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妈妈的育儿路:虽然困惑不断,却依然奋力向前

“我最近真的崩溃了,我已经这么努力了,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这是我一位医生朋友的吐槽。

“你今天不给孩子签字,就从这个家出去”这是她婆婆当着孩子面对朋友说的。

整件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她想惩罚孩子不主动记作业而引发的家庭矛盾。

她工作在从小长大的小县城里,是一名医生。老公的工作也在当地。家里有一个儿子,今年上一年级。二胎孕期三个月。

从结婚开始跟公婆同住,因为医生要值夜班的缘故,所以大宝一直都是婆婆公公帮带,生活也没有什么压力,直到孩子上了学。

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她执意将孩子转到市区上学,在市区也买了房子,从此她开始了两边跑的生活,周内婆婆在市区负责接送孩子上学,周末回县城照顾公公顺带休息,老公工作正在上升期,加班没得说,所以负责孩子学习的重任就落在她一个人身上。

早起开车去县城上班,下班开车回市区辅导孩子作业,几乎每天都是连轴转,并且还正在孕期。不难想象她是如何克服自己爱睡懒觉的习惯。

就这样她哭诉了一会儿后,继续她这样连轴转的生活,因为她是一位母亲。

大家有没有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随着生存压力的增大,很多女性朋友在生产完后选择回归职场。但是这看似潇洒的背后隐藏了多少无奈与泪水。年轻气盛的我们以为自己可以很好的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结果是两者根本无法很好的兼顾。第一个打败我们的就是如何安顿好自己年幼的孩子!

职场妈妈的育儿路:虽然困惑不断,却依然奋力向前

如何最恰当的安顿好年幼的孩子

一、父母帮带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在帮忙带孩子,有的是把父母接过来同住,有的是把孩子送回父母家。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让父母帮忙带孩子最起码可以保证孩子不会受到恶意伤害。但是也有它必然的弊端,因为两代人的生活理念和育儿理念完全不同导致的生活矛盾也不少,作为儿女的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去平衡亲情和育儿的冲突。因为甜蜜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早期性格的形成非常重要。

二、托管机构(包括保姆)

虽然说现在的托管机构遍地都是,但是他们的资质和能力却是参差不齐的。我们找到靠谱的托管机构是可以免去家人的劳苦,免去矛盾的产生,让孩子放学后有个可落脚的地方。对于年龄更小的孩子来说,托管机构可能会让孩子更早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但是,市面上关于托管机构的负面评价还是很多,这样恶性的事件只要发生就会对孩子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其实我们再好好想想,如果能有父母全心全意帮我们带孩子也是一种福气,隔辈的爷爷奶奶对孩子那也是无私的爱。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的爱,更需要每个家庭人员的爱。

职场妈妈的育儿路:虽然困惑不断,却依然奋力向前


马利伊在女儿8个月的时候复工拍戏,因为还在哺乳期,所以体现出来的角色身形浮肿,胸部下垂。可是很多没经历过的人不知道哺乳期妈妈不能穿太紧的塑身衣,为了宝宝吃的有营养,她首先必须自己吃的有营养。即便很多人都劝她直接断奶,她依然每天坚持泵奶。比平时早期两个小时,因为频繁挤奶也得了腱鞘炎,就是所谓的“妈妈手”。有时候会严重到关节红肿伸不直,她依然选择一边工作一边泵奶。

这就是母亲的天性,曾经也是柔弱的小女子,真应了那句“为母则刚”。

记得我那会也是背奶妈妈,因为孩子只有三个月,所以我坚持不能断奶,更不愿意混合喂养。那时候仿佛一根筋,拒绝任何以“断奶”为目的的说教。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每天为了泵奶真的是能节省的时间都节省了,最短的时候每天综合睡眠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记得很清楚有一次,跟一个女性同事在一起,我在泵奶,她突然说了一句“我以后真的不想生孩子,因为我现在看着你感受不到一点美感”。这大概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


职场妈妈的育儿路:虽然困惑不断,却依然奋力向前

如今孩子三岁,我想想自己那时的固执,也觉得有一丝丝的好笑,能否母乳喂养并不是考验一个母亲是否合格的标准,我们也没有必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完美妈妈”的目标。母乳喂养应该是一件惠及母子的事情,而不是为了母乳而母乳。妖魔化母乳只会徒增自己的精神压力。

什么时候该改变喂养方式?

一、工作性质导致没有条件泵奶;

二、身体原因无法母乳;

三、由母乳引起精神高压不能很好缓解时。


总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成为母亲必然会有得有失。在育儿这条路上我们一边累着一边幸福着,一边笑着一边哭着。我们帮助孩子成长,孩子也在帮助我们重新感受生活。不要被局限性的育儿方式限制了我们无线的可能性。不做完美妈妈,只做会生活的妈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