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疑似症狀就診前後的情緒面紗

編者文:這篇文章是根據真實情感改寫,感謝採訪者,僅能默默無聞的幕後英雄!

揭開疑似症狀就診前後的情緒面紗


2020年2月4日早晨4:20分我從噩夢中驚醒,夢見了從老家房子裡出來的時候差點被吊車碾壓、被轎車撞倒,還夢到老家的房子天花板漏水。當然作為精神衛生專業工作者,我知道這個夢直接在提示:橫禍飛來,無處藏身。醒來後久久不能平靜,焦慮、恐懼情緒接管了我的大腦,接管了我的思緒,接管了我的感知,接管了我的行為,接管了我的.......。

事情從春節前說起:1月20日值夜班,睡了一覺起來就感覺流鼻涕、咽痛,當時沒有當回事,就自行吃了些連花清瘟膠囊。1月22日帶著口罩匆忙地從北京返回東北老家過年。之後手機、電視、聊天等等有關疫情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蜂擁而至,感覺活在疫情信息中,視聽覺空間已經淪陷,好像沒有清淨的空間可用,在疫情傳播的同時,感覺心理疫情也在蔓延攀升,這一刻感覺時間停滯,空間永恆,震驚震驚!!!為武漢祈禱,希望一切快點好起來。

1月28日帶著對家鄉對父母的不捨返京,突然發現疫情原來已經就在身邊,單位要求暫時在家隔離,不幸的是回京當天就出現腹瀉,自認為可能是在火車站喝了從冰櫃裡拿出來的可樂有關。偏偏這會又增加了咽痛,對於一個單獨居住的我來說,感覺孤單無助。

到了第四天,既往還算穩定的我開始無聊地一遍遍刷屏,看各類疫情新聞,進而睡眠也出現問題,易驚醒,噩夢不斷,感覺軀體症狀在不斷增多,好像真的得了新冠,一遍遍測體溫在36℃-37℃,焦慮恐懼情緒像是體溫的隨從,隨著體溫變化也在變化,翻滾的胃部不適,出虛汗、口乾、鼻幹及眼部粘膜乾燥及周身乏力等,自己對照著鏡子給自己查體,發現雙側扁桃體II度腫大,咽後壁可見濾泡,症狀在加重。心情也有點低落,有點抱怨自己的身體為什麼這麼敏感,責備自己平時為什麼沒有好好照顧身體,不想動彈。電話諮詢內科醫生,建議就診。每天基本生活需要都變得艱難起來,單位每天人員詢問情況,對我來說已經沒有那麼高興。

到了第五天,思想鬥爭開始激烈起來,像是強迫症患者的強迫思維一樣,我想去看病,也很顧慮,擔心去醫院發熱門診出現交叉感染,想要再觀察看看,不斷糾結,看病還是不看病。內科主任給予了我很大的心理安慰,鼓勵我安心,大家會幫助我的,也許這一刻,我才感覺還有人可以幫我。自己聽了一些關於心理的科普視頻,看了一些針對不同人群心理問題的文章。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鑑於一個心理工作者的覺察,自我催眠,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礎,穩定自己,沒有任由情緒繼續淹沒自己。

到了第六天,隨著症狀變化,思想鬥爭有增不減,我覺得是時候好好排查了。可是仍有很多的顧慮。比如,如果我確診了,怎麼辦?在哪裡治療?醫院的治療效果怎麼樣?要不要告訴父母?如果我離開了,父母會不會特別傷心?如果我沒有病,在發熱門診發生交叉感染怎麼辦?上班後傳染科室的同事和病人怎麼辦?感覺此刻的每一個選擇,都很重要,我想我是焦慮了。於是我問自己,我還可以做什麼?在微信上和護士長探討了一下哪家定點醫院治療的效果比較好,最後也沒有得出明確的結論,覺得都差不多。從打算就診念頭出現的5個小時,我感覺我的焦慮在成倍增加,我意識到我可能需要更多幫助了。我進入了一個思維的怪圈,讓自己跑不出來。

於是和醫院心理援助隊楊大夫通話,告知他我的想法和感受。他明確確認了我的焦慮,認為我有些誇大事實了。並告知我隔離期間,做好防護去就診。亂吃藥副作用出現更不好,最後給我介紹了可以進行救治的定點醫院、可以做核酸測定的醫院以及可以就診的途徑和方式。

這兩天身邊的所有人都對我進行了就診的勸告,我覺得我可能是膽怯了,出現了一些迴避的行為。這些行為短期看似安全,但是從長遠的角度、負責任的角度,也是有危害的。我想是時候需要喚醒勇氣了,就這樣我做好層層防護不安地去發熱門診就診了。

就診結果出來了,排除了感染新冠,返回家的過程中,好像症狀突然輕了好多,口也不幹了,乏力也減輕了,走路也輕快了很多,外邊看起來也變得美麗起來,我去了小區附近的生活小超市,買了我這幾天心心念唸的鹹菜、麵包、饅頭、白菜和西紅柿,改善一下伙食......。

現在回想起來,這次經歷,我感受到人在恐懼之下會出現一系列變化,自我覺察能力提升,當然也有廚藝的提升。作為一個心理工作者和醫務工作者情緒變化過程也是部分人群的情緒變化過程。

請大家做好防護該去就診就去就診,擔心就診比就診還難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