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讓我們用愛融化心中的堅冰


作者 |李建宇

敬愛的媽媽:

您好!昨晚,我看了舒冬主持的《等著我》第39期電視欄目,山東女孩小花幫母親找家人的故事十分感人。她母親是天水人,第一次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陋習選擇的結果。她的婚後生活很不幸福,以後便離了婚。沒有文化的她的父親感覺這件事情讓自己從此在村中抬不起頭來,便無情地辱罵了女兒。她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跑到山東某地安家落戶,婚後不久便有了小花。隨著小花的不斷成長,她對孃家的思念與日俱增。

為了撫養兩個女兒,三十多年她再也沒有回過孃家,含辛茹苦地終於把兩個女兒養大。本想著苦盡甘來了,誰知又查出了宮頸癌晚期。在病重的那段日子裡,她常常唸叨孃家人。孝順的小花為了完成母親的心願,千辛萬苦幫母親尋找到了親人,見到了最後一面。

看完這檔節目,我不由的聯想起了一件事情:上週末我回到家裡時,母親還在地裡幹活。這時,家中來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說是您的親哥哥,並說你們的母親病重,想見女兒最後一面。我長這麼大從沒聽您說過您還有另外一個家庭,以為那人一定是個騙子,就索性把他攆出了家門。

晚上您回到家中後,我便提起此事,沒想到聽我說完此事,您的眼淚像決堤的洪水奔湧而出,嚇得我再也不敢多問一句話。直到深夜十二點多,您輾轉反側,便給我講了自己的身世。

原來, 您三歲時被父母送人。有人說是親生父母家中太窮養不起您,還有人說是父母重男輕女的舊思想作祟。至於什麼原因?您至今也不清楚。那時的您已經記事了,記得家中有姐姐、哥哥和弟弟。父親是個老銀匠,每天擔著貨架走街串巷賣銀飾品。一天早上,母親幫您梳洗完畢。讓您跟著父親又去轉街。沒曾想就在那天父親把您送給了人家,當時您在那家看見父親要走時,哭著抱住父親的腿不鬆手說:“爸爸,爸爸,別丟下我,我害怕。"父親從他擔得貨架裡取了一對銀耳環,幫您戴上。讓您先在那家玩一會,過會就來接您。沒想到從那天以後,便與父親成為了永別。

多少年過去了,只要有空,您便在大門前等著,盼望著父親來接您回家,你期盼的淚水一次次被風兒吹乾。

養父在寶雞是賣旱菸的,一年到頭很少回家。家裡的一切都由養母料理。聽說養母曾生了一個女兒,年齡大約跟您相仿,兩歲時不幸夭折。之後她再也沒有生育,於是便抱養了您。他們平常對您十分苛刻,經常吃不飽穿不暖,讓您不是拾柴便是撿糞。連洗衣做飯,紡線織布也落在母親您的肩上。養母脾氣暴躁,經常打罵您,身上也常常是青一塊紫一塊的傷痕。記得12歲那年,養母打的您實在受不了,便跑回家,找到了自已的親生母親。沒曾想,親媽居然拿著笤帚把您往門外攆,說著永遠不要再踏進家門。您一路哭著又回到了養母家中。

從此以後,不管養母對您多麼不好,也不管在生活中受多大的委屈,您再都沒有想過去找親媽,您知道那是永遠回不去的家。

媽媽,當我聽完您坎坷的人生經歷,才知道您曾受到過那麼多的委屈,經歷過那麼多的不幸。我當時很氣憤。說永遠不要去認親孃了,讓她對自己當年拋棄自己孩子的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我看完這檔節目,我知道自己錯了。

媽媽,我知道姥姥當年的所作所為給她的女兒帶來了很大的傷害,成為您心中抹不去的痛。這件事情過去這麼多年了,過去的事就讓它永遠過去吧。我們應該學會釋懷,時間將沖淡一切痛苦的記憶。如今的姥姥已九十多歲了,況且是生命垂危,她一定為當年的事感到悔疚,想見女兒最後一面,以了卻心願。

媽媽,去吧。趁她還健在,過去好好伺候她些時日,親生母親當年把你送人肯定有難言之隱,作為母親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親生骨肉送人的。當年您也把我送過人,送人後,自己吃下飯、睡不著覺,偷偷跑到別人家門口偷聽偷看自己的親女兒。天下母親的心都是一樣的,我想姥姥當時不敢認你原因,一是怕您養母以後不好管教你,二是怕與女兒相認,失去了誠信,以後沒法做人。

我們現在都為人母,知道十月懷胎的不易。生孩子受的罪都有所體會,是母親把您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她給予了您的生命,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我們應該去感恩,因為只有感恩,人生才能快樂。

媽媽,我相信您肯定會去認您的親生母親的,只是這件事情來的太突然,讓您一時難以接受。

我在想,那天晚上您的淚水裡不光有酸楚應該還有喜悅吧?親孃想您,難道您就不想親孃嗎?

媽媽,我陪您去看望您的親生母親吧。畢竟六十多年沒見過面,去圓母親想一個女兒的一個夢想吧,去實現一位老人臨終前的心願吧!這,也是圓您心中的一個夢呀!

媽媽,我們明天就出發,好嗎?

女兒:李建宇

×年×月×日

媽媽,讓我們用愛融化心中的堅冰


【作者簡介】李建宇,女,陝西臨潼人,西安鐵路集團公司新豐鎮機務段職工。如詩經裡純樸的女子,盡讀華章使靈魂豐盈,喜歡用手中纖纖素筆描摹生活中的亮色,捕捉文字附著在生命中的靈性,任憑一份執著淪陷在時光裡,在文學的星空裡自由地翱翔。有零星作品散見於諸報端及網媒。

媽媽,讓我們用愛融化心中的堅冰


媽媽,讓我們用愛融化心中的堅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