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和楊絳:兩人一見鍾情,錢說他沒有訂婚,楊說她沒有男朋友

 1911年7月17日,楊絳在北京出生。其父楊蔭杭給這個女兒取名季康,小名就叫阿季。1923年,楊絳在啟明上學,舉家遷蘇州。1927年北伐戰爭勝利之後,學生運動興起,經常有學生組織遊行。有一次,學生會組織學生上街向行人宣傳,16歲的阿季也被推選去做演講。阿季不願意去,就去求父親,誰知父親一口回絕了。父親嚴肅地說:“你不肯,就別去,不用借爸爸來擋。你有理由,就可以去說,去不去就在你自己。”

錢鍾書和楊絳:兩人一見鍾情,錢說他沒有訂婚,楊說她沒有男朋友

學生遊行

從前楊蔭杭在江蘇任職審判廳廳長的時候,有一位張姓軍閥到上海,一些人為了迎合奉承這個大人物,就聯名登報歡迎,楊蔭杭竟然驚奇地在這份名單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原來是有人擅自做主將他的名字填上了。既然已經見報,別人都認定了,以為此事也只能如此了。誰知道楊蔭杭不是曲意逢迎之輩,更不會忍氣吞聲,他立刻登報否認,公開言明自己並沒有歡迎之意。他的舉措讓各界名流譁然,時人都笑他冥頑不化、不識時務,他卻不在意,認為自己決不為了利益而損害名節。

錢鍾書和楊絳:兩人一見鍾情,錢說他沒有訂婚,楊說她沒有男朋友

民國學生

楊蔭杭講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後,阿季最終沒有去演講。自此,阿季更加懂得要獨立思考,勇於提出不同意見,不做人云亦云的人。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的言傳身教是非常重要的。楊蔭杭喜歡做律師。從楊蔭杭的經歷和他的選擇來看,他追求的不是體面、有錢,不是勝訴後的快感,他追求的是司法公正,他更希望伸張正義。如果是在和平年代,楊蔭杭的願望更容易實現,但是在黑暗的舊社會,做一名正直的律師是很不容易的。不管他的律師生涯如何,他教會了阿季,人一定要堅持原則,堅持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

錢鍾書和楊絳:兩人一見鍾情,錢說他沒有訂婚,楊說她沒有男朋友

律師接訪

在振華女校中,阿季的學習成績很好,她用五年的時間修完課程,每年都名列前茅。1928年,阿季以第一名的成績被東吳大學免試錄取。東吳大學成立於1900年,是一所由教會出資創辦的大學,也是第一家創辦學報的大學,師資力量強大,環境很好。金秋時節,阿季入學了。阿季從小淘氣、愛玩,但是長大後,在面對男生的時候卻又變得靦腆了。“最是看君倚淑姊,鬢似初亂頰初紅”這句詩,就是阿季入學後,一位同學描寫她的。老同學費孝通拿給她看,說即使是挑剔的女孩子也喜歡她。

錢鍾書和楊絳:兩人一見鍾情,錢說他沒有訂婚,楊說她沒有男朋友

費孝通

阿季很快適應了東吳大學的生活,她不太喜歡參與閒談,也沒有接受過哪個男孩子的示好。男同學們都誇她有“五好”:相貌好、年齡小、功課好、身體好、家境好。阿季從一個懵懂的女孩,一日一日地蛻變成一位知書達理的大姑娘。阿季在東吳大學的時候沒有談戀愛。也許是性格使然。她就像是個沒長大的孩子。曾經有個男同學裝作喝醉了,當面給她一封信,她卻回答說:“你是不是喝醉了?信還給你吧。”男生只好無奈地收回信。

  1930年,阿季的好姐妹蔣恩鈿來信,勸說阿季轉到清華大學去唸書。較之蔣恩鈿,阿季還真是運氣不佳。當年阿季在振華女校成績優秀,用五年時間就修完了六年的課程,提早一年畢業,而後一年畢業的蔣恩鈿,則幸運地趕上了清華大學來上海招生。如果阿季不是提早畢業,就也能考清華了。蔣恩鈿說動了阿季,於是暑假期間,阿季就報考了清華,當時已經領到了准考證。可惜事與願違,因為阿季弟弟寶昌病重需要大家輪流照顧,阿季又錯過了一次上清華的機會。

錢鍾書和楊絳:兩人一見鍾情,錢說他沒有訂婚,楊說她沒有男朋友

清華園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了。因為國民黨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學生紛紛去南京請願,東吳大學很多學生在蔣緯國的帶領下前往。阿季不願意摻和政治,就沒有去。東吳大學是一所比較淡化政治的民辦大學,但還是很難不捲入政治熱潮的漩渦中。1931年底,阿季要上大學四年級了,時局卻越來越不穩定,學生的心也跟著躁動起來,有鬧學潮的,有罷考的。政府出面接收學校,強勢地隔離了學校,不準學生上課、上圖書館,也不準離校……學校內還有人專門巡查,電話線都扯斷了,完全杜絕了學生與外界聯繫。

錢鍾書和楊絳:兩人一見鍾情,錢說他沒有訂婚,楊說她沒有男朋友

東吳大學

阿季的恩師王季玉先生得知東吳大學的情況後,立刻通知阿季的家人,讓阿季的母親趕快想辦法把阿季接回家。當時雖然已經不準學生離校,但是家長還是可以進去看孩子的,阿季見了母親萬分高興,但是卻不願意丟下好友周芬,而且出門的時候,她也可能被門衛攔下來。阿季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兩個人把書冊等東西都收拾好之後,讓母親坐黃包車一起帶走。而她們兩個人什麼都不拿,在下午四點鐘的時候溜出去,那個時間有很多學生遛彎的,應該沒人注意。她們走後,學校就戒嚴了,再沒人成功跑出來。自此,阿季就離開了這所大學。

錢鍾書和楊絳:兩人一見鍾情,錢說他沒有訂婚,楊說她沒有男朋友

楊絳和錢鍾書

1932年,阿季看東吳大學一直沒有開課,為了不耽誤學業,就想到其他大學借讀。年初的時候,好友孫令銜幫著把借讀的事聯繫好了,阿季就與父親說要北上。時局動盪,父親不放心女孩子遠走,就提出讓她約上男女三人同行才可。阿季果然成功約上好友一起走,女生有周芬和張令儀,男生有孫令銜、沈福彭和徐獻瑜。不過,張令儀在最後時刻改變了主意,不去了。

  1932年2月,阿季和好友一行五人出發,先由蘇州坐火車到南京,再坐船渡過長江,然後繼續坐火車到北平。2月27日晚,幾個人終於到了,老友費孝通已經在火車站等他們了。踏過未名湖畔,阿季借住在燕京大學女生宿舍,他們五人還需要通過考試才能正式入學。

錢鍾書和楊絳:兩人一見鍾情,錢說他沒有訂婚,楊說她沒有男朋友

民國女生

考試之後,阿季就迫不及待地要去看好朋友蔣恩鈿,孫令銜也要去清華,因為他有一位表兄在那兒唸書,於是二人結伴同行。到了清華,孫令銜去找他的表兄,阿季就到女生宿舍古月堂去找蔣恩鈿,兩個姑娘見面後高興極了。蔣恩鈿得知阿季要借讀燕京大學後,就問為什麼不來清華借讀,阿季說借讀的事情都是孫令銜幫著幾個同學一起辦的。蔣恩鈿還是不放棄,一直遊說阿季來和她一起念清華。阿季一直是想上清華的,但是無可奈何兩度失之交臂,所以對蔣恩鈿說的她也很動心。

  晚上,孫令銜來古月堂找阿季同回燕京大學,阿季見到了孫令銜的表兄錢錘書。“這是楊季康。這是錢錘書。”孫令銜簡單地為雙方作了介紹。多年後,錢錘書曾經寫過一首詩,記下他第一次見到阿季時的感受:“纈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瞋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阿季面色紅潤,笑靨如花,一見面就虜獲了才子的心。阿季也在文章中寫過對錢錘書的第一印象:“初次見到他,只見他身穿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滿身儒雅氣質。”

錢鍾書和楊絳:兩人一見鍾情,錢說他沒有訂婚,楊說她沒有男朋友

錢鍾書

燕京大學的考試成績很快出來了,一起北上的五個人全部都通過了考試。阿季在蔣恩鈿的勸說下轉而借讀清華,其餘四個人都就讀燕大了。阿季邀約周芬一起北上,自己卻唸了清華,將她一個女生留在燕京大學,始終覺得過意不去,但是好在周芬不計較,她學習刻苦,性格也很好,在燕京大學過得很開心。在蔣恩鈿的全程幫助下,阿季辦理好了借讀清華的手續,阿季順利地開始了在清華的學習生活。

  自從那天晚上在古月堂前匆匆相見,錢鍾書和阿季就對彼此而同地打聽對方,打聽的對象也只有孫令銜了。孫令銜聽錢鍾書打聽阿季,就明白這是上心了,但是孫令銜的至交好友費孝通也喜歡阿季,所以在錢錘書問起阿季的時候,就說她有男朋友了,男朋友指的就是費孝通。當阿季跟他問起錢鍾書的時候,他也說錢鍾書已經訂婚了。

錢鍾書和楊絳:兩人一見鍾情,錢說他沒有訂婚,楊說她沒有男朋友

錢鍾書

其實孫令銜說的,也不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因為錢鍾書確實有一葉姓未婚妻,是家中長輩做主的,只是他本人不同意。而費孝通呢,他喜歡阿季是一廂情願的事,阿季一直只當他是朋友。有孫令銜的阻撓,但是錢鍾書並沒有放棄,他是個性格執拗的人,堅持要和阿季見面說一說,就坦誠地寫信約了阿季。這一次見面,錢鍾書心中既忐忑又著急,看到阿季後立即張口聲明:“我沒有訂婚!”阿季本來緊張得不行,聽到這麼直白的一句話就明白了,笑著回了一句:“我也沒有男朋友。”一見傾心,再見鍾情,剛好男未婚、女未嫁,在一起方不負大好年華。

錢鍾書和楊絳:兩人一見鍾情,錢說他沒有訂婚,楊說她沒有男朋友

楊絳和錢鍾書

1935年,楊絳與錢鍾書成婚,不久一同出國留學,無論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們相親相愛的足跡。楊絳的一生,對抗過硝煙、疾病、政治風暴和生離死別,從不退縮;—她經歷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卻依舊平靜、優雅、知足和恬淡。在看清楚生活的真相之後,楊絳依然熱愛著整個世界,她永不畏懼、永不放棄地向前走。錢鍾書曾經對楊絳以高度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贈予楊季康(楊絳本名),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這對學者伉儷是如此恩愛,他們不僅是生活中的伴侶,更是精神世界中的伴侶。(彭忠富/整理;參考文獻《楊絳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