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演變:自下而上

這兩天正在讀《自下而上》這本書,在疫情的緊張氣氛中,感受作者思想和智慧帶來的精神愉悅,這是春節期間大快朵頤所無法比擬的。一邊讀書,一邊做筆記,把作者的精彩思想和自己閱讀時的共振,記錄下來,更好地吸收作者的思想,也更加系統化和結構化的保存自己的思考,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萬物演變:自下而上


稍微定義一下核心詞“演變”的涵義:漸進的、無指向的、突變的、不可阻擋的、組合的、有選擇的。演變的特點是,它能產生事後回想起來有意義的變化模式,但當時看不出來一丁點有意義設計的端倪。Robert Mackenzie Beberly說:為了製造一臺完美的機器,竟然不需要知道怎麼製造它!

萬物演變:自下而上


先做個有趣的歷史穿越,劉邦曾說過,“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劉邦一開始做個亭長(鄉長),40多歲時,並沒有做皇帝的打算,後來他押送的奴役差夫逃走了,劉邦怕被砍頭,才跟著別人舉兵起義,後來遇到張良、蕭何和韓信,四個人起了“化學反應”,歷史就從強大的秦朝演變成了四百年的漢朝。

萬物演變:自下而上


馬雲最早從海博翻譯社、中國黃頁等三家失敗的公司起步,何曾想過成為首富成就今天的阿里巴巴,後來機緣巧合到了美國,遇到了互聯網,時代選擇了他,他也有能力迎接這樣的歷史機遇。他曾說過,“企業家在開始時不需要知道怎麼去做”,但他有能力配合“技術演變”的節奏,順勢而為。

萬物演變:自下而上


回到本書前半段的核心觀點:

對於宇宙、生命、道德、文化、經濟、技術、宗教、性格、人口、互聯網等領域,已出現的複雜系統和運行機制,往往是自然演變的結果,而不是有意義、有目的預先設計,人類往往只看到複雜的結果和現象,忽視了之前漫長的演變過程,所以人們傾向於,把某些已經發生的演變結果,賦予“意義”,“優勢”,“精巧”等標籤,並試圖推斷出背後的某個有特定目的的原因或驅動力。其實,這些“事後諸葛亮”般的描述,只是事後人類作為觀察者的合理化描述,並不能以此推斷出“超能力設計者”的存在。

萬物演變:自下而上


試舉一例,絕大部分城市的形成,一開始並沒有一個整體規劃,而是單個個體或小群體自發聚集,自然演變,最後成為巨型城市。後世的人們看到這樣的巨型城市,一定能找出許多理由來讚美這座城市的合理和精妙之處,彷彿有人刻意規劃有意為之。所以Adam Ferguson說,我們在社會里見到的大部分事情,是人類行為的結果,而不是出於人類的設計。

萬物演變:自下而上


這本書最大的啟示:

  • 事物沒有固定的均衡狀態,一直處在演變過程中,我們要從時間維度來關注事物的演變過程,即“趨勢”,而不能拿一個演變的切片,當成事物的全部;
  • 要關注“湧現”這個概念,簡單事物具備漸進的,自組織,自選擇的演變過程,直到湧現出更有序更復雜的系統和結構,事後人們會把這個結果合理化,認為事先有人刻意設計了這個過程。人類擅長把任何演變呈現出來的特徵,解釋為“規律”,“結構”或“特定關係”;
萬物演變:自下而上


類似的例子:假設有某個沼澤地,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適合青蛙和小魚生活的棲息地,如果它們像人一樣思考,可能會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是不是有什麼神秘力量有意創造了這麼一個完美的小水坑,溫度不高不低,水不多不少,各項條件剛好適合生存。正如人類思考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一樣,不遠不近,不冷不熱,似乎有造物主刻意的完美設計。這種思考是一種顛倒了的邏輯,正如一個人成功了,可以找無數個理由來印證,以及合理化詮釋這個成功,這也是有關成功學的書常年暢銷的原因。

萬物演變:自下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