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何歐洲西線戰場會陷入塹壕戰?

天俊談兵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了解,塹壕戰的概念,一戰西線的基本情況。

(1)概念:塹壕戰(戰壕戰),是利用低於地面的戰壕,保護士兵躲避炮彈,進行作戰的方式,戰爭結束後士兵死後通常埋葬其中。

(2)一戰西線的基本情況:1914年8月,德國將主力置於西線,發動進攻,首先佔領了比利時、盧森堡,並很快突破了法國邊境防線;但是9月初,俄國在東線發動進攻,德軍只得抽調部分兵力趕往東線,英法聯軍乘機轉入反攻,但是反攻也無法取得進展;交戰雙方不斷的互有攻守,不斷的挖掘戰壕,加強工事,逐漸形成一條穩定的戰線,形成膠著狀態,進入塹壕戰。

(3)對峙中的數百萬士兵,蜷縮在塹壕之中,炮彈密集飛舞,一個個生命瞬間血肉橫飛,每次交戰都是一場可怕的屠殺和消耗。


魑魅魍魎18412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近現代第一場世界規模的戰爭,20世紀初的人類和古代不同,已經掌握瞭如果用科學的方法來殺死敵人,並且保護己方士兵的性命。和古代乃至原始時期的人類建造堡壘和牆等保護手段不同,當時由於軍隊規模小、武器落後,但隨著步兵火力的不斷提升,以碉堡和掩體為主要防護手段的各國軍隊,遲早要以塹壕戰的方式進行過一次較量。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成為了塹壕戰唯一一次世界範圍內大規模應用的戰爭方式。隨著武器和裝備乃至防護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塹壕戰在二戰就已經開始逐漸被各國拋棄。

首先,一戰出現塹壕戰是要有人員基礎的,就拿一百多年前的拿破崙時期距離,當時歐洲各國的部隊規模仍然不高,無法將士兵部署在整條戰線上,所以根本沒有能力在廣闊的野外展開大規模、長時間較量,只能找到敵方部隊,尋求主力對決。

隨著線膛槍的大規模生產與應用,射程和拿破崙時期的滑膛槍相比,提升足足一倍有餘,也大幅強化了射擊精準度。所以躲在戰壕中的士兵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射擊命中衝鋒而來的敵軍士兵,而連發槍在19世紀晚期也開始採用,如馬克沁機槍就改變了戰爭的進行方式。

另外,塹壕戰出現的另外幾大關鍵要素也開始出現,如1874年增強防禦力的鐵絲網被髮明出來,雖然很難造成傷亡,但能夠極大地減慢敵軍的推進速度;後裝填火炮和高爆彈、液壓式制退器等的出現,讓步兵們想要穿越防禦重重的敵軍陣地前部,已經成為了近乎不可能,在仍然需要倚靠單薄的士兵推進戰線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塹壕戰終於成為主流。

一戰剛開始時的時候,雙方都認為這將會是一場短暫的戰爭,騎兵部隊甚至開始被運往前線,以期待時機一道直接突破敵方防線。但隨著1914年9月馬恩河戰役結束後,德國開始在西線邊境挖掘戰壕,英法聯軍也效仿並挖掘戰壕。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到1918年3月,協約國和同盟國就在潮溼、惡臭、泥濘、擁擠的戰壕中,度過了難忘的三年半時光。

歐洲的西線戰場,頭幾個月挖掘的小型臨時戰壕很快在德軍的加固下變得又深又複雜,並逐漸變成大面積防守工事。同盟國和協約國戰壕之間的空地被稱交戰雙方為“無人區”,在不同的戰場之間寬度不同,某些地方戰壕中間的寬度可達100米,但最近的地方戰壕相距甚至僅15米,爆發的血腥衝突也是極多的。

在索姆河戰役中,德國人就是廣泛的採用塹壕戰術,動用了幾千挺機槍,使用間接射擊和超越射擊,幹掉幾十萬英法聯軍。英軍以密集隊形前進,遭到德軍機槍和炮兵火力的嚴重殺傷,第一天即傷亡近6萬人,絕大多數倒在距離德軍塹壕前沿2~3公里之間。索姆河戰役140天時間裡,英法聯軍傷亡高達79萬4千人,未能突破敵方防禦,而德軍則損失53萬8千人,這100多萬人大都是塹壕戰術下的冤魂。

1917年3月德軍撤退到興登堡防線,無人區的寬度增加到1千米以上,士兵們連續不斷地向對方戰壕投擲手榴彈。在東線戰場和中東戰場,雙方需要佔領的土地面積很大,生產彈藥,混凝土和鐵絲網的工廠距前線也很遠,所以歐式的塹壕和塹壕戰並沒有在那裡出現。

交戰雙方挖掘的壕溝並非筆直,而呈鋸齒型。當敵人從側方進攻,可以保護裡面的步兵,防止所有部隊暴露在敵軍火力前,擋住炮彈破片的飛行,但這也意味著戰壕內的士兵無法看到在壕溝裡十米以外的東西。壕溝面對敵人的一側叫胸牆,背對敵人的一側叫背牆。背牆防止士兵們的後背被落在壕溝後方的炮彈彈片所傷。如果敵軍攻下了壕溝,原來的背牆就會成為胸牆。壕溝的兩側會用沙袋,木架和鐵絲網進行加固,地面通常會鋪上木板以方便通行。


科羅廖夫


在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的西線有一個特點就是軍隊太大,而戰場太小。西線的作戰地域遠遠小於東線,狹窄的戰場很快就被數量密集的軍隊所塞滿,雙方都失去了機動的空間,只能是轉入塹壕對峙。
從這張圖上名校可以看出來,西線的長度要小於東線,而且英法面對的是德國的主力部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戰爭進入工業化時代以後第二場大規模戰爭,在此之前的日俄戰爭已經表現出來的一些特徵在一戰中表現的更加明顯,比如雙方火力的空前提高,而相對著軍隊的防護能力和機動能力沒有什麼提高,當時的技術條件還無法提供比卡里布軍服更好的防護裝備,比兩條腿更好的機動工具,這種情況下進攻的一方無法克服防禦一方的火網,而且鐵絲網的使用更是使進攻一方機動速度慢如蝸牛,而慢如蝸牛的移動目標也成為了防禦一方機槍的活靶子。


機槍和鐵絲網的組合是當時標準的防禦陣地,鐵絲網負責降低步兵進攻的運動速度,而機槍負責用消滅進攻的人員。

在日俄戰爭中,由於戰場空間的廣闊,雙方的軍隊都不可能把戰場填滿,雙方都還有機動的空間,所以還是可以通過攻擊對方暴露的側翼來獲得戰役的勝利,但是到了歐洲戰場的西線,這種機動方式失效了,在馬恩河會戰結束後,德軍和英法軍隊展開了向大海的賽跑,這個時候的機動方式還是要靠兩條腿,這樣雙方几乎同時到達了海邊,於是一條塹壕從法國瑞士邊境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兩邊都沒有辦法突破這條防線,只能躲在塹壕裡邊對峙。
一戰是大炮的戰爭,一戰以後發達國家軍隊火力骨幹由步槍變成了大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工業化戰爭,交戰的雙方的工業化程度都很高,而且都是全力投入,在日俄戰爭中,遠東地區是俄國的邊緣地帶,從歐洲部分投送兵力和裝備都是非常困難,而日本的家底還是不如英法的家底厚,所以日俄戰爭的強度還是沒有一戰高,而當時的工業只是空前的提高了軍隊的火力,特徵就是各種大炮取代步槍成為了陸軍的火力骨幹,但是軍隊的機動還是依靠人腿和馬腿,而靠人腿和馬腿已經是無法躲開呼嘯而至的炮彈了,當通過機動無法抵消火力的時候,那麼戰爭的形態就開始變得固定起來,而當時能夠躲避呼嘯而來的炮彈的唯一辦法就是把自己挖一個坑藏起來,而一戰中,西線戰場由於空間狹小,火力的優勢更加明顯,在東線由於軍隊密度低,所以進攻一方還是能夠通過機動兵力來突破對方防禦薄弱的地段,但是到了西線,雙方的兵力密度極大,雙方的防線哪裡都是銅牆鐵壁。
法軍一開始還是發動這種步兵刺刀衝鋒,結果就是被德軍打得屍橫遍野。


當時能夠提供的防護裝備還是這種鋼製的,重量大,但是防護效果不佳。
坦克作為突破塹壕的武器開始登上戰爭舞臺。

而面對戰爭的新形態,要麼使用新的武器打破戰場的僵局,要麼使用新的戰術,英法方面研製了新式武器-坦克,而德國人是使用了新的戰術就是所謂的胡貝爾戰術,或者叫做突擊隊戰術,但是在這些新的戰術和武器徹底打破塹壕戰的僵局以前,德國就挺不住投降了。


紅色手電筒


其實就是防禦性武器的發展快於進攻性武器的發展。

19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機槍和遠程大炮已經是歐洲軍隊的標配,軍隊在建立穩固的防禦工事後有能非常強大的火力,一挺重機槍的火力就能超過一整個步兵排,而一發空爆榴霰彈可以在地面兩到三米的距離爆發出幾十枚鋼珠,打在密集人群中 一發炮彈報銷半個連都可以做到。
重機槍班組

榴霰彈

而戰爭初期步兵手中還是隻有手動步槍,戰爭中期出現的能夠伴隨步兵機動的輕機槍也還是無力壓制重機槍。想奪取一個穩固的機槍工事需要付出大量人員傷亡,很多時候只能靠人命來填。不要說什麼夜戰 偷襲,雙方士兵素質接近的情況下,還是防禦方佔優勢。

這樣的結果就是防禦方遠比進攻方有優勢,所以雙方都拼命修建防禦工事來。


倫敦上空的噴火


當時好像德軍參謀長是毛奇吧,他修改了原來的假想作戰方案。把原來的西線兵力減少了,投入到東線防禦上去了。另一方面在比利時的進攻也延誤了戰機,俄國積極投入戰鬥,每動員一個師就立刻投入。這種不惜代價的作戰方案最後讓德國西線決戰演變成戰壕僵持。當然,馬恩河戰役等一系列戰役決戰,也受到了西線投入兵力不足的影響。不可避免的以兩敗俱傷收場。另一方面,德國的隊友確實都是豬,一戰是這樣,二戰也是這樣。


神的老師練出了腹肌


所以,當雙方作戰部隊距離拉近時,為防大量傷亡損失,都以塹壕為掩護體來保實力繼續作戰。這就是一戰歐洲西線戰場上以墜壕作戰的一個紀實。


月林6491


德國的戰鬥工兵,暴風突擊隊瞭解一下。飛機,坦克,飛艇,毒氣,新武器層出不窮,還是壕溝最安全。哪怕是現在坦克一樣怕反坦克障礙物。一戰的大炮重機槍,二戰的坦克飛機。都是各個時代主流。現在的城市巷戰就是現在和未來的主題。


小也會飛


陸地戰爭為主,空軍不佔主導。


光明嶺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塹壕戰是交接雙方人力資源和軍備資源大量消耗後的僵持狀態,那個時候坦克車還沒有生產出來,飛機也是僅僅試製成功,交戰雙方都無力再次組織進攻的用以打破平衡所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