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靜的事蹟讓我感受到使命與責任

這個寒假是我有記憶以來最特殊的一個寒假。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新年也變得陌生。我們都知道,配合疫情,全國各地的人民都在家中封閉了二十天上下的時間。在這關鍵的時刻,我們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逆行者”。此刻,我的內心只有滿滿的對偉大的逆行者們的致敬。

在遵化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期,許許多多女性同胞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張曉靜,遵化市中醫醫院主管護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她不畏風險、主動請纓,作為河北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深入一線馳援武漢,用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展現了醫護人員“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風貌。她是最美醫務工作者的典範,是“文明熱情、厚德重義”遵化人的榜樣,是展現巾幗之美的代表。

當我瞭解了張曉靜同志的事蹟材料後,一是讓我感受到了什麼是義無反顧、勇於擔當的品質,2月9日凌晨5點,張曉靜接到任務後,只與丈夫和孩子做了簡短告別,瞞著父母在當天上午就匆匆踏上了去武漢的征程,由於有過抗擊非典的經歷,在專業操作上比較熟練,被臨危任命此次唐山護理隊的領隊護士長,帶領大家無畏逆行、無私堅守,體現了一名醫務工作者責任與擔當。

張曉靜的事蹟讓我感受到使命與責任

這種義無反顧、勇於擔當也激勵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我,也讓我想到了在疫情期間,我們義無反顧的投身於教育教學中,遵化教育局為了全市中小學生能夠得到優異的教學,確保“延期不延學、停課不停學”,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教學進度和學習效果的影響,在精挑細選下錄製了優秀教師和學科骨幹教師的優質課,供全市中小學生觀看,並提前培訓了我們教師使用雲視訊進行輔導教學,利用“互聯網+教育模式”在這萬事俱備的形勢之下,作為教師的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之中?所以當我看到了張曉靜同志的事蹟後,更堅定了我現在乃至以後按時按質完成學校疫情彙報工作和教育教學工作,堅守崗位。

二是讓我感受到了心繫患者、醫者仁心的品質。面對嚴重的疫情以及長時間的隔離治療,導致有些患者情緒煩躁等問題,張曉靜把患者當做家人,每天都會及時瞭解患者情況,做好心理疏導,助力患者早日康復。同時,用心用情做好患者檢查、病毒消殺等工作,做到事無鉅細、有條不紊。

作為一名教師,我更明確了自己的使命與責任,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要做到:

1.做到通過班級群認真教育引導學生及家長注意個人衛生與防護措施,提升防禦能力。對意識不強,文化程度較低的家長主動耐心做好宣傳解釋工作,杜絕不實謠言及信息在班級中傳播,對具有恐懼心理的家長學生,通過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進行心理疏導。

張曉靜的事蹟讓我感受到使命與責任

2.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對全班學生持續追蹤調查,掌握學生外出行蹤,身體狀況變化等情況,建立每日報告臺賬。通過詳盡的表格對全班外出學生,返回學生做到徹底摸排,對學生進行體溫上報,防止出現疫情失守失控,疫情傳播的情況。對身體狀況較差,滯留外地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心與疏導。

3.積極開展線上學習宣傳,提前熟悉教材,做好備課,利用遠程教育平臺雲視訊對學生做好線上輔導教育,認真批改作業,將停課不停學落實到實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而對突發疫情,我們更應清楚認識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做到防疫有責、盡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堅決打贏這場防疫人民戰、全局戰,攻堅戰做出老師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