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唯一一次兩位國君同時被俘,而亡國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5800字,閱讀約需10分鐘。本文分成六大段,分別是:[這是件超級大事]、[宋徽宗的三大特點]、[宋欽宗的優柔寡斷]、[金人第一次伐宋]、[金人第二次伐宋,北宋滅亡]、[最後的話]。


相信這幾天,各位小夥伴還是呆在家,天天廚房衛生間客廳循環遊吧。


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這段歷史也是在正月期間發生的。


一、這是件超級大事


話說北宋靖康年間,發生了一件超級大事——靖康之變,也稱為靖康之恥。恥,恥辱的恥。知道恥到什麼程度嗎?


金人滅宋後,開始向金撤退,並將宋人俘虜分為七批先後押解北上,這裡面的人包括:徽宗與他的鄭皇后、欽宗與他的朱皇后、一眾親王、一眾皇孫、附馬們、公主們、妃嬪們、太子、宗室、宮人、內侍、倡優、工匠,還有形形色色的百姓們,總人數不下十萬。同時被搶走的還有數百萬兩黃金、一千多萬兩銀子、絲絹布匹無數、字畫、器樂、古董文物等無數,基本上京城開封被洗劫一空。據記載,要帶走這麼多的金銀財物,所使用的車達五六千輛以上。


三年後,徽欽兩帝如喪家之狗,被金人趕至現在的黑龍江依蘭縣境內,過起了苟且偷生的日子。四年後徽宗病亡,終年54歲,二十五年後欽宗病亡,終年57歲。兩位皇帝,就這樣客死異鄉,嗚呼哀哉!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大英雄在《滿江紅》中寫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歷史上唯一一次兩位國君同時被俘,而亡國的故事


二、宋徽宗的三大特點


一個泱泱大國就這樣滅亡了。北宋的首都東京,即現在的河南開封,這可是個超級大城市,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富裕的城市。同時期的英國倫敦,才一萬多人,開封卻在百萬以上。


一個國家的滅亡,肯定是多個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的。有些史書上說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造成的,也有觀點認為是王安石變法引起的。


我不去討論北宋是因為什麼原因滅亡的,這是歷史學家乾的事情。我只想給大家來梳理一下,北宋滅亡前的一年多時間,趙徽宗趙欽宗這兩位皇帝都做了哪些事情。


先來看一下太上皇宋徽宗。宋徽宗,原名趙佶,18歲登基,43歲退位給宋欽宗,一共在位25年。此人共有三大特點:


一是藝術造詣相當高


宋徽宗應該是所有皇帝當中藝術造詣最高的,可以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琴棋書畫,詩歌詞賦,樣樣精通。


首先是書法,由其獨創的“瘦金體”,到如今還是無人能及,獨步天下。有時我在想我覺得這人要是不當皇帝,在哪個學校當個書法老師,春節幫鄰居們寫寫對聯,也很有意思。


其次是繪畫,在中國歷史上,畫家地位最高的時期。就是宋徽宗當政期間。他成立了翰林書畫院,即當時的宮廷畫院,連科舉升官都可以以畫作為依據,只要畫的好,就可以當官,可以光宗耀祖,可以想像宋徽宗酷愛繪畫到了什麼地步。


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也與宋徽宗有聯繫,作者張擇端完成此畫後,首先就把它呈現給了宋徽宗。宋徽宗一看,大喜,並用其獨創的“瘦金體”題上五個大字——清明上河圖,並加蓋自己的印章。


宋徽宗的第二個特點是風流。史書上記載,宋徽宗執政期間,宮中的宮女數量,長年保持在一萬人以上,每隔五到七天還要臨幸一名處女,荒淫之度無以復加。不僅宮內,宮外的每一個妓院都不放過,為了玩起來方便,還特意成了一個獨立的部門——行幸局,專門安排皇帝玩樂。其與北宋名妓李詩詩的風流故事也是流轉甚廣。


第三個特點是沒有擔當。1125年,金人第一次伐宋,馬上就要打到開封京城,徽宗認為宋根本抵擋不了金兵的入侵,就想一逃了之。於是以逼迫的手段傳位給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欽宗登基後的第十天,一聽說金人渡過黃河,徽宗就以去安徽亳州燒香的名義逃走了。


按說,金人南下,國難當頭,兒子剛繼位,當老子的應該盡力輔助,才對。可宋徽宗在這緊要關頭,卻獨善其身,匆忙逃跑。哎!這種人怎麼能當皇帝呢!


當初,趙佶的哥哥宋哲宗病死後,由於其膝下無子。向太后力薦趙佶當政,遭到了當朝宰相章惇的反對,章惇說——端王趙佶輕佻,不宜。25年後卻為了自己的安危,做起了縮頭烏龜。要是向太后地下有知,定悔不晚矣!


歷史上唯一一次兩位國君同時被俘,而亡國的故事


三、宋欽宗的優柔寡斷


正值金兵入侵,宋徽宗卻把這個爛攤子,交到了宋欽宗手上。欽宗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事實是,北宋王朝就是亡在宋欽宗手裡的,所以他被稱為亡國之君。不過由於他在位時間極短,只有一年零二個月,且又是臨時加冕,所以他與他的父親趙徽宗被共同稱為“亡國之君”。


對宋欽宗的評價,用八個字就夠——優柔寡斷、患得患失


當時正值金人南下,京城告急。


趙桓於1125年臘月二十三匆忙登基,是為宋欽宗。


1126年正月初二之前,宋欽宗主張的都是抗金,且很有信心,也做了一些功課,做了一些軍事佈署。


正月初三,京城一聽說金軍渡過黃河,文武大臣亂成一片。我上面說過徽宗當天逃跑了。欽宗也打算一走了之,可又怕皇位不保、權利被奪,於是坐臥不安,拿不定主意到底是戰是逃。


正月初四的朝堂上,以宰相白時中為代表的大臣,主張遷都,從內心來講欽宗也認同這個提議,其抗金決心再次動搖。


李綱(擔任文職,其在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堅決不同意遷都,他反問欽宗,太上皇以天下託付給你,你就這樣離開,忍心嗎?欽宗沉默不語。


白時中質問李綱,京城守得住嗎?李綱回敬道,天下城池,哪一座比得上京城,況且京城有軍民百萬,何懼金人,只要能激勵將士、撫慰人心、軍民團結一心,待到勤王部隊一到,金人必敗。


欽宗一聽有點小感動,就說,李大人,依你之見,請問朝庭之上何人能擔當此任?李綱以退為進說,白時中乃當朝宰相,保衛京城是他的職責所在。


白時中原本就膽小如鼠,一聽李綱推薦他去守城禦敵,更是惱羞成怒。於是便質問李綱,我是一介書生,不懂帶兵打仗,難道你不可以嗎?


一聽此話,李綱朝皇上一跪,如陛下能讓微臣統兵禦敵,願以死報效,只是臣職位低下,怕軍民不服啊。李綱這種報家衛國視死如歸的精神感動了欽宗,也讓那些反戰派啞口無言。


皇上當即封李綱為尚書右丞,全權指揮軍民抗擊金兵,保衛京城。李綱臨危受命,立即宣佈京師戒嚴,誓死保衛京城。


下朝後,欽宗雖然任命李綱統兵禦敵,其實心中還是不放心,還是怕,又猶豫不定,又想逃走。李綱只能再次苦口婆心地勸說,最後勸動了不逃了,鎮定了下來。


不料當天半夜,欽宗又改變主意了,準備第二天上午就走。


哎!欽宗皇帝變化的速度就像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一點徵兆都沒有


正月初五,上朝後李綱聽說皇上又想逃走,氣的他呀。他思考一下說道,皇上,你這樣一走,沒關係,可是金兵近在眼前,如果他們知道你還沒走遠,派騎兵去追,恐怕要被金兵俘虜,淪為階下囚。欽宗一聽,心想是呀,當時只想逃,沒想那麼多。此時被李綱一提醒,嚇得一身冷汗,於是下令禁止出逃,並派人追回了剛走的皇后與太子。


正月初六,皇上在李綱的規勸下,登上城樓,勉勵將士。守城士兵一看皇上都出來慰問我們了,全部感激涕零,高呼萬歲,抗金的士氣大增。


歷史上唯一一次兩位國君同時被俘,而亡國的故事


四、金人第一次伐宋


宋欽宗還在優柔寡斷之時。六萬金兵卻已抵達開封京城,京城在李綱的領導下,雖說宋金各有傷亡,但金兵半點好處也沒撈著,京城城門還是守得嚴嚴實實的。按說這樣下去,誰勝誰敗還不一定呢。


可是事情就是這麼可笑,歷史總是這麼帶有喜劇性。


欽宗雖說看到金兵沒有攻破城門,可內心還是懼怕的要命,他根本不相信宋朝軍民能抵抗金兵的進攻,內心深處對李綱也沒有信心。他就想求和,以保住自己的皇位。


思考不久,皇帝派一大臣去往金營談判,出發前,皇上說每年可以向金國上貢三五百萬,另外再一次性給幾百萬,只要金人退兵。並且去談判時,還帶了黃金一萬兩給金人。


皇帝呀,你太單純了,金人千里迢迢來到開封,是那麼好打發的嗎?果然,談判帶回來的消息是:金人要求宋朝必須一次性給予黃金五百萬兩,白銀五百萬兩,絹彩百萬匹,馬驢騾各以萬計;還有,宋朝皇帝要稱金朝皇旁伯伯;還有,宋朝割讓太原、河北定縣河間這三處軍事重鎮;還有,以一親王、一宰相為人質。


皇上本想答應這些要求,卻遭到李綱的強烈反對:


一,這麼多錢及物品幾乎要把國家掏空;二,以上三鎮不僅是軍事重地,還是趙氏祖墳所在地;三,兩國平等,何來伯侄稱呼的道理;四,至於人質,宰相可以,親王怎麼能當人質。


皇上反問,那李大人,這應當怎麼辦呢?李綱答道,為今之計應派一巧言善辨之人與金人周旋,只要能拖延時日,待勤王之兵一到,咱大宋就不怕了,到時金人就不敢再提這些無理的要求了。


按說李綱確實講的確有道理,可是欽宗也好,其它大臣也好,都還是覺得求和是上策,雖說金人要求有些過份,可總比破城亡國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最後欽宗不顧李綱的反對,執意求和,答應了金人所提的全部條件。


為了滿足金人的要求,欽宗帶頭節衣縮食,並下令在全城搜刮金銀,上自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有錢的出錢,有物的出物,連宋徽宗的姘頭李師師的家產都一併沒收。眼看期限已至,才搜刮到黃金二十萬兩,銀四百萬兩,此時民間藏蓄基本為之一空,沒辦法,又繼續強行徵令。強行徵令,說白了就是硬搶。


一轉眼來到了正月十八,各路勤王之兵陸續來到京師,約二十餘萬,加上京城的守備軍,總人數約為金兵的四倍。勤王之師裡面,最著名的是

种師道,人稱老種,西北名將,金人一看是老種來了,很是恐慌,連金營都後撤幾里。


欽宗正處於金銀搜刮不足,一看援兵已到,頓時信心又來了。老種建議道,此時應該拖一拖金人,待春分後起兵不遲。可另一將領姚平仲怕老仲搶了先機,卻建議道,應該立即起兵,速戰速決。


從軍事上來說,金人不遠千里過來伐戰,人馬勞頓不說,糧草供應也是個大問題,而且還有一個水土不服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拖”字訣是上策。但是,不可思議的是,皇上居然同意了後者,批准姚平仲夜襲金營,企圖一舉生擒金人主將,救回人質。


二月初一深夜,姚平仲率領萬人前住偷襲金營,哪知他粗心大意,居然洩漏了情報,結果襲營不成,反被對方殺得潰不成軍。姚平仲一看敗了,怕受到責罰,居然逃跑了。


襲營失敗後,老種又向皇帝提出建議,應該再次襲營,金人肯定想不到,就算成功不了,每天晚上派幾千人去騷擾他們,金人必定惶恐,要不了幾天,金人就會退兵。不得不說,這是個絕好的計謀。然而驚魂不定的皇上根本聽不進去,於是再次派人去到金營議和,並辯解說襲營並不是皇上的意願。


哎!金人第一次伐宋,圍攻開封,在軍事上並沒有佔到多大的便宜,但由於欽宗的患得患失、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性格,讓金人撿了個大便宜。


其實金人心裡明白的很,他們就是抓住了宋欽宗性格軟弱的特點,得寸進尺。不過金人懾於种師道的勇謀,決定還是退兵北上為妙。於是帶著許多的金銀財寶(雖然沒有湊齊),還有一個親王一個宰相做為人質,還有割地(後來由於李綱截留,割地文書並未發出),匆匆退兵北上,就這樣大搖大擺地走了。


有些史書上寫這是宋朝軍民取得了第一次開封保衛戰的勝利。我想問,是嗎?這會不會有點自欺欺人的感覺。


歷史上唯一一次兩位國君同時被俘,而亡國的故事


五、金人第二次伐宋,北宋滅亡


金兵就這樣大搖大擺走了!!!


同年四月份欽宗接太上皇徽宗回到京城。接下來幾個月,宋金兩方又發生了很多的摩擦與戰鬥,在這期間,李綱被貶出京城,种師道病死京城,至此求和派在朝庭上成為主要聲音。


八月,金國再一次下令兵分兩路伐宋,作戰方案與上次基本一致,以兩路夾攻、奪取開封為最終目的。其戰略重點在於首先攻取北大門太原。


在金兵的猛烈攻擊下,堅守了八個月的太原終於失守,太原之戰在北宋末年的歷史上,留下了濃重一筆,它體現了太原軍民團結一心、保家衛國的高尚氣概,特別是與朝庭那些醜惡的嘴臉行成了強烈的對比。


太原失守的消息一傳回京城,立即引起朝野震動,欽宗嚇破了膽,於是又派人求和。確實金人也跟你談,可是他們一邊談一邊向開封挺進,兩路軍分別於同年十一月二日二十五日到達開封外城,金兵到達後晝夜攻打,最終金人攻破開封外城。


在攻下開封外城後,精明的金人並未立即攻城,而是假惺惺的說可以與宋談和退兵。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欽宗還對金人抱有幻想,認為只要割地賠款就可以完事。於是欽宗派大臣去往金營,金營也回覆說,沒問題,只要賠錢割地就行,但同時有個要求,就是請太上皇徽宗去金營談談,說的“請”,其實就是威脅與逼迫。


徽宗哪有那個膽,藉故身體有病不去。


沒有辦法,閏十一月三十日黎明,欽宗帶領一幫大臣前往金營,到達金營後,金人將領根本就不見他,只命令他寫降表,寫完並不滿足,要求宋庭以四六對偶地方式寫,並向北而拜宣讀降書,俯首稱臣


受盡金人的折磨與汙辱,三日後欽宗一眾被放回來。同時帶回來的是金人的要求:黃金一千萬兩,銀二千萬兩,絲一千萬匹,還有割地。當時的開封城,可以說是個孤城,之前就搜刮過幾次,根本就無法湊齊這麼多錢財。但欽宗此時已經嚇得不行了,只得屈辱下令大肆搜刮金銀。幾天後金人進一步要求索要少女一千五百個以充後宮,欽宗不敢怠慢,甚至讓自己的嬪妃抵數,很多少女不甘受辱,自盡者不計其數。


年後,1127年正月初,欽宗接到金人消息,要求其再次到金營商談。欽宗不敢不從,於

正月初十清晨,率領一眾大臣前往金營(從此之後,欽宗至死都沒有回到宋)。與上次一樣,金人將領對他還是避而不見,只給他安置到一個小屋,除桌椅外屋內只有一個土炕,一床被子。西北的冬天,想想就知道有多冷,一個之前高高在上、權力至尊無上的皇帝,居然成為階下囚。


看到這裡,哎,心裡真不是滋味!


金人扣留欽宗後,放出話來,只要宋一日不湊齊錢財,就一日不放欽宗。宋朝只得進一步強行搜刮,到正月下旬,開封也只湊到黃金十六萬兩,銀二百萬兩,絲一百萬匹,離數目還差的很遠。至此,開封城內被洗劫一空,百姓無以為食,將城中樹葉、貓犬吃盡後,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情形,餓死者不計其數,再加上疫病流行,屍橫遍橫,觸目驚心,那種慘況,不是語言與文字所能形容。


要強調的是,“滅宋”是金國所制定的既定方針,於是金人決定廢除欽宗皇位。

1127年二月初六,金人廢除欽宗與徽宗,貶為庶人。最後宋徽宗也被押至金營,一同押解的還有皇室成員三千多人。


金人在開封城大肆搜刮一個多月後,於三月份底,徽欽二帝被押解到金國,過起了亡國奴的生活,這就出現了上面我們所說的那些畫面。


至此,北宋終結于靖康二年,是為靖康之難


歷史上唯一一次兩位國君同時被俘,而亡國的故事


六、最後的話


講完這段歷史,說實話,心裡面很沉重。沉重來自於兩方面,一是惋惜宋朝,本有機會能反敗為勝,可是領導不力加上奸臣當道,最終家破人亡;二是提醒自己,一定要立正心、走正道、做正事。


趙匡胤陳橋兵變後黃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由於他的“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的內化思想一直延續到宋朝滅亡。這期間,農業、商業、工業、輕工業等空前繁榮,經濟實力居世界之最,特別是文人的地位空前加巨,徽宗的藝術造詣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才培育得出來。


徽宗也好,欽宗也好,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所受到的教育肯定與趙匡胤那戎馬金戈大不相同。所以結局不一樣,也在所難免。


好了,就說到這吧。


願所有小夥伴們身體健康,抗疫成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