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把盞聊“筷子”(上)

數年前,邊喝酒邊拿著遙控板的我,有意無意的瞥了眼屏幕,只見一位架著副小眼鏡兒、翕動著兩片兒薄嘴唇兒、以“誰誰誰徒孫兒”自居的某名牌大學教授,正在那眉飛色舞、貌似“學識淵博”的白呼著《易經》。剛想換個頻道看看《動物世界》,他的一句話竟讓我又停頓了一下。記得他說的大意就是:易經不但包羅萬象,而且還無所不包、無所不含。舉了二進制等幾個例子後,可能是因為說激動了,竟然連我們平時吃飯用的筷子也被說成是《易經》的產物了……

今日把盞聊“筷子”(上)


這個缺了大德的“教授”啊,害得我不到“五十以學《易》”不說,還幾乎是“韋編六絕”,也沒找出筷子和《易經》有半毛錢關係來!

今日把盞聊“筷子”(上)


說筷子有歷史、並且悠久,倒也名副其實,在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文物中就已經有銅製的筷子了。這說明筷子到今天,至少也得用了3000多年了。除了歷史悠久,其使用範圍也很大,不僅我們,日本、韓國、越南等國也都在用。筷子的種類,雖由竹、木、骨、瓷、象牙等不同的材料所製成,但普通大眾所用,卻仍以竹、木為多。

今日把盞聊“筷子”(上)


至於筷子的由來,就是說:誰最先發明、最先使用的筷子。誰呢?

今日把盞聊“筷子”(上)

歷史上有位姜太公,這大家都知道。這老先生,除了愛釣魚,別的方面用今天的話說,簡直就是個“幹嘛嘛不靈、吃嘛嘛香”的主兒。您愛釣魚也行,如果每天都能帶回一大木盆魚來,老婆也沒話說。可他呢?別人釣魚用鉤,他卻用針。為了標榜自己的釣法正確,還弄出個“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的歪理來。日復一日,其結果自然要比《老人與海》裡的古巴老人桑提亞哥要“倒黴”多了。儘管人家釣了84天、都一無所獲,可到了第85天,畢竟還釣到了一條巨大無比的魚啊。咱這位姜太公呢?他就是再釣上個850天,也同樣還是無獲而歸!天天去釣魚,按照高英培“相聲”裡說的伙食標準,老婆還得天天給他烙糖餅。時間長了,擱誰也受不了呀!咋辦?於是老婆不烙糖餅了,給他送來了紅燒肉……

今日把盞聊“筷子”(上)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