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好多初中成績很好的學生上高中之後普遍成績下降,甚至厭學?

LY183331239


很多學習很好的初中生上了高中後成績會普遍下降,很多學生很困惑,家長也很著急。面對這一大家很關注的問題,我在這裡根據我的瞭解給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初中到高中的學段轉換效果較差。

首先,在學習方面來說,高中的知識量與初中的知識量不在一個水平上,很多學生沒有學習銜接課程,一上高中就蒙圈了,會有很多知識點沒有涉及到過或者只學過很皮毛的知識點,初中生的水平沒有辦法很快理解高中的知識點,除此之外,初中生的知識點也是比較單一的,在高中的學習中,一個知識點就有可能會有很多個概念去解釋。一道題需要很多種方法去解釋學生才能更加清楚的理解,所以很多初中生剛到高中不能適應這種學習模式,就會出現學習成績下降很厲害,甚至是厭學。

初中和高中的學習方法也有很大的區別,初中涉及到的科目比較少,知識點也比較單一,在學習中不需要太多的深入探究。高中不僅涉及的科目較多,每一門學科都需要認真對待,需要自己探索研究,更加深入的理解,才能把知識點理解的更透徹。高中的學習更需要學生制定合理科學的學習計劃。


第二、上了高中之後,學生自我放鬆,不思進取 是一重要原因。

高中生不像初中生,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初中生都有老師和家長監督,初中生自己不學習,老師和家長會關注到,到了高中就不一樣了,學生一般在週一到週五都在學校,家長們管不到學生,老師們也根本無暇顧及到每一個學生。

對於剛到高中的學生,他們都處於放鬆的狀態,更不會有主動學習的熱情,時間一久,成績下滑是必然。我在之前的問題中涉及到過出現這類問題的一個解決辦法,初三畢業的學生可以在假期上輔導班,在輔導班提前適應高中的學習狀態,提前適應這個過渡期,在正式開學以後就不會有太多的問題了。


第三、學生壓力過大,應試技巧缺乏。

初三學生剛到高一,他們面對的學生都是在初中學習相對較好的,在好一點的班級,剛開學就會感受到學習氛圍濃厚,學生就會有壓力。在高一剛開始,很多學生還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當他們意識到這一問題時,已經比別人落後了,他們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從初中過渡到高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學習方法,學習技巧上的轉變,要打破學生初中的學習方法和慣性思維,需要一個過程。首先,在時間上要合理安排,做到不偏科,把每一門課程的學習時間都安排合理。

其次,要靈活多變,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在高中的課程中,有很多事相通的,相互聯繫,相互貫穿的 。所以,要學會用聯繫的思維去思考。 高中之後,學生的學習成績出現下滑是普遍現象,但我們要及時糾正,不要讓學生出現厭學的狀態。希望所有的學生能夠順利度過這個“過渡期” ,在高中依舊是最優秀的。加油吧,越努力,越幸運。


優學優考策略


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成績差的學生為數不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元的。

一、學業層面:學業難度、強度增大好幾個量級

以語文為例,中考是有確定範圍的,課本就是考試範圍。魔都語文中考有30分單純考課本內容,毫無技術含量。考生只要熟記課本外加一點點應變能力就足以考出不錯的成績。即使有所謂的課外閱讀,也只是用課內知識和技能來分析課外文本而已,並且題目問地非常直白,毫無理解障礙。

但高考就大不一樣的。首先毫無範圍,除了默寫有幾句課內名句,文言文有幾題涉及到課內知識點,其他都是課外。而且高考考初高中所有知識,即使你知道有課內名句和課內文言實詞,你要窮盡它們也不容易。此外高考閱讀的長度、難度、類型都不固定,題目的問法更是千奇百怪”,大多數題目都要繞一兩個彎子才能看出考的什麼知識點、技能點。

再單獨說說作文。初中作文以記敘文為主,加入一些抒情即可。考的主題就那麼幾個,很容易事先準備。但高中作文只有議論文,思維模式完全不同,思維量也一下子上去了,同時出題範圍根本無法預知。即使所有以往的題型都練過了也可能偏題。

二、自身層面:初中學習靠突擊、靠補課、靠死記硬背

魔都的初中教育已經完全背離教育規律,只剩下死記硬背。

我所在的學校是市重點,但是不少考進來的孩子學習習慣都很差,因為他們在初中玩了三年,到初三了拼一把,甚至到了最後半年突擊一把,居然也能考進市重點。

魔都初中怎麼教作文的呢?老師出一個主題,比如親情,學生家長去找一篇好文章(不能是很火的),老師幫你改成適合中考的長度,學生回去背出來。學校的作文課只教你怎麼套題,甚至有些學校不允許學生原創,必須寫套題作文。

靠突擊、靠補課、靠死記硬背足以應對中考,但他們如果沒有天資、也不懂得改變學習方法, 到了高中就是死路一條。

三、家長層面:家長內心覺得已經盡到義務,孩子成人後應該自己自覺,同時也沒有能力再陪讀,甚至已經管不住孩子

魔都所有的家長都已經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也願意在子女的教育上投入金錢、時間和精力。尤其在學前、小學何初中,由於孩子小,不懂事,缺乏主動性和自制力,家長的干預會比較多。一旦孩子進了高中,尤其是突擊進了市重點高中,家長會莫名地覺得孩子已經成年了,已經長大了,已經成熟了,應該能自己管好自己,能自覺讀書,不需要家長管了。

我只想說:別那麼天真。如果一個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不可能因為升上高中了就自然變好的。事實上大部分孩子跟不上高中學業與家長放鬆了對孩子的管束有關。

當然,也有些家長因為自己的事業進入了上升期,而孩子進入了叛逆期,無法再管住孩子。我深表理解。

四、對手層面:你身邊都是中考的勝利者,只有比你聰明的和比你努力的。

魔都小升初升學率是百分之九十五,但初中升高中(不包括職高)只有百分之五十幾,而高中升一本是百分之十二。從某種意義上說,高考的競爭強度是中考的四倍。中考已經篩掉了大多數智力和努力不夠的人,剩下的人都不比你差。

你用初中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是應付不了高中的。

如果您認同本文,請“點贊”、“評論”或“分享”,以讓本文被更多人看到。謝謝。


非著名語文教師王振寧


總結幾種常見初升高的學生成績下滑類型:

1.偷懶型學生

我說的這類學生,主要是那些考上重點中學的!考上重點中學的學生,大部分基礎不錯,課本的知識只要老師稍微講解,就能理解!

但是高中知識光理解是不夠的。因為課本知識只是基礎,實際做題會在書本的基礎上延伸,這就需要學生課後去做題鞏固,但是有些學生比較懶,不重視課後做題這塊,導致知識掌握不牢固,學到後面的知識點不斷增多,而且後面的知識點與剛開始學的內容又有聯繫,導致知識點斷層的情況,自然就跟不上了!!


2.學習方法不當型

我說的這類學生,是那些學習勤奮,但是學習方法不得要領的。這類學生相對理解力那麼好,但是好在勤奮,但是學習方法不對,導致做了很多無用功!!

比如,學習數學,很多學生用文科學習方法處理,把老師講課的例題吵得工工整整,然後也認真研究老師的題目,但是他們只花功夫在題目,卻沒有注意到,老師講的例題只是解題方法的載體,學生並沒有去總結解題的方法。高中數學題目變化多,長得都不一樣,只從題型入手,不瞭解核心解題方法,肯定不行!


3.聰明自大型

這類學生比較聰明,可說屬於無師自通型,自己看書就能懂,所以上課不愛聽老師的,以為自己看懂了就是懂了,做題的時候發現還是有好多難點,這些難點隨著所學知識增多不斷累積,學習自然就跟不上了!!!

高中知識範圍廣,有一定深度,要想掌握通透,必須全部學過,且要反覆學幾次,才會掌握得比較好,所以,需要老師指引,這樣學起來才快,而且重難點老師會直接告訴你,學生就可以少走彎路!!!


學習下滑,自然厭學啦,誰會對自己擅長的事情感興趣!!當然,成績下滑也不是代表沒救,及時努力,還是有迴旋餘地的!!


宅腐控


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想說您說的現象是存在的,但是說是普遍現象,未免有些誇張。

幼兒園優秀,不代表小學優秀,小學優秀不能保證初中不掉隊,同樣出現優秀,也不能確保高中優秀或者大學、步入社會後的優秀。沒一個階段,對優秀的評價標準不一樣,每一個階段的表現,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題主所說的初中優秀,到了高中成績下降,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歸根到底,是孩子的“定位”出現了問題。

孩子中考成績出來後,很多家長忙於給孩子報銜接班,生怕開學後會被落下,殊不知,孩子最應該補的是心理,是定位。

首先,是知識的定位!瀏覽一下高中教材,發現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都是初中學習的內容無法比的,學習內容不同,要求也就不同,初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未必適合高中,這時候,多像優秀的高中生或高中老師請教一下,有助於幫助他改變思想認識。



其次,是排名定位!在初中,你是班級的佼佼者,但是到了高中,尤其是好的高中,真可謂是人才濟濟,一山更比一山高。你原來習慣了數一數二,現在就要習慣成績處於中游甚至是倒數,不要有心理落差,奮起直追才是正確的態度!


最後,是師生和同學關係定位。經過中考,你已經和老師、同學在“同一戰壕”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不要期待高中開始就能讓老師和同學那麼快喜歡你,高一老師帶的課多,學生多,也許一學期都不會認識你,更不要說圍著你轉了,你要做好過一段孤獨生活的準備,想讓老師和同學瞭解你,接受你,喜歡你,你要主動出擊,積極並且合理的表現自己才行。

總之,任何一個學習階段,都不會進入“保險櫃”,人生,就是用來奮鬥的。高中成績好,也正常;成績不好,也正常。


贏在高三


知識量與知識難度有巨大的提升

高中的知識量與初中的知識量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就拿數學來說,本身初中高中在知識上出現斷層現象,很多學生沒有學習銜接課程,一上高中就蒙圈了,很多知識點沒有涉及過或者學得太簡單;同時在學習高中課程時,一個知識點可能涉及的題型就有很多,可能上課能聽懂,下課題目完全不會做的情況產生;知識難度上也體現非常明顯,一個概念從理解上就有難度,如果停留在表面,遇到一個題目可能就是不會動筆,不知道題目的說什麼,不知識如何處理.這種現象在學生中非常常見.

學習自主性沒有做到位

高中不像初中,自己不學習,老師會關注到,家長更會關注到,而且具體到每天,學生們想不學習都難;到了高中就不一樣了,學生通常一週五天都在學校,家長們根本管不到他們,老師們也是業務繁忙,根本無暇顧及所有學生;人本身是有惰性的,在沒人看管的狀態下,能偷懶就會偷懶,這樣學習中的很多問題可能就沒有時間去解決了.時間一久,成績下滑是必然.

心理因素決定

中考考得好,不代表高中能學好;很多學生心理上就有一種優越感,認為中考成績那麼好,高中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到了高中依然用初中的學習方法來學習,認為這樣學習依然可以取得好成績,孰不知並不適用了.到考試成績一出,心裡上接受不了這麼大的落差,一次兩次學生還可以接受,但是次數一多,心理上就會受到打擊了,時間一久就容易放棄學習.

解決方法:首先要做到自主學習,每天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有問題及時解決,再者在心理上要從0開始,不要停留在中考的成績的影響下,放平心態重新開始.


學霸數學


首先,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物質獎勵的濫用會弱化學生的學習動機。研究表明,外在的物質獎勵的濫用會使學生的內在興趣減弱,也會改變學生對所從事的學習活動困難度的選擇,即當學生選擇簡單的學習活動也能得到不少的物質獎勵時,學生將不會選擇複雜的學習活動。

其次,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習基礎的不平衡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動機弱化。大量教育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當學生的學習基礎接近學習目標時,學生的內在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學習動機將得到強化;當學生的學習目標遠遠高於學生的學習基礎時,其學習將出現困難,想學而難以學習,這時,其學習動機減弱;當學生的學習目標低於學生的學習基礎時,學生會感到學習無味無趣,進而會使學習動機弱化。

最後,教育心理學研究者指出,學生興趣多元化將導致其學習動機弱化。心理學研究表明,隨著個人正當興趣越來越被社會所承認並尊重,學生興趣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因而學生對傳統學科出現沒有學習興趣、缺乏學習動機,此時的情況並不等於學生沒有學習動機,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其實是學生的學習動機發生了遷移。

以上是高中生學習動機弱化的三點原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中學習動機弱化還有一些因素的影響,如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老化難以適應學生的心理發展、教師的人格魅力及情感不夠等等,這些因素也會導致高中生學習動機的弱化。

感覺大致相同,參與意識隨著距離教師和同學較遠較偏而降低。

由此可以得知,縱觀國內外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生座位安排與課堂師生互動關係十分密切。因此,教育心理學研究者們呼籲改變教室的學習空間佈局,創造便於師生互動的條件勢在必行。


希樸羊


1.這種情況有,但是絕對不是全部。任教高中多年,好的生源(中考分數較高的孩子,極少數中考分數低但是綜合能力很強的孩子),在高中三年的時間裡,只要不出意外,成績很少有掉隊現象。

2.初中成績好但是在高中階段厭學的孩子有(極少數),這部分孩子在初中之前獲得的好成績一般來自於家長的“壓迫”,這些孩子很少建立起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家長強迫、看管、輔導班的幫助才累積起來的分數,在進入高中階段時,當外力因素變弱,再加上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習慣,成績會出現階梯式甚至斷崖式下跌。

3.大部分在初中階段的“學霸”,在高中階段依然毫無懸念的在領跑,當然也有意外情況,這些情況包括:

(1)家庭的變故,見過父母離婚、父母有疾病、家人過世這些極端狀態對孩子的影響,導致孩子無心學習,老師再怎麼引導也無濟於事。

(2)早戀。大部分學生的早戀都會導致成績的下滑,能雙雙提升的不多見,特別是女孩一旦陷入到懵懂的愛情中,往往會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患得患失,無心學習,導致成績嚴重下滑,而一旦下滑就很難再追回來。

(3)遭遇實力對手自我放棄型。在很多的“火箭班”,大家實力相當,初中成績較好的孩子遇上極強的競爭對手時,開始自我放棄,各種患得患失、各種慌張無措、各種無法調整心態,在這種患得患失中失去對自我嚴格的要求。

(4)和父母關係緊張、不被老師重視、沉迷遊戲等等因素也是很多孩子無法邁過去的一道坎。

高中階段大部分孩子已經開始意識到未來和夢想的重要性,對自己有著極強的規劃,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弱在這個階段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很大,所以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儘量規避一些負能量的出現,儘量從孩子小學階段開始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真的很重要!


九鬥學生心理


其實出現這類問題的學生不單是個例,就我身邊的例子來講,已經有好多了。我初中時成績數一數二的同學有高一的時候讀不下去輟學的,有到了高二高三才從立刻轉到文科的,有最終考上二本甚至三本大學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高中環境的適應

高中比起初中環境複雜了許多,就那筆者來講,從初中的鎮裡面的農村初中走讀,然後一下子到市裡面的高中寄宿制讀書,操著家鄉的方言,聽著城裡人的普通話,自卑感一下子就有了。加上對新的環境、新的同學、新的生活方式的不適應,第一次期中考試後學習成績一下子從入校後的前十五名跌倒了40名左右,尖子班真的是高手如雲啊,當年都是各個中學的數一數二的學生。所以這個因素應該是許多農村轉到城市去讀書的孩子遇到的最大的問題。

2.自身的因素

主要有自身的資質、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因素。比如自身的資質本來不是很好,初中時學習全靠強記,靠考前突擊。一些初中的同學有的可以在最後一年從中間水平上升到年級拔尖。但是高中階段,如果說你一旦是有一段時間放鬆學習,不認真聽講,那麼一下子學起來就很吃力了。還有一些學習習慣問題,如初中不做筆記,不認真預習,高中如果還是這樣就會吃虧的啊!

3.高中學科本身的因素

高中學科本身來說,一下子要應對7-8課,科目比較多,課程難度大了,學習強度也大了。對學生的體力、耐力都是考驗。而最關鍵的是要理解學科知識,完全靠背誦記憶的孩子在高中階段很可能會越來越學不下去,會覺得腦子裡真的是一團漿糊了,最終會放棄學習。

還有一個就是選文科和理科的問題,似乎現在部分文理科了,當年是要分文理科,那麼這個問題就會比較大。如果你一旦因為你家長要求或者老師要求選擇你不喜歡的科目,那就決定了你要痛苦地堅持三年,只有極少部分人會最終轉到另一科,其他人就是這樣過完了三年,然後考上了三本或者出去打工了。


愛晚亭教育王一山


我身邊一朋友女兒就是這種情況,很努力一小姑娘,中考順利考進市重點,不過上高中後,學習明顯感到吃力,無論怎麼使勁成績也是中上游水平,朋友也是苦惱不已。

除個別天才外,我從來不認為孩子之間智力差別很大,上了高中之所以孩子成績會出現偏差,我認為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學習方法不對。

初中老師講課大多以推動式為主,會在黑板上列出詳細的提綱,一、二、三,老師甚至還會督促你記筆記。而高中,一些老師是不會列板書的,而且很多情況會給學生拓展課外知識,這個時候要求你思路必須跟住老師,自覺記下老師所講的涉及的每一個知識點,那些習慣了在初中被老師一口口喂,一步步督促的孩子,可能會突然適應不了高中老師講課方式,記筆記無從下手,冷不丁一開小差,完全不知道老師講到哪了。

我還記得我初中那會,中考那年,得滿分的學生數不勝數,真的相當於傻瓜考卷了,題目簡單直白,成績的好壞取決於你背的熟不熟,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到了高中就完全是在走死衚衕。高中政史地題目是非常活的,這需要孩子對所學的知識充分理解,活學活用,很多問題不轉個一兩個彎子是很難看出知識點的,高中知識信息量大,七八門課程而且接受程度不易,仍然按照初中那套學習方法顯然行不通。

所以進入高中那些成績好的同學,贏就贏在學習方法上,比如,老師在講課之前,這些同學是會提前預習的,聽課時相當於第二遍熟悉知識,也有助於理解。而且這些孩子在聽講時非常專注,思路一直跟著老師,筆記不放過老師講的每一個知識點,注意老師反覆強調的部分。另外,這些孩子會有將知識體系化、分類化、結構化的能力,建議家長讓孩子在高中時接觸思維導圖,學會如何將知識去進行完整體系化的記憶與理解,相似的知識點歸為一類,還有就是多做題,勤複習,道理雖簡單,做到了成績自然差不了多少。

高一高二很重要,與初中不同,初中即使不怎麼學,臨近中考突擊一把,也會考個好成績。高中學習更加在於基礎,基礎打不牢,高三複習壓力會很大,壓力大孩子就會焦慮更加影響成績。

另一方面,到了高中正是青春期旺盛的階段,生理和心理多多少少會發生變化,網絡、電視、遊戲、異性等外界誘惑,很大程度會潛移默化的給孩子帶來影響,家長此時如果管束不力,孩子缺乏自控,成績下滑也是自然的事。作為家長,既不要把孩子壓得太狠又不能太過於放鬆孩子,這其中的力度掌控屬實不易,平等和孩子多溝通,多瞭解下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面對困惑、壓力、共同找尋學習方法,相信會對孩子的成績有所幫助的。

正值高考之際,最後祝所有考生考試順利,金榜題名!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爆炸實驗室


爆炸實驗室


"普遍下降"的說法有點極端,但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但反過來,在我們的諮詢案例中,也存在初中成績一般甚至不太好,經過心態調整,高中成績變好的,考入理想大學的。

內因取決定作用,但外因會引起內因變化

個人覺得這樣的現象和初中高中這樣的學習階段沒有直接的關係,導致這種變化的關鍵因素還在於學生的個人內在因素,尤其是心理因素:興趣、動機、認知能力、學習方法等

其他

外在因素比如學習階段難易程度、環境的變化等通過這些內在因素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

一個例子

我的一個同事兩夫妻非常注重孩子學習,從小抓得很嚴,孩子也因此從小學習優秀,初中考入了人大附中(瞭解的人應該知道該校全國頂尖)。從此兩夫妻更不敢懈怠,為了應對競爭,比以前增加報班和課後學習,一切以成績為導向。自上高中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叛逆和自主性要求越來越高,夫妻的嚴厲和長期高壓讓孩子無法承受,慢慢開始厭學,覺得學習無趣且無意義(用孩子的話說,都是為父母學)。從上學期開始,孩子成績開始下降,這學期已經不想去學校,目前開始用心理治療干預。同事反思,覺得自己壓得太狠,磨滅了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長期做一件讓人痛苦的事情,誰都無法長期堅持。

重要的是要孩子自身願意學且有能力(認知能力和學習方法)學好

願意學是一種自主意識,是內在動力。父母從小多鼓勵和少功利很重要

。很多孩子從小是有好奇心和興趣學,但父母一味貪婪的以成績為導向的行為逐漸減弱孩子的興趣。

學習方法也很重要。

我的學習經歷就是一波三折,很多原因導致高中有些科目還比較差,甚至被班主任認為不能考上高職,把我放在最後一排坐(怕影響前面的好生)。但我的父母從未因為成績批評過我(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生意忙碌,更重要的是我父母認為,如果我努力了還不行,人生還有其他路可以走)。後來高三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自己意識到比別人說一百遍都有用),突然發力學習,研究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當然那年下的功夫也是很多的),實現了學習生涯的重要轉變。

如果因為能力而不願學習,強求也沒用,不如走其他道路。

不過並非每個孩子都擅長學習,他們的興趣和能力可能更擅長其他方面。就像不是每個人被培養都會成為奧林匹克運動員,並非所有人都能學習好。不要強求,重要的是幫助孩子發現擅長,並創造條件培養。


歡迎關注"嘉媽Jane說":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北師大心理碩士,80後媽媽專注家庭教育。歡迎關注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