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科技週刊 比爾·蓋茨退出董事會;銷售數據怎麼變成銷量?


商業科技週刊 比爾·蓋茨退出董事會;銷售數據怎麼變成銷量?

微信公眾號:商業科技創投圈(spark-share)

絕大多數時間管理建議都會強調要把更多的時間花在重要的任務上。但如果你能更進一步,將你的時間基於高價值任務和低價值活動來分配呢?Thomas 分享了一個“60-30-10”法則:將你一天中 60%的時間用於高價值的活動;30%的時間給低價值的,但仍然可以推進你目標的任務;10%的時間用來做其他能讓你為明天做準備的活動。若想產生高價值的結果,就要求我們優先考慮那些最終會產生有價值和有效結果的任務。接下來,緊急但不一定重要的任務可以用 30%的時間處理,如處理電子郵件、整理文件、回電話、撰寫報告等等。最後,你應該利用一點時間安排一下第二天的日程安排,或者花幾分鐘扔垃圾、清理辦公桌,以此緩解一下自己一天的工作壓力。

今日商業科技焦點:
✅微軟宣佈比爾·蓋茨退出公司董事會
✅新零售的銷售數據怎麼變成銷量?
✅投資“線上+線下”模式適合哪種項目?
✅為什麼要在經濟不好的時候去創業?
✅新競爭思維,如何應用在你的生意上?


✅殺入咖啡和酸奶市場,農夫山泉能做好全品類嗎?
✅疫情衝擊日本粉絲經濟,中國代工廠減產 60%
✅促銷時用打折好,還是用降價好?
✅疫情給哪些行業帶來新機遇?
✅餐飲業渡劫,連鎖品牌比街邊店更壓力山大
✅如何制定數字營銷計劃?
✅大考來臨,投資機構如何作答?
✅再見了,宜家淘寶代購?
✅海底撈們的半成品生意,不該 2C 該 2B
✅被砸出大缺口的小產業該如何抓住機遇?
✅若東京奧運會取消將賠付鉅額保單,奧運保險商們慌了
✅香港暫時失去了“購物天堂”的光環,但商家對未來仍有信心
✅中國是樂高的重要支撐,今年還要在華開店 80 家
✅雷軍的小米和王興的美團誰的發展前景更好?
✅茶飲店的報復性消費為什麼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聯合利華或將賣掉“立頓”,這對茶業市場意味著什麼?
✅買“白菜價”機票,航空公司會血虧嗎?
✅為什麼雲蹦迪能火?
✅49 元“白菜價”機票背後有何秘密?

✅印度正在興起“奶茶”生意
✅湖北外的周黑鴨有序復工中,出臺多項舉措增強經銷商信心
✅潮流玩具行業的危機與機遇
✅瑞幸全線產品漲價了一元,你察覺到了嗎?
✅如何看待百度未來十年的發展前景?
✅旅遊行業如何應對企業的生死考驗?
✅線下餐飲轉戰外賣,與其糾結佣金,更該發力研發產品
✅攻擊別家品牌?自殺的機率太大了
✅183 歲的愛馬仕下場做口紅,奢侈品牌彩妝之爭升級

今日頭條:
【蘋果開發者大會 WWDC 首次以線上形式舉行】
新浪科技 14 日消息,蘋果公司週五宣佈,因受新冠病毒影響,一年一度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轉移到線上舉行。按照往常,蘋果通常會發布新的軟件功能或者硬件產品。蘋果公司的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表示,2020 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將提供帶有線上演講和會議的完整計劃,為全球開發者社區提供良好的學習體驗。蘋果公司還會捐贈 100 萬美元給原定主辦城市聖何塞,以彌補其預期損失。另據外媒消息,蘋果官方宣佈關閉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所有零售店,日本、美國等蘋果零售店的店內培訓教育活動也被取消。而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蘋果在中國大陸的 42 家零售店目前已全部恢復營業。

?

微軟宣佈比爾·蓋茨退出公司董事會

3 月 14 日,微軟公司宣佈,公司聯合創始人兼技術顧問比爾·蓋茨辭去董事會職務。在蓋茨發佈的公開信中,他表示,今後把更多時間“留給自己”,包括慈善事業,全球健康與發展,教育和氣候變化。同時,蓋茨也將辭去他在巴菲特旗下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董事會的職務。微軟稱,他將繼續擔任首席執行官納德拉和公司其他領導人的技術顧問。在 2008 年,蓋茨就辭去了在微軟的全職行政職務,並繼續擔任該公司董事長至 2014 年,從那時起則一直擔任董事會成員。微軟官方稱,蓋茨離任後,董事會成員將變為 12 人。現任微軟 CEO 薩提亞·納德拉表示,“在與蓋茨合作的多年中,我學習到了很多,這是一種巨大的榮譽。”

?

新零售的銷售數據怎麼變成銷量?

「在新零售場景下,我們怎麼通過視覺人工智能技術,將數據轉化成價值呢?」

Ken Yin 與從事人工智能產業的朋友進行了探討,分享了他對銷售轉化的看法。

? 怎樣把技術和數據轉化成價值?
通過視頻,我們可以分析客戶的性別、年紀、表情、動作等信息,從而提供更精準的客戶洞察。然而,僅憑這些並不足以激發客戶的購買動機,在新零售的銷售轉化過程中,我們只完成了前兩步,還缺少業務規則和銷售轉化路徑的配合。

一個完整的過程應包括:採集與客戶相關的視頻,以及需關聯的圖像/視頻,以及其他數據;執行圖像視頻分析和交叉關聯分析;輸入 right offering (價格、滿減、打包優惠、贈品、積分、增值服務等的正確組合)的業務規則模型所需要的數據;建立 right offering 的業務規則模型;提供 right offering;客戶完成購買。

? 圖像和視頻裡的哪些數據可以直接促進銷售?
視頻圖像數據是價值密度低、數據量大的非結構化數據,這類數據單項拿出來,意義不大,只有數據量和關聯度到一定程度才有意義。比如在實體零售場景,一個客戶進了店,通過面部識別 ID,在後臺用戶數據庫拉出一堆屬性,做出個性化精準營銷,這是小數據的思路,而且有侵犯數據隱私的風險。

大數據的思維是迅速翻出這個客戶的歷史數據,並將之關聯起來。「他以前來過沒有?來過幾次?每次來看什麼商品?看了多少時間?有什麼特殊的表情/動作?跟誰一起來?一起來的人有沒有出現在過什麼視頻裡? 看過的東西最後有沒有買?他還在哪些視頻裡出現過?」如果他在一段時間裡看過某商品幾次,那足以證明這商品對他有吸引力,如果沒有購買,那很可能就是價格或優惠方面的原因,這個時候的策略,就是再給一點實惠的激勵,比如折扣、滿減、積分、送券等,那轉化的幾率就會大大提升。

? 數據轉銷售實操中的先決條件
數據分析的技術支持要強大,視頻分析尤其是交叉關聯分析的速度要快,客戶不等人;
業務的規則引擎要迅速,要能實時處理規則,做動態定價和動態 offering,及時拿下客戶;
業務管理規則和流程要變更,規則執行的權力要下放到店內,以便當下給出商品的打包優惠、積分翻倍、以及滿減措施,避免在審批上耽誤時間,流失客戶。

✨你認為大數據精準營銷裡還有哪些重要的考量因素呢?#營銷

?

投資“線上+線下”模式適合何種項目?

據清科旗下私募通數據統計,2020 年 2 月 VC/PE 市場共發生 145 起投資案例,同比下降 69.0%。為了把疫情對投資的影響降到最低,不少機構在年後火速開啟了線上 BP 通道,開始了別有一番滋味的在線看項目談項目。投資人的“隔空作業”完成得怎樣?“ 創業資本匯”分享了他的觀點。

?隔空作業的利與弊
利:集中性的在線交流,極大地提高了看項目的效率。疫情並沒有耽誤投資人的工作,在線看的項目,約見的創業者比以前線下更多。


弊:一定程度上影響投資判斷的準確性。“投資就是投人”,這是創投界不改的定律,在看人這個關鍵環節上,在線恐怕就無法實現了。

✊線上取決於項目進展和類型
雖然方式有變,但從跟項目交流的頻率和頻次來看工作強度不減。但不同的項目和項目不同的階段需要的工作方式可能都不一樣,“線上交流可以對企業的基本面有個基本的瞭解,這跟去現場也差不多;此外,也取決於項目進展到哪個階段,剛開始的階段可以通過線上瞭解基本信息,但後期要解決一些重大問題,需要討論細節的話,隔空交流效果會差一些。“複雜的問題,面對面還是會高效一點的。”藍海資本董事長楊鋒說。

?未來或將線上線下結合
線上溝通只能建立對企業團隊的初步印象而不能深入瞭解。關於企業一些重要問題的討論,線下的效果會更好一些。在藍海資本董事長楊鋒看來,在線交流涉及的面會廣一些,但深度則弱了許多,而且,也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線上會面。
但無論怎樣,疫情給許多投資人帶來了全新的工作體驗,而且這種體驗對未來的工作方式也帶來了一些啟發,“未來相信線上溝通會更多一些,將線上與線下結合起來。以往也有部分企業傾向於線下交流,相信這也是很好的一個習慣培養的催化劑。”君盛投資合夥人李昊表示。

✨最近你有過線上聊項目的經歷嗎?投資“線上+線下”模式適合何種項目?未來是否會推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創投圈 #創業 #創投

?

為什麼要在經濟不好的時候去創業?

危機年代,成就了後來的 Airbnb、Uber、Pinterest 這些在 2008,2009 年成立的公司。為什麼要在經濟不好的時候去創業?城市共享空間公司創始人范陽,帶來一篇寫於 2008 年金融危機開始之後的文章解答這個問題。

?創業成敗不取決於經濟好壞
經濟蕭條時並不是創業的壞時機。但我也不是說這是創業的好時機。真相可能聽起來很無語:經濟好壞對創業這件事影響不大。創業成敗取決於創始人的品質。當然經濟狀況確實有一些影響,但作為預測成敗的因素,跟創始人的品質相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那些想著“現在經濟不好所以我還是彆著急創業”的人,與在繁榮泡沫時期想著“我只要創業就會飛黃騰達”的人,一樣不切實際。

☀️經濟變好再創業勝算更大嗎?
這取決於你創業的行業。例如科技行業的創業就等不得。因為科技進步和股票市場沒有直接的聯繫,所以在經濟不好的年代,如果有一個創業的想法,快速行動的潛在收益都大於等待觀望。而且在經濟下行時,創業公司通常都會讓產品變得越來越便宜,這樣來看,經濟蕭條的時候,創業公司其實比大公司在市場上更有優勢。

?創業公司如何抵抗週期風險
方式很簡單:運營好公司但是儘可能省錢。在商業世界裡最可能成功的方式就是成為打不死的小強。創業公司突然死亡的方式總是現金流斷了。所以你的公司運營成本越便宜,你就越不容易掛掉。很幸運現在這個年代運營一個創業公司已經成本很低了,而經濟不好的時候只會繼續降低成本。

⭐️經濟不好所以競爭少了
科技的列車到點就離開車站,如果每個人都畏懼不前不敢上車,很有可能整個列車就變成你的專列了。經濟不好的時候你也是投資者。作為創始人,你用工作換來了股票。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如此富有不是因為他們曾經做了價值幾十億美金的工作,而是因為他們也是谷歌的“創世投資者”。就好像任何投資一樣,你應該在低迷的時候買入。

✨ 你認同蕭條的時候可能確實是創業的好時機嗎?經濟蕭條會給創業帶來哪些好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創投圈 #創業 #創投

?

新競爭思維,如何應用在你的生意上?

回看企業消亡史,你會發現沒有幾家是被「競品」殺死的。

在商戰裡,你在明處對手在暗處,即便你一直在領跑,背後也始終有股冷風飄過。這種感覺讓很多大佬如坐針氈,那麼如果真正的對手不在既定名單裡,他們到底在哪裡?

讓我們來跟著梁將軍重新思考一下「競品」這個概念。

? 為什麼你看不到真正的對手?
我們發現不了真正的對手,是因為我們常常用慣性思維界定競品。大多數人對競品的定義是:產品雷同、區域和用戶重疊、變現方式差不多。也就是說,我們慣常定義競品的原則是「相似性」,如果別人和我們做的事一樣,實力旗鼓相當,那麼人們就默認對方是競品。比如我們認為淘寶的競品是京東,蘋果的競品是華為,愛奇藝的競品是優酷。

然而,當我們考慮未來的對手時,不能只看「相似性」,更要看「同根性」。所謂同根性,就是你們是不是都在滿足同一種用戶需求,如果你們在根上是一樣的,它就是你的競品。比如,愛奇藝的競品不止是優酷,還有抖音,因為它們都是在滿足人們的日常娛樂需求,佔據的都是人們的休閒時間。

? 隱藏最深的對手是誰?
要找到名單之外的對手,除了「同根性」之外,第二個思路就是「相關性」,和你業務相關的企業反而要額外小心。你的未來殺手,很可能是你的合作方,而不是競爭方。比如餐飲品牌推出門店專賣的自有啤酒,「跨界」侵佔啤酒消費的市場份額,對啤酒行業的其他企業造成威脅。

? 對手可以跨界的秘密
在商業鏈條上,代表用戶注意力資源的媒體和賣場是稀缺資源,而代表生產資源的工廠企業是供大於求的普通資源。我們不應該站生產者角度,從產業鏈上看待競爭,而是應該站在用戶角度,從營銷鏈去看待競爭。營銷鏈和產業鏈的最大不同就是:上游和下游顛倒了。誰佔據食物鏈的上游,誰才是真正的王者。在目前的商業生態裡,佔據用戶注意力資源的企業在食物鏈的上游,佔據生產資源的企業在食物鏈的下游。當我們考慮競爭時,不要只盯著和你齊頭並進的對手,而是要看懂和你生意緊密相關的合作方。

? 新競爭思維,如何應用在你的生意上?
很多人在商業經營上,都喜歡對標競品。不管是同根性還是相關性,我們始終要在一條營銷鏈路上去審視競爭,儘量成為營銷鏈上游的玩家。首先,如果上游的注意力資源沒有被完全壟斷,就應該嘗試佈局上游產業鏈,盡力擺脫上游玩家的流量束縛。其次,並非所有的上游企業都能侵蝕下游企業的利益,如果下游企業所霸佔的環節極難被他人模仿,下游企業依然有巨大的競爭力。最後,如果你的企業已經在被對手絞殺,那麼你要站在新的維度,主動破壞自己原有的「根性」。

⭐️ 我們會被看不到的對手殺得片甲不留,是因為我們定義競品的方法錯了。不要找「相似性」,而是要思考「同根性」和「相關性」;不要向左右看,而是應該向前後看,儘量去成為營銷鏈路上游的玩家,如果不是,那就讓自己的那一環節變得不可模仿。

✨關於競品,你有什麼見解?怎樣才能做好競品分析呢?#營銷

?

殺入咖啡和酸奶市場,農夫山泉能做好全品類嗎?

農夫山泉近一年在擴展新品上不遺餘力。去年春節期間,聯合物美推出了現磨咖啡機,跟著 5 月推出即飲碳酸咖啡“炭仌”,10 月還增加了咖啡品類延長銷售期,今年借三八節又發佈了一款掛耳咖啡,繼續增加咖啡品類的 SKU。除了咖啡,去年農夫山泉還上線了一款植物酸奶,一腳踏入了植物基與酸奶的領域。

微信公眾號:商業科技創投圈(spark-sh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