績單,我們第一批已經有2名患者出院,還有正在審核中的6名患者,很快會有更多的患者出院。每當看見患者出院,這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刻。”

目前,網絡上流傳著劉海鵬和李唯一為患者表演手勢舞《陽光總在風雨後》《武漢加油!》的視頻,數百萬網友為她們點贊。劉海鵬說:“每段舞蹈都是我們兩個人精心設計的,其實我們每天都工作十個小時左右,回到賓館也很疲憊,但是我們希望自己的一點點努力能給患者帶去安全感,更有信心和疾病作鬥爭。我們每天都是穿著三層防護服,跳完舞蹈後,全身都是汗水。”

後方的愛心視頻讓她們倍感溫暖

在連線現場,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還為劉海鵬過了一次特殊的生日。原來3月9日是劉海鵬29歲的生日,她的同事們本想在9號當天給她一個生日驚喜,但由於3月9日劉海鵬當班,沒有時間視頻連線,所以同事就提前為劉海鵬準備了生日蛋糕,隔著千里,對著鏡頭為她唱起了生日歌。

她們的家人也在現場播放了兩段愛心視頻,劉海鵬的兒子為她疊了1000個千紙鶴,李唯一4歲的女兒出鏡為媽媽加油,她用稚嫩的聲音說:”媽媽,你是最棒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媽媽加油!“

兩位不怕犧牲,給患者帶來快樂的白衣天使落淚了。她們說:“家人和同事的支持是我們工作的動力,感謝你們帶給我們的感動,我們一定會保護好自己,戰勝病毒,平安凱旋。”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楊博/文 李浩/攝

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 王沛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