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為何軟弱而偉大?

導語

每當讀到李煜

虞美人的“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總會不自覺的與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進行比較,而後總是發出陣陣嘆息聲,同樣是帝王之家,為何你卻如此“軟弱”呢?

雖說李煜在詩詞方面的成績斐然,但是他在為人處世方面卻如同小白一般,如果李煜是平民,那麼李煜一定會過的身份幸福美滿,可命運卻讓他生在了帝王之家,從帝王方面來看,李煜絕對不是一名合格的帝王,但是單從信仰上來說,他絕對是一名合格的信仰者。

生性純良的王爺

宮廷從來不缺乏鬥爭,不管是後宮佳麗爭寵暗鬥,還是皇族子弟為皇位而手刃兄弟,在他們眼中權利往往勝過親情,為了皇位手刃兄弟的皇室鬥爭屢見不鮮,而李煜則不同,他生性純良的性格讓他不喜爭鬥。

南唐後主李煜,為何軟弱而偉大?

李煜與娥皇

李煜本是南唐元宗的第6個孩子,從小就喜愛詩詞,深受南唐元宗喜愛,並且獲封鄭王,這使得太子李弘冀十分猜忌,一度認為李煜會威脅他的太子之位,因此想要暗中除掉李煜這個強勁的競爭的對手

李煜暗中得知兄長想要除掉自己,他為了避免手足相殘,決定不再過問政事,潛心研究詩詞和古籍,為此還自號“蓮峰居士”用來表明自己不再過問政事,以山水為志,嚮往隱居生活,太子知道了李煜的想法,決定不再除掉李煜。

雖說李煜不想爭奪皇權,可是命運總是無情的捉弄他,公元959年太子李弘冀病逝,李璟封李煜為吳王,還讓李煜入住東宮參與政事,登基為帝的李煜雖然面臨著國庫空虛、亡國滅種的危機,但是他沒有實行苛政來填補國庫,相反他還減免稅收,免除徭役,讓百姓生活更加富裕。

本以惻隱之性,仍好竺幹之教。草木不殺,禽魚鹹遂。——徐鉉《吳王隴西公墓誌銘》

後主天資純孝......專以愛民為急,蠲賦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憚卑屈,境內賴以少安者十有五年。——陸游

眾所周知,在戰場上無論是兵還是將,都不準後退,畢竟這會嚴重影響士氣,導致兵敗如山倒,在淮南戰事中大官馮延魯逃走,戰事失利,可是李煜卻沒有殺他,反而給了他充分的禮遇,不僅如此,在明知道南唐無法戰勝北宋的情況下,李煜沒有讓眾將士保護城池而死戰,反而是通過給北宋上貢來祈求保全基業,延緩戰事,給百姓和將士爭取休養生息的時間。

南唐後主李煜,為何軟弱而偉大?

北宋時期淮南地區示意圖

其實李煜這種生性純良的性格與他的信仰有關,只可惜李煜自己生在帝王之家,他的信仰不符合帝王的家庭狀況和社會情況,這才是導致李煜治國無能的主要原因。

佛系青年

在封建社會時期,中國曆代統治者都是儒家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儒家思想對維護統治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歷史上總會有幾個特立獨行的統治者,南唐朝代的統治者就是其中一個,他們不推崇儒家思想,而是信仰佛教。

魏晉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當時並未在國內引起太大的反響,到了南北朝時期,佛教在統治者的支持下開始遍地生花,佛教也漸漸成了幾個王朝治國理政的指導思想,而南唐李璟和李煜就是佛教的堅定信仰者。

後主奉竺乾之教,多不茹暈,常買禽魚為放生。——宋·鄭文寶

不管是南唐元宗李璟還是南唐後主李煜都是佛教信徒,公元961年李煜登基為帝,由於信奉佛教,李煜本著慈悲為懷的思想 ,一直不敢與北宋交戰,甚至為了保全國民不惜自降身份甘願當北宋的臣子。


南唐後主李煜,為何軟弱而偉大?

清涼寺,李煜就是在此與佛教結下的不解之緣

皇帝不戰而屈人之兵,眾將領也就沒有了殺敵的勇氣,在北宋虎狼之師的進攻下,李煜為了萬千百姓能夠生存下去選擇放棄抵抗,因為皇帝李煜的投降,也避免了北宋將士的傷亡,宋太祖趙匡胤決定不殺李煜,也沒有將他放逐,而是將他囚禁的北宋,防止李煜臥薪嚐膽重新復國。

聲色犬馬

身為南唐的太子李煜從小就過著奢靡的生活,就連窗戶上都鑲嵌著寶石,為了討愛妃一笑,每當春暖花開之時,總會用鮮花裝扮整個府邸,用“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恐怕都不能形容出李煜生活的奢靡

在被囚禁期間,宋太祖為了試探李煜是否會像越王勾踐一樣蟄伏,準備臥薪嚐膽謀劃復國,為此特地開闢了一處奢華的“監獄”供李煜居住,很明顯北宋統治者高看了李煜,通過暗中監視,發現李煜沒有絲毫復國的念頭,更沒有因為亡國而悲傷不已,反而每天過起了聲色犬馬的生活。

南唐後主李煜,為何軟弱而偉大?

縱情聲色的李煜

李煜依然享受著奢靡的生活,哪裡還有復國的念頭呢,這完全就是“扶不起的阿斗”,雖然李煜過著奢靡的生活但是依然喜歡創作詩詞,在李煜過42歲生日時,李煜或許是厭倦了聲色犬馬的生活,也或者是想要試探北宋統治者是否還監督著他,於是他趁著月光創作了《虞美人》想以此來懷念故國。

可是宋太宗為人謹慎,通過這件事認定李煜有復國之念,為了將危險扼殺在萌芽中,就賜毒酒害了李煜,就這樣被囚禁了三年的李煜終究還是落得身死道消的下場。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

總結

生在帝王之家,本應就是殺伐果斷的帝王,奈何李煜以佛教為信仰不好殺生,也不以勤習政事為己任,常年鑽研詩詞,雖生性純良但又樂享犬馬聲色的生活,亡國滅種只能是他最終的歸宿。

李煜雖然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卻是一個合格的佛教信仰者,在他為帝期間他沒有殺害任何一個官員和百姓,相反他還頒佈一系列利民政策,在北宋進攻時更是選擇了投降這個屈辱的方式,他是用自己屈辱的後半生保護了萬千子民免遭戰火屠戮,從這方面來看,他又是那麼偉大,那麼值得我們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