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瑣事引發春秋十國大戰,這都是齊桓公導演的一局棋

《公羊傳》說,在公元前656年,中國南北兩方面的戎狄蠻夷等異族交相入侵,中原地區宛如絲線。彼時,還是南蠻的楚國已橫掃江淮,挺進中原,齊桓公準備帶領諸侯,抵抗楚國。在抵抗楚國的過程中,齊桓公還用了一次“美人計”。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當時,受楚國侵擾最深的蔡國蔡繆侯,曾將自己的妹妹蔡姬嫁給齊桓公,以尋求保護。這當然是一場政治婚姻,但政治婚姻未必就代表沒有任何的男女感情。這一年,齊桓公已經在位29年,年紀恐怕已過五旬,但他的心可沒老。


齊桓公生命中的女人裡,正妻王姬,端莊賢惠,不苟言笑,有點像金庸筆下的木婉清,美則美矣,卻不免有些冷冰冰,齊桓公對她的感情屬於敬愛;另外還有個許穆夫人,美貌與智慧並具,有點像金庸筆下的王語嫣,可惜她與齊桓公有緣無分,只能下輩子再結連理了;唯有這個蔡姬,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有點像金庸筆下的鐘靈,齊桓公這個老段譽,於是把一腔的博愛,分了大半給蔡姬。


所以,齊桓公很喜歡帶著蔡姬四處遊玩。有一次,齊桓公見天光明媚春色無邊,於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帶著蔡姬去園子裡划船。


湖光山色攜手泛舟,本是一件浪漫的事,然而蔡姬畢竟是個小女孩兒心性,她玩的興起,竟開始朝齊桓公身上潑水,桓公笑著回敬幾下,兩人便宛如初戀的少男少女般,打鬧起來。


岸邊的隨從們一個勁地搖頭,這世上恐怕只有蔡姬一個人敢朝桓公身上潑水了。老天保佑,可千萬別鬧出什麼事兒來。


結果還是出事兒了。


原來,蔡國地處汝南,為中原與南蠻交雜之處,民風輕佻,少了些中原的刻板禮教,而多了些無拘的青春爛漫。蔡姬從小在江淮間長大,熟諳水性,大風大浪都碰過,更別說這一汪平湖了,小女子就想顯擺一下,竟開始大力搖晃小舟,要跟齊桓公玩那遊樂場裡海盜船的遊戲。


主意不錯,可惜齊桓公消受不起,他老了,脆弱的小心肝受不了這樣激烈的刺激。蔡姬玩兒過了。


齊桓公讓蔡姬停手,她不僅沒收手,反而笑得花枝亂顫,搖得更加起勁。逼得齊桓公情急之下,破口大罵。


蔡姬這才害怕起來,慌忙把船划到岸邊。齊桓公上岸後狂吐不止。


就這樣,齊桓公把她趕回蔡國,讓她閉門思過。


其實,齊桓公內心還是不捨得蔡姬,他這麼做,是為了等她成熟些。


當然,齊桓公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想讓蔡繆侯好好教育一下他這個妹妹,教育好了再送回來。所謂子不教父之過,而蔡姬的父親蔡哀侯早死,這個教育不當的責任,理應由蔡繆侯這個哥哥來負。


然而,齊桓公錯了。蔡繆侯根本就不想負這個責任,反而把一切過錯,全部推到了齊桓公頭上。他看著以淚洗面的妹妹,心裡氣壞了。


蔡繆侯也沒多想,就讓蔡姬改嫁了。蔡侯挑了個年輕而勇武的新妹夫,這下真的惹到了齊桓公。(注2:具體嫁給誰,史書沒有記載,《東周列國志》裡寫是楚成王,雖無史料支持,但可能性比較大,蔡國可通過此舉討好楚國,以避免楚國連年累月的侵略。)


事情發展到目前為止,都是一些家務瑣事,當事人們雖然很痛苦,但似乎也掀不起啥大波瀾來。


但是齊桓公在這裡突然演技大爆發,他還真的“怒而興師”了,一向冷靜、從不感情用事的齊相管仲也表示堅決支持。


一件瑣事引發春秋十國大戰,這都是齊桓公導演的一局棋

春秋初期的諸侯國


齊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齊、魯、宋、陳、衛、鄭、許、曹八國聯軍浩浩蕩蕩的攻向蔡國。


望著城外浩浩蕩蕩的各色大軍,蔡繆侯傻了,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為了一個女人,齊桓公用的著把中原八大當家的全都招呼來,搞出一支春秋以來規模最大之軍隊麼?


蔡國臣民很快做出了一個決定,逃跑。這仗根本不用打,他們半點贏面都沒有!《左傳》描寫這次戰爭只有兩個字——“蔡潰”,下逃上曰潰,可見蔡國軍隊根本沒抵抗,直接拋棄他們的君主跑了。


齊桓公看著垂頭喪氣的階下囚蔡繆侯,笑道:“君以為寡人集天下之兵,千里遠征而伐人國,竟只為寢席之戲乎?”


“難道不是麼?”


“當年仲父與曹沫差點害了寡人的性命,寡人都沒有追究,與你這一點小糾紛,又算什麼?”


包括蔡繆侯在內,其他諸侯如宋桓公御說、魯僖公申、陳宣公杵臼、衛文公毀、鄭文公踕、曹昭公班、許穆公新臣等人都傻了。


齊桓公面色嚴肅,振臂高呼道:“諸位,今日天下諸侯畢集於蔡,目的只有一個,即上承天子之命,舉兵踏平荊蠻!而蔡國不以兵聽從,反附逆楚,故聯兵滅之!寡人非小器之人,寢席之戲,何足以伐人國?”


原來,齊相管仲策劃此次攻蔡,只是一個幌子,其真實意圖是為了迷惑楚國,攻其不備,打一個措手不及!另外,若明說攻打強楚,就怕諸國畏難,所以假託攻蔡。而且,聯軍若要攻打楚國,左側翼會遭到蔡國的威脅,甚至深入楚境後,有可能被蔡截斷歸路,所以必須先搞定蔡國。但齊蔡本是通婚之國,實在不便攻蔡,所以藉故逐走蔡姬,很可能是齊國的一次外交試探,結果蔡繆侯還當真因為這點小事而背齊投楚,那就別怪齊桓公不客氣了。


諸侯們聞言全體震驚!沒想到齊桓公和管仲竟下了如此大的一盤棋。


“踏平荊蠻!踏平荊蠻!”齊軍將士們似乎早有準備,此時已跟著齊桓公大喊起來,各諸侯見狀也不敢落於人後,便也帶領將士們大喊起來。


齊桓公也很激動,他與管仲處心積慮二十餘年,經營出如此大的一個局面,為的就是此一戰定乾坤!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諸侯聯軍南伐楚國,可謂規模空前,史無前例,然而,當諸侯聯軍進至陘地(今河南漯河市東),正對楚國的方城,卻不進攻,只是陳師列陣,以顯軍威。楚成王毫不畏懼,立刻派大將屈完(屈原的祖先)迎擊,眼看要打起來,聯軍突然轉身退駐三十里,來到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區,千年後岳飛曾在這一帶大戰金兀朮)。


一件瑣事引發春秋十國大戰,這都是齊桓公導演的一局棋

召陵之戰示意圖


退駐三十里,這叫“退舍以禮”,古人行軍,一天為三十里,稱一舍。周代的戰爭,在春秋中期以前,本質上是貴族間的遊戲,退一舍,這叫先禮後兵,給你點時間考慮一下投降,或者主動走到和談的軌道上來。


果然,楚國一點就透,他們又派屈完帶了禮物前來勞軍,順便還帶上一車進貢周天子菁茅,以示歸附周朝的誠意。


當然,齊桓公不僅要屈人之兵,還得找回霸主的顏面,於是他又特意舉行了一個盛大的閱兵式,然後把屈完請過來,想用聯軍盛大的軍容來震一震他。


那一天,各國的軍隊穿著各色服飾,舉著各色旗幟各種兵器依次走過,規模恐怕也只有當年的武王牧誓可以與之媲美,齊桓公自覺霸業鼎盛,頓感意氣風發。


齊桓公不無得意地對屈完說道:“以此眾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言外之意,楚國不是他的對手。


但屈完不是個一般人,他躬身一禮,略帶挑釁地說道:“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君雖百萬之眾,無所用之。”


一件瑣事引發春秋十國大戰,這都是齊桓公導演的一局棋

楚長城示意圖


所謂方城,就是楚國佔有南陽盆地之後,利用南陽盆地西北東三面環山的地形特點,在群山隘口間修築的城牆。據專家考證,春秋時期楚國的方城是從今河南魯山西南魯陽關起,向東再折向東南,利用山嶺、河堤和築牆連接而成矩形的軍事防禦體系。而漢水則是從方城以南流經楚境直到楚國郢都的一條大河,當年周昭王便是喪身於此,北方車騎再多,你過得來麼?


總之,屈完的態度很明確:你是要以德服人,還是以力服人呢?你要以力服人,我們楚國金城湯池,你力氣再大,也未必能贏。


屈完毫不示弱,齊桓公也拿他沒辦法。但他聽出楚國在軍事上的準備,看來如今之計,還是見好就收吧。


於是,齊桓公話鋒一轉,笑道:“豈不榖(侯、王自稱孤、寡、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榖同好,何如?”


這句話比較難,翻譯成現代文後大意是:諸侯們不遠千里跑到貴國,難道是為了我一個人而來的麼?不是。他們是為了我們這些國家的和睦而來的。大家有爭端,但還是做朋友最好。


齊桓公已經拋過了橄欖枝,就看屈完怎麼表示了。


屈完道:“君惠薂(音曉,求也)福於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於同盟,此正寡君之願也。”意思是:您滿腔熱誠大駕光臨,為鄙邑祈求福祉,不惜降低身份,這是我君的福分。


總之,楚國也是想和的,他們雖然軍事強橫,但也無法應對多國同時討伐。


最後,屈完與各諸侯訂立盟約,也就是齊桓公九合諸侯的第五合——召陵之盟。盟約的主要內容,是楚國表示認錯,承諾以後按時向周天子納貢,大家從此和睦相處。


戰雲密佈的召陵天空,頃刻間雲開霧散,雙方各自退兵。齊桓公基本達成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此行雖頗多波折,但總算有了個還算完滿的大結局。當然,仗最終沒打成,整日裡只跟楚國人唇槍舌劍了,齊桓公只當自己過了一個十分有趣的軍事夏令營。


召陵之盟的意義還是很重大的,齊桓公通過此舉加強了華夏聯盟的團結,並向楚國展示了政治號召力和戰爭動員能力,從而形成了強大的戰略威懾,暫時遏制住了楚國北侵的強勁勢頭,迫使楚國加入齊聯盟,承認齊桓公的盟主與霸主地位,收斂了自己向中原擴張的野心,同時恢復進貢周王室,重新成為了周朝諸侯國中的一員,在形式上實現了南北統一。另外,齊桓公在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選擇避戰,保存了中原諸侯的實力,為之後晉文公大挫楚軍爭取了時間,這對華夏民族來說,貢獻還是非常巨大的。歷春秋之世,中原伐楚能取盟而返者,唯有此役。


寫下你的留言

精選留言

  • 65盛世狼煙齊桓公早年的英明霸氣,也抵不過晚年的昏聵。後世的諸葛孔明有一句名言:”親賢臣,遠小人。”
  • 48村長庚子年,荊楚大疫。華夏各國千里奔馳急援。野營露餐,救民水火。中華民族,同心同德,堅如磐石,萬年不易。
  • 39無間齊桓公此戰幹得漂亮,奠定春秋霸主之位。可惜最後下場有點悽慘,還不如唐玄宗。
  • 26Angle東周列國志文中有詩譏桓、仲苟且結局,無害於楚,所以齊兵退後,楚兵犯侵中原如故,桓、仲不能再興伐楚之師矣。
  • 21輕狂~書生召陵之盟雙方基本勢均力敵,楚國的損失只是口頭認了個錯,以後進貢包茅而已(一種用來縮酒的茅草)
  • 15張長海齊桓公~此役甚是妙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