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班主任不再由科任老师兼任,而由教育心理专业的专任,你赞成吗?有什么看法?

hualuoshuxiang


不赞成,第一,发达地区可以达到,欠发达地区怎么办?第二,教育财政投入本就很多了,再多出来的人从什么地方补足?第三,教育心理专业任班主任突然提出来这个缺口很大,短时间怎么补充?


宇文桦吉


如果班主任的工作是你想象的换个心理学老师就可以胜任,你大错特错了。

在我身边就有类似的例子。

我们学校有两个教育心理学的老师,一般一个班级两周上一次心理课。其中有一个也安排担任过一年多的班主任,从七年级开始,结果一年多,自请下岗。

据这位老师说,表现好的学生还好教育,面对表现不好的学生,学过的心理学知识,根本就派不上用场,或者是用了也没有什么效果,甚至遇到一些事情处理起来要崩溃。

后来,学校再也没有安排心理学老师当班主任了。

据我经验:

首先,要选择主科老师当班主任,初中如语数英老师,主科老师当班主任,学生会从心理上重视这样的老师。

其次,最好选择有经验的老师当班主任,有经验的老师当班主任,处理一些事来,更为得心应手。

再次,选择有严而有规的老师当班主任,在制定好规范的基础上严格管理班级,严为先,爱为后,严中有爱。

当然,优秀的班主任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对于年轻的老师,一定要多向老班主任请教,才能不断成长。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六指传说


各位友友,你们觉得小学、初中和高中哪些老师记得最深?如果让你去看望他们,你想去看望谁呢?教育心理专业毕业的就一定比多年从事班主任的老师更懂得学生的心理?更能够理解学生,帮学生度过躁动的年代吗?

我们学校有一个心理学硕士学位的老师,在初中400学生的大会上教育学生如何处理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后来教高中英语,当班主任,结果那个班的学生集体反抗,最后,学校派了一个德高望重的英语老师去当班主任,结果清风雅静。

《教育学》 《心理学》 是师范大学所有专业学生必须要学的科目,也是必须考过关的科目,只是没有专门的教育心理学专业学得那么细而已。另外,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才能从教,要考教师资格证必考《教育学》《心理学》。(现在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必须考教师资格证了)

我们学生最希望的还是主科老师担任班主任的。小学语文数学老师必然比校长家长的威望高;初中高中的主科老师绝对比心理老师威望高。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不要以为教育心理专业毕业的就有多么神秘!



平淡是真oymlq


这一点我很认同,而且我认为,班主任由学过心理专业的担任,是教育事业,高度发达的标志之一。

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行为,都有其背后的心理原因,作为老师,如果我们不能深黯其中的奥秘,不能按照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去处理事情,那么,教育孩子方面,我们只能适得其反,并且事倍功半。

我这一届六年级学生,中间有一个男孩儿,有事没事就到我办公室来,不是告状那个同学,就是反映班上其他同学的一些事儿,总之,你觉得他的事儿最多。后来,我在五年级老师那儿,了解了他以前的情况,这孩子学习不大好,性子特别强,家里只有他一个男孩儿,被爷爷溺爱长大的,因为太过专横,任性,班里其他孩子都不爱和他玩。

这孩子其实是非常渴望,老师对他的理解和认可,所以总是在老师面前晃来晃去,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后来我就安排了这个男孩儿,每天定时给班级洒水,并且他干完活,我都会表扬他,渐渐地,他和大家能融洽相处了,喜欢帮助同学了。

如果一个班主任对小学生的心理一无所知,或者不够专业,那么,他们的行为背后的东西就很难把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跟个门外汉一样。

所以,我赞成班主任由专业心理老师担任,这是教育高度发达的标志之一!


遇见美子老师


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为提出这各思路的人点一个大大的赞。

为什么呢?因为时代在进步,教育行业也应该与时俱进!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教育手段已经完全不适应当今的形势了。

首先是学生的问题,过去的学生抗打击能力堪称自带装甲……我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中毕业,在方圆数十里范围内就没听说过有学生自杀……那时的父母送孩子到学校,对老师讲的最多的话就是:这孩子交给您了,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当自己的,别客气就行……一个个皮猴子,整天就知道啥吃闷玩,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的。

然而,数年之后的独生子女进校,一个个心肝宝贝打不得骂不得,犹如豆芽菜,经不得半点风雨。老师战战兢兢的把他们教到毕业,但还是传出有学生自杀的消息,有的是因为学校,有的是因为家庭……

如今当年的豆芽菜的后代进学了,更是豆芽菜的翻倍,更加柔嫩,再加上学校的科任老师忽略或者不善于对这些柔嫩的学生心理方面疏导,于是,各种问题出现了:迟到被老师罚在教室门外站着听课,跳楼;未做课堂作业被老师斥责,喝农药;甚至被老师多看一眼或少看一眼,也会寻死觅活……

所以,让专业的老师来做专业的事情,那样子才是对老师学生的负责。教育心理学的专业老师来做班主任,负责协调老师学生之间的矛盾、疏导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解开学生的心结,而科任老师则只需一门心思督导学生的学业。那样,我想这才是最终能让学生心理健康、学业有成的最好方式。





齐鲁江陵梦


我觉得我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有些资格,第一我做过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第二我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第三,我也被聘请到一些地区做班主任培训。

我的观点是班主任要有有心理学背景的老师担任。

有些老师回答这个问题认为之所以没有这个必要,是因为班主任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这我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实践就可以胜任一个班主任工作。在我看来,大部分班主任成长出现了瓶颈正是这方面出问题,他们的工作只是凭经验,但他们不知道学生为什么出现这样的行为,也就是说这个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所以他们处理有时候对,有时候不对,误打误打误撞的概率很高。

比如我班上有一个学生经常和一个英语老师发生冲突,在常规的班主任工作中会怎么做呢?无非就是告诫学生要尊敬师长之类,但是对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班主任来说,我思考的是,这个学生不可能不懂得尊敬师长,但是他为什么这样做,而且还多次这样做,而且听说他在小学的时候也这样做,这是什么原因呢?

考虑到这个学生数次和英语老师发生冲突理由都不是很充足,也就是说刺激很小,本来不应该会引发这么大的冲突,我估计过去可能另有原因,再结合我对他是离异家庭的情况的了解。

我找到这个学生单刀直入地问:你是不是把英语老师看做你的妈妈?你恨你妈妈所以你恨英语老师?!这个学生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我这么一问,愕然良久,最后无话可说,自此之后,这个学生和班主任关系缓解很多。

曾经有一个班主任很沮丧地问我: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关心后进的学生,我班上的学习好的学生越来越少了,他们变得越来越糟糕?

我说:很可能就是因为你花很多的时间在学生的身上。

这个班主任听了大为吃惊,我说:因为你对差生过于照顾,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就容易被你忽略,学生知道你只对学习差的学生花时间,所以他们没办法之后让自己的成绩下去,这样你才会注意到他们。

班主任听了将信将疑,后来回去调整自己工作的方式,果然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没学过心理学,我相信绝大部分老师是不可能这样思考问题的。对心理学的知识不掌握,许多所谓的处理才表现得真正的非常奇怪,学生出现问题,可以说大部分的班主任想的是拿出对策,而很少思考他们为什么这样,只是习惯性地拿出方法,而这些方法只是平常积累袭来的经验,如果我们到医院,医生看到我们就开药方,让我们去拿药,我们能放心吗?但是老师们对这样缺乏诊断的治疗却是自信满满,教育没有诊断是当前班主任和老师工作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这正是班主任不够专业化的原因。

有的老师说我们没办法找到这么多的班主任,但是我们是可以把一般的班主任培养成能够对学生问题进行初级诊断的班主任,再培养一些更高级的班主任,可以做更深入的诊断,让他们对一个地区的班主任进行培训,这也是我之前做的班主任培训中一个目标。


门前海蓝蓝


国家和专家说了算,我赞不赞成没用。我家女儿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她在群里说,家长要督促孩子预习、完成作业、批改作业并打分订正、要每一课家长都孩子完成听写默写。凡是考试前都要家长检查自己孩子熟背作文。她说,这样让她有更多时间管理班级。


半个圭


这个事情,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尝试着做了。有一些私立学校,有一种老师就是“专门的班主任”,他们往往不教课,专门担当着班主任一职,管着学生的一些日常杂事,其中就包括着思想教育,因为每天的晚自习就是他们看着的,也有思想教育课。

有点类似大学里的辅导员的性质。不上课,只是给学生做各种思想工作,或者有什么活动就组织。

这种老师,有的学校叫“领事,”或者“班导”之类。

一开始听着,感觉好羡慕。后来,接触了一些其中的事情,就会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这些老师不上课。不上课,就容易和学生脱离实际情况。 我们必须承认,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每个学生最其实的一面,他们的各种心思,如果在课堂上仔细观察一下,就会注意得到。

但是,如果不上课又不批改作业,这些老师其实是不了解学生的,或者只是了解了学生的一小部分。对学生的看法,就非常容易流于表面化。

其次,这种抓学生思想的课程,如果高考不考,就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呢?学生自己也不重视。老师慢慢地也会不重视。都不重视这门课,很难保证效果的。

比如 ,我知道一个私立学校有一门课叫“领事课”,就是专门由领事来管理学生,最后给学生打个分数 ,叫做领事分。他们不会根据 上课的表现来打,基本就是因为学生的出操情况、早晚自习有没有翘课现象,还会因为对学生的一种感觉来打分。

而学生呢,因为这个分数 不算入学生的总评,也对高考没有任何制约力,久而久之,这门课就成了大家都敷衍了事的课程了,这个老师也没有什么威望和制约力。

所以,这种想法,也许是好 的,但是如果不上课,不脚踏实地地跟学生在一起,只是专家类型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尤其是中小学生,我感觉好处并不大。


Longsuixinyuan


  专职班主任,但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将教学与管理划分开来,教师只管教学,不管班级,是不是以后教师上课要专门配备一名组织课堂纪律的老师,才能教得下去、教得好?

  现中小学班主任大部分是科任教师兼任,要不要呼唤专职班主任?

  

  现在班级的事并不是变多了,而是人为干扰的因素越来越多,社会或者家长的手伸得也越来越长,动不动就质疑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方法和教导方法,班主任老师疲于应付,原本以前很简单的事搞得越来越复杂化,班主任这活成了苦差事,刚入职,缺乏经验的年轻老师不得不顶起这份苦差事。

  

  当然,呼吁专职班主任的教师不在少数,一方面,社会风气使然,教师在管教学生时越来越谨小慎微;另一方面,的确是现在的教学任务今同不如往日,教案翻着花样的变,在加上管学生,除非教师一心扑在工作上,不然,一般教师难以应付。

  但专职班主任有可能只是教师界的一厢情愿。将管理与教学分开,那么教师便与网络视频一般,只不过教师更为身临其境,但绝对赶不上网络视频的方便、快捷,那是否意味着,可以将多数教师转变为专职班主任,任课教师统一由教育部调配视频资源,如此,教师这份职业也就要到头了。

  

  如此,专职班主任是否意味着不能远离课堂,任课教师一旦遇到教室纪律问题,专职班主任就必须现身组织课堂纪律,如此操作,是否真的可行?是否操作起来过于烦琐。

  总之,专职班主任也许只是部分教师的抱怨班主任任务繁重时的无心之语罢了,真要施行起来,也许教师地位更为不堪。


学缘课堂


这个观点不赞成!

班主任的工作并不是要专门独立了,由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专任,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完全可能是背道而驰的。

班主任的工作是需要载体的,这个载体就是学科。在学科教育的学习交流中,我们班主任的工作才好实施,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德育工作脱离学科环境,学科学习是孩子在学校里的重要生活,他在这个学习生活环境中才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暴露出需要我们班主任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我们尝试过在小学时候,班主任由语文、数学等重要学科之外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其效果并不是很好,感觉到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权威就没有主科教师那么明显,收到的教育效果也会打折扣。到了初中,相对而言会有所改变,因为初中的孩子在其年龄特点上不同,受班主任影响模式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

班主任工作要与家长沟通,而沟通的最好素材就是学科。班主任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的桥梁,是重要的沟通纽带,在学校教育里起到主力军的作用,这个作用与其身上所任教的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不会因为单纯的一个品行问题与班主任沟通,班主任也是如此,他们在共同语言与教育的实施上,都会是以学科为载体的。

如孩子的学业成绩出现问题了,然后与家长一起全面分析孩子的各种表现问题,最终也是通过学科上的一些举措来改变孩子。

班主任工作要创造更多的时间,与孩子有面对面的机会,而学科才会赋予这样的机会。班主任工作需要时间,需要与孩子有更多的交流时间,需要与孩子有更多的合作时间,而学科教学就会为此创造机会,否则孩子要想找班主任就没有更多的理由了,并且接触的学生面会非常狭窄。

例如,我们学生如果以班会活动课的问题找班主任,那也只是少部分学生去找,而剩下的大多数都没有这样的借口与机会了。

班主任要观察研究孩子,只有在生活学习的实践环境中去观察,那班主任所获取的信息才是最具价值的。孩子在最自然状态下所暴露出来的品行才是最真实的,我们班主任也可以借此来评测孩子的价值观,评测孩子的人际关系,评测孩子的学业能力,评测孩子的管理能力等等。有了这些充分的材料积累,我们班主任对一个孩子的评价才是客观的,才是全面的。

题主担心着我们的孩子非常迫切地需要很专业的成长指导,不论是孩子的心理品质,还是德育成长,或是孩子的职业规划,都需要一个很好的成长导师,并且这个导师的工作负担不轻,非常渴望更专业的人来做,希望不会因为兼职而让班主任工作打折。这个担心也是完全对的,所以我们可以不断地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来更好地规范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提升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