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豬吃老虎的皇帝,裝傻被太監扔進茅房,稱帝后成就比肩李世明

在中國歷史上,唐朝是世界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與亞歐國家多有來往,名氣非常響亮。唐朝一共出了21個皇帝,有唐太宗這樣的明君,也有唐穆宗這樣的昏君,對比非常明顯。然而,在唐朝有一個“扮豬吃老虎”的皇帝,他扮演傻子騙過了所有人,最終成為一代明君。

扮豬吃老虎的皇帝,裝傻被太監扔進茅房,稱帝后成就比肩李世明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和唐穆宗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因為他是唐憲宗和宮女所生,所以在宮中不受待見。面對四面楚歌的皇室鬥爭,弱勢的李忱選擇了裝瘋賣傻,雖然會遭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負,但是對於他來說,或者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皇室、文武百官眼裡,他就是一個傻子,而且一傻就是36年。

扮豬吃老虎的皇帝,裝傻被太監扔進茅房,稱帝后成就比肩李世明

李忱在與皇室親人聚會時,一向保持沉默寡言,讓大家以為他就是一個傻子,經常有皇兄皇弟以他“下注”,誰能讓他開口,就能得到一筆錢,玩得樂此不彼。在眾多皇兄之中,唐武宗李炎特別喜歡欺負他,曾經命令太監把他捆成肉粽,扔到了茅坑裡。當李忱被人發現救出之後,依舊像什麼都不懂一樣,太能忍了。

扮豬吃老虎的皇帝,裝傻被太監扔進茅房,稱帝后成就比肩李世明

唐穆宗駕崩以後,他的3個侄子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連續登帝,但是每一個英年早逝。這時候,宦官當政的馬元贄盯上了李忱,覺得他傻比較容易控制,於是將他立位皇帝。

李忱登基時,這一年剛好37歲,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以前那個傻皇子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老謀深算、英明神武的皇帝。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他根本不是傻,這是忍辱負重、韜光養晦罷了。

扮豬吃老虎的皇帝,裝傻被太監扔進茅房,稱帝后成就比肩李世明

對於宦官當政這個問題,李忱採取了打壓的政策,並沒有因為扶他上位而心存感激。因為他知道,只有把權力掌握在手裡,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況且,他還想要施展才華,成為一代明君。

因為崇拜唐太宗,李忱一直把效仿他的改革方式,勵精圖治。他在位期間,減少稅收,注重人才選拔,還收復了吐蕃佔領唐朝的大片土地。在他的治理下,唐朝經濟衰落的局面得到復甦,又開始繁榮起來。

扮豬吃老虎的皇帝,裝傻被太監扔進茅房,稱帝后成就比肩李世明

史學家們對李忱的評價很高,認為他和漢文帝、唐太宗是一個級別的明君,這一時期被稱為“大中之治”。似乎大家更喜歡將他比作唐太宗,稱為“小太宗”。

可惜的是,每個皇帝都不能免俗,有一顆追求長生不老之心,李忱也不例外。他在中年以後,經常服用太醫李元伯的仙丹,丹藥的副作用讓他身體徹底垮掉,一個月都不能上朝一次,在50歲那一年駕崩了。

扮豬吃老虎的皇帝,裝傻被太監扔進茅房,稱帝后成就比肩李世明

作為一個皇帝,李忱懂得審時度勢、忍辱負重,最後成為一代明君,但是卻因為吃丹藥導致死去,實在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