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關於藝術與商業的關係,一直都有兩個不同的聲音。

一些藝術家認為藝術必須脫離銅臭味,才能成為更有意義的存在。

而另一些藝術家認為,藝術是可以,也應該商業化的。

村上隆就是第二類藝術家裡的典型。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 村上隆

村上隆作為日本 Pop Art 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日本的安迪·沃霍爾,同時也被稱為日本最會賺錢的藝術家。

很多人並不怎麼了解村上隆,但都知道他的“太陽花”。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這個正品上千塊,人手一隻20塊淘寶貨的“太陽花”到底是個什麼鬼。




村上隆的藝術


首先給大家放一些一看就知道是村上隆的作品。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雖然村上隆的作品看起來屬於“我上我也行”的行列,但他卻是實打實的科班出身。在形成自己的風格之前,村上隆接受了11年的傳統日本藝術教育。1993年就獲得了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博士學位。

東京藝術大學是什麼概念呢……如果在中國開挖掘機必須得去藍翔,那麼在日本要搞藝術就必須去東京藝術大學。

所以村上隆的藝術底子是非常深厚的。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村上隆這些作品的特點,那應該是:

毫無遮掩的幼稚。

就是這麼幼稚的太陽花作品,在2010年的時候還曾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展出過。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 太陽花系列在凡爾賽宮展出

不過這種幼稚的風格並沒有一下子征服法國人。“太陽花”系列在展出當時遭到法國人的激烈的公開抵制,甚至還引發了“法國傳統藝術保衛戰”,把村上隆的作品稱為“凡爾賽宮的文化廣島原子彈”。

法國人譴責展出村上隆的作品是“褻瀆祖宗的藝術和回憶”,拒絕將凡爾賽宮變成推銷現代藝術的櫥窗。示威者說,很多人可能一生只有一次機會參觀凡爾賽宮,怎麼可以糊弄些幼稚的彩色雕像給他們看?

對於法國人的抗議與批評,村上隆不僅毫不在乎,甚至還挑釁的發表了《幼稚力宣言》,大聲地告訴所有人:老子的藝術就是超幼稚的!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村上隆的作品的確給人以卡漫甚至動漫周邊的感覺,但就是這種看上去的“幼稚”圖案呈現出的風格,代表了他獨特的藝術表現力。

村上隆將自己作品的風格成為“超扁平風格”(Superflat)。

我們可以把“超扁平”理解為傳統日本畫畫法和當代動畫賽璐璐畫法的衍生流派。他們的共同之處是明暗、透視、立體感的二維化。村上隆作品的本質,還是想要通過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尋找日本的藝術文化定位。只不過村上隆覺得“日漫”的元素更適合這個時代。

誇張的配色,重複出現的簡單造型,配合上這種獨一無二的“超扁平風格”就是村上隆的招牌藝術。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 “超幼稚”展

村上隆認為這種最幼稚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最有效的方式。所有花哨的風格都服務於主題本身,“幼稚力”就是他創作的內核。

村上隆認為“超扁平”的另一層含義,也是在指代當代人日趨扁平和無深度的口味,二戰之後日本出現的消費文化、追星文化、御宅文化,都是他想隱射的內容。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 村上隆作品 Time-Bokan, 將二戰原子彈可愛化 以此表現當代日本人對政治與歷史的漠視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村上隆的藝術創作元素幾乎都來自於日本流行文化,而且日本本身對“幼稚”接受度很高,但日本的傳統藝術界都非常討厭他。他們覺得村上的作品不是藝術,比起藝術家的頭銜他更像是“工業家”。

不過村上隆在日本年輕一輩人中還是很被追捧的。他的畫作《727》以超過一億日元的高價賣出,成為日本國內作品拍賣價格最高的現代藝術家。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 《727》

傳統藝術界不喜歡村上隆也沒關係,村上隆也不喜歡傳統藝術界。

村上隆在日本本土的兩次展相隔了14年之久,足以說明他對於日本本土市場有多不屑。畢竟他只喜歡肯買作品的人。

所以村上隆超喜歡中國。

村上隆曾經公開過:“很多中國大陸的客人來買我的畫,將近30%都是二十多歲的富二代。”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 村藝術與王商業

買我的藝術就是懂我的藝術我就喜歡你。

多麼單純的藝術家啊!




藝術就該賺錢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通俗”、“商業”、“幼稚”是許多當代藝術家避之不及的詞彙,但村上隆卻引以為傲。

村上隆覺得,藝術家也是一個社會人,應該在現實社會當中,強韌地生存。而強韌才是藝術家勝利的秘訣。

藝術如果不與金錢扯上關係,將無法前進,一瞬間也無法存活。

與當時許多限制拍攝,私密高級的藝術展不同,村上隆的展覽在最初就不限制拍照,並且還非常歡迎大家拍照,展覽口還提示觀眾:歡迎上傳到Twitter、Facebook、Instagram、微博、微信。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村上隆這樣金錢主義的價值觀與他三十歲成名之前的潦倒落魄有著莫大的關係。與很多窮藝術家一樣,村上隆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 從他決定當藝術家開始, 痛苦磨鍊從未少過。大學的時候為了生活, 教學生畫素描, 每天畫花,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他創作了非常受歡迎的作品系列"花"。28歲時拿著作品集到畫廊, 全被拒絕. 36歲需要到便利商店後門拿過期的便當解決溫飽, 包裝作品時, 用的是超市後門撿來的廢棄紙箱, 但他保持對藝術高昂的熱情, 並且把藝術當做重要的生存手段。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窮困潦倒的村上隆在畢業後的第二年交到了好運,拿到了亞洲文化協會大獎,並有機會去紐約進行為期一年的創作學習。在紐約的那一年,讓村上隆瞭解了西方藝術界的遊戲規則,同時也讓他領悟,如果想要賺錢,藝術必須迎合市場。而人類最大的市場,就是慾望。

藝術家必須懂得如何與慾望相處:

想要物質,想要金錢,想要權利,想要女人

------村上隆

回到日本之後的村上隆,選擇了擁有巨大前景的御宅動漫文化作為自己的風格,畫最簡單易懂而色彩斑斕的畫,用最適合消費主義的方式做營銷,兜售最能讓人勾起購買慾望的藝術。

他曾說: "我對藝術堵上性命的感覺, 不管現在還是以後, 都是一樣的, 我滿腦子想著要生存下去."

藝術商業化給了村上隆金錢,而金錢在某種程度上給予了他他安全感。

這種安全感也是他穩定創作的前提。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 村上隆與 LV 合作的 Monogram 印花

村上隆的作品色調明亮富含能量、意味簡單直接,這使他成了藝術市場的寵兒。

而一個不排斥,甚至推崇商業化的藝術寵兒必定會成為時尚界的寵兒。

除了製作大規模生產小型藝術品,村上隆還與國際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馬克·雅各布斯Marc Jacobs、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以及坎耶·韋斯特Kanye West等眾多明星合作。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 村上隆 X Louis Vuitton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 村上隆 X Issey Miyake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 村上隆 X Kanye West



村上隆的藝術


村上隆寫過一本書,名為《藝術創業論》。

如果你崇尚純粹清高的傳統藝術,書中光是目錄就能讓你觸目驚心:

“藝術需要世界水準的行銷策略”

“為什麼我的作品能賣一個億”

“媒體炒作提高藝術作品的價值”

“要產生價值註解比才能重要”

“不受國際肯定的作品, 就沒有意義”

完完全全就是在把藝術當生意做。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在《藝術創業論》中,村上隆提到,大部分的藝術家, 做生意的意識非常薄弱, 常常抱著相信藝術是純潔無暇的態度, 既然這樣, 就終生把它當興趣好了。

如果想發揮藝術的力量,就不該回避“需要錢”這個事實。

沒有錢,你就不能專注創作而必須去教人畫素描。

沒有錢,你就必須去便利店討要廢紙箱打包自己的作品寄出去。

沒有錢,你就無法宣傳自己的藝術讓更多的人看到。

藝術需要金錢跟時間, 這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卻時常因為藝術家的清高而被強行忽略。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 村上隆創作的 Kaikai Kiki

村上隆創立了 Kaikai Kiki 有限公司,幫助推廣自己的作品,同時也培養和吸納更多的日本當代藝術人才。村上隆給這些年輕的藝術家明確的立下了重要的作品審核標準, 就是作品能否經得起拍賣行等流通市場的考驗,作品出現在市場時, 可否創造數十倍, 數百倍的價值。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個標準, 他所創作的”超扁平藝術“已經在藝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了。 他的名氣沒有因為批判而有任何削弱,他出書, 僱人, 作勢, 以藝術之名向各個領域進攻, 來勢兇猛, 橫掃全球。

他希望作品變成商品,他渴望作品賣出天價。

他沒有傳統藝人的謙遜,只有商人般毫不掩飾的慾望與貪婪。

村上隆就像是一個在交響樂舞臺上突然蹦出的Rapper,大聲的 Diss 了臺上臺下的所有人。

“銅臭味”最重的藝術家,一朵“花”憑什麼賣上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