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探索成長型思維模式

好的書籍值得你多讀幾遍,每一遍的理解會不一樣,收穫和體會也會不一樣。最近再次復讀《終身成長》後,有了一些更深層次的理解。


《終身成長》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的代表作,書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總結出了人類存在的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模式可以把你帶到更遠的地方去|不輕易給人生設限


01認識兩種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的人對自身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自己的哪些方面不足,哪些地方需要學習,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是非常清楚的,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真實的評價。

他們會把每一次錯誤當做進步的機會,學習的機會,他們更關注的是怎麼能把一件事情做好,而不是隻看結果。他們思維活躍,善於思考和總結。


而固定型思維的人容易對自己陷入一種不客觀的評價,要麼認為自己高不可攀,萬事不求人;要麼認為自己不適合幹這件事,自卑膽小,不願嘗試和改變。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退縮或者是找藉口逃離。

固定型思維的人容易把失誤看作是一種評判,而不是從自身的不足去找原因,找方法。他們極力地想向別人證明一件事的結果。


成長型思維模式可以把你帶到更遠的地方去|不輕易給人生設限


02辯證的來思考

當然,我們不能把人簡單的分為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兩種人,它其實是每個人內心的兩種狀態,也可以說其實我們的身體裡都存在著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兩種思維其實是處於相互博弈的一種狀態。你多一點,我就少一點。

就像很多人在某些時候表現的很內向,但在某些場合又表現的外向,以為身體中有兩個不同的我,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因為我們人類大部分的時候就是屬於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只是我們需要場景切換,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和方式。


成長型思維模式可以把你帶到更遠的地方去|不輕易給人生設限


03兩種模式的實際對比

就像本次疫情,有固定思維思維模式的人會覺得完了完了,災難來臨了,2020年不好過了,可能大家都差不多,都快要失業了,疫情期間就吃吃喝喝玩玩吧,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則會在危機中發現轉機,積極調整人生規劃,思考應對的策略,化被動為主動,疫情期間保持學習狀態,給自己充電,拓展知識面,讓自己無可替代

等待疫情過去,經濟慢慢復甦的時候,保持成長型思維的人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應該都能過的很順利,甚至有向上的力量。

而固定型思維的人,因為放鬆了自我的成長,甚至養成了懶惰的習慣,重新工作或面對迴歸正常後的生活往往會不如意,甚至破罐子破摔。


成長型思維模式可以把你帶到更遠的地方去|不輕易給人生設限


04感悟

人生大部分的道理其實都是相通的,當你理解了生活中的很多糾結點和焦慮感到底來自於哪裡,並順利找到解決的方式方法,你會慢慢過得不那麼焦慮,對撲面而來的各種壓力和打擊都能坦然面對。

人不要輕易的給自己“設限”,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去不斷的培養自己的能力。


成長型思維模式可以把你帶到更遠的地方去|不輕易給人生設限


我們其實都很難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因為有些東西根深蒂固,深入血液和骨髓。但是如果我們明確的知道有些思維方式是有缺陷的,需要改變的,那麼我們需要勇敢的跳出固有的模式,積極尋求改變。


成長型思維模式可以把你帶到更遠的地方去|不輕易給人生設限


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其實是很難的,因為任何一種改變都是痛苦的,但是沒有人會覺得改變不值得。

在改變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和障礙,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做好思想準備,打一場持久戰,而不是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放棄。這也就是終身成長的精髓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