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村子的村頭都有一個老樹?

小惠慧


村頭老樹下,老人們休憩乘涼,孩童們玩耍三五成群,青年人在遠處的田間勞作,這是我們心中最完美和理想的生活畫面,而在我國許多鄉村,也確實是這樣,在不少村莊的村口,都矗立著一棵參天大樹。



就好比一位耄耋老人,枝繁葉茂的大樹,代表的不只是自己經歷的久遠歲月,更代表著村莊悠久的歷史,還有那那勃勃的生機!

在農村,許多村莊門口都有老樹,這其實是從遠古時期流傳下來的習俗。

遠古時期,巫術在社會中佔據重要位置,老樹,在巫師的眼中,具有溝通天地的功能,因此,部落中有什麼祭祀,占卜等儀式,都會選擇在大樹下進行。


久而久之,大樹被賦予了神聖的使命,在人們的眼中,它成了帶有神意的存在,漸漸的,人們相信,如果將自己的心願系在大樹上,就會被神所知曉,心願將會達成。

因此,在許多地方,老樹,又稱為人們心中的“許願樹”,滿樹都寄託著人們對未來和希望的期許。

老樹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他就像這個善良樸實的民族一樣,堅韌而又倔強!用自己的枝葉,為人們守護一方陰涼,雖然後來老樹溝通天地的功能弱化,但人們還是習慣了老樹的存在。


再後來,老樹的功能也越來越多,它成了村裡的會議室,活動中心,磨坊……

最後,老樹成了村莊的象徵,也成了村莊的靈魂,遠方遊子的根!


Mr茶農姚


說到農村,說到村頭老樹,腦子裡立即浮現馬致遠的一小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我生於農村,在農村長大,最熟悉不過了。我村的村頭就有一棵老大古榕,古榕下面是一社,據說社與樹已有五百多年,社經歷多次番修,而樹還是那一棵,這一棵神樹見證我村五百多年來的發展興衰。

無樹不成村,無村不有樹;無村不有社,有社必有村。由此可知人對樹對社的敬仰與崇拜。社就是土地神,樹就是自然神,這敬仰崇拜就是人對自然土地的敬仰與崇拜。入村先拜社,社保人平安。由此可知人對社對社樹的重視。人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自然,自古至今,這反映了人對自然對土地重視和崇敬,都當神來拜敬愛護了。社及社樹是沒有人敢任意破壞及毀損的,都怕受眾人譴責,受神靈刁難而遭報應不得善終。

古月照今人,今人不見古月;古樹見今人,今人不見古樹。村頭樹是風水樹,社樹,廟樹,神樹,大樹底下好乘涼,社、廟、樹,成為了一村一寨平民百姓祈禱納福求安康的必去必敬之地,承載了諸多人們的願望和祈許及企盼。這不單是迷信,實則更多反映了人們心底裡對自然對土地的無限敬仰及崇敬。





樹德漢碩


一個村一棵樹,一個姓,這棵樹是本姓老人議事的地方,也是少兒出門時大人送到村頭,離別的地方,讓他記住村頭的大樹,怕他們在外多年回來找不到家。有了這棵樹在外多少年回來看到樹就能找到家。我有個爺爺在解放戰爭年代去當兵,一直到解放新疆後,在新疆生活了幾十年,在九六年回老家探親,他給我們說他走的時候記這村頭有棵大樹和磨房,可到了村頭以後樹沒了磨房也沒了,他說可能還沒到,看這山都像,就沒下車又走了五六公里他問司機,司機說過了,他下車又走回來。


高級別的仁手官


為什麼大多村子的村頭都有一個老樹?


從我記事起村裡就有一顆很大榕樹,榕樹下面建了一個小亭子,還有石頭做成的一些板凳。夏季在榕樹下面是一整天都不會照到太陽的,最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老榕樹下每天會有個老頭在賣農用工具,一直賣了很多年。每當下午就會有很多老人家在榕樹下聚集,在這裡聊天,聽唱詞(本地的民間藝術)。

在以前很多村莊都會有一棵大樹,可能這棵古樹是隨著村莊一起長大,代表的村莊的年份和歷史,見證了一個村的一代代人生命的輪迴。很多時候會見到古樹上會有紅繩掛著,說明這是一棵能讓人寄託於願望的樹,承載這很多人的夢想。

現在很多小區裡面都會種上大樹,還有一些村民的活動公園等,在轉盤處都會有棵大樹,一到晚上就聚集了很多人在下面聊天和乘涼。好像大樹就像是我們的一種傳統文化,人們喜歡到有樹的地方聚集。有些地方樹就是代表著一個地區的風土民情,可以通過一棵樹瞭解地區的歷史有多久。

以上是個人所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村裡的男青年


鄉居小菜在農村生活,我也發現有些農村的村頭長有上了一定年齡的老樹,也叫“村樹”,像鄉居小菜的老家是山區農村的,我們那邊山林樹多,村子就在山腳下 ,看過去房子後面不遠處就是山,而附近的各村莊村頭都會有棵老樹,也不知道那些老樹是什麼時候種的,像鄉居小菜都30歲的人了,而我出生前我們村村頭就有棵“村樹”了,那是棵榕樹,我們那邊的村莊村頭一般都是種榕樹,那為什麼會有這些的現象,村頭要有棵老樹呢?鄉居小菜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村頭種的老樹寓意好

以前人們種樹,對樹的寓意是特別看重的;“無樹不成村”,村頭代表一個村莊的面貌,所種的樹也很重要,而且像以前的村莊剛開始人是比較少的,一般是某個家族的幾個人住在那裡的,他們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家族人口越來越多,生活過得越來越好,村莊一直存在下去,長盛不衰,種寓意好的樹,也是一種精神、心理上的美好寄託。

榕樹有“長壽樹”的美譽,百年以上的老榕樹是很常見的,而本身榕樹適應能力特別強,蟲害少,特別容易生長,枝繁葉茂,垂下來的樹枝鬚鬚長到地裡又是一棵樹,也就是說一棵老榕樹旁邊可以自然的衍生出多棵榕樹來,這就有點像竹子成林了。

而榕樹不單是我們那邊種的“村樹”,查資料鄉居小菜發現,榕樹可是國內福建省的省樹呢,而且榕樹也被福州、贛州評為市樹,此外,像現在我們看到一些城市的市裡廣場或者公園裡也會有老榕樹,幾十上百年的,可見榕樹受歡迎程度,以前的農村選榕樹種在村頭也不奇怪了。

二、村頭種的老樹枝繁葉茂,樹下可以乘涼、閒聊

以前的人們生活追求比較簡單,喜歡熱鬧,沒事就湊在一起聊聊天,而村頭樹下是最熱鬧的,老樹長久了特別的茂盛,陰涼,夏天坐著乘涼特別的合適,尤其是在早些年代人們沒有什麼風扇可以乘涼,也沒什麼電視劇可以追看,村頭樹下聚著的人最多了。

像鄉居小菜老家村頭的榕樹每天都有人坐在那裡,尤其是男人最多,有時候下棋,有時候就是閒聊,也不知道他們平時坐在那裡聊什麼,一坐可以坐一個下午的都有;早些年的時候,夏天天氣熱,離村頭比較近的一些戶,吃東西就捧著碗出來坐在村頭樹下的石板凳上吃,離得遠的也會去,像屠夫下村賣豬肉一般就停留在村頭那裡的,我媽媽聽到人家喊賣豬肉了,捧著碗麵就去那裡吃著順便買點豬肉,哈哈。

三、村頭種棵老樹,讓人記住這個村莊

鄉居小菜也在農村生活,早些年的村莊就是那種泥土瓦房,樣貌看過去都差不多,若不是本村人是不好區分哪家哪戶的,而通往村莊的道路是比較差的,就是那種泥土路,而且比較狹小,一米多寬,加上以前的村莊不寫名字,而且有些村莊之間離得比較近,村頭種棵老樹,相當於一個名片、是村莊的大門、引路標,哦,原來這裡就是一個村莊呀,讓人記住這個村莊,知道從這裡進去、出來。

像我們那邊村莊種有榕樹,以前人們聊天說到哪個村的哪一家人時,一般會說,就是從村頭榕樹那裡進去往左/右轉走大概多少米就到了;而若是去附近陌生的村莊,就算不懂路,村頭有老樹,走進去之後要走出來,能看到有那老榕樹就知道走出來了,沒搞錯。

四、村頭老樹可以祈福

上面說到了人們在村頭種的樹寓意好,是村裡人的一種美好寄託,所以這樣的“村樹”,人們是不會砍掉的,留著它自然的生長下去,見證村莊、人們的生活變化!

因為“村樹”寓意好,人們在樹上祈福也是不奇怪了,像我們那邊種的榕樹,雖然榕樹的葉子、須、樹皮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人們一般不會特意去摘來使用的,而是使用其他的野草來代替,平時祈福的話就是弄個紅絲帶或者是裝有些小物件的紅色袋子綁著釘到榕樹上面去,時間長了,遠處看過去又紅又綠,也挺好看的;聽我們那邊的老人說,老樹生長的年齡久了,有靈氣,祈福好,更何況那是“村樹”呢,備受人們敬重。

總結:綜合以上分析,農村的一些村莊村頭都有一個老樹,自有它存在的原因,現在的農村變化很大了,過去的泥土瓦房越來越少,村莊也立著牌子說是哪個村莊了,鋪水泥道路進出也方便,而沒什麼大變動的就是村頭一直生長著的老樹。


鄉居小菜


對於村頭都有大樹這種現象,有很多種說法。我外婆家是村頭的第一戶人家,家門口種著兩棵槐樹,品種不一樣,一棵是古槐一棵是刺槐。為此我的作品裡專門為這兩棵槐樹寫過一篇文章。

舊時的老人們都相信風水一說,適逢風水極佳的地方,先要栽上樹木看看是否能存活。樹木抽枝發芽就代表著能在此地開枝散葉,繁衍生息。

對於大多數種的都是槐樹的說法也很多,不過多數都是相傳樹種是從洪洞大槐樹帶過來的,代表無論走到何地,都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先自己的根在哪裡。

還有一個靈性的說法,在農村槐樹是不能做建房屋的木材的。因為槐字裡有個“鬼”字,所以人們都很忌諱,視為不詳之兆。所以,對於這種有忌諱的樹種,只有把它們栽種在家門口兩側,也或者栽種到村頭村尾,起到一個保護神的作用。因此農村素有“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門口栽著鬼看守”之說。



海洋品美食


農村裡很多村頭都有一棵老樹,樹在村頭的說法並不準確,因為村子越來越大,宅子越來越多,原本的村頭已經成了村中,我們這裡的老樹一般都是村中,聽老人們說搞大生產的時候樹就已經在了,一個小村就有一棵老樹,而且多是老榕樹,其中的一棵要好幾個人合抱才能把它圈住,這些老樹少說也有七八十年了,為什麼人們都不砍而是一直留著呢?

有樹就有根,有根就有祖,有祖就有宅

樹大有樹蔭,“蔭”有“庇廕,庇護”的意思,老樹就像是先祖留給子孫的禮物,寓意很明顯:希望子子代代能得到庇護,繁衍不息。後人們都像是明白老祖的苦心,在老樹的周圍建了宅子,每逢過節殺了雞鴨必先到老樹底下祈福,剛開始老樹底下只有凸起的老根。

後來村裡的人們自發捐了錢,修了一個小小的豐碑,漸漸地豐碑裡堆滿了紅色的布條和圓鏡子,臨近節日也會看到各類餅乾糖果。過節之所以先到大樹底下,是因為在我們的觀念裡,要把好吃的先讓給先祖,感謝他們的恩情,大樹就是村子的根,代表著先祖。


老樹是時間的見證

就像開頭說的那樣,村裡的老樹大生產的時候就已經在了,見證了村子由小到大,那些曾經陪伴過它的老人一個個都走了,但是樹依然挺立在那裡,默默地注視著村子,像一位老人的陪伴,我們的鄉情除了父母,還有村子那些永不會消失的物件,比如村口的一口老井,還有村中的老榕樹,假如村子變得像城市裡的“蜂巢”樓,那麼我們的鄉情該如何安放呢?我們還會懷念家鄉嗎?老樹其實就是一種感情的寄託。


農人春香


在我們村的村頭就有一棵老樹,已經有近300年的歷史了,十幾年前市文物局的人還在樹上貼了一塊鐵牌子,上面寫著樹名:國槐樹,樹齡270年。聽村裡的老人說,這棵樹是村裡樹齡最長的了,應該是建村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如今這棵老槐樹早已經空心了,但是依然枝繁葉茂,並且樹幹很粗壯,足足要幾個成年人才能圍起來抱住。因為其是在路邊,之前修路的時候,為了保護這棵樹,還特意在旁邊繞開了一下,所以原本一條直路,就變成了彎路。但是村裡沒有一個人有怨言,老人還提醒小孩子、年輕人不要去破壞這棵老樹。那為什麼很多的農村在村口都有一棵老樹呢?

這樣的樹在農村裡也是有說法的,其又被稱之為“風水樹”,這些樹普遍都是在建村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它們一直在慢慢的成長,見證了村子的繁榮和發展。老輩人說,這些樹還能給村裡人帶來好運氣。有沒有帶來好運不清楚,但是帶來便利,這一點確實不假。村裡的老樹下面,一般都是整個村裡人常去的一個活動中心。像我們村裡的這棵老槐樹下,一到夏天了下面可熱鬧了。

在以前地面還沒有硬化的時候,當時有很多的石頭,而村裡人就在這棵樹下面或坐或躺,然後在一起聊天。因為這棵樹枝繁葉茂,在夏季的時候非常的涼快。農民幹活回來了,有些還會繞路到樹下來坐一坐。現在村裡配套設施也好了,地面硬化了,還修了一些板凳、桌子,更加方便村裡人來乘涼了。而之所以村口種植的是槐樹,卻不是其他的樹。這是因為我們村裡人最先都是從洪洞大槐樹遷徙而來的,種植槐樹就有這一層意思。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槐樹的可以活很多年,並且其寓意很好。

除了這個說法以外,村口的樹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村子的一張名片,其不僅是一個村子的象徵,更是對於回家道路的指引。在過去普遍有著“無樹不成村”的說法,意思是在村口沒有一棵大樹,那這個就算不上是一個村子。因為在村口有一棵樹,這就是一張名片。不同的村子在村口都會有一棵不同的樹,往往別人提到哪一個村子的村名時候,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到村口的那一棵樹,那就更讓人印象深刻。

這是因為以前很多人走街串巷,一般都會在村口的大樹下面乘涼,自然就會對村口的大樹印象深刻了。所以在村口的大樹,不僅是供村裡人及路人乘涼用,還是村子的名片和象徵,也有著指路的作用。同時它還寄託了廣大遊子們對於故鄉的思念。在你們村裡村口有樹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農夫也瘋狂


在農村裡有這樣的一個現象,位於村口的地方都會有一棵大樹。老家裡自然也不例外,村口有一棵大槐樹。這是村子裡面的標誌,每次看到大槐樹就是到家了。已經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時候栽的了,從剛記事的時候就在那,現在更加茂盛了。按照過去的說法來說“無樹不成村”,所有村子裡面都有這樣的樹。

問過一些老人這是農村的風水樹,即使早年經常發水的年頭也淹不到村子裡來,村子裡面風調雨順的多虧了這棵樹。當然這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想法,其實最早的時候村子裡都是洪洞大槐樹遷徙而來的。因為這個緣故,老家裡一直栽種槐樹的習慣,估計就是因此栽種的,只是這棵樹年歲最長逐漸被人們神話了。

村口上的這棵大樹也是人們的活動中心,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來這裡玩。對於農村孩子長大上樹並不是多難的事,枝幹很粗壯平衡感好的孩子甚至會在上面走路,當然要是讓大人看見了一定會被說教。對於大樹人們可是很寶貴的,曾經修路礙事幾次想砍掉,但都被人們給攔下來了。

夏天的時候大槐樹枝繁葉茂,正是乘涼的好去處。過去娛樂設施有限,等晚上常會在村口大樹下放上幾場電影,熱熱鬧鬧場景直接還經常出現在腦海中。白天下地幹活的人路過的時候也會歇腳,相互談論著家常事,誰家有什麼大事小情需要幫忙充滿了人情味。

村口的大槐樹是國槐,開的花是不能吃的。不過這確有著其獨特的作用,聽老人們講過許多關於大槐樹的事情。若是誰得了什麼瘡,弄上幾根槐樹枝燒成了炭抹在上面,有時候甚至還挺管用。具體怎麼也沒有體驗過,不過對於這棵大槐樹更為愛惜了。

農村的村口的樹,不僅是村子裡面的象徵,更是對於回家道路的指引,也寄託了人們對於故鄉的思念。


這不是歷史


在我們村的村口有一棵老槐樹,具體的時間不確定,但據說有300多年的歷史。樹冠的佔地面積約半畝地,樹徑要有4--5個人才能抱得過來。30多年前小的時候,看到那個樹徑空的,樹也沒有那麼繁茂,但是近十年,樹木突然繁茂起來,特別是春天來臨的時候,槐花飄香。那也成了我們村的路標,因為在他的樹冠的遮避下,是一個有著幾十年歷史的車站站臺。

村頭的那顆大槐樹最初的來臨,聽老年人說,那是為了保佑我們村裡風調雨順,少一些戰亂,多一份祥和。在人們的殷殷期盼中,大槐樹果然見證現在的寧靜平和,人民幸福生活的蒸蒸日上。


人們閒暇時聚散娛樂的場所。每當夏天來臨的時候,晚上槐花樹下樹乘涼的好地方,老少爺們,老奶大娘,小媳婦們都會拿一把蒲扇,聊著張家長李家短的話題,特別是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鄉里鄉親都會非常熱情的出主意幫幫忙,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當別人有喜事時,鄉親們談討時更是開心,似乎那些好事都是發生在自家。老槐樹在歡樂悲傷中陪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如今的老槐樹重新煥了青春,也同樣保佑著我們村的人平平安安,感謝老槐樹!願我們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