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經典後,我想到的


重讀經典後,我想到的

之前一直非常頭大的卡爾維諾的《為什麼讀經典》,昨天想了個辦法又重新開始讀。每天找個時間大聲朗讀,不僅不會因為內容晦澀難懂看不下去,也不會因為太乏味而走神。結果讀序言就感覺作者相當厲害:

任何一本討論另一本書的書,所說的都永遠比不上被討論的書。


廣泛存在一種價值逆轉,它意味著導言、批評資料和書目像煙幕那樣,被用來遮蔽文本在沒有中間人的情況下必須說和只能說的東西——中間人總是宣稱他們知道的比文本還多。

最近聽了朋友推薦的聽書的小程序,聽了幾本書,其實內容還是可以的,但是因為碎片時間獲取這些東西,雖然當時感覺可以,應該記錄一下,事後很快就忘記了,甚至想不起來當時聽了一本什麼書。現代社會,人做的最輕易的事情就是,遺忘。

其實很多人都在批判現在的快餐文化和碎片知識。可是我們沒有辦法,每天工作忙碌,生活壓力,捧著手機隨便翻翻,不斷刷新,感覺就是符合當時焦慮的情緒,控制焦慮最好的方法雖然是立刻著手去做該做的事情,可是想偷懶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難道不是拿起手機看看朋友圈嗎?

最近經歷了一些事情,讓我沒法回到過去生活工作的軌道,也讓我極度焦慮,甚至開始不斷的翻各種人寫的頭條的使用規則,怎樣玩轉頭條,讓自己能在頭條上有收益。翻了一天也沒總結出什麼來之後,又讓我覺得自己有這種想法很羞恥。這樣快節奏的社會,好像不管做什麼都沒有錯,但好像做什麼又都是在做著違背自己初衷的事情。

昨天想到那個朗讀的方法後,我開始反思,是不是試著拋棄那些浮躁的想法,迴歸最初讀書的本質,認真的記錄幾個文字。

幾年前我在豆瓣上做了一個豆列:知識結構,裡面有我想建立自己知識架構的書,本想慢慢豐富起來的,但是裡面原本不多的幾本書我都沒有看完,說來慚愧。重新開始讀《為什麼讀經典》以後,我開始慢慢沉下心來,雖然這本書裡講到的書我幾乎都沒有讀過,我看它也不是為了自己的知識體系,而是想看看卡爾維諾是怎樣寫讀後感的。

書的序言裡還有這樣一段話:

一部經典作品,不一定要教導我們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有時候我們在一部經典作品中發現我們已知道或總以為我們已知道的東西,卻沒有料到我們所知道的東西是哪個經典文本首先說出來的。

與我今天重看《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裡一段文字相得益彰:

我相信七個習慣中的許多原則早已深入人心,存在於我們的良知與常識中。

對於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後面這段話:

但是要確認和開發這些原則以便加以利用,就必須改變觀念,轉換思維定式並將其提升到“由內而外”的新境界。

如果能夠真誠地理解這些原則,並將其融入生活,相信我們一定能不斷髮現這句話的真義:

我們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盡頭,就是重回起點,並對起點有首次般的瞭解。

希望這段話與所有人共勉。


重讀經典後,我想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