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的由來


一日三餐的由來


現在生活條件富足,我們每天都在一日三餐的優越飲食習慣中度過,感到充實而又滿足。不過你知道,一日三餐是怎樣形成的,又源於何時嗎?

一日三餐的由來


從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來看,在原始時期,根本就沒有一日三餐這個概念。由於當時農業落後,糧食短缺,人們便養成了飢則求食,飽則棄餘的習慣,並沒有什麼規律可循。

一日三餐的由來


"定時吃飯″是人類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物質條件不斷豐富的基礎上,飲食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我國在上古商代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定時吃飯″的習俗。到了先秦時期,平常的人家,一天吃兩頓飯,也叫"兩餐制″。第一頓飯稱為朝食,也叫"饔″。具體時間,在太陽昇起後,升至東南方時就餐。第二頓稱"食″或"飧″,在申時,也即下午4點左右進餐,也就是朱熹《集註》中所說的"朝曰饔 夕曰飧″。當時"三餐制″是社會上特權階層的飲食制度,最早是周王的專利。秦漢時期,由於畜牧業和養殖業的發展,在貴族中間已普遍實行了"三餐制″。

一日三餐的由來


到了隋唐時期,隨著國力增強,經濟發展,農林牧副漁等行業產品的豐富,一日三餐才真正在民間達到普及,其表現形式是"中餐″″午飯″這類詞語已在民間開始使用和流行,並大量出現在當時著名詩人的詩文中,譬如:賈島在《送貞空二人》詩中寫到:"林下中餐後,天涯欲去時″;白居易在《詠閒》詩中有:″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這些充分說明了在唐代,一日三餐已成了社會上的普遍現象。但在這時,有些貧困的地區,為了節約糧食,也採取了農忙時實行"三餐制″,到了冬天農閒時實行"兩餐制″。

一日三餐的由來


但在這裡可以清楚地告訴大家,一日三餐雖然在唐代已經很普遍,但"兩餐制″也從未徹底消失,直到今天,仍有一些山區和貧困地區民眾,一天只吃兩頓飯。

一日三餐的由來


我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做好精準扶貧幫困工作,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才能使全體國民過上一日三餐的殷實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