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展史:嗜血雙翼“信天翁”戰機,取締“福克式”神話(五)

前序

自從飛機進入戰場後,制空權就成為了英、法同盟國和德意志爭奪的一個目標。雙方爭奪制空權,這就成就了飛機產業,讓戰機這一行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其中就出現了不少名機,如莫蘭-索尼耶單機翼飛機、福克戰機、小狗式戰機、波爾特11、信天翁等。這些戰機各領風騷一段時間,曾讓對手聞風喪膽,但是他們都逃不過自身的命運和歷史的淘汰,有新機的上場,就會有老一代功勳機的謝幕。下面就由“天明”帶大家走進德意志戰機“嗜血雙翼”—信天翁取締福克戰機的“福克式災難”神話。

航空發展史:嗜血雙翼“信天翁”戰機,取締“福克式”神話(五)

“信天翁D-系列”戰機大戰,英、法同盟國戰機


正文

“福克式災難”神話破滅

“福克E-Ⅲ”戰機1913年開始研製,1914年5月試飛成功,1915年中服役進入戰場,在短短的幾個月後,便壓制英、法同盟國的戰機,使英、法同盟國戰機損失慘重,並得到了“福克式災難”的稱號。它讓制空權從英法同盟國回到了德意志的手中。英、法同盟國的“紐波特11”和“小狗式戰機”服役後,它們以輕巧靈活的戰鬥方式壓制福克式戰機,戰場上的制空權又重回英、法同盟國手中。從此“福克式”功勳戰機已老,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福克式災難”不再是神話。


航空發展史:嗜血雙翼“信天翁”戰機,取締“福克式”神話(五)

福克式神話敗落


戰況鉅變,信天翁飛機制造廠接重任

英、法同盟的“紐波特11”和“小狗式戰機”的服役,給德意志空戰上帶來了很大的劣勢,讓德意志手中的戰場制空權又重新回到了英法同盟手中,戰場受到了壓制,形勢不容樂觀。而臨時針對性的研發一款英法同盟“紐波特11”新型戰鬥機需要大量的時間,戰況卻不等人,“福克式”戰機又已經衰落,於是德國只能將這重任放在之前表現優的異偵察機“信天翁C”的信天翁飛機制造廠。“信天翁D-Ⅰ”就根據“信天翁C”偵察機制造出來。


航空發展史:嗜血雙翼“信天翁”戰機,取締“福克式”神話(五)

上圖為“信天翁D-Ⅰ”飛機,上機翼在駕駛艙上方

信天翁D-Ⅰ/Ⅱ戰機研製成功

“信天翁D-Ⅰ”戰機是一款單座、雙翼戰鬥機,為了滿足機動性的需求設計了副翼,機身氣動滿足流體力學,成水滴狀,全身蒙皮蓋板由輕木製成。這樣的設計相比機身採用帆布表面,既實惠又耐用,增大了機身強度,據說重量還相對較輕,在戰場上不易破損。動力系統採用了“戴姆勒D-Ⅲ”發動機,達到了160匹馬力,當時算是一款功率較高的發動機。發動機前方螺旋槳有一個半橢圓狀的整流罩,巧妙地將發動機隱藏住。武器系統安裝了兩挺斯潘道口徑為7.92毫米的機槍,並能同步射擊。“信天翁D-Ⅰ”戰鬥機由於雙機翼佈局,一個在飛機頂部一個在飛機的機身,遮擋住了飛行員的視線,於是“信天翁D-Ⅱ”戰機在“信天翁D-Ⅰ”戰機的基礎上將機翼往下安裝了一點,讓飛行員在機翼上方達到更好的對戰視線效果,這時“信天翁-系列”的兩種戰機基本研製成功。


航空發展史:嗜血雙翼“信天翁”戰機,取締“福克式”神話(五)

此圖為“信天翁D-Ⅱ”戰機,上機翼稍往下移


信天翁飛機制造廠,不負重任,獲得戰果

1916年9月,這兩款戰機服役部隊。9月中旬,飛行員“沃爾克”駕駛“信天翁D-Ⅰ”戰機和其涉獵隊成員與英、法同盟戰鬥,在己方無損傷的情況下擊落了英國戰機5架,此時“信天翁D-系列”戰機初露鋒芒。在之後的戰鬥中“信天翁-系列”戰鬥機越戰越勇。1916年9月“沃爾克”涉獵中隊一共擊落英、法同盟國戰機25架,到了10月“沃爾克”的戰果達到40餘架。這樣的戰果充分體現出“信天翁D-系列”可怕的戰鬥力,同時證明信天翁飛機制造廠在“信天翁D-系列”的研製是成功的。

戰機升級,嗜血雙翼“信天翁D-Ⅲ”即將問世

“信天翁D-Ⅰ/Ⅱ”戰機取得驚人的戰果後,德國對此飛機感到十分滿意,對“信天翁D-系列”戰機進行了追加,並催促信天翁飛機制造廠將“信天翁D-系列”的下一款飛機升級出來,而且還對其設計提出要求。希望機翼能採取法國“紐波特11”戰機一翼半的形式。這種“一翼半”形式機翼就是採用“V”字型的支架支撐上下機翼,並且下機翼的弧長要短於上機翼。這種機翼略帶後掠,翼面帶點弧形,由法國紐波特公司總設計師古斯塔夫·德拉熱設計出來的一種機翼模式。採用這種機翼能夠讓“信天翁D-系列”戰機的機動性更上一層樓,保持了轉彎的靈活性和單翼的高速性,在近身“狗鬥”上更具有優勢,飛行員的觀察視野也有增大。但是由於前線戰況緊急,英法同盟國也加速新型飛機的研發,讓信天翁飛機制造廠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反覆驗證飛機飛行的安全性,所以給“信天翁D-Ⅲ”以後系列的飛機留下了一個重大的安全隱患。

航空發展史:嗜血雙翼“信天翁”戰機,取締“福克式”神話(五)

此飛機是法國“紐波特11”,“信天翁D-Ⅲ”後的飛機就是模仿這機翼


“信天翁D-Ⅲ”戰機參數狀況

“信天翁D-Ⅲ”戰機是一款單座雙翼飛機,機長7.33米、翼展9.04米、機高2.85米,空重687公斤、最大起飛重量937公斤,最大飛行速度187千米每小時。武器系統在座艙前安裝了兩挺口徑7.92毫米的斯潘道機槍。動力系統在之前兩款飛機上略有提升,安裝的是“戴姆勒D-Ⅲa”水冷式發動機,達到了170匹馬力。採用了紡錘狀機身,繼承了前兩種飛機的優點,採用輕木質骨架,膠合板蒙皮。機翼根據軍方要求,採用了“一翼半”式機翼,兩翼之間除了V型支架支撐,還有鋼索對機翼進行加固。

航空發展史:嗜血雙翼“信天翁”戰機,取締“福克式”神話(五)

此圖為“信天翁D-Ⅲ”戰鬥機,機翼為“一翼半”


初入部隊,顯優異性能

“信天翁D-Ⅲ”戰鬥機於1917年初服役部隊,由於“信天翁D-系列”戰機在部隊展現出它優異的戰鬥性能,所以大家對這款升級版戰機充滿著期待。“信天翁D-Ⅲ”戰鬥機被飛行員試飛後,與之前的“信天翁D-Ⅰ/Ⅱ”兩款戰機對比,它的爬升率和速度有著很大的提高,讓當時將士歡呼不已,大家都想分配到這款新機。但是由於飛機數量有限,最先分到“信天翁D-Ⅲ”戰機的中隊是德國的第24狩獵中隊和第5狩獵中隊。

製造神話——“血色四月”,取締“福克式”戰機神話

“信天翁D-Ⅲ”戰機列裝德意志空軍後,在德國的第24狩獵中隊和第5狩獵中隊的駕駛下,馬上就獲得驚人的戰果。1917年1月就擊落了英、法同盟國戰機31架,2月擊落65架,3月更加恐怖,被擊落戰機架次達到150餘架。這對德意志空軍將士來說是一個令人歡呼、振奮的消息,但對英法同盟國來說是一個很沉重的打擊,然而一個毀滅性的打擊正向他們慢慢走來。1917年4月9日,英、法等同盟國聯合,打算從法國北部發起進攻,全面驅逐德國戰機出戰場,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由於飛機較輕、飛行速度慢,英國皇家飛行隊路遇強大的西風,將飛機吹到德軍陣地,這猶如羊入虎口。英國皇家飛行隊在德軍地面火力和“信天翁D-系列”戰機的雙重夾擊下損失慘重。僅前五天就損失了131架飛機,105位飛行員戰亡,這對英國皇家飛行隊無疑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戰後統計僅英國就損失飛機368架,損失飛行員500餘位,這就是“嗜血雙翼-信天翁D-系列”戰機戰出來的“血色四月”取締了“福克式”戰機的“神話”。

航空發展史:嗜血雙翼“信天翁”戰機,取締“福克式”神話(五)

“血色四月”恐怖空戰


隱患顯露,戰機升級

隨著時間推移,“信天翁D-Ⅲ”戰機的隱患逐漸露出。許多飛行員發現,“信天翁D-Ⅲ”戰機在俯衝的狀態下,機翼出現共振、顫抖,甚至會出現下翼掉落導致墜機現象。遇到這種狀況部隊要求信天翁飛機制造廠給出補救維護措施,信天翁飛機制造廠給出的方案是加強機翼支撐。對於這方案“天明”個人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決策,而現實也證明了“信天翁D-Ⅲ”在加強機翼支撐點後,還是會存在共振、抖動的狀況。面對這樣棘手的問題,最後德國和信天翁飛機制造公司選擇了重新研發“信天翁D-Ⅴ”,他們認為在新機型上不會出現這種機翼共振、抖動現象,同時也想在新型機上將“信天翁D-Ⅲ”戰機的性能再提升一個檔次,能夠在後面的空戰上取得更好的成果。“信天翁D-Ⅴ”戰機在4月末成功製造出來,對這消息德軍大為滿意,迫不及待對這種新型戰機下了訂單。1917年5月“信天翁D-Ⅴ”抵達前線戰場,雖然它在戰場上有著不錯的表現,但是機翼共振、抖動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後來這個問題一直跟到“信天翁D-Ⅴa”型戰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信天翁飛機制造廠加固機翼撐杆和固定支點,他們不惜加重飛機的重量,更換功率更大的發動機,最終結果卻不如人意,問題一直延續到戰爭結束。

航空發展史:嗜血雙翼“信天翁”戰機,取締“福克式”神話(五)

出現隱患後,墜落的“信天翁D-Ⅲ”戰機


後序

總結

“信天翁D-系列”未解決機翼問題的主要原因

“信天翁D-系列”戰機可以說是德國在一戰期間的王牌戰機,為德國空戰立功無數,它一直伴隨著德國到戰爭結束。縱觀它一生戎馬,成也蕭何敗蕭何,皆在“信天翁D-Ⅲ”仿製紐波特11的“一翼半”機翼上。“天明”為什麼會對“信天翁D-系列”戰機有這樣的評價呢?

一、信天翁D-系列戰機在“信天翁D-Ⅲ”戰機仿製法國“一翼半”機翼後,加強了飛機的高速性和爬升率,加上讓飛機使用膠合板蒙皮,加強機身表面的硬度,讓“信天翁D-系列”飛機的性能和戰鬥力達到巔峰,但由於盲目仿製敵國飛機的優點,並未結合本國飛機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以改進,所以並沒解決這個問題。

二、這種機翼在設計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下機翼在原有的兩個主固定支點換裝成“V”字型支架。因為減少了下機翼的主要承力支撐點,在飛機俯衝時機翼承受過載力較大,所以會出現機翼共振、抖動等現象。

三、發現問題後,對飛機進行整改並沒有徹底分析問題的原因,只注重飛機性能,忽視飛機的安全隱患。在這方面奧匈帝國比德國要做的好,他們針對了“信天翁D-Ⅲ”戰機機翼脆弱的缺點,重新設計內部結構,加粗了其骨架和連接處。所以奧匈帝國生產的“信天翁D-Ⅲ”戰機並未出現機翼斷裂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